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张 骁1,李 群2,周 霞1

(1.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持续发展日趋重要,梳理其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提出了3个假设。基于238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有正向作用;当某种社会资本弱于另一种社会资本时,在两者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较弱的那种社会资本建设是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平衡度达到中等偏上时企业能力最高。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相对平衡范围。

关键词: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企业能力;平衡观

0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制造业正迈向“中国制造2025”时代,国内企业面临动态且复杂的环境,企业竞争优势的维持越来越困难。实践表明,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逐渐代替规模而成为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1,2]。如何提升企业应对技术、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成为企业、政府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学术界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能力的相关文献也逐渐丰富起来,通过内外部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对国内外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论文数据库的文献数量

关键词数据库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内外部社会资本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社会资本+企业能力CNKI27124656551WebofScience6807262842136

数据来源: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

目前,大部分研究仅从企业与外部组织联系产生的外部社会资本或从组织内部产生的内部社会资本视角进行独立分析和研究,将内外部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也缺乏相应实证研究的支持,尚处在开放性研究阶段。有研究指出,内外部社会资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两者的协同机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张爱丽(2010)研究指出,通过提高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能提高企业知识创造能力,内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谢峰[4]认为,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相互关联对创新能力有共同促进作用。同时,有学者指出,企业或是企业家外部社会资本深刻影响企业绩效,存在过度嵌入风险[6-7]。Barroso-Castro等[7]研究指出,公司治理中应该重视董事会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中的基本作用,减少过度的外部资本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如何影响企业能力?具体的协同效应影响机理和演化路径又如何?

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1.1 探索性案例的启发

为了探索企业能力如何受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的影响,重点分析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的联系、差异和协调会给企业能力带来什么不同影响。本文在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4家企业作为探索性案例分析对象。按照苏敬勤和崔淼[8]的建议,设计了访谈问题。结合收集的二手资料开展局部探索性案例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案例中XZ公司、YS公司和YP公司,均承担了多项公共研发项目,有共建的创新平台等,在其内部创新团队配合下取得了不俗的创新成果。同样,这些案例企业都注重内部关系建设,积极盘活知识存量,促进知识转移,提升了对外部知识的吸收整合与学习能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获取依赖于充当组织内外部资源流动桥梁的个人或团队,如YS公司依赖于其核心研发团队为企业带来研发项目,表明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不仅独立地促进企业能力提升,而且两种社会资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配合与协同。案例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的差异也影响了企业能力建设。如遇到技术难题时,DA公司倾向于调动内部社会资本挖掘自身潜力,而YP公司则习惯于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XZ公司部门间关系过于紧密,内部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面对市场竞争的掣肘。这表明当企业某一种社会资本过强时,两者不匹配或严重不平衡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封闭、抑制等风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实证讨论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的影响,引入平衡观,进一步揭示相关理论逻辑和实践启示。

表2 案例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表现

案例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XZ公司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合作建设了4个创新平台;中药现代化的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引领推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和数字化中药材标准;在全国多地合作建设多个药材种植基地,原材料供应充足定期开展运动会、户外拓展等活动,这方面花费不少;内部知识库运行良好;是广州市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不同区域的销售部门极少出现串货等现象;药材基地和生产中心间内部结算制度清晰,但高管认为内部采购成本偏高,是改革的重点DA公司与高校、医院长期保持合作,共建实验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创新团队,建设“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长期保持在诊断试剂的国内领先地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是国家首批基因检测示范中心;与地方政府展开医院股权合作,建设高水平医院经常组织不同地区或子公司的研发团队开展联合研发项目,极少出现团队或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坚持自主创新,在新技术领域遇到技术困难时习惯基于自身力量来解决;全体员工树立了“分享成长价值”的价值观YS公司为100多家大中型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提供医疗检测方案,其个体化医疗检测服务了上万名患者;其利润中大部分来自于政府补助;通过合作发现新技术的市场前景,以此推出检测新技术占领市场有不定期的课余活动,主要是一些生活兴趣培训班;主要依赖固定的几个研发团队;依靠“千人计划”为核心的首席专家团队的影响力,为企业带来了多项研发项目,其它研发团队则围绕在核心团队周围YP公司为国内外近千家组织提供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关系良好,并与国外著名集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计划;是相关领域的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并对优秀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带来广泛的发展机会有“企业学院”制度,聘请外部讲师或内部优秀员工担任讲师,方便相互学习;有数个固定的研发团队长期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进行研发,生产中遇到问题时经常从研发团队抽调人员组成临时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研发中遇到问题时会及时联合战略合作伙伴攻关

