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研究

张宝生1,张庆普2

(1.哈尔滨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关键词:知识型组织;知识隐藏;成员行为;扎根理论

1 问题提出

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由信息、知识和思想为主要资源构成的知识型组织(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迅速产生和推广[1]。知识型组织的竞争优势是产生新知识和熟练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成员紧密依赖、知识广泛分享和行动高度协调是成功的关键[2]。由于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在知识型组织中普遍存在,因此成为知识型组织发展的严重障碍[3]

Connelly于2012年首先正式提出知识隐藏(Knowledge Hiding)概念,将其定义为:“接收到他人询问时,个体为了保留或隐藏知识所作的有意尝试”,并运用经验取样法和探索性因素分析讨论了员工的知识隐藏策略[4]。知识隐藏的3个关键因素是收到他人询问、受主观意愿支配和对知识进行保留[5]。当组织成员被寻求帮助或合作时,并未分享自身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而是有意隐藏或保留全部或部分信息,即是知识隐藏行为。知识隐藏可分为佯装不知、含混隐藏和合理隐藏3类[6]。佯装不知是指隐藏者因不愿帮忙,假装听不懂、不了解相关知识所作出的行为,这种隐藏有欺骗性质,请求者很难获得所需知识;含混隐藏是指隐藏者针对对方询问知识而提供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是误导性信息,或者尽量拖延,也带有欺骗性质,请求者可能获得一部分相关知识;合理隐藏是指隐藏者给出不能满足对方知识需求的正当理由,如第三方不允许、权限不够、要求的是只能提供给特定群体的机密信息等,这种隐藏不具有欺骗性质。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可以得出:导致知识隐藏行为有多种原因,知识隐藏是主观故意的,但不一定是消极、破坏或带有欺骗性的,可能是出于个人考虑,也可能是出于组织考虑,知识隐藏与知识分享也并不是对立的行为[7]。但理论和实践界的共识是知识隐藏会影响组织绩效,特别是对于知识型组织而言,这种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直接影响组织功能[8]。社会交换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调节焦点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及领地行为理论等对知识隐藏形成机理进行了一定解释[9-13]。Connelly[4]分析了知识自然属性和知识隐藏关系,指出个体更倾向于隐藏隐性知识及复杂性知识;Kang[14]通过双因素理论分析了知识隐藏和知识共享的关系与区别,指出促进一方的因素并不必然削弱另一方。姜荣萍[15]分析了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林陵娜[16]分析了自我效能和个体结果期望与知识隐藏的关系;李桂龙[17]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相关研究揭示,引起个体知识隐藏的原因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这些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某一方面,零散分析不同因素对知识隐藏的影响,对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统一框架下进行综合分析的相关研究依然缺乏。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因素导致的,找到并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知识隐藏现象的发生。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对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展开系统分析,目前缺乏直接可参考的理论成果和量表,故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形成资料与数据。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由Glaser和Strauss共同提出的一种从原始材料中建构理论的方法,从理论层次上分析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18]。将对资料的质性分析称为译码,通过对资料的归类、分解、分析和综合,将现象概念化和范畴化,从而抽象出理论[19]。扎根理论由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种编码方式构成:开放性编码是初始阶段忠实于原始材料逐条、逐句的初步分析;关联性编码是对初始编码形成的概念类属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关联,形成一个概念系统;选择性编码是对重要程度不同的关联性概念进行合并,选择确定出核心类属[20]。最后再通过与原始材料的比较,修正理论体系,直到理论达到饱和。

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选取东北地区依托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团组等7个典型性知识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8位组织成员作为访谈对象(第一阶段预研5位,第二阶段全面分析23位),他们具有典型的知识型员工特征。其中,性别分布为男性19人(68%),女性9人(32%);年龄分布为:25-35岁14人(50%),35-45岁10人(36%),45岁以上4人(14%);受教育程度分布为本科3人(11%),硕士13人(46%),博士12人(43%);职称分布为中级(讲师、助理研究员)7人(25%),副高级(副教授、副研究员)13人(46%),高级(教授、研究员)8人(29%)。访谈采取开放性和结构性两种方式,根据已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访谈所得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资料,其它资料作为补充和验证。

