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嵌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结构洞与关系强度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

邵云飞,庞 博

(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嵌入在外部网络中进行。然而,现有文献对于网络嵌入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研究及一致性结论。结合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性、高度不确定、高度资源依赖等特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推演和案例释义,阐明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既可以从网络嵌入视角充实技术创新理论,也可为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制定网络战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嵌入;结构洞;关系强度

0 引言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具有革命性、跨越性的一类技术创新活动,被普遍认为对技术及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是企业获得致胜先机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1]。纵观苹果、谷歌、特斯拉、SpaceX等企业发展历程,均是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升价值主张,并构建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管理模式,进而获得技术与市场领先地位。当前,以“信息社会”和“互联网+”为主导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学科交叉、技术融合、新旧技术更替加速趋势明显,科技创新发展逐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量。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突破性技术创新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鉴于此,研究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突破性技术具有独特性、不确定性、跳跃性等特质,使企业传统封闭创新范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而基于与具有多种知识背景的外部组织合作的开放式创新成为必然选择[2]。开放式创新范式决定了企业创新活动都是嵌入在外部创新网络中进行的,因而如何利用网络嵌入增加网络资本,是决定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网络嵌入的结构维(结构洞等)和关系维(关系强度等)[3]与技术创新关系存在明显分歧,产生了诸如“结构洞悖论”[4]、“关系强度悖论”[5]等争议。争议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创新情境、嵌入情境等权变因素,即忽略了技术创新背景、方式、程度,以及结构维与关系维间协同效应的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颠覆性、高度不确定、高度资源依赖特质,结合社会网络理论,从网络嵌入的结构维与关系维入手,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构建了“网络嵌入→网络资本→网络收益→突破性技术创新”框架理论模型,以期从网络嵌入视角丰富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企业提供实践借鉴。

1 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

突破性技术创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具有高度影响力(High-Impact)[1],其影响不仅体为在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基于技术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还体现为技术发展对市场的重要影响(基于市场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围绕技术重大突破和市场重大影响,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①关注突破性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如对市场产品和服务重新定义、改变市场消费格局等,改变或者有潜力改变现存商业景观,并具有重新评估价值的能力[6];②关注伴随突破性技术创新出现的新产品或新的用户需求,如产品、工艺或服务等[7];③关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出现的技术后果,如将新技术运用到新产品中,通过新产品新服务改变消费模式和市场规则[8],即经由非连续性、非线性技术开发,脱离原有技术轨道,实现技术跨越。

突破性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一种,不仅具有技术创新的共性特征,还有自身独特性。不同于渐进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全面替代旧技术,进而产生新产品、新服务,形成新应用甚至新市场和产业,如微处理器、触屏手机等产品的出现带动了产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强调对知识等资源的组合与再创造,对组织资源储备、研发资金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同时还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风险[9]

综上所述,虽然学者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将技术革新作为该活动的前提已成为普遍共识,并且强调其对现有技术和市场的颠覆性改变。因此,本研究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界定为:建立在颠覆性技术革新基础上,通过推出新产品、工艺或服务,覆盖原有市场或开启新市场和潜在应用的创新活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相较于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颠覆性、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资源依赖性特质。其中,颠覆性指新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完全替代;高度不确定性是指由于技术复杂性、市场需求不可预见性、环境因素动荡性等因素导致的创新风险;高度资源依赖性是指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有形资源(资金、原材料、设备等)和无形资源(知识、精力等)。

2 网络嵌入理论

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言,网络嵌入使创新主体的运营活动受到外部创新网络中各种要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3]。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网络嵌入进行解构:Zukin和Dimaggio[10]从情景视角将网络嵌入分为认知嵌入、文化嵌入、社会结构嵌入和政治制度嵌入;Andersson[11]从行为内容角度将网络嵌入分为业务嵌入和技术嵌入;Hagedoorn[12]从层次视角将网络嵌入从宏观到微观分为环境嵌入、组织间嵌入和双边嵌入; Granovetter[3]基于行为主体视角将其分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其中,结构嵌入是指行为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中心性、结构洞等)、网络整体特质(密度、规模、开放性等);关系嵌入是指行为主体与网络内其它要素的关系内容、持久度、强度等。本文借鉴Granovetter的分类方式,对结构洞和关系强度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结构洞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Burt[13]提出,被定义为网络成员间的非冗余联结。具体地说,如果网络成员A、B必须通过另一成员C产生联系,则称成员C占据成员A、B间关系的“空隙”——结构洞。由该定义可知,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主体作为信息和资源通路,一方面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地位优势[13]。占据更多结构洞的企业,意味着更少的冗余联系以及更低的冗余联系维护成本,并且更容易获取关键异质性资源[14],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过多的结构洞会降低企业间的互信水平[4],从而弱化企业资源分享意愿,增加企业间资源转移、整合难度[15],不利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活动。

