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路径研究

李大庆,李庆满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标准;扩散模式;扩散路径

0 引言

21世纪,企业间竞争已经从最初基于价格、质量的竞争逐渐向标准竞争发展,谁掌握了行业标准,就具备了竞争优势,就能赢得市场。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业的聚集,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集群企业在技术标准方面开展合作有利于整体竞争力提升,进而在标准竞争中形成集团优势,甚至在未来参与国际竞争中占领标准高地。在产业集群技术标准形成和扩散过程中,如何找到不同条件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以及采用何种扩散路径,成为决定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关键。同时,这也是降低标准扩散成本、提高扩散效率、扩大扩散范围的重要环节。

1 文献回顾

1.1 技术标准扩散模式

在技术标准扩散模式研究中,国内学者杨蕙馨、王硕[1]提出网络视角下的技术标准竞争性扩散模式,基于Bass模型,引入网络效应增益,指出相对规模和网络连接效率是影响标准竞争性扩散的重要因素;李薇、李天赋[2]研究了政府介入模式对于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的影响,提出无论是中央政府介入还是地方政府介入都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在网络环境中扩散;吴文华、张琰飞[3]研究了技术标准联盟对于技术标准扩散的重要性,发现联盟合作模式对于技术标准扩散效率正向影响较强;Martin R[4]通过均衡分析和仿真研究指出,交易方式单一不利于标准持续扩散,市场导向模式是普遍采用的标准扩散促进行为。

1.2 网络环境下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网络环境下技术标准扩散路径,国内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借鉴了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扩散路径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杨国忠[5]基于长沙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情况,提出技术人员流动是促进技术扩散的有效路径,集群网络扩散和技术联盟多元化扩散是技术扩散的新路径;安果、伍江[6]利用Spengler模型,研究了产品内分工对于产业链企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发现依托于产品的技术扩散路径与研发成本具有密切关联;邹樵、陈建洪[7]提出知识型、共享型、产品型技术在产业链上的扩散路径,其中产品型技术扩散在动力机制方面更适应集群网络环境;国外学者Kim C、 Son J[8]在技术标准扩散研究中提出,技术标准联盟中的组织学习对标准扩散的作用日渐增强,成立标准联盟成为网络环境下标准扩散的有效路径;Katz、Shapior[9]在研究技术标准联盟中技术标准扩散时提出,通过技术标准联盟进行的技术标准扩散具有必然性,只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才可能独占技术标准,否则技术标准会以显性或隐性渠道扩散。

综上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标准扩散模式的研究相对成熟,分别对不同视角下的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研究与阐释。国内学者对网络环境下技术标准扩散路径研究较少,但技术创新扩散路径研究比较成熟,由于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标准扩散在扩散路径、扩散机理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加以借鉴。国外学者对于技术标准扩散路径的研究多是基于产业链视角,关注以产品为核心的技术标准扩散。

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可知,目前国内外在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和扩散路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环境的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和扩散路径展开研究,提出两大主要扩散模式和4种技术标准扩散路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后续技术标准扩散理论研究和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

根据扩散动力的不同,可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式是指依靠各级政府推动的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市场导向模式是指依靠市场推动的技术标准扩散模式。

2.1 政府主导模式

在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中,政府可以起到促进企业间标准合作与扩散的作用。因此,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可以通过政府主导模式进行。当市场中出现优于行业现有水平的技术标准时,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和行政力量,引导其成为行业准入技术标准,并促进其它企业对标准进行吸收与升级;当外来标准与行业标准发生冲突时,政府可以运用行政力量推动行业技术标准扩散,与外来标准进行竞争,促进行业技术优势推广,从而形成标准竞争优势。政府主导的技术标准扩散可以分为国家政策导向模式和地方政府推动模式,两种标准扩散模式的行政执行力度、扩散目标、主导方式、标准扩散在影响力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2.1.1 国家政策导向模式