资料来源:由访谈及二手资料整理而得

1.2 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与企业能力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组织与外部个体紧密联系,获得市场、信息、机遇和技术等高价值的稀缺资源,结合内部资源、自身技术能力建立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企业能力的概念逐渐形成了基于企业内部能力的刚性维度与基于企业和外界环境交往的柔性维度的两因素论。企业能力是组织的高阶能力,探索新市场的能力和探索新技术的能力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高阶能力[9]。有些企业比其它公司更好地改变自身资源基础,快速适应新市场,如XZ公司引领了数字化中药材标准的发展,紧跟技术潮流;DA公司与政府共建高水平医院,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一些企业则显得笨拙,固守现有客户群体,被潮流所抛弃,这正是企业市场与技术高阶能力水平的反映。

本文遵循Danneels[9]的观点,将企业能力划分为两个研究维度: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其中,市场能力体现企业构建新市场的能力,更加强调在识别新市场与建立新客户关系方面的能力,开发新的知识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企业内在能力的体现,其反映组织理解、利用和适应变化的技术环境的能力,有助于技术的跟随、模仿、变化与创新。

在管理学领域,社会资本的内涵从指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友情等关系资源变成了表征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与特征,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等组织资本有着同等重要性。按照组织边界划分,其可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企业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沟通和获取相关资源来维持生存及发展,企业与市场相关的能力是企业通过外部社会资本获得资源与能力的一种体现[10]

外部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等资源,或者企业所需信息的关系网络[3],正如4家案例企业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均为它们带来了有益的资源和发展机遇。但内部社会资本深刻影响了这些异质性资源的吸收与利用,内外部社会资本不仅会对企业能力独立产生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是存在的[11]。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因素,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这种效应更有利于企业能力的提升[12]。无论内部社会资本还是外部社会资本,其交互作用都将促进组织内部成员间互动,并更加积极地与其它组织进行联系,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增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客户关系和构建新市场的能力。这种协同与耦合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学习速度和质量,促使企业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达到提升企业能力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内外部社会资本两要素间资源、关系和技能的共享、平衡与协调,对企业能力产生积极的正向循环演化作用,实现协同效应,体现协同的超额价值。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组织内部条件如内部网络、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13]。企业若忽略了内部资源,过分注重从外部获取资源,对变化的敏感性就会下降,从而削弱其适应变化的能力[14]。丰富的内部社会资本,使得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升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议价能力”和“识别能力”,提高通过外部社会资本吸收稀缺资源的能力[15]。企业利用外部社会资本发现新机会、建立新关系、适应新环境和利用新技术,离不开内部社会资本的基础,外部社会资本发挥作用也离不开内部社会资本的补充。内外部社会资本的交互将积极促进组织与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获取更多异质性资源,并吸收、转化和创造新知识、新能力,从而体现对企业能力的协同作用。换言之,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如同植物的“根系”一样从外部环境中攫取有益“养分”,直接促进企业的机会感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而这些“养分”的充分吸收与利用则需要在内部社会资本“维管束”的协同配合下,积极调动企业的内生能力如组织学习等。组织如植物一样,需要根系(外部社会资本)与维管束(内部社会资本)的密切配合,形成正向循环协同效应。这说明企业能力还受到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的作用,而不仅是外部(内部)社会资本单独的映射作用。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

