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研究
——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

李金生,王晓云

(南京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关键词:用户参与;技术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合作伙伴

0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信息更加不对称,市场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逐步取代规模化,企业的边界逐渐消失,破坏性创新迭代加速,商业环境变得高度不确定,用户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等,这一切都在催生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企业在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商业宗旨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停留在以企业为中心、封闭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单边范式中,而是向以用户为焦点、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双边互动范式转变。

关于用户参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76年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富论》。他指出,制造商利用的伟大机器的一部分最初都是由使用这些机器的普通工人发明的。目前,学术界对用户参与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1) 用户参与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具体包括产品导向观、市场导向观和财务导向观。其中,产品导向观的研究认为,用户参与能够提升新产品开发成功率。Antonio等[1]利用中国香港的252个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与用户共同进行产品开发直接提升了产品创新绩效。市场导向观的研究认为,用户参与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更具市场吸引力、更易取得商业化成功的产品。Stevens和 Burley[2]指出,新产品开发失败率处于40%~75%之间。而吸收用户参与创新过程可能比企业内部自行开发的产品具有更高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财务导向观的研究认为,用户参与通过降低创新投入的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Page[3]发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大约46%的资源被耗费在那些被取消或不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经济回报的产品开发项目上。而吸收用户参与创新能够减少这些不必要资源浪费,进而节约创新成本,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些观点表明,用户参与能够通过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增强产品市场吸引力、提升销售收入、降低创新成本等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2) 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没有帮助,甚至会带来一定风险[4]。Campbell和Cooper[5]实证研究了与用户一起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自己内部开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用户合作的项目并不比内部项目更成功。Martin[6]指出,用户能够提供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企业并非必须吸收用户参与技术创新。Callahan 和 Lasry[7]认为,广泛的用户参与产品开发可能导致对产品开发中战略选择的限制,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不利影响。这些观点表明,用户参与无法给企业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风险。

虽然已有文献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相对丰富的研究,但目前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在研究内容上,目前的研究集中于探索用户参与是否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很少有研究去探索用户参与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②在研究层面上,对于用户参与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用户层面展开,对于企业层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只有个别文献指出企业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激励,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本质上还应归纳到用户层面。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自身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全面系统剖析用户参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吸收用户参与技术创新过程可以让企业接触到更多信息及知识等资源。但是,一方面这些信息和知识并不都是对企业有用的。只有那些与企业目标和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企业研发人员匹配的用户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虽然用户参与为企业提供的信息、知识等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源,但这种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要想创造更多价值,并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关键不是拥有资源,而是对资源的利用[8]。这就需要企业拥有较高吸收能力,对用户提供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吸收、再利用。因此,本文将吸收能力纳入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不仅简单分析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且更深入地分析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同样有用户参与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却不相同。这些分析也有助于完善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模型。

1 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1.1 用户参与

1.1.1 用户参与概念界定

随着学术界以及企业实践界对用户参与重视及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用户参与的概念也不断被完善。吴贵生认为,用户参与创新是用户为满足自身使用目的、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而提出新创意,进行设备、工艺、工具、材料等方面的首次创新,或对正在使用的产品或工艺进行改进,强调用户参与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使用需求。但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用户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用户已经不单单满足于有形的使用需求,更追求成就感、兴趣爱好、愉悦感等精神需求[9]。该定义也未指出吸纳用户参与技术创新的原因。郑彤彤和谢科范[9]认为,用户即需求方,代表市场,企业即供给方,代表技术,用户参与技术创新是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相互融合的最佳途径。通过这一融合过程,制造商和用户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互动和沟通,实现各自目标和利益。从社会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用户参与在实现顾客和企业双赢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福利。罗珉和赵亚蕊[10]探究了用户创新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指出相对于只有制造商创新的世界,社会福利很可能因用户参与和免费分享其创新成果得到提高。郑彤彤和谢科范[9]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指出,用户参与下企业和用户的福利增加均不以对方的福利损失为代价。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用户参与实际上是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用户(包括使用需求、精神需求和经济利益)和企业(经济利润)为了实现各自利益,改变两者的传统角色,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与合作,从而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或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实现用户、企业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1.1.2 用户参与维度划分