3 研究程序

3.1 开放式编码与关联性编码

将访谈资料记录逐级缩编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分析现象、界定概念,最终发现范畴。首先对访谈资料记录进行逐句分析、整理和归纳并贴标签,通过开放式编码抽象出29个概念类属(副范畴)。不断总结开放性编码的结果,讨论其间关系,在初始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和归纳,将各个独立的范畴联结,通过经典模型如“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等方式,形成关联性编码的概念类属(主范畴)共10个,分别为:成员心理、成员性格、自我保护、任务属性、知识特征、成本规避、人际关系、情境氛围、组织平台、组织制度。开放性编码和关联性编码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以举例和论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编码过程和编码所赋予的内涵机理进行阐释:在编码过程中,尽量使用原始语句贴标签,由于原始语句和初始概念的数量庞杂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剔除重复频次少于2次以及前后矛盾的初始概念。在概念化过程中首先通过咨询专家、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分析每一语句是否可以归类为现有研究的规范化术语,如“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是个人财富”和Jarvenpaa提出的“知识所有权”概念具有一致性[21],而“习得知识的付出所导致的不甘心让他人轻易获得”具有Peng提出的“领地心理”的内涵[5],上下级间的知识保留可以归结为“权利距离”等;其次,对于具有明显概念类属性的语句可直接进行概念化,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使用领域内规范、被普遍接受的专业概念,如 “大家都是一个组织的,需要团结协作、一起奋斗”明显属于具有“团队精神”,“为确保完成组织目标和使命……”则说明成员具有“组织责任感”,按此提炼概念;再次,发现几个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概念时,进一步寻找和挖掘原始语句,察看是否具有概念上的系统性可能,如概念化“知识内隐性”、“知识复杂性”的原始语句时,特别注意带着“知识模糊性”的思路去发现原始语句,核实能否使知识属性系统化。在初步对原始语句概念化后,再经过几轮的反复推敲、修改,最后确定相对科学、规范的29个概念类属。

表1 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的开放性编码和关联性编码

关联性编码(范畴化)开放式编码(概念化)资料整理(贴标签)成员心理领地心理考虑到自己为掌握这些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我不会甘心让别人轻易获得所有权心理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是个人财富,分享知识应该是自愿的,我不会将个人知识和经验转变为组织知识成员性格责任感为确保完成组织目标和使命,我会把所有的事情解释得非常通透外向型性格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想法的体验是愉快的,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手段,我会充满热情地告诉伙伴他需要知道的团队精神大家都是一个组织的,需要团结协作、一起奋斗,我不会对知识有所保留自我保护自我认同感有时我会担心告诉对方的答案是错误的,或因不能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而被指责,这时我会选择沉默维持自身价值我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在组织中生存的价值所在,我不会将解决问题的核心和诀窍告诉对方保证竞争性尽管我们都是一个团队的,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我不会回答对手真正想要知道的任务属性任务相关性当其他成员咨询我相关的项目知识时,我通常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帮助,如果不相关我通常会忽略掉任务创新性对于创造性的项目,我会关注对任务的感知,并推动信息的流动和开放学习,常规性的工作可能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任务难易度对于复杂的任务,我会给予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支持,我很清楚如果不提供可能会影响目标实现知识特征知识内隐性对于我个人独特的经验和技巧,以及难于解释的知识,我不会很清楚地解释,也不打算真正传授给别人知识模糊性对于具有一定含混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使我有一定了解,也可能会说我对这个话题知之不多知识复杂性当咨询我太过复杂、繁琐多样的知识时,即使我知道,通常也不会给予完整、确切的答案成本规避时间损失工作本来就够忙的了,因此他人向我寻求知识帮助时,我可能会尽量拖延资源消耗有些知识技巧、方法的传授需要有工具、材料,这些会成为我的负担,这样我会对他的问题假装不知道人际关系消极互惠以前我向某些成员咨询问题、寻求帮助时,他们并没有给予热心帮助,因此当他们向我询问某些知识时,我也会敷衍、推脱情感强度对于平时没什么联系、打交道比较少的成员我可能会拖延,或告诉他一些不相关的知识,对于关系比较好的一般不会权力距离考虑到上级可能不喜欢下属的知识和能力超越自己,所以对于上级我会有选择的沉默;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自身能力所赋予的,所以对助手会有所保留信任关系对于不可靠的人的知识请求,我通常会选择忽略或含混过去,比较信赖的人则不会情境氛围缺乏凝聚力组织缺少精神上的领袖,自己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对组织没什么归属感,所以一般不会对别人的咨询给予回应,我可能会装作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缺乏沟通除非有具体任务,平常大家沟通不多,消息流通不快,所以有想法也不说出来上级态度领导允许公开就会分享,领导不允许我也没办法,因为这可能会让领导不快组织平台平台搭建如果组织有正式的研讨会、汇报会,我会在会上汇报一些心得,私下里一般不会讨论自身研究进展条件便捷性如果组织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条件,如OA办公系统、公共通讯平台,以及共同的固定午餐、咖啡时间等,我会自然而然地交流很多信息组织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强调开放学习和信息流动,并对这种行为给予鼓励和奖赏,在组织的肯定下,大家对知识分享是积极的绩效期望组织对团队绩效有明确要求,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我会清晰地告诉同事需要知道的东西管理参与制度组织提供了和管理层对话的制度,大家的意见都会被充分尊重,一般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组织授权是否给对方提供足够的信息要看组织授权,我会根据情况提供或直接说这些信息属于机密,只有特定项目的相关人员可以获得

