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

郑文范,刘明伟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层次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质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科技生产关系具有二重性特点,即生产关系的共性(内容构成)与科技生产关系的特性(功能构成)。其中,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建立成员贡献与收益对等的分配机制等,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合理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按照产业发展配置创新链、加快产业创新,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产学研协同创新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指标在139个经济体中名列第20~30位之间[1],远落后于我国GDP在全球第2位的排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上存在知识产权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等问题。为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深层次探讨。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产学研协同创新本质,提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识,在实践中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科技生产力

1.1 科技生产力内涵

生产力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当前学术界对科技生产力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论点:其一,“独立说”。该观点认为,和传统生产力相比,科学技术是一种独立的生产力,能够通过形成科技产业,对产业整体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如李作钦[2]强调,科技生产力的特性是伴随科技生产力作用的巨大提升诞生相对独立的科技产业,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二,“潜在说”。该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生产力,渗透于生产力各要素中,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同时,通过改进劳动工具和改造劳动对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王乾坤[3]指出,科技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1.2 科技生产力二重说

本文提出科技生产力二重说,即认为科技生产力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属性。其中,静态属性是指科技生产力具有构成一般生产力的共性,即内容构成;动态属性是指科技生产力具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特性,即功能构成。

(1)科技生产力的共性——内容构成。科技生产力的内容构成包括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和科技劳动对象。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性因素,提高科技劳动者素质是提高科技生产力的关键。科技劳动工具是科技生产力的传导性因素。随着传统劳动工具的科技化、信息化,产生了诸如计算机、机器人等现代科技劳动工具,不仅解放发展了科技生产力本身,而且极大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特别是脑力。科技劳动对象是科技生产力的客体性因素。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对象不断丰富化,一方面,未经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即原材料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不断有新的人造物成为劳动对象。

(2)科技生产力的特性——功能构成。科技生产力的功能构成是指科技生产力具有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自身特性。其必须经历的转化过程包括:①科学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科学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其结果是形成认识物并明确规律性,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发明,通过打造技术人工物施加目的性。因此,科学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也是从科学因果性到技术目的性的转化;②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向工程创新的转化。在哲学视域下,工程是为了创建人工自然,在特定环境下建造特定人工物的活动。工程创新的核心是造物,即打造工程人工物,施加集成性。科学创新向工程创新的转化是科学规律性向工程集成性的转化,主要体现为科学知识向工程知识的转化,转化过程中要综合多门学科知识,并把它们转化为融于工程实践的实用性工程知识。技术创新向工程创新的转化是技术目的性向工程集成性的转化,主要体现为单项技术发明向工程技术体系的转化,表现在构成工程的诸技术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选择的标准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最适合且可靠的技术,各技术间有机联系,形成一个体系,为工程集成总目标服务;③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创新分别向产业创新的转化。产业发展是生产制造物的过程,制造物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具体体现为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转化性等。科学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是科学因果性向产业普遍性的转化,其过程往往是间接的。技术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是技术目的性向产业普遍性的转化,即对技术人工物施加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转化性等,从而形成产业制造物的过程。工程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即通过对工程人造物施加普遍性,使工程人造物转化为产业基础设施,或是改造原有产业、形成新产业。

2 科技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其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等。科技生产关系是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一样,科技生产关系也具有二重性,既具有生产关系的共性——内容构成,同时具有自身特性——功能构成。

2.1 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

科技生产关系的共性即内容构成是指科技生产关系与一般生产关系一样,由所有制形式、活动形式和分配形式构成。科技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突出表现为知识产权制度,即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明确知识产品归属,防止知识产品滥用而产生私人收益和社会效益不匹配的现象,使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强大激励效用,推动科技生产力形成。科技生产关系的活动形式是指科技劳动者不可能占有需要的全部资源,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全民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协同创新,实现同质共享、异质互补,通过科技劳动活动形式的扩大推动科技生产力形成。科技生产关系的分配形式即是科技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突出表现为以知为本的分配形式,包括股票期权激励等。不同于传统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以知为本的分配形式开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科技价值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路径,推动了科技生产力的形成。

2.2 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科技生产关系除了具有一般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外,还具有自身特殊的功能构成,表现为:

(1)促进科学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化。科技生产关系通过提供产权激励、活动激励和分配激励,具有使科学因果性向技术目的性转化的功能,体现在促使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研究,以及按照技术创新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高校学科体系等。

(2)促进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向工程创新转化。科技生产关系通过提供产权激励、活动激励和分配激励,加快具有因果性的科学创新向具有情境性的工程创新转化,使具有目的性的技术创新向具有集成性的工程创新转化。

(3)促进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科技生产关系加快了因果性科学创新向规模性产业创新的转化,使具有目的性的技术创新转化为具有盈利性的产业创新、具有集成性的工程创新转化为具有结构性的产业创新,使产业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分类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基于市场规律共同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活动,是创新活动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过程 [5] 。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主要包括:①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部分技术研发是市场驱动下的经济活动,企业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创新结果和国家经济实力。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按知识生态链划分,企业是知识的直接消费者,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而且包括隐性知识;②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同时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它是典型的知识生产者;③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从事的主要是政府、高校难于承担、企业无力承担的技术创新研究项目。