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用户参与维度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两种:①基于用户参与创新的主动性程度进行划分。Lüthje[11]认为,用户参与分为两种维度:一是用户为传达创新想法主动接近制造商,即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对产品的某种改进建议,并主动将其反馈给制造商;二是用户与企业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即企业实施某些激励措施吸引用户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的某些或整个阶段。郑彤彤、谢科范[9]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独立进行创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独自或与其他用户共同进行产品创新,此时没有企业的参与)和用户与企业合作创新(用户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进行互动合作)两个维度;②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用户涉入度进行划分,Von Hippel[12]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主导和制造商主导两个维度 [12]。在用户主导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用户不仅为企业提供新的需求信息,也为企业寻找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原型,并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原型进行使用以检验其价值。在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用户只是简单提供需求信息,企业再对这些需求进行响应。Fang[13]认为,用户参与创新体现了用户涉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程度,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乏一些用户对所使用的产品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改进和创新,但由于存在时间、金钱等成本问题,一般情况下用户不会主动联系制造商,且用户独立进行的创新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需要企业对其进行后续检验和改进。因此,本文更加认可依据用户涉入度进行的维度划分。本文借鉴Fang的思路,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CPI)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CPC)维度。

(1)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CPI)维度。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CPI)维度是指用户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企业分享成功创新所需的、由用户单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用户提供的需求和使用环境信息,也包括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独立(没有企业参与)对产品进行改进的创意。对于企业而言,用户代表着市场,其拥有的需求信息以及使用环境信息对制造商的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非常重要。因为用户是创新产品的使用者,是制造商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最终评判员。制造商的技术创新能否成功实现商业化,为企业赚取利润,最终取决于用户是否认可该创新。但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将新的设计和用户偏好匹配起来[14]。市场研究、用户调查和贸易展示会等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通常不能将用户的需求信息正确转移到企业。例如,潜在需求不会被用户提及,因为他们认为,那些需求是基本前提或者可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它信息也可能无法被转移,因为用户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这些需求或者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些需求[4]。相反,让用户直接参与到创新过程中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与用户直接接触得到的知识能够让制造商更有效地捕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市场信息[15]。用户是日益变化的需求信息的源泉,其直接参与创新过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粘滞性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16]。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CPI)维度是非常重要的。

(2)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CPC)维度。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CPC)维度是指用户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这里的合作不是简单提供需求、使用环境、独自产生的创意等用户单方信息,而是用户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企业不断互动,为企业提供知识、技术、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支持,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随着社会变迁,用户需求的异质性加剧且需求更迭周期越来越短。要想在当前时代得到用户的持续认可,企业必须提升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成功率,以不断满足用户日新月异的需求。然而企业内部资源是有限的,要想形成独特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不但需要内部研发部门的支持,更需要不断吸收和利用外部有用的资源。用户这种外部资源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客观支持。由于许多技术创新具有高度复杂性,一个公司内部通常无法拥有全部必要的知识或专门的技术去设计、测试、生产以及将技术创新商业化[17]。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用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够让企业获得内部缺乏的开发能力和制造产品所需的其它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主观支持。用户提供的异质知识能够扩大企业知识基础,使企业内部知识在与用户异质知识的碰撞中产生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CPC)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真正成功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新技术、新产品,更能够为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创造良好的市场反应,进而维持并吸引更多用户,最终为企业带来更高财务利润,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是一个单维度概念。Gemünden[18]认为,技术创新绩效包括成功的产品创新和成功的工艺创新两个维度,其中,成功的产品创新包含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市场成功率3个方面,成功的工艺创新包含降低劳动成本、缩短订单完工时间、提高生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等。陈劲等[19]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为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两个维度。基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张若勇等,2007),一般而言,一个好的项目过程会给企业带来好的结果,且好的企业结果依赖于好的项目过程。