H1: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提升企业能力。

H1A: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市场能力产生正向作用。

H1B: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技术能力产生正向作用。

1.3 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

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受到企业在制度网络中嵌入程度的影响,这种嵌入性风险也是随外部社会资本带来的。企业如果在某类外部网络中嵌入程度过深,就可能形成“制度嵌入惰性”,对外部社会资本产生路径依赖,从而丧失自主性和感知能力,或者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由于过度嵌入而难以调整。这说明当外部社会资本过强时,内外部社会资本不平衡会影响企业能力建设,存在过度嵌入风险,如YS公司,其技术创新过于依赖外部社会资本带来的研发项目。同样,当内部社会资本过强时容易出现“搭便车”行为,甚至可能对企业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16]。如XZ公司,其内部药材基地和各部门间复杂且深厚的关系会形成降低内部成本的阻力。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中,个体间强联系可能导致冗余信息多样性与流动性的缺乏,进而抑制组织创造力[17];个体间弱关系则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强关系的束缚,从而增大信息接触面,增强知识流动性与多样性,提升企业市场能力与技术能力[18]。案例中DA公司的研发方向形成了对现有研究基础的路径依赖,存在知识视野变窄的风险。内部社会资本虽然能够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个体创造力[19]。徐礼伯和沈坤荣[20]指出,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强弱不平衡不利于企业发展,两者之间相匹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从平衡的视角看,当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不平衡,某一种社会资本过强而另一种社会资本过弱时,存在两种情景:①内部社会资本相对不足而外部社会资本相对过强,从外部环境带来的资源无法被吸收,内部资源不足以支撑知识再生产,从而阻碍企业能力成长;②外部社会资本相对不足而内部社会资本相对过强,企业难以从外部社会资本持续吸收技术、信息,纵使有丰富的内部社会资本,“闭门造车”也不利于企业能力提升。这两种情景使得企业陷入路径依赖,导致愈加偏重于某一社会资本建设,而忽视另一种社会资本建设,进而较弱的这种社会资本无力支撑两种社会资本的正向循环,削弱两种社会资本协同效应的作用,且难以提升企业能力。也就是说,当一种社会资本远弱于另一种社会资本时,需要采取协调补弱的策略,加强较弱的社会资本,这样才能有效产生两种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促进企业能力提升。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

H2:当企业某种社会资本弱于另一种社会资本时,在两种社会资本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较弱的那种社会资本有利于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提升。

H2A:当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弱于内部社会资本时,在内外部社会资本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提升。

H2B:当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弱于外部社会资本时,在内外部社会资本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内部社会资本有利于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提升。

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是客观存在的网络、关系和资源的总和[12],由于组织边界存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平衡或匹配关系,即两种社会资本在量上的一种平衡或匹配。那么,它与企业能力有怎样的关系?本文采用王凤彬等(2012)的研究,基于有机平衡观引入平衡度,测量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之间的平衡或匹配关系。学术界通常采用交互项(乘积)对两种变量平衡度进行测量,但是这种交互项只能反映互补或匹配是否存在。假设x代表外部社会资本,y代表内部社会资本,以两种变量之间的绝对差值|x-y|衡量不平衡度,仅是一种机械的平衡观。比如,(x=10,y=20)与(x=90,y=100)两种情况下的绝对平衡度相同,但显然第一种情况有更大的不平衡性。在有机平衡观中,|x-y|/(x+y)代表在相对水平下的不平衡度,通过1-|x-y|/(x+y)测量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平衡度则更为准确。

当两种社会资本从不平衡趋于平衡时,平衡度随之提高,相应的企业能力也有所提高。那么,平衡度越高是否意味着企业能力越能持续提升呢?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能力受到组织社会资本的深刻影响,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21]。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能力的提升很可能存在权衡折中效应,是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22]。也就是说,当平衡度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极值点时,企业能力达到最高点,平衡度最高时企业能力并不一定最高。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平衡度较高时,若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均处于低水平,则虽然平衡度很高,但羸弱的外部社会资本无法吸收足够资源,弱小的内部社会资本难以开展有效的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也就无法提升企业能力。维持这种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均处于较高水平的绝对平衡,没有实际意义,也势必会分散企业在能力建设上的精力[6]。进一步分析,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要发挥作用,需要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的共同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并不要求内外部社会资本的绝对相等,并且没有因某种社会资本处于高水平而带来潜在风险,如过度嵌入和自我封闭带来的路径依赖阻碍协同的风险。因此,当平衡度达到中等偏上程度时,企业能力可能最高。综上分析,随着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的提高,企业能力会有所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无限持续的,超过某个极值点后,企业能力反而会停滞或者降低,在这个极值点附近可能存在某个目标范围的相对平衡区间。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

H3A: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对企业市场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

H3B: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对企业技术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数据

不少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技术环境差异性很大。因此,为了控制行业属性对企业的影响,选取珠三角、长三角及中三角地区成立5年以上从事生物医药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华工校友会、广州开发区、深圳科创委、广东科技情报所、湖北科技交流中心等的协助下,通过实地拜访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向384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38份。在回收的样本企业中,38%的企业成立时间为5~7年,29%为7~10年,23%为10年及以上。

2.2 变量测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已有的量表,外部社会资本量表来自Nahapiet[23]、韦影(2007)等研究成果,采用李克特7分量表,由9个题项组成,包括结构(3项)、关系(3项)和认知(3项)3个方面。内部社会资本参考韦影等的研究成果,由9个问题组成量表,包括结构(3项)、关系(3项)和认知(3项)3个方面。企业能力量表参考Danneels[9]、耿新(2010)等的研究,共8个题项,包括市场能力(4项)、技术能力(4项)。

