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应然发展逻辑

谭 舒,李飞翔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供给侧改革背后潜隐的一条逻辑主线是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略显疲态的当下,消费市场一方面表现出中低端消费链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产阶级崛起对生活品质与精神文化凝结在消费品中的要求,供给方显现出因结构化失衡带来的供给疲软。在这一背景下,复苏以专业主义和创新精神为内核的工匠精神呼之欲出,并被国家提升到政策高度。供给侧改革与工匠精神的当代培育相辅相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工匠精神有一套围绕价值展开的独特逻辑,其中遵循的主脉正是以人为本。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创新;以人为本

0 引言

自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供给侧改革正是宏观经济对供需配给的重新考量,将视角转到了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为主要维度的供给侧一方。在经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如何以创新促发展,实现我国工业复苏,激发供给方创新精神并使其结构不断活化,形成良性增长式循环,匹配并引领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品位,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执行技术追赶和创新驱动将成为未来追赶发达国家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1]

供给侧改革中,创新是关键,创新既包括精神文化创新,也包括物质技艺创新。无形与有形的创新通过劳动凝结在“物”中,成为精神的现实显化,置于消费市场中便成为以价值为纽带的诸种消费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消费市场阶段性层级的划分,围绕不同价值区分的消费品品类自动沉淀出相应层级。至此,结合国内消费市场现状,可以发现,供给方未能充分匹配多层级的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中低档消费品供应超量,形成产能过剩的突出问题,而中高档消费品供应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消费品中凝结的人的价值、物的价值以及人与物和合的价值不足。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当代复苏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揭示工匠精神在当代发展的应然逻辑,反过来能促发供给侧改革实效。

1 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意义

除了从结构转型角度理解供给侧改革,还可以从动力因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往在强调需求-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经典维度时,默认的前提是经济调控的动力来源于需求方,而现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是经济模式背后的动力——从需求转为了供给。

1.1 以需求为动力的宏观经济调控弊端及供给侧改革的时代价值

1.1.1 消费需求满足与消费品供给间存在鸿沟

(1)在消费需求清晰的前提下,消费供给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良好消费愿望落空。这一点主要是由供给方的结构性破绽所致。原因可能有:首先,供给方未能对消费市场进行清晰定位与分析,未能抓住消费者需求与消费心理,未能对消费走向与趋势有战略性规划及相应产品研发;其次,供给方暂且没有能力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可能表现为由于政策支持、原材料供应、技术研发等诸方面不足导致未能有高品质、合需求的消费品问世。

(2)在消费需求不甚清晰的前提下,消费供给不能对消费者进行良性消费引领。此处极容易混淆的一点在于,供给方用刺激消费欲望的方式一味兜售商品,表面看来使资本流在供销市场中处于快速流动状态,但这种举动其实并未真正将消费者作为消费活动的主体予以应有的尊重,而是将之视为消费意图不甚明确、在欲望驱使下盲听盲信的一群被动消费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表面看来是需求推动的经济活动,其实质却是消费主体失位、强势供给方单方面策动的资本流动,真正围绕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合法性、消费伦理合理性等问题尚待澄清。在经济发展已取得骄人成绩的当今中国,供给方理应认清生产活动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解决温饱问题,而应在社会责任、文化创新、审美创造等方面有更多担当,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符合人性良善愿望、促进人类社会更好更健康发展、提升人们幸福感的新兴消费热点。