因此,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以及本文研究目的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更加认同基于技术创新结果的绩效评价。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划分为产品创新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3个维度:①产品创新绩效是指在某个技术创新活动中,该创新活动的执行对企业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产品推向市场速度的提升、申请专利数的增加、新产品类型的增多等方面带来的效果;②市场绩效是指某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的程度,简单而言就是消费者对该创新产品的认可程度。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一般通过购买行为体现出来,有时也体现为向他人推荐的行为。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一个企业的产品,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去购买其它企业(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这也是成功的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独特竞争优势的体现。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绩效通常用新产品销售额增加、利润增长、市场份额增加等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指标衡量[20];③财务绩效。目前,学术界一般选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21],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总资产,从该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企业创新活动可通过两种途径提高财务绩效,即提高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的收入和降低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成本。

1.3 吸收能力

1.3.1 吸收能力概念

随着学术界对企业吸收能力认识的不断加深,吸收能力的概念也被不断完善。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Cohen和Levinthal[22]在对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有价值的信息、知识等资源进行研究时提出。他们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对其外部有用资源进行识别、获取、同化以及应用的能力。虽然,这里指出了吸收能力的获取、同化和应用3个维度,但在对其进行测量时,他们选择用R&D投入对企业的吸收能力进行衡量。因此,最初吸收能力只是一个单维度概念[23]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吸收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加深,学者们发现,吸收能力实质上不是一个单维度概念,而是一个多维度概念。Zahra和George[24]运用理论分析,在Cohen构建的吸收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指出吸收能力由知识获取、消化、转化以及整合再利用4个维度构成。这一划分获得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Jansen等为吸收能力4个维度开发了测量量表,可用于对企业实际吸收能力进行测量。

笔者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在对外部资源进行识别、整合、转化和利用时所展现出来的,将有价值的外部资源成功转化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企业高效获取外部有用资源,并快速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

1.3.2 企业吸收能力调节效应分析

企业吸收能力各维度在产生作用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维度吸收能力会形成一种合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吸收能力的高低能够很好地反映其对用户参与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高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能够高效识别外部环境中可以为企业所用的有价值资源,并且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转化、再利用和再创新,以彻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反之,低吸收能力是指在面对有用的外部资源时,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进行识别,或者即使有能力识别出这些资源对企业有用,但却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与转化,进而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构建

很多研究都认为,用户参与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没有指出这种促进作用隐含哪些内在机理。本文将分别对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析。

2.1 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CPI)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

根据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的内涵可知,用户参与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的研发导向。研发导向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所开发新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然而,并非所有用户参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都能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同等促进作用。原因在于,用户能够为企业提供的信息很多,但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并不都是有价值的。

笔者认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及其信息资源相关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潜在作用,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J型关系(见图1)。

图1 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在信息相关度较低的阶段,用户所提供的杂乱的低相关性信息会对企业技术创新造成干扰,增大创新风险;同时,为激励用户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企业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由于风险传递和机会成本效应的存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使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低于原有水平;由于信息的累积效应存在一定时滞性,只有在信息相关度上升到某一临界值时,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才会逐步显现出来;信息相关度超越这一临界值后,随着信息相关度的提升,这些信息的累积效应呈加速状态;随着信息相关度的增加,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速度会加快,从而使技术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更加明显;最终,企业超越原有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获取超额收益。