为确保问卷的信效度,在问卷调查之前,结合案例企业实地调研与访谈,对问卷相关表述进行适当修订形成定稿。

2.3 研究方法

首先,使用SPSS 21.0和AMOS 21.0软件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然后,在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前,对原始数据作无纲量化、取对数处理,以反映变量间非线性关系;最后,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回归分析检验。

3 实证结果

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内在信度,使用CFA(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分析模型适配度指标体现效度,结果如表3所示。变量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8,说明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CFA分析中,AVE>0.7,χ2/df>2,RMSEA<0.09,GFI和AGFI>0.9,说明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表3 量表信度与效度

变量题项数目Cronbach'sαAVEx2/dfRMSEAGFIAGFI外部社会资本90.880.823.000.080.970.94内部社会资本90.880.812.690.040.970.94市场能力40.880.782.350.030.950.92技术能力40.870.772.390.060.960.93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相关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没有达到高度相关,但系数是显著的,适合进行回归分析检验。

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1外部社会资本4.620.942内部社会资本4.651.000.22∗3市场能力4.581.060.47∗∗∗0.36∗∗4技术能力4.531.040.38∗∗0.49∗∗0.27∗∗

注:+代表p<0.1,*代表0.05,**代表 p<0.01,***代表 p<0.001,双尾检测,下同

3.3 回归分析检验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第一层回归模型M1的控制变量采用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假设H1由模型M2、M3检验;按照企业外部社会资本(x)是否弱于或强于内部社会资本(y),将外部社会资本弱于内部社会资本(在7分量表下y-x≥1)的115个样本放入模型M4、M5中检验假设H2A;将内部社会资本弱于外部社会资本(即x-y≥1)的102个样本放入模型M6、M7中检验假设H2B,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假设H3由模型M8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回归分析结果()

因变量市场能力M1AM2AM3AM4AM5AM6AM7A企业年龄0.080.070.060.08-0.100.090.24企业规模0.02-0.050.12-0.290.130.080.23外部社会资本0.65∗∗∗0.61∗∗∗0.69∗∗0.54∗∗∗0.290.33∗∗∗内部社会资本0.48∗∗∗0.38∗∗∗0.31+0.29∗0.57∗∗0.45∗∗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0.09∗∗0.18∗∗0.21∗∗∗调整后R20.120.630.640.590.650.600.66ΔF-14.95∗∗4.98∗∗19.79∗∗30.88∗∗∗17.43∗24.64∗∗∗因变量技术能力M1BM2BM3BM4BM5BM6BM7B企业年龄0.020.070.06-0.180.230.22-0.30企业规模0.050.050.120.17-0.050.19-0.11外部社会资本0.35∗∗0.41∗∗∗0.47∗∗0.36∗∗0.170.23∗∗内部社会资本0.58∗∗∗0.58∗∗∗0.240.19∗∗0.61∗∗∗0.53∗∗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0.13∗∗0.23∗∗∗0.19∗∗调整后R20.130.530.590.550.620.590.65ΔF-17.86∗∗8.42∗17.63∗33.25∗∗13.26∗∗22.57∗∗

注:M1-M3中,样本数N=238;M4-M5为外部社会资本较弱的样本,N=115;M6-M7为内部社会资本较弱的样本,N=102

模型M1A和M1B结果表明,控制变量没有对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产生显著影响;模型M2A和M2B反映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模型M3A和模型M3B反映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的影响,并且ΔF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效应提升了企业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企业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假设H1得到支持。

在模型M4A、M4B中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对市场能力(β=0.69**)和技术能力(β=0.47**)有正向作用,而内部社会资本对市场能力(β=0.31+)和技术能力(β=0.24)的影响在严格水平下并不显著;在模型M5A、M5B中,交互项对市场能力(β=0.18**)和技术能力(β=0.23***)有正向作用,且内部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小于外部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这表明在外部社会资本弱于内部社会资本时,企业应设法“补弱”外部社会资本,以发挥协同作用,提升企业能力,因而假设H2A得到支持。

模型M6A、M6B中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市场能力(β=0.57**)和技术能力(β=0.61***)有显著影响,而外部社会资本对市场能力(β=0.29)和技术能力(β=0.17)的影响不显著;在模型M7A、M7B中,交互项对市场能力(β=0.21***)和技术能力(β=0.19**)有正向作用。这表明在内部社会资本弱于外部社会资本时,企业应尽量“补弱”,重视内部社会资本建设,促进协同作用的发挥,提升企业能力,因而假设H2B得到支持。

