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郭 韬,邢 璐,黄 瑶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是企业成功变革和维持现有优势的保障,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以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为中介变量的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基于526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③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之间的匹配更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④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在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企业创新绩效

0 引言

市场多变性和创新复杂性使得跨组织、跨行业与跨领域的企业创新活动更加频繁,为更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正式或非正式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进行合作创新[1]。资源依赖理论表明,创新网络中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基础是合作主体之间的资源依赖[2]。创新网络在知识获取与知识创造价值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这得益于知识资源在创新网络中的共享和转移。知识转移是知识资源得以挖掘并实现价值的核心环节,有利于创新的顺利进行[3]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源将知识传递给知识接受者,知识接受者将知识消化吸收、整合利用的过程[4]。已有研究表明,创新网络中的高效知识转移能增加知识存量、优化知识结构,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知识基础[5]。企业可以通过与知识互补型组织结盟实现知识转移,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6-7]。尽管现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但关于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并不是总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8],而是需要通过创新行为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完成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最终实现创新绩效提升。根据创新幅度和知识基础不同,创新行为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其中,探索式创新是对新知识的发现和学习过程,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知识的改进和延伸过程[9]。创新行为不同,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会存在差别,对知识转移促进创新绩效的过程和效果会产生不同影响。可见,创新行为在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为中介变量,构建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并基于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探究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在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知识转移是企业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新知识,并与现有知识串联、整合为更复杂的新知识结构。通过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利用,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新产品开发中,进而成为企业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以及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保障[10]。高效的知识转移能缩短企业创新周期、提高产品开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创新网络中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转移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尤其是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的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11]。Spencer[12]有关全球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创新网络中进行知识转移的企业会取得更加突出的创新绩效。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1: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的影响

在创新网络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化使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得以实现。一方面,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有利于企业开拓视野、突破自身知识资源约束,为企业提供探索式创新所需要的关键性新知识,为探索式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13];另一方面,知识转移可以使企业获得创新网络中大量科学知识和行业知识,在原有知识轨道上增加知识存量。企业将转移所得知识与现有知识资源进行整合,改进现有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利用式创新。知识转移能有效避免知识积累路径单一化所导致的创新能力刚性问题[13]。已有研究表明,知识的成功转移为两种创新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14]。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a: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b: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3.1 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探索式创新为企业提供新设计、开辟新市场、发展新营销策略,为潜在或新兴的顾客和市场提供服务[9]。探索式创新着眼于未来,通过寻找新的发展可能性、寻求新的创新机会,以增强企业长期竞争力和未来收益[15]。已有研究证明,探索式创新将市场信息和技术变革融入到创新活动中,进而产生更具创新性的技术,且跨越组织边界比组织内的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16]。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a: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3.2 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企业通过开展利用式创新,能够缩短新技术研发周期、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现有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丰富现有产品组合、提高营销策略效率,进而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9,15]。利用式创新是指企业利用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对现状进行改进,随着企业经验不断积累,创新活动的规模和效率得以提高,为企业带来的回报能够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从而提高企业当前的运营效率和当期创新绩效水平[17]。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3b: 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3.3 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内部匹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尽管有部分学者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关系,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组织设计实现二者匹配,进而同时开展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18]。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匹配可以体现为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和平衡效应,交互效应表现为双元创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平衡效应表现为双元创新行为平衡程度的影响,当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实施程度的绝对差距较小,即意味着可能带来更佳的创新效果,反之,若过分偏重其中一种创新行为,可能给创新绩效带来负向影响[17,19]。He和Wong[18]的研究显示,探索式创与新利用式创新的内部匹配,无论是表现为交互效应还是平衡效应都对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有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会产生交互效应:高水平的探索式创新能促进现有产品和营销策略的进一步改善;高水平的利用式创新有利于吸收外部新知识和新资源,改进企业探索式创新效果,促进新产品市场化[17]。有案例研究表明,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相互促进,二者表现为互补关系[20]。如果不能有效平衡与协调二者间的关系,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若企业过分注重探索式创新,会导致成本浪费和资源耗损,并且会面临得不到合理回报的风险,甚至会为竞争者做“嫁衣”,陷入“创新两难”的困境[21]。而企业过分强调利用式创新时,受“路径依赖”和“核心刚性”影响,企业现有能力会变得相对过时,从而导致“能力陷阱”[17],进而使得企业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阻碍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抑制企业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适应能力,威胁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因此,过度探索会导致企业缺少当期利润,而过度利用会在长期竞争中被淘汰,双元创新是企业平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内部匹配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4a: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4b: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平衡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4 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有学者认为创新网络知识转移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7,12],还有学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9]。这是因为,知识转移并非总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有时通过知识整合过程对创新绩效发挥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表现为对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创造。探索式创新通过获取和学习外部新知识,赢得新的创新机会,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未来收益[15];利用式创新通过完善与提高现有知识和技能,拓展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创新知识资源,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将知识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而开发新产品、提升创新绩效。Mahony和Vecchi[22]认为,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有利于提高企业知识积累水平,弥补自身知识不足,激发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5:双元创新在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5a:探索式创新在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5b:利用式创新在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分析,得到本文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量