在樱花卫厨的官网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带着疑问的标语“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有所谓最新、最炫、最高的科技问世,吸人眼球。然而,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为了更好地回答上述问题,在当今智能化泛滥的潮流中,樱花卫厨始终保持“能够抓住用户痛点的智能化才是真智能”的信念,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用户积极互动以挖掘有价值的用户诉求。如樱花定期让产品经理上门与用户进互动以提炼用户需求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研发专家的意见[25],判断依据用户诉求所开发的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产品经理与用户互动的机会成本、研发人员识别用户所提供信息相关性的人力资本以及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的资金成本的存在,樱花卫厨的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得到改善。但是,厚积薄发,随着信息相关度的提高,樱花最近推出的一款防干烧的智能灶具,就是依据产品经理上门与用户互动过程中提炼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研发的,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在此参与过程中,产品经理在用户提供的大量诉求信息中提炼出了有价值的需求和使用信息,最终成功提升了产品市场吸引力。

2.2 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CPC)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

由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内涵可知,此时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进一步体现在所研发的新产品性能上,而新产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知识是企业成功创新的源泉[26]。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内部知识创新注入新的力量,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可能。但并非所有企业与用户的合作关系都能带来双赢的结果[27],成功的合作创新依赖于合作双方各自较高水平的能力和投入[28]

综上分析,笔者依据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及其与企业研发人员的匹配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潜在促进作用,形成了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模型(见图2)。

从图2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匹配度较低时,用户与企业研发人员很难在需求、能力等方面达到一致性,也很难在思维拓展方面存在互补性。此时,作为合作伙伴,用户参与既不能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新颖的创意,也不能在研发能力方面帮助企业提高产品性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停留在原有水平;随着用户与企业研发人员匹配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户与企业在需求和能力上的一致性以及在思维上互补性的累积效应达到某个临界值,之后以加速的状态逐步显示。因此,随着用户与研发人员匹配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现为一条较陡的上升曲线。但是,用户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用户与企业人员匹配程度的不断加深,用户和企业在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上的有限性开始显现,在人员匹配度较高时,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水平不是无限上升的,最终会显示为S型增长。

图2 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

针对大量用户对“洗衣机桶脏”的抱怨以及“如何清洗洗衣机桶”的提问,海尔专门组建了一个与用户合作的团队。海尔洗衣机与用户一起设计解决“桶脏”行业难题的官方声明在官网、新媒体等渠道发布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海尔官网微社区——“智慧大爆炸 创神快来吧”参与活动的用户就达563万次,提交的设计作品有846幅[29]。然而,大量用户的积极参与并没有提出一个完美方案直接为海尔的技术创新作出贡献,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用户并非都能够与企业研发人员有高匹配性。因此,为了提高人员匹配性,海尔依据线上用户对这些作品的投票,选出了前11个作品的提供者,让他们与企业的工程师一起合作,在组队PK中,用户与研发人员在需求、能力上的一致性以及思维上互补性的累积效应加速显示,最终开发出了免清洗洗衣机。此款免清洗洗衣机在电商平台首发时,预约用户已经达到十多万。2014年下半年,海尔免清洗洗衣机正式上市并得到了市场的强烈追捧,发售3个月,就售出20多万台。在此参与过程中,海尔对与其进行合作开发的用户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参与用户与企业研发人员的匹配度,进而在需求、能力一致性和思维互补性较高的条件下进行异质知识的碰撞和整合,最终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3 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3.1 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企业对于用户所提供信息和知识的识别和获取直接依赖于吸收能力。如果企业能够有效运用吸收能力将这些信息加以转化和利用,就能够准确把握正确的研发导向。企业吸收能力不同,同等相关性水平的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贡献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如图3所示。

图3 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由图3可知,与中等吸收能力下用户参与所提供信息资源相关度和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当企业具备较高的吸收能力时,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仍表现为J型,但其J型曲线下降的部分更平缓,向上倾斜的部分来得更快更陡,J型曲线拐点对应的绩效水平也更高。说明企业较高的吸收能力能够提升企业辨别和利用相关信息的效率,且最大限度地开发同等相关水平信息的内在价值。当企业吸收能力较低时,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仍然表现为J型,但J型曲线下降部分幅度更大也更加陡峭,曲线上升部分来得更慢且更加平缓,J型曲线的最高点也很难突破企业原有创新绩效水平,即用户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的累积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说明企业较低的吸收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辨别和利用相关信息的价值,造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浪费。