1.1.2 供给方未能捕捉消费市场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新需求

这一点主要源于供给方结构创新滞后。从消费者构成维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产阶层消费者不断发展壮大,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在中产阶级已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今天,消费需求已不再满足于普通消费品,更多指向了富有颠覆性创新的未知领域。这意味着,无论是消费市场的培育,还是最终消费盛世的成型,都可能蕴含更多想象空间,未来的颠覆性创新可能集中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个人魅力的培育为无数个未来品牌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全球化、社会化大生产具有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市场上的回应就是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并实实在在地刺激需求增长”[3]。但是以需求为动力的经济调控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培育这种经济创生模式的土壤是由供给方特殊魅力所引发的“粉丝经济”,一旦在互联网时代形成注意力漩涡,便会“失控”地在一定阶段呈疯长态势,正如社会集体潜意识作为一股潜隐的能量遇见其达成共识的出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动力的拉动似乎不言自明,而在海量信息世界中挖掘并兑现这条出路更需要强调,这便是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3 供给方未能充分调动对资本市场的天生敏锐度

这里至少有三重含义:①供给方缺乏对行业在社会责任中所扮演角色的定位,缺乏责任意识与战略眼光,为短期利益谋划的同时,丧失了从长远角度对资本应然流向的判断力,如生产模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环境资本损耗严重等;②供给方单方面煽动消费者欲望与热情的同时,埋下了这种欲望泡沫终有一日破裂的危险。一旦消费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者主体地位显现、提升并开始重视自己于消费活动中的精神文化需求时,由消费欲望鼓噪起来的热情将会引发他们的空虚与厌恶,而到那个时候,缺乏对消费者人文关怀的生产者将因为缺乏文化维度的考量而陷入被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供给方一味根据己身所占据的生产资源与生产思路,借助煽动消费者消费欲望进行盲目消费的举动从源头上就走错了方向;③供给方对消费市场的资本构成要素缺乏深刻认识,由此导致其生产结构规划失衡。“就目前而言,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过去依靠低成本要素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发展新动力。”[4]。这里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一方面,旧有形成的生产、经营模式惯性使得供给方面临改革阵痛,全要素生产对创新的要求极高,而这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社会症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程;另一方面,在践行经济新常态的当代中国,生产者需要对自身高度负责、励精图变,将自己融入新的经济态势中,成为推动经济新常态——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中的一分子,找到自身发展并与社会新兴需求对接的“阿基米德支点”并贯之以专业精神,形成持续影响力与创造社会价值,而绝不在发展中残存一丝侥幸心理,重蹈旧有模式的覆辙。

1.2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1)从政策方面看,供给侧改革体现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利用资本活性创造性撬动消费市场自运行、自优化这一杠杆的努力。一方面,供给侧改革需要充分依赖资本活性作为杠杆对消费市场的活化作用,但这只是第一步。不同于以往对滞销品的充分消化,供给侧改革表现为资本的选择性流向迫使供给方必须打开思路、践行创新、精益求精,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能,利用大数据使消费供求在精细化甚至是“点对点”模式下达成尽可能精确的动态平衡,把任何一点资源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属于宏观经济变化中的趋势性成分,“供给侧调控以长期潜在产出为导向,效应具有长期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治本之效,相对于经济运行更具主动性、引导性和前瞻性”[7]。因此,供给侧改革势必是一项长期事业。在充分引领消费市场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其最终目标是使这种模式成为具有一定秩序的自我衍化系统。

(2)从社会需求方面看,供给侧改革反映出社会对于创造性优化配置资源的内在召唤,这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体现。这一点在“网易考拉海购”上有充分展现。“网易考拉海购”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网络购物APP,从2015年1月9日上线公测到2016年“618电商年中大促”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其创始人丁磊始终重视“商”与“道”之间的内在关联,关注品牌信誉与商品的高性价比,以“花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这一理念吸引了不少标准的或正在成长成熟中的中产阶级。“网易考拉海购”已实践出从商品销售到生活方式推广的路径:“第一步,让消费者知道买什么;第二部,让消费者买到对的商品;第三步,让消费者感受到,每一次购买行为都与生活密不可分,购买就是改变生活,购买就是生活”[5]。从这个供给侧营销优化案例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在供给方的理性引领下开始关注自身作为消费主体的尊严及生活品质,并逐步在品质、生活化消费中慢慢将消费平台、消费品筛选与个人文化品味相结合,进而呈现使消费习惯成为特定社会身份认同的发展趋势。这群人作为社会中层,也将弥合“暴发户”和“清高者”之间似乎难以消解的文化误会。