根据创新主体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划分为: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即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从活动机制和创新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企业创新特点的产学研协同创新;②高校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高校走开放式合作办学道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6];③科研院所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加快共性技术开发,促进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根据合作紧密程度,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划分为技术转让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一体化模式等。①技术转让模式,是指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技术需求方从技术提供方购得技术,如专利许可、技术设备等,而技术提供方负责提供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和相关咨询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技术的快速扩散和传播;②合作开发模式,是指产学研协同各方经过项目论证后选择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联合开发。该模式有利于减少研发成本、降低开发风险;③共建实体模式,是指产学研协同各方围绕共同目标,以出资或技术入股形式建立实体型合作创新联盟。这种模式有利于在联盟内实质性推进协同创新活动、化解利益纠纷;④一体化模式,是指产学研协同各方为加快实现创新目标,将原来的机构体制和隶属关系打破,建立新的组织。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合作创新层次以及更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7]

4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内容构成的打造

科技生产关系的共性即内容构成包括产权形式、活动形式和分配形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生产关系内容构成的打造,具体表现为:

(1)促进科技生产关系中产权关系的形成。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相继制定了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都能得到有效保护,有利于科技生产关系中产权关系的确定。

(2)促进科技生产关系中活动形式的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8]。各合作主体间既有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又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不同主体间结成平等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体现了科技生产关系活动形式的构成。其次,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视作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创新系统通过整合技术和资源,产生“1+1>2”的创新功效,形成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因此,该活动同样体现了科技生产关系的活动构成。

(3)加快科技生产关系中分配关系的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行以知为本的分配模式,注重体现知识的科技价值,其分配方式还包括股票期权制,即通过授予科技人员一定比例股份,使其成为企业股东,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形成。

4.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功能构成的打造

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促进了科学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技术创新向工程创新的转化,以及工程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有效打造了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具体表现为:

(1)高校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能够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促进科学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功能。

(2)科研院所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通过技术转让模式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与盈利化,通过共建实体模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开发和应用,通过选择一体化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功能。

(3)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发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迅速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整合起来,持续实现技术创新。在报酬制度方面,也较为灵活,除薪资外,还能提供具有竞争性的奖励性绩效,加大对创新者的激励,促进科技分配关系的形成。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产学研创新合作,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内容构成

(1)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权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的转移与整合。期间,合作各方均要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品,同时,避免侵害他人权利。对于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由于技术具有的市场价值和产品特征,当前的市场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技术标准的竞争。因此,可鼓励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使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对于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要引导师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合理区分和保护纵向课题中形成的知识产权,推动以专利作价入股企业等。对于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要加强科技立法,鼓励科研院所以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入股,或与企业合作开发,或组建新的实体,走完科技成果转化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2)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活动支持。对于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活动支持,主要体现为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提供技术先进、能够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让科技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对于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活动支持,则要进一步落实法人自主权,提倡在不变更职务成果权属的前提下,使完成人可自行转化或转让成果。对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活动支持,体现为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消化、吸收与转化科研成果的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体。

(3)加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分配支持。对于企业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分配支持主要体现为分配的公平性,即要保证各成员企业的贡献与分配结果对等,使科技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保证成员企业在联盟活动中获取的利益大于仅靠自身努力获取的回报,真正体现合作效益。对于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分配支持,主要提倡按利润提成方式,促进合作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对于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分配支持,主要体现为要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行工资总额控制,推行项目绩效工资、协议工资等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充分利用股权制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2 加强产学研创新合作,发挥科技生产关系转化功能

(1)促进科学创新成果转化。在产学研科学创新活动中,如果知识以难言形式存在且不具有可模仿性、潜在合作伙伴数量有限、专有性资产难于退出、合作交易费用高时,适合选择一体化模式。这是因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具有解决技术商品内在化和可模化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具有率先制定工业标准和开发市场的优势,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合作伙伴间形成共同发展、风险共担的良性运行机制,妥善解决合作矛盾和纠纷,提高合作匹配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该模式能有效化解技术秘诀的难言性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接触各种新见识的研究机会。同时,争取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促进科学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

(2)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在产学研技术创新活动中,如果技术尚处于生命周期研发阶段,还不具有产品特征,由于可模块化程度低、潜在合作伙伴数量少、专有性资产退出困难,这时适于选择共建实体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能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发挥企业能及时推出满足市场需要和产业化新产品的优势,从而在兼顾各方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提高合作匹配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创新产品,特别是行业重点共性技术的开发,打造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创新产品[9],同时,提高合作匹配度,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

(3)促进工程创新成果转化。在产学研工程创新活动中,首先适合选择合作开发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发挥企业消化和吸收能力强的特点,提高合作匹配度。其次,可以选择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有助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协调合作,产生适合工程活动需要的新技术,形成工程技术系统,使之经工程应用后转化为产业新形态,同时,提高合作匹配度,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加快工程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