樱花卫厨对用户诉求的成功把握,与其独特的识别和获取用户诉求的方法及配套机制是分不开的。首先,与传统的由销售人员或企业雇佣的兼职人员对用户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不同,樱花卫厨安排产品经理到用户家中,在现实场景的互动中提炼用户需求和使用信息。相对于普通销售人员,产品经理更能够捕捉到那些用户自己都无法清楚表达的隐性需求。其次,产品经理会将获取到的用户需求和使用信息直接反馈给企业的研发专家、销售部门以及售后部门,在结合研发专家及各部门意见和甄别的基础上,识别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有价值的相关需求信息。这些缜密的配套机制成功保证了企业识别和获取有价值的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为企业确定正确的研发导向,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3.2 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作为合作伙伴,那些有较好匹配度的用户能够在创新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密切互动,为企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隐性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然而企业想要有效利用这些知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14]。一个完整的知识创造过程需要经历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4个阶段[30]。每个阶段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吸收能力。因此,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由图4可知,相较于中等吸收能力下,用户作为合作伙伴时与企业研发人员匹配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①当企业具备较高吸收能力时,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仍表现为S型,但其S型曲线平坦的部分消失更快,向上倾斜的部分来得更快更陡,S型曲线趋于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创新绩效水平所要求的匹配度也更低;②当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较低时,作为合作伙伴,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整体仍然表现为S型,向上倾斜的拐点对人员的匹配度要求更高,向上倾斜的部分来的更慢更平缓,S型曲线趋于企业现有研发能力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创新绩效水平所要求的人员匹配度也更高。

前些年,如果在微博、百度等开放平台上搜索“洗衣机桶脏”“如何清洗洗衣机桶”等关键词,竟能出现数千万的用户抱怨和相关诉求。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行业难题,且绝不止海尔一个企业认识到用户的作用。但只有海尔成功利用用户这个外部资源解决了该行业难题,这与其灵活的“倒三角”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强大吸收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海尔的组织结构中,用户处于最顶端,此时与用户直接联系的一级经营体(研发类、用户类和制造类)直接面对用户,他们对于是否开发、如何开发某项产品和技术拥有决策权,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在识别和获取用户需求及知识过程中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组织结构带来的开放的组织氛围中,海尔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优秀的工程师都积极参与到与用户的互动与合作中,运用他们丰富的研发经历和顶尖的专业技能对用户所提供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转化。此次免洗洗衣机的成功研发离不开海尔设计的有趣而有效的合作形式,其产品工程师和研发专家积极参与到PK中,成功地对用户知识进行了整合、转化和利用。

4 结语

本文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及具体形式。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阐述了用户参与这一多维度概念的含义;②指出用户参与两个不同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不完全相同: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主要有助于企业把握正确的研发导向、降低研发风险、增强市场吸引力,进而使企业取得超额收益,最终为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作出贡献。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主要是通过用户与企业研发人员之间的匹配产生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用户知识提升新知识创造效率,提升企业新产品性能。这两个维度所代表的用户参与创新的不同程度拓宽了用户参与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途径,有利于企业利用用户参与创新来提升创新绩效;③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揭示了用户参与这种外部资源对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固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发挥到怎样的程度以及发挥正向还是负向作用最终取决于企业内部知识吸收能力。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以下两点建议:①以自身吸收能力水平为标准,选择目前是否应该吸收用户参与创新。如果目前内部知识吸收能力不足以支撑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那么企业必须寻找加强自身吸收能力的途径。如:通过各种奖励机制、授权机制等鼓励员工从用户处发现、获取、整合知识以创建有助于吸收、整合用户知识的内部组织氛围[31],提升吸收外部知识的水平;②在吸收用户参与创新时,要尽力寻找与企业研发人员有一定匹配度的用户,并鼓励用户在提供信息时对信息相关性进行初步判断,以避免企业付出更多时间等机会成本或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

由于本文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可能在说服力方面有所欠缺。在后续研究中将进行数据搜集,对本文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 LAU A K W,TANG E,YAM R C M. Effects of supplier and customer integration 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in Hong Kong manufacturer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27(5):761-777.