(3)从实现路径的核质来看,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中国要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改变自己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储备体系。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归根结底在于经济体和企业的‘保险柜’里有多少位于世界前沿的技术存量[1]。”中国的消费市场中缺的不单纯是消费动力,更缺少建立于技术创新、工艺保障、信任体系基础上的一批高质量消费品,缺少一批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怀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创新包括文化创新和物质创新,文化创新中包含精神价值成本、时间价值成本、技术工艺成本等,物质创新中包含原材料成本、劳动必要时间成本、实践智慧成本等,归根结底,创新的两重内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深刻反映出人与物的关系。因此,在谈及“创新”问题时,至少要考量两个基本维度——人才与原物。

(4)从哲学角度看,供给侧改革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人的需求进行细分的现实尝试。供给侧改革隐含的一个前提是以人为本,涉及诸多政策、制度、财物等方面,其终究不可回避的基本点是人。以往以需求为动力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只是抽象地看待人,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则需要将抽象的人还原为具体的人,将整体的人还原为个体的人。这里的意思是,一方面,供给侧改革需要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需要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以“人”为贯穿的价值基质进行消费需求细分。在以需求为动力的宏观经济调控下,看似尊重人的需求,实则只是以人的消费欲望作为资本流转与利益兑现的手段,而供给侧改革则要求切实以人为消费主体,扭转消费市场中人被欲望牵制的异化局面,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研发能普遍增进人们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的新产品,并在大数据背景下尽量满足个体的消费需求。此处的消费需求除了大数据定位下具体消费者的惯有需求外,还包括充分利用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探索、激发并引领人类普遍对善美境界的追求,使消费市场成为他们历练并实证于生活中提升精神境界的现实场所,达成精神与资本的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价值的理想维度与现实维度,使之达成和解基础上的和合。

从供给侧改革的应然结构来看,至少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制度安排动力机制。李克强总理曾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点撬动社会各层面改革是目前中国改革的主要模式。“仅刺激或抑制投资需求,并不能同时解决好结构性问题,必须同时处理好投资的结构优化政策与机制,达到基于结构优化形成投资质量与综合绩效的提升,才形成势必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发动机)[3]。”

第二,产品生产动力机制。产品生产的动力机制不仅仅来源于投资的充足,更重要的是产能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投资充足甚至超量,但资本的注入却因为没有相应的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基于新兴市场需求分析与转化的实际能力而使得资本价值凭空蒸发。根据《中国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中国TFP(劳动生产率)在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之后有明显下滑,主要是投资率上涨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大量投资集中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并主要由国有企业发起。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投资回报率下降,民间投资被挤出,资本配置效率下滑,同时,实体经济的整体债务率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经济风险加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投资和加杠杆来拉动经济,短期可能容易见效,但拉动成本不断增长,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中长期风险也在不断积累” [6]。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至于落空,充分调动产品生产部门的活性,在政策性保障的前提下鼓励产品生产部门积极创新、承担社会责任便成为重中之重。“促进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拉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动态平衡[7]。”

第三,文化企划动力机制。文化企划部门的工作并非是凭空将莫须有的价值附加到产品上,而是顺应人的内在需求,将不同层级的文化涵义结合产品揭示出来。“那些符合社会价值的偏好会被选择出来,并通过各种社会机制传递和扩散”[8]。在2016年6月17日结束的“中国首届营销创新活动对接会”上,IBM代表发言表示,“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内容到消费者的转变。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内容创新正在引领新的经济风潮,譬如以技术革新为依托,经济发展模式在经历产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阶段、服务经济阶段之后进入到体验经济阶段,在为消费者创造独一无二的感官体验中创造价值。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无穷尽的想象力只是一个方面,解放思想后需要使“理想照进现实”。如何将“创新”这一改革成功的圭臬乘风破浪地落实、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力”[9]?如何使中国由制造大国成功转型为制造强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工匠精神”的复苏呼之欲出。