(4)促进产业创新。在产学研产业创新活动中,通过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施加相应的产业属性,可以加快产业创新。具体体现在:按照产业属性施加规模性,可以选择企业主导模式或一体化模式,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全方位实施对内对外开放,扩大规模性。按照产业属性施加盈利性,可以选择科研院所主导模式或共建实体模式,从产业链低端和“微笑曲线”底端做起,逐渐达到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端等以施加盈利性。按照产业属性施加结构性,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以施加结构性。按照产业属性施加转化性,这时可以选择高校主导模式或合作开发模式,通过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特色和科研强项进行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有效弥补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不强、技术能力势差大的不足,使创新成果迅速推广并施加转化性。由此,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创新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10]

6 案例: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扭亏增盈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化产业规模大,已成为其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该产业经济效益指标逐年下滑。2011年辽宁省石化产业全行业共亏损21.4亿元。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发展诟病

(1)产业规模大,但石化企业规模小。从产业规模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化产业销售额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1%,工业增加值约占13%,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但石化企业规模偏小,炼油装置一般在百万吨以下,乙烯装置在十万吨级以下,远低于国际标准。

(2)细化工产品 “两头在外”,产业盈利性差,导致亏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原油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但盈利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程度较低,造成炼油产业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

(3)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化产业虽然在资源及规模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表现为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低下,多为原料性和通用性的低端产品,高、精、尖、特产品较少。以石化行业第一大省辽宁为例,该省的化工精细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全国化工精细化率约40%,而该省只有27.7%。

(4)科研力量较强,但石化产业的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行业科研力量雄厚,但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如沈阳化工研究院自行开发的双乙烯酮产品技术、吉林大学研制开发的聚芳醚砜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合成等技术成果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都没有实现产业化。

6.2 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扭亏增盈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期,在当前国际油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实施产学研创新合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实现扭亏增盈和振兴地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1)加快技术转让联盟建设,促进石化产业规模性发展。由于技术转让联盟能有效解决产业规模性问题,“十三五”期间东北地区要通过建立技术转让型联盟,充分发挥地区石化科技优势,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并在基地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特大型石化企业集团。

(2)加快合作开发联盟建设,促进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彻底实现扭亏增盈。由于合作开发联盟能有效解决产业盈利性问题, “十三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在精细化工方面的科研优势,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主体,促进石化材料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推动石化工业向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使石化工业成为东北地区的盈利产业。

(3)加快共建实体性联盟建设,调整石化产业结构。由于共建实体性联盟能有效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十三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加快共建实体性联盟建设,促进石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实现扭亏增盈。要在化工厂周边建成一批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并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实体性联盟。如在黑龙江大庆市建成与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毗邻的大庆精细化工基地;依托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建成实体性联盟,使东北地区精细化工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有效完成石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4)加快一体化联盟建设,施加转化性。由于一体化联盟能有效解决产业转化问题,“十三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加快石化产业一体化联盟建设,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国家农药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染料工程技术中心)、吉林大学的无机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的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等十余个单位和相关企业加快建立一体化联盟,使由这些科研院所诞生出的科技成果,如沈阳化工研究院自行开发的双乙烯酮产品技术、吉林大学研制开发出的聚芳醚树脂与聚醚醚酮树脂合成技术、长春应化所开发出的高分子材料和稀土材料技术等加快实现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达沃斯.2010-2011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R].世界经济论坛,2010.

[2] 李作钦.论科技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质[J].理论学刊,1996(3):71-74.

[3] 王乾坤.科技生产力的特点及转化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364-36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4.

[5] 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6] D ESTE P,P PATE L.University-industry: what are the factor sunderlying the variety of in-teractions with industry [J].Research Policy,2007,36(9):1295-1313.

[7] WRIGHT M,B CLARYSSE A,LOCKETTANDM KNOCKAERT.Mid-range universities: knowledgetypes and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J].Research policy,2008,37(8): 1205-1223.

[8] 谭星.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J].求知导刊,2016(7):60-61.

[9] 吴俊杰.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原始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22-25.

[10] 冯雪飞,戴立新.辽宁省产学研联盟创新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37-41.

Study on the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mong Industry,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Zheng Wenfan,Liu Mingwei

(The School of Marxism,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y entering the"new normal",the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driven, giving deep exploration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essence of the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o creat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 relations is 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om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which has the duality characteristic, that is, the commonness of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function composition. The content composi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form the synergies and complementary effects an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s for reciprocal contribu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function composi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by choosing a reasonable mode of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 and allocating innovation chains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innovation chains. The above discussion further deepens the theory of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also provides corresponding philosophical guidance for the relative practice.

Key Words:S&T Productive Forces; 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mong Industry,Education and Research

DOI:10.6049/kjjbydc.201708X130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4-0013-05

收稿日期:2017-11-03

基金项目: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项目(201604);辽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决策咨询项目(GJ13ZD09)

作者简介:郑文范 (1949-),男,山东德州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刘明伟(1980—),男,辽宁新民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