为确保量表效度,本研究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经过小样本测试后,进行适当修改,最终形成本研究正式量表。知识转移测量量表借鉴了包凤耐、彭正银[12]和Kang、Kim[5]的研究成果,用知识传递、吸收和利用两个方面共7个题项衡量。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量表借鉴李忆和司有和(2008)的研究成果;企业创新绩效主要参考党兴华、常红锦使用过的量表。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成立年限、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本文测度变量时采用Likert 五级量表,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2.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为确保数据质量,在问卷发放时对发放渠道和发放对象进行了严格控制,通过设置问卷填写之前的筛选条件,保证样本企业处于特定创新网络中,存在知识转移和双元创新行为。问卷填写对象主要为熟悉企业整体情况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800份,剔除问卷填写不全、答案呈现明显规律性、填写逻辑混乱的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回收率为65.75%。

在526份有效样本问卷对应的企业中,企业成立年限在6~10年和大于15年的居多,分别为33.3%和31.7%;在企业所有制性质方面,民营企业占比最大,达到了57.4%,其次为国有企业,占17.3%。员工数在100~300人的企业占比最大,为34.4%,其次为300~1 000人,占22.8%;产业分布比较广泛,遍布化工纺织业、机械制造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制药业、电子及通讯设备业及IT业等多个行业,其中机械制造业所占比例最大,为63.3%,其次为新材料工业,占比11.0%;样本分布区域涵盖了中国大陆大部分省份,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及上海。

3 实证检验

3.1 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对问卷正式分析前,需考察样本的信度和效度,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变量因子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文采用一致性指数Cronbach's α值对信度进行检验。经过分析,各变量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问卷整体具有较高信度。结构效度采用KMO 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变量的KMO 值均大于 0.7,且变量通过了巴特利特球体检验,说明该量表的构效度较好,适合作因子分析。

本文进行因子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因子载荷按照大小排序,略去载荷小于0.5的条目。各题项清晰地负载在所预期的因子上,提取企业创新绩效、知识转移、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4个变量因子,因子分析效果较好。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2为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初步验证了上述假设。

表1 变量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

变量变量测量题项因子载荷Cronbach'sα系数KMO值知识转移Z1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的市场知识0.7610.8880.905Z2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的工艺知识0.732Z3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的管理知识0.699Z4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的技术(技能)知识0.623Z5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提高了产品的研发能力0.603Z6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工艺0.576Z7通过与创新伙伴的合作,本公司减少了对知识源的依赖0.553探索式创新T1本公司经常尝试采用有一定风险的新技术(新技能)0.7020.7120.740T2本公司经常尝试开拓全新的市场0.680T3本公司经常尝试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0.524利用式创新L1本公司经常对已有的技术(技能)进行改良,以适应当前需要0.6730.7100.746L2本公司经常努力将已有的技术(技能)在其他相关业务领域推广应用0.628L3本公司经常利用已有的技术(技能)来增加产品(服务)的功能和种类0.575L4本公司不断提炼从前积累的业务经验,以应用于未来的业务0.566企业创新绩效J1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新产品的投入产出率更高0.7430.9050.923J2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更快0.701J3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创新产品的成功率更高0.700J4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更高0.694J5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新产品数更多0.683J6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0.674J7和同行业企业相比,本公司专利数更多0.671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系数矩阵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企业创新绩效3.7410.6991探索式创新 3.8160.6910.657**1利用式创新 3.9690.6080.631**0.590**1知识转移 3.8430.6370.737**0.674**0.651**1