2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1 工匠精神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沿革

在2016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如是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要“开展质量素养提升行动,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接连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提起“工匠精神”,德国的工匠精神尤为引人注目。经过百年的全民族自律图强,“德国制造”成为高质量、耐用、可靠的代名词。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众、阿迪达斯、西门子、WMV、双立人等,每一件德国产品都成为该产业领域的精品。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用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9]的话说,工匠精神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如果说求知(acquire)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追求,那么造物(create)就是工匠精神的伟大使命[12]。在西方文化中,工匠(artisan)一词的本义源自拉丁语中被称为“ars”的体力劳动,意为把某种东西聚拢、捏合和进行塑形(to put together,join,orfit), 后来随着这种劳动形式的丰富才演变为技能 、技巧 、技艺 (art)的意思 ;而artisan作为一门特定职业和一个特定社会阶层,即工匠、手工艺人的意思是通过 16 世纪法语“artisan”和意大利语“artigiano”才确定下来,并于17世纪早期开始广泛使用起来[10]

在中国文化的沿袭中,“工”、“匠”与“工匠”,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工”与“匠”有着不同含义,“工”包含着“匠”的意思。 《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说文解字·匚部》说:“匠,木工也。 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封建社会时期,随着户籍制度的出现,则“工在籍谓之匠”,即工与匠合为一体。结合辞源及古代汉语词典,工匠被定义为具有专业技术与艺术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其基本要素包括3个方面:一是专业的或手工业行业分工;二是技术或专门的技能;三是艺术或工艺的[11]。在中国文化中,工匠精神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12]

2.2 工匠精神的精神特质

(1)工匠精神寻求自身专注与同一。这表现在心态方面,即专注且专一,慢工出细活,具备游戏心态。在当今大谈特谈专业精神的同时,工匠精神为我们指明的恰恰是走一条业余精神的道路。所谓业余精神,就是一种游戏心态,在轻松、玩乐的精神状态中忠于自己内心的兴趣去做事,反而会在不知不觉间达成高峰体验并能够长期坚持,终成大业。这种忠于自己内在兴趣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内在利益。

麦金泰尔在《追寻德性》里面讲,人对利益的追求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利益,另一种是内在利益。所谓外在利益,就是以工具理性的方式追求成功,这个成功可以用世俗的名利标准来衡量;相比而言,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内在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称为“金不换”,就是在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时,能够获得一份独特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不可交易、不可替换的,具有内在价值和内在快乐[13]。这种“金不换”的内在快乐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令很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悖论恰恰在于,真正的工匠首先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之作为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定义为工作,最终轻松愉悦地产出最佳工作绩效。正如工匠数十年如一日打磨一件作品,如果不是全情投入、安享其中,是难以坚持下来的,即使强迫式地坚持,最终也难成灵动并伟大的作品。作品是人的精神状态在物中的凝结,其中蕴含着工匠每一秒创作中所隐藏的审美品味和宏大气运,从这个角度而言,工匠精神中带出的愉悦、优美、坚持、专精等人类普遍追寻的美德最终凝结并外化为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属于人类的普遍精神,且唯有没有私心的污染才能做到这一点。

(2)工匠精神经通由物的外化与凝结现实化自身。这表现在技艺方面,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绝不苟且。在中国分为“士、农、工、商”的年代,工匠精心打磨并不是出于市场价值,而是为了打磨出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以供特权阶级收藏。一个作品要做到完美,在达到很高阶段之后,每提高1%,他的投入可能就不是1%,而是10%,甚至更多,投入以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到了一定阶段,兴趣也会面临现实难题的考验,但贯之以工匠精神总会在强大的信念支持下化腐朽为神奇,正如沈从文所说:“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信仰。”