在此基础上,对概念类属进行范畴化,即根据概念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进行归类,以使概念关系具有层次感。一些概念是根据领域专业知识明显可以归类的,如责任感、团队精神、外向型性格都反映出个体性格,激励制度、绩效期望、组织授权、管理参与制度都属于组织制度因素,这些可以进行范畴化;一些概念在概念化过程中就具有范畴化意识,如知识内隐性、知识复杂性和知识模糊性是知识特征的3个方面;一些概念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范畴化,如所有权心理、领地心理可以归为个体心理范畴;一些概念的类属关系不明显,现有研究中也没有提出明确的专业术语,但它们在某一方面具有共性,因此可根据情况确定一个范畴。如“自我认同感”、“维持自身价值”、“保证竞争性”等,它们都体现出一种获取安全感及对自己的保护,经课题组讨论,以“自我保护”作为范畴对它们进行归类;还有一些概念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归为一类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分开进行范畴化,如考虑“时间损失”和“资源消耗”概念是否放在任务属性里,因为其实质是任务具有的特点,需要花多长时间、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设备等是任务具有的特征,但“任务相关性”、“任务创新性”、“任务难易度”已具有一定完备性,而且和以上两个概念在角度上有明显不同,因此把“时间损失”和“资源消耗”单独归类,以“成本规避”表示其范畴。范畴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在初步对各概念范畴化后,再以一致性和规范性的思路修正范畴,并为最后核心范畴的确定作准备,如将个体方面因素统一为“成员”表述等,最终确定出10个范畴。

3.2 选择性编码

从关联性编码获得的概念类属中,通过归纳、合并和总结,进一步确定核心范畴,建立其和主范畴的系统联系,分析与验证范畴关系,并将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对原始语句进行抽象化提炼并查找一些相关概念,确定范畴的关系内涵。

知识隐藏是知识主体实际采取的知识隐藏行为。根据组织行为学和行为动力学相关理论,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产生的反应(S-0-R行为表示式),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指出行为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实施者)、行为客体(行为所指向的目标)、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媒介)、行为结果(成员进行知识),此为一个规范性的行为分析框架。在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以此理论依据作为指引,可保证提炼出的理论框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选择性编码,确定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的核心范畴为:行为主体因素(成员个体)、行为客体因素(知识和任务)、互动媒介因素(关系和氛围)、行为环境因素(组织环境)4个类属,结果见表2所示。最后,对相关概念类属和范畴进行饱和度检验,没有发现新范畴,故研究结果通过了饱和度检验。

表2 选择性编码和核心范畴

核心范畴主范畴关系内涵行为主体因素(成员个体)成员心理成员心理所有权、领地行为等心理层面因素使成员具有隐藏知识倾向,这种心理状态在知识型组织成员中普遍存在成员性格成员外向型性格、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等人格特征对知识隐藏行为有积极影响,这种特征有时与成员所处角色相关自我保护维持竞争优势和自身价值、避免暴露弱点和影响声誉、保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使成员具有较强的知识隐藏动机行为客体因素(知识和任务)任务属性工作任务的创新性、难度,以及知识和任务的相关性会影响知识隐藏行为,考虑到正当性和职责,与工作任务越相关、任务越困难,成员隐藏知识的可能性越小知识特征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影响知识隐藏行为,通常知识越复杂、模糊,越有价值,同时,给出不确切、不完整答案的理由越正当成本规避知识帮助会有一定的成本损失,成员时间、资源是有限的,会优先分配到自身工作上,成员有维持和保护自身资源的需求,成本因素使成员有知识隐藏的倾向互动媒介因素(关系和氛围)人际关系知识隐藏行为在个体互动过程中发生,成员间消极的互惠、薄弱的情感、缺乏信赖以及较大的权力距离等负向性质的人际关系会加重这种行为情境氛围不同的情境使其中的个体有不同决策,缺乏归属感和沟通情境,成员会自然而然地采取消极行为,知识隐藏会普遍发生行为环境因素(组织环境)组织平台组织构建中正式、便捷的沟通分享平台和空间能够减少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而交流条件缺乏或平台不完善则为知识隐藏创造了条件组织制度成员在组织中发展会适应和遵从组织制度与规则,良好的激励制度、绩效制度、管理制度以及授权和保密制度会引导与规范成员行为,降低成员知识隐藏意图;相反,则更易发生知识隐藏行为