学界通常根据联系频度、联系时间长度、亲密程度、互惠性程度,将网络中的企业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16]。对于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现有研究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强关系优势理论和弱关系优势理论。前者认为,强关系可以提升企业间信任,通过频繁互动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和吸收,并且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17];后者则提出,相较于强关系,弱关系具有低维护成本、低信息冗余度、高效率、高灵活性优势[16],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可见,现有研究对于结构洞、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较大分歧。究其原因在于,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不同的创新情境和嵌入情境,并且孤立考察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的影响。结构洞(结构嵌入)和关系强度(关系嵌入)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如何?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解答上述问题有利于明晰网络嵌入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路径。

3 网络嵌入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颠覆性、高度不确定性和资源高度依赖性特质,决定其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同时面临失败风险。通过网络嵌入改善资源可得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是产生创新绩效的关键。

3.1 结构洞与突破性技术创新

当企业成为其它合作伙伴间唯一沟通渠道时,即占据了网络中的结构洞位置,从而得到结构洞两端企业的依赖,进而形成网络中的优势地位[13]。这种优势体现在:①控制了资源的流向,有利于搜寻、获得丰富的优质资源[14];②有助于识别合作伙伴能力和分享意愿[5],把有限精力选择性地投入到合作伙伴关系中,既保证了资源质量,又减少了合作关系维护成本[18];③占据结构洞的企业是网络外部企业加入网络的捷径,而该企业具备与网络外部合作的优先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外部资源池。可见,企业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越有利于从外部获得丰富的优质资源,能更好地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资源依赖性特征,进而提高创新绩效[19]。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光电”)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成立合资公司、并购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碳源汇谷”)、加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占据了产业内大量结构洞位置。同时,借助其在产业网络中的位置优势,在2016年先后在四川德阳、江苏泰州、海南海口设立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基金储量达上亿元,并获得资源整合平台、资金资助和政府政策支持(如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专利申报奖励等),为其研制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实现石墨烯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由此,可以得出:

H1:占据更多结构洞能够发展基于网络位置优势的合作广度,有利于获取丰富的高质量资源,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3.2 关系强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

强关系表明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存在长期频繁的互动关系,并且具有较高承诺水平和互惠程度[20]。虽然强关系具有高昂的维护成本,但其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高水平的互惠程度可以让伙伴间意识到合作价值、增进相互间资源共享意愿、分担创新风险[21];其次,高承诺水平有利于强化合作伙伴间的情感约束,既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又能够降低合作冲突产生的几率及损失[22];再次,长期频繁交往能够提升合作伙伴间的默契,有利于促进深度合作[23]。如技术研发阶段复杂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吸收,商业化阶段原材料供应、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共享等。可见,强关系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对复杂知识,以及知识转移、再造过程要求,并且通过深度合作和风险分担可应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由此提升创新绩效。

H2:提高关系强度能够发展基于默契、信任和互惠的合作深度,有利于整合、再造资源,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3.3 结构洞与关系强度的协同效应

跨越外部网络中结构洞的企业扮演了“中介”角色,是结构洞两端企业的联系桥梁,具有网络位置优势[13],可以通过展开广泛合作,从外部网络中获取丰富的异质性、关键性资源[14];同时选择性地与企业开展合作,能有效降低冗余关系成本[18]。因此,结构洞位置能够提升企业外部合作网络的开放性和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强关系造成的合作网络封闭化和高维持成本缺陷[16]。维持强关系企业能够实现基于高承诺水平和高互惠程度的深度默契合作[23],抑制合作冲突、机会主义行为[22],促进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整合、再造,并且通过风险分担降低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21]。可见,强关系有利于增强伙伴间的合作意愿,缓解结构洞对互信水平、资源转移的负面影响[15]

综上可知,同时具有结构洞位置优势与强关系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结构洞的位置优势,构建高效、开放的外部合作网络,获取丰富的异质性资源,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强关系产生的网络资本(承诺、互惠、默契),推动伙伴间深度合作,应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促进资源整合与再造。

