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

朱 巍,刘 青,程 艳,陈慧慧,张 景,苏 环

(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目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省正在加紧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而紧抓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发展,是抢占新一轮智慧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在立足国内外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态势、总结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为例,指出当前还存在数据共享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缺乏标杆企业、产业链协同不足、关键技术储备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问题成因,从政策创新、产业发展着力点下、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 信息技术; 产业创新

0 引言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各行业跨界融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大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分析、输出等活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正逐渐成为与石油等能源同等重要的财富及资源,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2012年,美国政府率先推出“大数据行动计划”,同年3月,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将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指出大数据是提升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各发达国家纷纷跟进,加速本国大数据战略进程,联合国也于2012年7月发布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1]。2015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到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2]

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 号);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一系统举措表明我国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到来之时,迎接挑战和抓住历史机遇的决心。据统计, 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39.4%[3]

当前湖北正在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紧紧围绕以“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发展,将其作为抢占新一轮智慧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摸清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发展路径,对抢抓机遇、迎“潮”而上、抢先“登船”,以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综述

在过去数年里,信息技术不断向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渗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模式。基于信息和网络的生产及创新模式正在将人类带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4]。新兴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式的涌现使得全球数据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5],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支持下,“互联网+”反映了一种新经济、新常态、新产业形态,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重新定义,“互联网思维”影响着我国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和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②互联网与大数据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③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任何事物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具有两面性,它既带给我们大量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6]。当前,我国在借力“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思维不相适应、向生产领域渗透进程偏慢、基础设施滞后、人才匮乏等方面[7]。杨君志[6]认为,“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面临着信息共享与个人隐私泄露、政治因素、网络安全风险、大数据人才等诸多问题。陈堂发(2015)则在其研究中着重谈到了隐私安全问题,认为大数据具有构建“合成型隐私”的功能。用户在网络中的碎片化行为,经由社交网络完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网络生活图景,能真实地反映出用户偏好、性格、态度、心理、健康、私人生活与情感等。但是,对大数据的商业运用和价值挖掘,使某些原本无关隐私的数据的拼合,涉及到典型意义上的个人隐私范畴[8]

1.2 互联网与大数据带来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催化了大量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机遇。传统创新活动主要局限在企业内部,而开放性、网络化的创新方式为产品市场化之前进行互动设计提供了可能性[9]。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新兴商业模式研究应聚焦于经由大数据推动的新兴产业链[10]。作为双边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第三方网络平台拥有供需各方所有的互动数据,掌握了独特的、全方位的市场信息,这对降低市场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解决市场失效、提高企业利润等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也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11]。邓念国[12]研究了大数据时代政府管理,指出应从转换管理理念、加强技术支持、完善整合机制、提供精准服务、扩大社会参与和开展自助服务等方面创新政府管理服务。胡海波[13]围绕“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了“工具+社群+商业模式”、长尾型商业模式、跨界竞争商业模式、先免费后收费商业模式、O2O商业模式、平台型商业模式等商业模式。

1.3 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关方面研究主要是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对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林念修[14]认为,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革新组织模式等方面的优势,着力从消费侧的销售、服务环节,向生产侧的制造、管理等环节渗透,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用互联网助力现有产业转型发展。曾宇[15]指出,区域经济体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时,需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要素比较优势,把握市场容量和前景、产业关联效果、产业集群性、比较优势等因素,非均衡推进各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均衡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进而提升各区域经济体工业发展质量、找出最优发展路径。徐仲伟[16]认为大数据的本质是对具体事实的反映,指出需对来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分类、深入研究、去伪存真、科学储存、依法管理、有效利用,坚持从大数据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现实社会各种具体事物。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空白,杨震等[17]提出制定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目录(内容)框架。

从国内外对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①侧重理论分析,鲜有实践角度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挖掘;②在研究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时,仅少量研究基于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展开;③研究集中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少从政府层面出发,针对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

因此,针对湖北省如何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上,为后续学者研究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实践上,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者制定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成为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成果。

2 湖北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特点

近年来,湖北“互联网+”、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通过与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2.1 “三足鼎立”的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初现雏形

目前,湖北省“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正初步呈现以武汉为龙头、宜昌和襄阳为两翼的“三足鼎立”格局(如图1)。