[2] STEVEN G A,BURLEY J. Piloting the rocket of rad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46(2):111-111.

[3] PAGE A L. Assess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establishing crucial nor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3,9(4):273-290.

[4] 王琳,郑长娟,彭新敏.国外企业—顾客合作创新研究评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9):66-72

[5] CAMPBELL A J,COOPER R J.Do customer parterships improve new product success rat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28(5):507-519.

[6] MARTIN C R JR. Retail service innovations inputs for success[J]. Journal of Retailing & Consumer Services,1996,3(3):63-71.

[7] CALLAHAN J,LASRY E. The importance of customer inp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new products[J]. R&D Management,2004,34(2):107-120.

[8] 徐彪,张骁.组织学习、学习导向与新产品创新绩效[J].管理科学,2011(4):32-40

[9] 郑彤彤,谢科范.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用户创新行为演化分析[J].管理学报,2015(12):1824-1831

[10] 罗珉,赵亚蕊. 组织间关系形成的内在动因:基于帕累托改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9):66-72

[11] LUTHJE C.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ng users in a consumer goods field :an empirical study of sport-related product consumers[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0,24(9):683-695.

[12] HIPPEL E V. The dominant role of user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novation process [J]. Research Policy,1976,22(3):212-239.

[13] FANG E. Customer participation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new product innovativeness and speed to market[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8,72(4):90-104.

[14 ] STEINER F,TARMAN R T,IHL J C,et al. Learning from the customer:identifying changing user needs during product usage through embedded toolkits for user innovation[C]//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EEE,2009:706-716.

[15] LI T,CALANTONE R J. The impact of market knowledge competence on new product advant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4):13-29.

[16] 郑彤彤,谢科范. 基于用户创新视角的后发企业追赶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136-139.

[17] ATHAUDE G A,MEYERS P W,WILEMON D L. Seller-buyer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6,13(5):406-421.

[18] GEMUNDEN H G,RITTER T,HRYDEBRECK P.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on success: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german high-tech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13(5):449-462.

[19] 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20] 俞仁智,何洁芳,刘志迎.基于组织层面的公司企业家精神与新产品创新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管理评论,2015(9):85-94.

[21] 王菲.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社会绩效、第三方见证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J].时代经贸,2013(21):120-122.

[22] COHEN W,LEVI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28-152.

[23] 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5):108-129.

[24] ZAHRA S A,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25] 朱丽.樱花卫厨如何更懂用户[J].中外管理,2016(4):95-97.

[26] 王长峰.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31-34.

[27] NARAYANDAS D,RANGAN V K.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in mature industrial markets[J]. Journal of Marketing,2013,68(3):63-77.

[28] 刘克寅,宣 勇,池仁勇.校企合作创新的协调失灵、再匹配与发展机制——基于省际校企合作创新的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5(10):36-44.

[29] 程兴中.用户参与免洗洗衣机的设计于营销[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6065e0102vx7s.html.

[30] NONAKA 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3):96-104.

[31] FOSS N J,PEDERSEN T. Linking customer interaction and innov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new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4):980-999.

(责任编辑:云昭洁)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Participation and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Absorptive Capacity as Moderator Variable

Li Jinsheng,Wang Xiaoyun

(School of Busines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User Empire and User Empowerment,user participation i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many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is essay,user participation is divided in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 and cooperative partner dimension. Implication of each dimension of user participation is elaborated in depth . Effects of each dimension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user participation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elaborate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participation and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We us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cas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actices.

Key Words:User Particip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bsorptive Capacity; Cooperative Partner

收稿日期:2017-02-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181,71402072,71403131)

作者简介:李金生(1974-),男,江苏盐城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王晓云(1992-),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110367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1-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