谷歌公司凭借其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占据大量结构洞位置,成为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业务拓展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重要联盟伙伴,包括提供电力电子技术和远程雷达技术的BOSCH公司、主要供应转向齿轮系统的ZF Lenksysteme集团、供应加速及制动系统的Continental AG集团、提供电池技术的LG集团、从事汽车外壳制造与组装的Roush公司等。同时,谷歌公司与新兴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用Velodyne公司的LIDAR传感器实时生成汽车周围环境的高清数字地图、采用NVIDIA公司的移动智能控制芯片、Applanix公司的定位系统等。谷歌公司围绕结构洞优势,形成了一支以自身为中心、由顶尖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新兴技术公司组成的研发团队。并且,通过长期研发合作,将联盟伙伴的领先技术与自身在制图、导航等方面的成熟技术进行整合、重组,进一步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向原型产品转化。首款原型产品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经行驶超过180万英里,成为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标杆。由此,可以提出:

H3:结构洞与关系强度协同有助于企业开发网络资本(位置优势、互惠、承诺、默契),从而提升网络收益(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再造),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构建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协同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语

本研究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特质,从资源观和网络嵌入视角探究结构嵌入(结构洞)与关系嵌入(关系强度)间的协同效应,以及二者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以下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定情境下,研究网络嵌入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厘清现有研究理论对网络嵌入作用存在的分歧;其次,突破了现有文献孤立研究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与创新关系的局限,通过整合网络结构维和关系维,更加全面地揭示了二者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再次,可操作性实践启示,有助于企业制定外部网络战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目标。

图1 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协同模型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推演和案例释义的方式,探索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后续研究还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拓展:第一,延续本研究思路,探索结构嵌入其它维度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维度间的协同效应,以更深入全面地打开网络嵌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关系的黑箱;第二,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运用实证数据得出“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协同→网络资本→网络收益→突破性技术创新”等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SRIVASTAVA M K,GNYAWALI D R.When do relational resources matter? leveraging portfolio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for breakthrough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4):797-810.

[2] 邵云飞,欧阳青燕,孙雷.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创新研究中的运用[J].管理学报,2009(9):1188-1193.

[3]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4] AHUJA 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3):425-455.

[5] SODA G,USAI A,ZAHEER A.Network memory:the influence of past and current networks on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6):893-906.

[6] ZHOU K Z,LI C B.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base,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9):1090-1102.

[7] KELLEY D.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nnectedness in corporate radical innovation program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26(5):487-501.

[8] NORMAN D A,VERGANTI R.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design research vs.technology and meaning change[J].Design Issues,2014,30(1):78-96.

[9] PARTANEN J,CHETTY S K,RAJALA A.Innovation types and network relationship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4,38(5):1027-1055.

[10] ZUKIN S.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 ANDERSSON U,FORSGREN M,HOLM U.The strategic impact of external networks:subsidiary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1):979-996.

[12] HAGEDOORN J.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3):670-680.

[13] BURT R 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4] MORS M L.Innovation in a global consulting firm:when the problem is too much divers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8):841-872.

[15] TIWANA A.Do bridging ties complement strong ti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liance ambidexter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3):251-272.

[16] 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9(6):1360-1380.

[17] SUAREZ F F.Network effects revisited:the role of strong ties in technology sele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4):710-720.

[18] 张宝建,孙国强,裴梦丹,等.网络能力,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中国孵化产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2):39-50.

[19] 高太山,柳卸林.企业国际研发联盟是否有助于突破性创新[J].科研管理,2016,37(1):48-57.

[20] LECHNER C,FRANKENBERGER K,FLOYD S W.Task contingencies in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group networks and initiativ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4):865-889.

[21] SIMSEK Z,LUBATKIN M H,FLOYD S W.Inter-firm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3):427-442.

[22] PARK S H,UNGSON G R.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organizational complementarity,and economic motivation on joint venture dissolu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2):279-307.

[23] 张涵,康飞,赵黎明.联盟网络联系,公平感知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科技创业联盟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3):153-162.

(责任编辑:林思睿)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Break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Study on Synergetic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Structural Holes and Tie Strength

Shao Yunfei,Pang Bo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engdu 611731,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open innovation,firms mostly impl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mbedded in the external network.Unfortunately,there is no unanimous conclusion about how network embeddedness influen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rawn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s.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nsisting of disruptiveness,high uncertainty,high resource dependency,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reveal the synergetic mechanisms how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fluence break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way of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case paraphrase.The conclusions may not only enrich technical innovation theory from the network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but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enterprise network strategies for break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Break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 Embeddedness; Structural Holes; Tie Strength

收稿日期:2016-0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2095,7157202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0185110002)

作者简介:邵云飞(1963-),男,浙江金华人,博士,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新兴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庞博(1985-),男,重庆人,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新兴技术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80111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0-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