“技艺”是一个美丽的词汇,包含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内涵,两者的圆成既需要自由意志的凝聚,也带出工匠所特有的尊严和荣誉感。日本人具有强烈的自尊感,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极大荣耀,如果由于自己的疏漏而导致产品残缺,即便在市场上销量不错,也不以为荣,反以为耻。正是在这种荣誉法则的推动下,他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对技艺精致的追求达到了神经质般的狂热程度。在许多日本人看来,将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一个人的成功,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

专精到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正是工匠们自尊的重要来源,他们理应获得极高的社会尊重,成为转化现今社会浮躁风气的精神坐标。在西方,匠人的祖师爷是宙斯的丑陋儿子赫淮斯托斯,他专注于在奥林匹斯山打铁。赫淮斯托斯性格忧郁、孤独,喜爱观察,聚焦于事物,是许多艺术家、设计师的内在精神气质。聚焦于事物是 making 的第一步,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必要条件,因为“冷板凳”是涵泳自身兴趣的保障,专精于一处才可不断推动本领域持续进步。中国的工匠文化同样深厚而悠久,对于文明创造始祖和历代能工巧匠都有高度评价,如历史传说中的黄道婆、庖丁、鲁班、欧治子等。因此,工匠精神作为人类的普遍精神,跨越时空流转于各行各业中。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有助于培育踏实勤恳的社会风气,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3)工匠精神借由资本的力量实现德性与现实的高度合一,在创造性流变中实现不朽。这主要表现在价值方面,即培育工匠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担当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至少包含两重内涵——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前者凝结在后者中,成为价值资产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精神价值的物质价值经不起历史推敲,没有物质价值的精神价值可能连传承的机会都没有。电影《百鸟朝凤》深刻刻画了工匠精神在当今中国的凋零——坚守一方精神水土的唢呐匠遭遇物质价值缺失的窘迫,其中带来3个反思点:首先,如何核定工匠精神的传承资质?如《百鸟朝凤》中的师徒传承制,师父选当家徒弟的标准不仅仅是技艺水平,还包括德性境界,这一点为工匠精神的传承注入了灵魂,也是当下社会缺失的工匠品格;其次,传统工匠精神如何实现当代复苏?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培育工匠的思变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保持古老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与当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再次,为使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得以传承,应采取何等方式保证物质价值的兑现?这一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努力,为传承工匠精神保驾护航。

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供给侧改革与工匠精神复苏相辅相成,供给侧改革为工匠精神的当代复苏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时代机遇,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又是供给侧改革能够成功的金钥匙。正如谷歌公司在这一点上的完美诠释——以商业资本反哺创新与创造,以更新、更优的商品和服务作为产业链源头不竭的蓄水池,如此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两不误,且形成良性自运行机制,为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3.1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应然发展逻辑

(1)基于实践的人格外化需要“无我”劳作。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中凝结了能够代表人类精神最普遍、最崇高的东西,这要求工匠们以孩童般的游戏心态、百折不挠的专精意志、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全副投入其中,心无旁骛,在一种“无我”的精神状态中最终实现不朽。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正伟大的作品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工匠人格自我的退场,但这并不代表工匠人格自我的缺失,而是他融入了更广阔、更空灵的存在之域,在意识与无意识碰撞的当下不断打破自身局限而创造出奇迹,这是任何创造性工作的奥秘所在。任何一开始便据为己有的作品,当它尚未完成之时,便已由于工匠的私心而打下了受限的烙印并注定不能代表并充分展现普遍的人类精神。

(2)堪当人格凝结物的作品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真正伟大的作品从来不属于个人,而是不断传承和再生历史沉淀中的所有文化基因。从这个角度而言,工匠的工作带有一种使命般的崇高感。由于工匠作品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未来,并代表当代最高文化发展水平,成为未来了解当代活的教科书,也为未来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便要求工匠具有由衷的文化传承责任意识并在个人兴趣基础上具有天然的严肃姿态。如果说,无我工作的赤子之心是工匠精神的少年时期,那么这种崇高与严肃的品味则标志着工匠精神迈入成熟的中年。