注:样本量为526 ;**表示p<0.01 ;省略了控制变量描述

3.3 假设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本文将企业成立年限、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作为控制变量。模型1、3、5中只包含控制变量。

由模型2可知,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671,p<0.001),H2a成立;由模型4可知,知识转移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47,p<0.001),H2b成立。因此, H2成立。由模型6可知,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24,p<0.001),H1得到支持;在模型7中,探索式创新(β=0.428,p<0.001)和利用式创新(β=0.367,p<0.001)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a、H3b成立。

本研究借鉴He[18]、李忆(2008)和李剑力的研究方法,同时检验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间的交互效应和平衡效应: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乘积项表示二者的交互效应,用绝对差额表示二者的平衡效应,绝度差额越小,平衡程度越大。模型8和模型9在控制变量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变量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交互项和绝对差额项得到。模型8表明,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交互项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08,p<0.01),H4a成立;由模型9可知,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绝对差额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β=-0.113,p<0.01),H4b得到支持。因此,H4成立。为了更加清晰地验证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交互作用,本文绘制了调节效应图,如图2、3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利用式创新强度越高,探索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越强,表明利用式创新对探索式创新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图3显示,探索式创新强度越大,利用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越强,说明探索式创新对利用式创新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在模型10中,加入探索式创新变量后,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仍然显著(β=0.531,p<0.001),但与模型6相比其系数值明显减小,说明探索式创新在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5a得到支持。同理,由模型11可知,利用式创新在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5b得到支持。因此,H5成立。

表3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变量 探索式创新模型1模型2利用式创新模型3模型4企业创新绩效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模型9模型10模型11企业成立年限-0.065-0.0430.106*0.127**-0.047-0.023-0.058-0.054-0.062-0.011-0.056所有制性质-0.0020.0170.0530.072*0.0060.027-0.013-0.007-0.0140.0220.009企业规模0.108*0.0480.0880.0300.200***0.135***0.122**0.115**0.114**0.121***0.127***企业所属行业0.0680.0000.103*0.038-0.110*0.0360.042***0.047***0.0440.0360.026知识转移0.671***0.647***0.724***0.531***0.559***探索式创新0.428***0.445***0.364***0.289***利用式创新0.367***0.408***0.415***0.255***探索*利用0.108**|探索-利用|-0.113**F1.78387.121***4.689**87.753***5.886***131.598***99.783***88.401***88.834***131.932***126.906***R20.0140.4560.0350.4460.0430.5590.5360.5440.5460.6040.595调整后R20.0060.4510.0270.4410.0360.5540.5300.5380.5390.5990.590R2更改0.0140.4420.0350.4110.0430.5150.4920.0090.0100.0450.036VIF最大值1.4501.4521.4501.4521.4501.4521.5991.7971.9771.8461.805

注:系数已标准化;*表示 P<0.05 ,**表示 P<0.01,***表示 P<0.001

图2 利用式创新的调节效应

图3 探索式创新的调节效应

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引入双元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双元创新影响下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526份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双元创新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知识是实现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核心资源,企业与创新网络中知识互补型组织进行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途径。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不仅能缓解企业内部资源有限性的约束,还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从而为双元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重要保障。

(2)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二者间的匹配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显著。探索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把握新机会,进入新市场;利用式创新有利于企业对现有成果进行改进和深化,扩大销售规模。双元创新的失衡不利于创新绩效提升:过度强调探索式创新会耗费大量资源,加大创新风险,使企业陷入“探索-失败-无回报”的“创新陷阱”;过度强调利用式创新会导致企业短视和僵化,凸显出“核心刚性”问题,使企业难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