模型M8A中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的一次方对市场能力(β=0.32**)有正向关系,平衡度的平方对市场能力(β=-0.19**)具有负向关系;M8B中平衡度的一次方对技术能力(β=0.38**)有正向关系,平衡度的平方对技术能力(β=-0.25**)具有负向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呈现一定的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假设H2获得支持。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平衡度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反映了其对企业能力的促进作用,这个促进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即超过某一极值点(拟合平衡度与企业能力的曲线,最优平衡度为0.78时对应极值点M)后效果变弱,反而存在阻碍企业能力成长的风险效应。在极值点M附近,可能存在一个L-M-H区间的相对平衡范围。

表6 回归分析结果()

因变量市场能力M8AM9AM10A技术能力M8BM9BM10B企业年龄0.08-0.110.140.080.190.13企业规模0.090.230.170.090.100.21外部社会资本0.54∗∗0.49∗∗0.42∗∗0.47∗内部社会资本0.41∗∗0.39∗0.48∗∗0.43∗∗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0.17∗0.21∗∗∗0.22∗∗0.25∗∗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0.32∗∗0.38∗∗平衡度的平方-0.19∗∗-0.25∗∗调整后R20.550.620.700.610.600.66ΔF22.45∗∗10.88∗37.43∗19.83∗∗15.48∗∗27.85∗∗

注:M8中样本数N=238;M9为较宽的相对平衡范围,N=149;M10为较窄的相对平衡范围,N=104

图1 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的倒U型关系示意图

3.4 相对平衡范围讨论

如上所述,绝对平衡并不意味着企业能力最高,企业也不可能追求绝对平衡,现实中大部分企业的平衡只可能在极值点附近一个相对平衡的目标范围内。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在平衡度极值点附近不同相对平衡范围内协同效应的差异,以揭示更多的理论启示与实践路径。基于平衡观,对于相对平衡跨度范围可从宽到窄进行讨论。考虑到样本数量不能太少,并受样本和篇幅限制。本文在所拟合的极值点M点选取向左、向右样本分布的30分位区间(即0.66≤平衡度≤0.91的区间,因区间边界点上可有多个样本,故区间内样本数略大于总样本的60%)作为较宽的相对平衡范围,共149个样本放入模型M9A、M9B中;选取M点向左、向右样本分布的20分位区间(0.72≤平衡度≤0.86)作为较窄的相对平衡范围,共104个样本放入模型M10A、M10B中,相关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模型M9A和M10A中,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市场能力影响的β值从0.17上升到0.21,且至少在0.05水平下显著;在M9B和M10B中,内外部社会资本协

同效应对技术能力影响的β值从0.22增大到0.25,在0.01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随着相对平衡范围的收窄,即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愈加靠近极值点M时,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能力提升潜力也就越大,也侧面印证了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正向作用的假设。因此,企业可先选择一个宽的相对平衡区间,然后逐步改进。

现实中由于不同网络位置、发展阶段等原因,大部分企业在某一时期会侧重某种社会资本,只要能达到相对平衡目标范围,平衡度未偏离其极值点过远,“补弱”的外部或内部社会资本就均是有益的,均有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和企业能力的提升,不必刻意追求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的绝对平衡。那么,不平衡的企业是否只能一味地“补弱”呢?显然要谨防单一路径的套牢或矫枉过正,避免陷入“不平衡—相对平衡—再不平衡”的恶性循环。特别地,当内外部社会资本均较强,且两者间相对不平衡或不匹配时,还需要“补短”拉平其差距吗?本文认为只要平衡度在满意或可容忍的相对平衡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增强”强项,适当牺牲平衡度,换取协同效应的发挥和企业能力的提升;也可以维持在相对平衡范围内,同步提升两种社会资本,这样也能实现相同目的。而当两种社会资本均较低时,即便平衡度较高,由于其自身实力的局限,与其它组织开展合作的资本较少,获得稀缺性资源的概率较小,无法支撑其形成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的正向循环,当务之急是同时加强内外部社会资本建设[15]

保持什么样的相对平衡范围并不是绝对确定的,企业要根据现实情况和自身状态,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与合适的实践路径,先易后难,追求或维持相对满意的平衡范围,采取两种社会资本“补弱”或“增强”等协调策略,实现“不平衡→相对平衡,不平衡→宽平衡→窄平衡”的良性演进。