(3)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作品引领当代消费风潮。文化传承在经济快速迭代更新的当今社会,更需要善巧方便。文化精品需要保持内涵,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创造价值、造福社会,这便开出了一条大商之道。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共享成为社会价值分布的基本规律。不同于过去师徒传授的封闭式模式,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大众参与作为其精巧化的铺路石,由此以资本促发展,慢慢形成梯级文化传播形态,不求固步自封式的清高,也不求一步到位;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以工匠精神为奠基开辟出经得起时间检验并可能慢慢发酵成新经济中心的独特生态空间,又确实需要工匠保持其独特的精神特征,不急不躁,成为趋同化经济环境中的一片注意力绿洲。

(4)身处消费风潮中心的作品成为新时代生活品质的象征。承载工匠精神的服务或产品到底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及评判标准?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简单的评价标准是通过特定的消费活动,使消费者在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切实感知。消费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过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较之前更令人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并对消费产生不仅仅是“花钱”的认知,由此扩展价值承载的精神空间。

(5)具有生活品质象征的作品自然疏引大众审美的消费心理。当良好的生活状态通过消费慢慢形成时,人们自然的消费心理将向着更高级别的审美阶段迈进。工匠精神在消费市场的梯级发展模式在引领大众审美品味的过程中体现出价值,以往人们将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两分,经过生活习惯的陶冶,人们将习惯于将审美价值自然融入实用价值中,使生活本身充满审美意味,使消费者借由消费体验成为真正的生活家。“小资”、“文艺”等词汇不再因为其独享清高而被人诟病,当审美化生活成为生活新常态时,享受生活将变得理所应当。

(6)合乎大众审美消费心理的作品自然形成传承文化的势能。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今社会通过“消费”这一方式组织在一起,也同样通过“消费”把文化传承下去。经由消费带来的生活审美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资本自发、健康、顺畅的流动而实现符合大众生活习惯和审美品位的文化动态流转在商品及其背后的一系列运作中,此时工匠精神已自然融入消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形成自觉传承文化的势能,这意味着不符合工匠精神的质量低劣产品将被良性消费系统自动代谢出去。

(7)顺应文化传承势能的消费市场最终回归人性之善并以人为本。当一个理性消费市场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新常态时,这种健康的生活、文化环境会反过来促发并塑造人的良善本性和道德人格,这不仅仅是通过法制、规范等进行社会治理,还包括通过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人心。

(8)围绕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基于文化与经济和合的生活精品化。最终,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培育模式同步实现,良好社会心态基本成型,文化与经济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充分发育作为杠杆,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背景下实现人的从容创造-社会价值最大化-人的生活精品化这一完整的社会优化与转化序列,单个个体与社会整体双重获益,且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技术背景在其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真正作为社会净化精神起作用的,是人类普遍具有并追寻的良善本性,而使之最初现实化于消费市场的“阿基米德点”就是工匠精神。

3.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土壤

(1)供给侧改革充分尊重并重视一切创意劳动者,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政策保障。《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增强源头供给。所谓“供给”,就是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需要量大面广的自由探索式研究[14]。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是达到了政策高度。这是因为,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职业伦理、社会责任意识等都是供给侧改革内在精神的展现,并最终凝结为人才的综合素质。

(2)供给侧改革明确供给侧责任归属为工匠精神,奠定其合理性基础。机遇与责任同在,供给侧改革明确强调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于供给,实则明确了供给方在基于经济整改的社会变革中所担当的主要角色,至少包括三重内涵:首先,供给方承担消费市场的前瞻性预测与引领责任;其次,供给方需要承担消费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品质量风险、口碑风险、滞销风险等,切实在消费市场中引领与建立信任机制及体制;最后,供给方立足当下精研实干,以成果为导向,贯彻工匠精神。