图1 湖北“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武汉坚持应用导向,初步构建了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智慧政务方面,集成了99个市直政府部门、1 691余项公开数据和服务的“云端武汉公开数据库”已上线运行。该数据库覆盖部门最全、提供数据最多;智慧交通方面,建成“智能公交”系统,与阿里巴巴共建智能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同时正在开发“停哪儿”智慧停车平台;智慧环保方面,推出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APP;智慧社区方面,开展居家养老智能社区示范试点。武汉还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数字博物馆等方面实施了一批特色示范项目。武汉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光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地球空间信息、云计算等产业做大做强。“光谷云村”、左岭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聚集了烽火众智、达梦数据库、立得空间、武汉迈异、火凤凰等一大批基础、潜力都很好的大数据、云计算企业。自2010年启动建设智慧武汉以来,武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迅速,2015年达到1 950.08亿元(如图2所示)。

图2 武汉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亿元)[18]

宜昌致力于“互联网+”益民服务,依托三峡云计算中心(如图3),采取“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搭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形成“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府网站群管理、统一公务员网上办公、统一政务数据交换共享、统一安全防范体系、统一部门应用系统支撑、统一县市区云计算服务”的“大统一”格局。宜昌创造性地利用电子政务云平台对社会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与自然资源、房屋、城市部件等六大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29亿条,位居国内城市前列。宜昌以电子政务云平台为支撑,深化行政审批和政务体制改革,建成全市统一的证照库系统,在全国首创市场主体登记“三证合一”,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办理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

襄阳积极推进“襄阳云谷”建设,全力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的核心项目,吸引华为、IBM、中国移动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积极与腾讯、甲骨文、中航科工第二研究院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襄阳依托华为、IBM、中国移动等龙头企业建成3个区域性云计算数据中心,区域性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基本形成。其中,华为围绕“智能制造中心、现代汽车服务中心、中部电商服务中心、全国大数据处理中心”4个定位,联合襄阳市政府聚合云计算产业,建立了华为企业云华中大区云计算中心,目前已为20家襄阳政府单位提供信息化服务,为20家企业提供云服务。

2.2 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新产业新业态高速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聚焦于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期望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等产业高速发展。

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加快互联网与汽车、钢铁等重点优势产业融合,建立一批优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点支持建立了5个省级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推广中心和15个物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37.5%,位居中部省份第1位(如图4)。

图3 宜昌三峡云计算中心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图4 中部部分省份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积极打造光谷金融港——金融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引进30余家金融后台企业的后台服务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全力推进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成立了长江大数据交易所、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和长江众筹金融交易所。

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方面,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意见》和《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5-2020)》。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化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鼓励全省北斗企业参与全国“一张网”、“一张图”建设,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体系示范项目。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特色化发展

湖北省正加快实施“宽带湖北”专项行动,推进光纤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截至2015年12月底,已完成超过25 000个行政村通宽带和光纤通达,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97%[19]。另外,大力支持运营商加快4G网络建设,共建成移动基站17.36万个,4G基站达到6.97万个,移动网络信号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其中4G网络已完成乡镇以上地区全覆盖,并逐步深入农村地区。

湖北省着力搭建和完善以“管理+技术+资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兴业云”,该平台被评为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之一,目前已发展SaaS 应用客户5.7万家,IaaS 应用企业790余家。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积极构建武汉面向装备制造产业链服务平台、荆门“中国农谷”农产品交易平台等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

2.4 支撑“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湖北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目前已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行动方案》、《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同时,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作为湖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给予重点支持,统筹谋划和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湖北省内重点城市也为推进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如武汉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意见》、《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年)》,编制了《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武汉要建设全国信息传输枢纽和交流中心的战略定位;襄阳编制了《襄阳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了云计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等。

3 湖北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数据开放共享有待加强,数据安全风险凸显

大数据之所以价值大,在于其涵盖多方面相关联的数据信息。要挖掘大数据价值,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十分重要。当前湖北推进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面临数据编码和格式标准尚未统一、数据采集和电子化程度差别较大、公共数据开放度不高、数据共享不够、重建设轻应用等问题,容易造成不同城市和政府部门之间重复投资、形成数据孤岛,也会使得数据安全风险加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大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对于哪些数据能开放、如何开放、何时开放、开放范围等问题,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以及因数据开放带来的隐私问题、安全问题和产权归属问题、责任界定问题,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

3.2 本土标杆性互联网企业缺乏,互联网经济影响力还需提升

湖北省是科教大省,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贡献了诸如小米公司的雷军、360公司的周鸿祎等一批优秀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省内缺乏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标杆性的互联网企业,难以维系产业生态及带动行业发展,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互联网人才。另外,湖北互联网经济影响力不够,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商务模式创新不够活跃,流量经济、粉丝经济、注意力经济、消费分享等互联网经济发展还不充分。