4 结语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影响的相关机理和演化路径。实证发现:首先,企业外部与内部社会资本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当某种社会资本弱于另外一种社会资本时,内外部社会资本未达到平衡前,加强建设弱的那种社会资本是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平衡度达到中等偏上时企业能力相应最高。由相对平衡范围的讨论可知,企业要据实而定,逐步改进,采取协调等策略“补弱”或“增强”某种或两种社会资本,实现协同效应的正向循环。

如YS公司,积极“补弱”内部社会资本,可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培养新的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新的创新团队,逐步改变依靠首席专家团队创新的现状,创造新知识和新机会。DA公司在运用新技术时,举行产业研讨会虚心听取上下游企业、同行和科研机构的建议,补充外部关系和信息,减少因封闭而作出错误决策的风险。XZ公司可继续“持强”外部社会资本,与优秀药材供应商建立更深入的联盟关系,更多地入股上下游,降低原材料成本,加强掌控供应链,而且倒逼企业内部采购制度改革,整合信息、资源和产能。

本文样本仅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大部分企业有着良好的社会资本,研究结论可能受样本行业、数量等的局限,未能对更多的行业展开调查,也未对高平衡度下社会资本强或弱的样本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分析。其次,内外部社会资本的相对平衡是动态循环的。在未来研究中,可展开更细致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 III C A O R,TUSHMAN M L.Ambidexterity as a dynamic capability:resolving the innovator's dilemma[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28):185-206.

[2] LIAO J,KICKUL J R,MA H.Organizational dynamic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firm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9,47(3):263-286.

[3] 王凤彬,江鸿,吴隆增.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研究,2008(3):612-618.

[4] 谢峰.企业创新能力与内外社会资本的协同关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7):140-142.

[5] 石军伟,付海艳.企业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及其嵌入风险——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情境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09-119.

[6] 李永强,杨建华,白璇,等.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研究:基于关系嵌入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2(10):104-116.

[7] BARROSO-CASTRO C,VILLEGAS-PERINAN M D,CASILLAS-BUENO J C.How boar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interact to affect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Organization,2016,14(1):6-31.

[8] 苏敬勤,崔淼.探索性与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问题设计:理论与案例[J].管理学报,2011(10):1428-1437.

[9] DANNEELS E.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19-543.

[10] SONG M,DROGE C,HANVANICH S,et al.Marketing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an analysis of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 in two environmental contex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3):259-276.

[11] 刘学元,刘璇,赵先德.社会资本、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基于供应链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4):119-126.

[12] 唐勇.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13] 张笑楠,仲秋雁,买生.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动态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72-76.

[14] 王玲玲,赵文红.创业资源获取、适应能力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3):1-12.

[15] 程聪,谢洪明,陈盈,等.网络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11):1-8.

[16] 戴万亮,杨皎平,李庆满.和气生财?内部社会资本对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0):142-152.

[17] BURT R S.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2):339-365.

[18] HANSEN B,HANSEN M E.Religion,social capital and business bankruptcy in the United States,1921-1932[J].Business History,2008(50):714-727.

[19]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等.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07(3):89-101.

[20] 徐礼伯,沈坤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决定:内外社会资本匹配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85-96.

[21] AKGUN A E,KESKIN H,BYRNE J.Antecedents and contingent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daptive capability on firm product innovativenes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291):171-189.

[22] 李春龙,何琼.集群内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企业创新的倒U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4):3-4.

[23] 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Synergies Effect on Business Ability

Zhang Xiao1,Li Qun2,Zhou Xia1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2.Hubei Fore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Center,Wuhan 430071,China)

Abstract: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mbing this effect on the mechanism of firm capacity and put forward three assump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238 samples shows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usiness ability (market ability and technical ability).When a certain kind of social capital is weaker than another social capital, before the two kinds of social capital are not balance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eak social capita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lay synergies and enhance the business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balance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and business ability show an inverted U-type relationship, when the balance reaches the middle, the enterprise has the highest capacity. And it discusses the relative equilibrium range.

Key Words:External and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Synergistic Effect; Business Ability; Balance View

DOI:10.6049/kjjbydc.2017070658

中图分类号:F2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4-0088-07

收稿日期:2017-09-26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2012B070300039);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GDIP2016-G05)

作者简介:张骁(1988-),男,云南曲靖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及知识管理;李群(1970-),女,湖北黄冈人,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及科技服务;周霞(1964-),女,江苏泗阳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