(3)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工匠精神复苏提供历史积淀。中国历来不缺乏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考工记》、《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技术专著更表明我国“在3-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15]。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复苏绝非空穴来风,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具有工匠精神的基因。为了在各行各业创造精品,凝聚着卓越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这可视为当今工匠精神的遥远标榜并与历史呼应。因此,在强调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不可丧失自己的文化自信。

(4)重视生活品质的大众消费心理为工匠精神提供社会支持。中国历来是一个将精神文化品位融入生活的国家,正因为如此,中国孕育出独特的生活伦理。所谓生活伦理,是将哲学理念代代相传并无缝融入日用常行之中,生活不离伦理,伦理不离生活,形成独特的道德日常化生活状貌。“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其作用与功能就在于对民众的日常生活有所指导,换句话说,它的真理性与合理性来源于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确认[16]。”这一点表现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是中国人天生的道德、审美情趣空前活跃,对凝聚着优秀文化氛围的生活状态有一种自然向往;表现在消费活动中,是对那些凝结工匠精神的消费品多出一份天然的信任和亲近,这正是工匠精神当代复苏的社会心理基础,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初衷。

4 结语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应然发展逻辑起于当代人对精致生活品质和良善精神文化的自觉追求。随着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这种追求遭逢供给侧产能过剩、消费市场低端与中高端两极分化的窘境。为缓解这种困境,复苏工匠精神呼之欲出,并担当起日益重要的历史角色,为建立健全供给侧创新结构、调整长效机制、优化消费市场布局、源源不断提供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的商品并由此形成能够激发人之潜在善性、顺应社会良性发展大势的消费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应然发展逻辑归结于全社会精致生活氛围的形成:一方面,精致生活已成消费大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愿意为精致生活埋单;另一方面,工匠精神贯穿并渗透于供给侧的每一个环节,供给侧一端的从业者浸染在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中,在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精神一心一意产出精品、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其生产劳动和社会产出逐渐得到社会认可,职业尊严感和自豪感不断提升,一个健康的职业评价体系在社会中逐步成型。这种良性循环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发展逻辑带给全社会的启示和曙光,中国已行在此途中。

参考文献:

[1] 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 任宇.培育“工匠精神”,加快质量强国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5).

[3] 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

[4] 文建东,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5] 见“百度百科”下“网易考拉海购”词条.

[6] 见《中国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

[7] 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新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8] 黄凯南.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演化:基于演化增长的视角[J].南方经济,2015(12).

[9] 青木,李珍,丁雨晴,等.德国“工匠精神”怎么学,“慢工细活”不浮躁[J].决策探索,2016(3).

[10]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11] 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教职论坛,2016(7).

[1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13] 参看2016年6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教授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表的主题为“专业、卓越与信仰:从文化角度解读‘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14] 创新驱动“路线图”,释放哪些激励信号[N].新华网,2016-05-24.

[15] 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教职论坛,2013(34).

[16] 肖群忠.“生活伦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责任编辑:胡俊健)

The Ideal Logic of Handicraftsman Spirit under Supplying Reform

Tan Shu, Li Feixiang

(Humanities Schoo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logic line that is people foremost hidden under the Supplying Reform. In the circumstances that Chinese's economic growth is speeding down, notable problems of market are in one hand, lower consuming chain has been confronted with production capacity surplus, and in other hand, there exists unsatisfied consuming requirements of rising middle class which shown obviously in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piritual realm. In this instance, Handicraftsman Spirit represented by professionalism and initiative spirit has come out its importance of the times. Supplying Reform and Handicraftsman Spirit supplements each other.

Key Words:Supplying Reform; Handicraftsman Spirit; Innovation; People Foremost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

收稿日期:2016-10-2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KYLX_0072)

作者简介:谭舒(1987-),女,云南昆明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道德心理学;李飞翔(1989-),男,山西运城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现代性理论基础。

DOI:10.6049/kjjbydc.201607029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2-00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