(3)双元创新在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可以通过促进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进而改进企业创新行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此外,企业通过双元创新对来自创新网络的知识资源进行价值创造,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对知识资源整合与创造的过程,能够将知识资源商业化和市场化,是创新网络通过知识转移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进行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但不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问题。

在管理实践方面,本研究具有如下启示:①单个企业的知识资源难以满足创新需求,企业应重视与合作组织之间进行知识转移。企业应通过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增加自身知识存量,克服知识资源的局限,并积极开展双元创新,整合知识资源、激发知识功能,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企业应有效平衡、协调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避免“核心刚性”和“创新两难”困境。企业需根据行业特征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因素,合理配置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从而使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在不断创新与利用中保持先进、获得收益。

5 结语

本文构建了“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双元创新-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基于526份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双元创新之间的匹配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未来研究中深入:①本文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虽然可以反映出某一时点变量间的作用关系,但难以对知识转移和创新行为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动态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后续可以开展基于时间跨度的纵向研究;②可以进一步将知识转移细分为多个维度,更加精确地剖析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调节变量,以更加全面地揭示其相互作用关系。

参考文献:

[1] 曾德明, 禹献云, 陈艳丽. 基于多Agent的创新网络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建模与仿真[J]. 管理学报, 2012, 9(12):1832-1837.

[2] 吉迎东, 党兴华, 弓志刚. 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行为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权力非对称视角[J]. 预测, 2014(3):8-14.

[3] 曹兴, 宋娟, 张伟,等. 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0(4):62-72.

[4] KANG M, KIM B. Embedded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among R&D employee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3, 17(5):709-723(15).

[5] 张光磊, 周和荣, 廖建桥. 知识转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8):78-84.

[6] 张红兵. 知识转移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战略柔性为中介[J]. 科研管理, 2015, 36(7):1-9.

[7] MUTHUSAMY,SENTHIL KUMAR,WHITE M.Learn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a social exchange view[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5, 26(3):415-441.

[8] GRAVIER M J, RANDALL W S, STRUTTON D.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allianc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12(4):117-130.

[9] 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38-256.

[10] 包凤耐,彭正银. 网络能力视角下企业关系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3): 95-101.

[11] FRENZ M, IETTO-GILLIES G. The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the UK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7):1125-1135.

[12] SPENCER J W.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24(3): 217-233.

[13] 高宇, 高山行, 杨建君. 知识共享、突变创新与企业绩效——合作背景下企业内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2):56-63.

[14] PHENE A, TALLMAN S, ALMEIDA P. When do acquisitions facilitate techn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3):753-783.

[15]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71-87.

[16] ROSENKOPF L,NERKAR A.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4):287-306.

[17] 焦豪. 双元型组织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1 (11): 76-91, 188.

[18] HE Z L, WONG P 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4):481-494.

[19] 张洁, 安立仁, 张宸璐.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双元与绩效关系研究脉络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 37(7):3-18.

[20] CHOO C W, BONTIS 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1] CHURCHILL G A, PETER J P. Research design effects on the reliability of rating scale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4, 21(4):360-375.

[22] O'MAHONY M, VECCHI M. R&D,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company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1):35-44.

[23] 李剑力. 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冗余资源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9, 27(9):1418-1427.

(责任编辑:林思睿)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of Innovation Network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Guo Tao, Xing Lu, Huang Y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Knowledge transfer of innovation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develop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are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to change successfully and maintain existing strengths, which will promot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has presented a relationship model for analyzing knowledge transfer and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ith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as the mediator variable. By conduc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526 sample Chinese firms, it shows that: Knowledge transfer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oth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is more beneficial in promoting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4) Both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play a partly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Innovation Network;Knowledge Transfer; Exploration Innovation; Exploitation Innovati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收稿日期:2017-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GL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6300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HEUCFZ1605)

作者简介:郭韬(197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创业与企业成长;邢璐(1991-),女,河北沧州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与成长;黄瑶(1993-),男,湖北荆州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与成长。

DOI:10.6049/kjjbydc.2016110386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5-0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