3.3 关键技术储备有待突破,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打造

湖北省大数据技术储备不够,鲜有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产品,缺少系统级、架构级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产业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等尚不明晰,缺乏大数据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体系,缺少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

3.4 宽带发展水平相较发达地区仍显滞后,通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湖北省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8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等指标在全国排名较后。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58.1%,位居全国第16(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平均为61.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58.9%,位居全国第26(全国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平均为71.2%)[20]。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8M以上用户580.4万户,占比为59.0%;3G电话用户1 367.3万户,4G电话用户1 392.8万户[19],均大幅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虽然湖北4G基站建设已逐渐覆盖到农村地区,但是光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距离建设全光网省还有一定距离,仍需加强光网络覆盖和4G基站深度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湖北省在推动“互联网+”工作、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襄阳和宜昌为两翼的云应用发展格局,但也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数据开放度不高等问题。湖北省正在大力推进“智慧湖北”建设,“互联网+”与大数据作为智慧湖北的核心内容,需要统筹推进和协调,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邮科院、烽火科技等龙头企业的科研、技术与人才优势,应以此为依托,突破产业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抢占技术前沿,占领产业链高端;襄阳、宜昌区位交通、水电资源优势明显,可布局建设全省云数据中心,承担“楚天云”等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支撑“楚天云”的时空信息大数据中心等;省内其它农产品丰富地区,可以抢抓“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机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4.2 推进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消除信息孤岛,首先,需要加强公共数据的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需要系统谋划和统筹考虑,确定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范围和边界,明确相关责任者的主体责任。同时,需加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横向整合和管理,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资源库。对数据编码和格式要求进行统一,建立政府开放共享信息资源平台和目录;鼓励推进与民生保障服务相关的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环境、金融、气象等领域数据向社会开放[21];优化升级数据加工应用服务业,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对公共数据与商务化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价值挖掘。

4.3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数据开放共享必须以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为前提。因此,必须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明确从数据采集、存储到使用全流程中保障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范围和主要内容。大数据时代只靠技术手段难以保护个人隐私,还需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侵害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行政监管,建立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测评机制,推动大数据行业的自律和监督。因此,需要制定个人隐私保护和政府数据保护并重的基础性法律。规范商业机构采集用户数据的法律边界,严格限制使用范围,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泄露问责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对信息安全进行管控。

4.4 以应用促发展,通过政府采购撬动市场

整体上看,我国大数据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大数据应用推广方面,政府牵引和示范作用巨大。例如,宜昌市利用电子政务云平台进行社会综合管理创新,政府将相关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与自然资源、房屋、城市部件等信息全部集中存储于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宜昌电子政务数据中心),以购买服务的外包模式,为宜昌市电子政务、社会管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提供基础平台支撑,既提高了社会综合管理智能化水平,也提升其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应用创新的知名度,并吸引了中科曙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等国内知名企业。借鉴宜昌经验,可采用“外包”模式,变购买设备为买服务、买功能,以此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政府可以在社会治理、医疗健康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教育文化、交通旅游服务等大数据应用方面施行采购试点与应用示范。政府采购应向本地中小互联网与大数据企业倾斜,加大对“首台、首套、首创”产品的采购力度,同时给予相关风险一定容忍空间。

4.5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

深化对公众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推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整合,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结合智慧湖北建设,围绕湖北产业特色,在产品、生产线、供应链及商业模式等环节开展“互联网+”融合创新,带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智慧湖北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实现县市全覆盖、行业数据全融合,推进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鼓励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支持传统产业电商化发展,构建“互联网+交通”大数据框架机制,支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家居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创新,加速构建文化教育和内容产业云计算、大数据平台。

4.6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向产业集聚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的两种资源,以扩大产业资金投入。国家层面上,争取国家“互联网+”、大数据相关资金支持。省级财政设立“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构建、重大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创新券、补贴券等形式,对企业购买互联网与大数据相关服务提供相应的补贴与支持;在区域性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设中,给予场地建设、电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吸引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鄂发展,引导其投资“互联网+”、大数据相关企业,鼓励发展成熟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4.7 建设互联网与大数据人才高地,夯实发展基础