4 研究结果与对策讨论

应用扎根理论编码过程对概念类属内涵、内涵间关联的分析可知,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是成员主体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因素、互动媒介因素、组织环境因素这4个维度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的扎根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对结果进行如下综合分析和讨论:

4.1 行为主体因素——成员个体

成员作为知识隐藏行为的主体,必然受到自身心理、性格及其它动机的影响,这是知识隐藏行为的内生性因素。心理所有权、领地行为等心理状态,以及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特征外化为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并不易改变[22]。此外,由于担心自身价值和地位被削弱的心理,或因提供不够好的建议方案而暴露自身弱点,使知识隐藏行为在知识型员工中或多或少地存在[23]。知识型员工普遍认为个体价值是由自身知识数量和质量决定的,知识是自身价值感的依托,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和避免价值损失,相比于其它类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更容易产生知识隐藏倾向。组织应在制度设计上提升员工价值感和认同感,加强组织承诺和制度保障,完善知识所有权理念和制度,并通过学习型氛围的营造使隐藏知识的人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从而有效克服心理障碍,避免知识隐藏。

图1 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的扎根理论框架

4.2 行为客体因素——知识和任务

知识特征和任务属性等客体因素会对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产生影响,这是知识隐藏行为的调节性因素。对于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内隐性的知识,成员更倾向采取隐藏行为,这是由于这部分知识更具价值,共享对自身损失更大,对这部分知识隐藏的理由也更为合理和充分,但在组织层面上这类知识的分享是有意义的。同时,合作任务有难度、创新性较高时,成员会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这是由于项目的价值、创造性收益和成就感使成员的视野从狭隘的自身损失转移到合作的收益和丰富的内心体验等方面。成员拥有的知识和完成任务的相关性越大,成员越没有理由进行知识隐藏。此外,成员对知识分享中时间和资源等成本消耗的考虑也是隐藏知识的原因,这种成本消耗和知识、任务是相关的。组织应建立规范的知识管理系统,注重隐性知识的编码化和显性化,降低知识流转难度;加强任务和组织职能匹配,尽可能选择创新性任务,通过获取更大项目收益使成员聚焦于项目完成上,并全力给予支持;保证知识分享时间,对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给予补偿,平衡成员的付出和收益。

4.3 互动媒介因素——关系和氛围

知识隐藏是成员人际互动下选择的消极行为,因此受到人际关系和情境氛围的影响与制约,这是知识隐藏行为的中介因素。消极的互惠、薄弱的情感关系、人际间的不信任和猜疑以及较大的权力距离等负向人际关系会加重知识隐藏行为取向。生存和发展意识使成员顺应了自身所处的氛围和惯例,在一个缺乏沟通和凝聚力、领导也不明确支持知识分享的氛围里,成员会自然形成知识隐藏习惯。因此,在组织主导和支持下建立利益共同体伙伴关系,形成成员间较强的情感依赖和信任关系,以及尽可能淡化权力和等级意识,建立柔性、扁平的新型组织结构,将有利于减少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同时,应加强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增强组织凝聚力,加大成员互动,并在语言和行为上明确对知识分享的支持与鼓励,营造浓厚的知识分享氛围,减轻成员的知识隐藏倾向。

4.4 行为环境因素——组织环境

组织成员受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的影响,其行为倾向于遵循内部规则和意图,这是知识隐藏行为的控制性因素或外部性因素。外部环境内化于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选择分享或隐藏知识。组织内沟通和分享平台的规范性与便捷性为成员行为的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缺乏沟通空间和条件的情境下,不考虑主观因素,成员会被动进行知识隐藏。良好的激励制度、绩效制度、管理制度以及授权和保密制度会引导与规范成员行为,减轻成员知识隐藏倾向。组织应搭建正规、方便、被广泛认同的知识分享平台;建立积极的激励和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地量化与奖励知识分享行为,使知识分享行为获得实质性认可;加强授权,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知识资源共享,降低知识垄断;建立员工参与管理制度,加强普通成员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模糊等级界限,在制度上削弱成员知识隐藏意图。

5 结语

本文应用经典扎根理论,通过访谈以及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探讨了知识型组织中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构建了理论模型。研究得出,行为主体因素(成员个体)、行为客体因素(知识和任务)、互动媒介因素(关系和氛围)和行为环境因素(组织环境)是成员知识隐藏前因的4个方面,分析了每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防御对策,为深入研究成员知识隐藏问题提供了基础性成果。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还存在以下局限:首先研究是将知识隐藏行为放在一起来讨论,没有对佯装不知、含混隐藏和合理隐藏3类知识隐藏行为进行区分性研究;其次,研究没有对知识型组织成员类型进行区分,管理者和普通成员在行为上是否存在不同,及不同类型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再次, 本文提炼出4个维度的知识隐藏行为前因,可进一步大规模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或质性分析,抽取4个维度前因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作用于知识隐藏行为的机理,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理论框架,或对目前得出的四大类前因分别进行细化研究。以上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体勤,刘军,杨明海.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与集聚战略[J].理论学刊,2005(6):70-72.

[2] 王文哲.知识型组织中技术竞争情报的价值及其实现[J].情报科学,2010,28(8):1165-1169.

[3] 张克英,郭伟,孙晓华.知识型组织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8(9):42-44.

[4] CONNELLY C E, ZWEIG D, WEBSTER J, et al. Knowledge hiding in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2, 33(1): 64-88.

[5] PENG H. Why and when do people hide knowledg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3,17(3):398-415.

[6] CERNE M, NERSTAD C G L, SKERLAVAJ M. Don't come around here no more: knowledge hiding,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creativity[C].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2012.

[7] HAAS M R, PARK S. Share or not to share? professional norms, reference groups, and information withholding among life scientist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0,21(4):873-891.

[8] OGLESBY M E, MEDLEY A N, NORR A M, et al.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s a vulnerability factor for hoarding behavior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3,145(2):227-231.

[9] 何亦名,姜荣萍[J].组织中的知识隐藏行为:回顾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3): 49-55.

[10] MICHAILOVA S, HUSTED K. Knowledge-sharing hostility in Russian firm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3, 45(3):59-78.

[11] KR KEL M. Withholding of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J].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 2002,54(3):221-242.

[12] 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oward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98-310.

[13] BROWN G, LAWRENCE T B, ROBINSON S L. Territoriality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 30(3):577-594.

[14] KANG S W. Knowledge withholding: psychological hindrance to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within an organization [J].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2016,14(1):144-149.

[15] 姜荣萍,何亦名.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智力型组织的实证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4):128-133.

[16] 林陵娜,施建刚,唐代中.考虑知识隐藏的项目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5):162-170.

[17] 李桂龙.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对策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J].经济论坛,2015(7):111-113.

[18] GLAZER B, ANSELM 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7.

[19] GLAZER B. Theoretical sensibility[M].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1978.

[20] 孙晓娥.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1(6):87-920.

[21] JARVENPAA S L, STAPLES D S. Exploring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ownership of information and expertis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8(1):151-184.

[22] WEBSTER J, BROWN G, ZWEIG D,et al. Beyond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hiding and hoarding at work[J].Research in Personnel &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2008,27(7):1-37.

[23] HUSTED K, MICHAILOVA S, PEDERSEN T. Knowledge-sharing hostility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2,1(5):754-773.

(责任编辑:胡俊健)

Research on the Antecedents of Members' Knowledge Hiding Behavior in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Zhang Baosheng1, Zhang Qingpu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Knowledge hiding behavior of members can destroy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cause obstacles to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members, and ultimately affect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antecedents of hidden behavior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Taking grounded theory as the main tool, it draws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four dimensions of main body (endogenous factors), knowledge and task object (regulatory factors), interactive media (intermediary factor),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external factors) as antecedents of members' knowledge hiding behavior in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carries out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e research gives the inspiration and the re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Key Words: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Knowledge Hiding; Member Behavior; Grounded Theory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

收稿日期:2016-1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076,71573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C8700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139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C006);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5060)

作者简介:张宝生(1982-),男,辽宁昌图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知识系统工程、绩效评价;张庆普(195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决策优化。

DOI:10.6049/kjjbydc.2016090333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0-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