各地大数据发展最稀缺的是人才资源,湖北省要想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必须夯实人才基础,通过培养和引进,充实人才资源、完善人才结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载体是优质企业。因此,应将扶持培育本地互联网、大数据骨干企业与人才培养并举,促其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与基地。同时,充分发挥武汉科教资源优势,鼓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吸引留学回国人员和北上广深高端领军人才,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高端人才作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的重中之重。

4.8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作用就好比信息高铁、信息高速公路,将极大提升数据间的交流与互通效率。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宽带湖北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光纤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发展高速移动互联网,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无线网络(WiFi)建设与运营[22];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应用以及武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对全省数据中心进行科学布局,凡是运用财政资金新建的大数据中心、政务平台,必须统一规划建设;运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小规模、低效率、高能耗、分散的数据中心;借鉴并推广宜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精准、快捷的大数据采集和更新体系。

5 结语

湖北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已经形成了武汉、宜昌和襄阳“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并已充分渗透到智慧湖北建设、政府服务效能提升、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总体来看,湖北省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体制机制、资源要素、发展环境等方面,需通过加强政策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和区域交流合作等,全面引导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

当前,湖北省应迎“潮”而上,把握互联网与大数据运用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置于全球和全国产业发展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找准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注重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打造新业态;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突出作用,开辟新路径;实现互联网、大数据在推动创新资源流动中的积极作用,发展新模式。以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释放发展红利和内需潜力,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2] 2016年全球大数据产业规模及细分市场现状[EB/OL].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10/455960.html.

[3] 易观智库.2016中国大数据市场年度综合报告[EB/OL].http://www.cbdio.com/BigData/2016-08/24/content_5211094.htm.

[4] RIFKIN J.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the economy,and the world[J].Survival,2012,2(2):67-68.

[5] CLIFFORD L.Big data: how do your data grow[J].Nature,2008,455(7209):28-29.

[6] 杨君志.“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创新经济社会[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6(7):13-15.

[7] 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理论参考,2015(3):24-24.

[8] 陈堂发.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困境与规则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126-130.

[9] ARAL S,WALKER D.Creating social contagion through viral product design: a randomized trial of peer influence in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10,57(9):1623-1639.

[10] 冯芷艳,郭迅华,曾大军,等.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16(1):1-9.

[11] ARCHAK N,IPEIROTIS P G.Deriving the pricing power of product features by mining consumer review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57(8):1485-1509.

[12] 邓念国.大数据时代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研究——以杭州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18(5):18-25.

[13] 胡海波.“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J].企业研究,2015(5):21-23.

[14] 林念修.“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J].中国经贸导刊,2015(31):11-12.

[15] 曾宇.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5(4):74-80.

[16] 徐仲伟.对大数据、互联网的认识及其本质问题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1):83-88.

[17] 杨震,徐雷.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2):1-9.

[18] 武汉科技统计年鉴2015[R].武汉市科学技术局,2015.

[19]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湖北省2015年四季度通信行业发展综述[EB/OL].http://www.eca.gov.cn/article/detail/70074.

[20] 宽带发展联盟.中国宽带普及状况报告(2016年第四季度)[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

[21] 新华社电.推进民生保障,数据向社会开放[N].长江日报,2015-10-8(9).

[22] 蔡木子.抓紧抓实,强力推,抢占新一轮智慧发展战略制高点[EB/OL].http://cjrb.cjn.cn/html/2015-09/02/content_5470349.htm.

The Path Analysis of Using the Internet and Big Data to Promote Industry Development——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u Wei,Liu Qing,Cheng Yan,Chen Huihui,Zhang Jing,Su Huan

(Wuhan Centre of Sci-Tech Information,Wuhan 430023,China)

Abstract:Nowadays,innovations flourish on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represented by mobile Internet,big data,cloud computing,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They are speeding up to influence different industry and operation fields and form a new economic growth area.Hubei is stepping up efforts to progres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Hubei.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ternet and big data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control a commanding point of a new round of wisdom development strategy.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rend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summariz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outcomes,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existing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such as the lack of data sharing,benchmarking enterprises,industrial chain collaboration,key techniques,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ag,data security risks.Focusing on these problems and the root causes,pertine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innovation,key poi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and marke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Big Data; Interne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7-05-11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2016ADC089)

作者简介:朱巍(1978-),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等;刘青(1979-),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技术经济;程艳(1977-),女,湖北天门人,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规划、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陈慧慧(1985-),女,浙江瑞安人,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产业发展等;张景(1982-),女,湖北鄂州人,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等。

DOI:10.6049/kjjbydc.2017030091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4-0064-07

(责任编辑:林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