国家政策导向对于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影响,多是从国家层面进行引导和推动。从国家政策导向目标看,技术标准扩散是为了实现国家产业竞争的战略目标,而非某个企业或某个产业集群。虽然这些促进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政策具有较强推动力,但其多为宏观指导性政策,并未对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进行具体化。因此,国家政策导向无法顾及到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只起到宏观指导作用和长远影响作用。扩散导向作用又可以分为直接导向作用和间接导向作用。其中,直接导向是指,当国内某产业受到国外技术标准冲击时,国家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政策、准入标准、检验标准等,协助抵御外来标准竞争,并提高我国相关产业技术标准水平,使其成为国家行业标准;间接导向是指,当国内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存在外来技术标准竞争时,为了规范产业,扶持其发展壮大,助其进入国际市场竞争而实施的政策导向。间接导向并不会像直接导向那样立即建立起行业技术标准并促进其扩散,而是通过长期扶持,引导产业内部力量自发形成最优技术标准,再进行标准扩散。

例如,在移动通信行业新一代通信标准竞争中,我国政府采取国家政策直接导向模式,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信标准上升为国际行业标准。2013年,在欧洲、美国率先提出的3G通信标准竞争中,我国提出的TD-SCDMA通信标准并不被国际移动通信行业接纳[10]。为了使该通信标准通过审核,信息产业部(现属工信部)提出我国新一代移动通信将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TD-SCDMA标准。在中国市场的诱惑下,最年轻、实力最弱的TD-SCDMA最终成为3G国际标准之一,国际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在设计制造通信模块时必须采用我国TD-SCDMA技术标准。这一举措不仅免除了我国通讯运营商的技术改造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我国通信产品制造行业购买国外专利技术的费用支出[11]。从该案例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通过国家政策直接推动,为我国通信行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提供了支持,这种以国家政策直接推动的技术标准扩散在宏观层面为我国相关产业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地方政府推动模式

地方政府推动模式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进行引导和推动。从地方政府推动集群标准扩散的目标看,主要是为了提高地方产业集群在区域市场中的技术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这个目标出发,地方政府对于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推动是直接并有明确针对性的。这些推动政策和手段的实施会结合地方产业集群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具体性。地方政府推动模式可以分为直接推动模式和间接推动模式。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之初,产业竞争力较弱、企业发展不均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立即建立某个企业技术标准并促进其扩散,因为这样会抑制集群中其它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因此,当地方产业集群处于发展初期时,地方政府应采取间接推动模式,鼓励集群企业间相互学习和竞争,使集群技术标准不断优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技术标准并扩散;当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时,地方政府应采取直接推动模式,寻求最优技术标准,并将其在产业集群企业间迅速推广,帮助地方产业集群在区域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国家政策直接导向相比较,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更具针对性,实际效果更好。

例如,广东省顺德区是国内乃至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强区。近年来,广东省质监部门在顺德区设立标准化试点,大力促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标准化战略,抢占优势产业国际标准制高点,将标准化战略作为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在顺德区政府指导下,美的集团、科达洁能等企业建立了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与标准对接,借助政府推动实现行业技术标准扩散。截至2015年,美的集团累计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超过3 500个,近千项发明专利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科达洁能专利标准转化率高达77%,并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超大、超薄板材冷加工装备和成型设备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打破了发达陶瓷工业国家的技术垄断。2016年初,顺德区承接了全国性团体标准项目——首批中国家居五金团体标准《家居用缓冲型暗铰链》和《家居用缓冲型抽屉导轨》,并通过了专家审定[12-13]。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不仅可以增强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还有利于地方产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在推动技术标准扩散方面更具针对性。

综上,国家政策导向模式和地方政府推动模式在技术标准扩散程度、扩散目的、介入方式、影响程度、标准影响方面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中央政府侧重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宏观标准扩散,地方政府侧重于推动地方经济中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技术标准扩散。

表1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政府主导模式比较

实施主体扩散程度扩散目的介入方式影响程度标准影响中央政府对具体集群程度较弱实施国家标准战略间接为主,直接为辅范围大,影响程度高提升国家产业整体技术标准竞争力地方政府对具体集群程度较强形成地方集群技术标准直接为主,间接为辅范围小,影响程度低提高地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竞争力

2.2 市场导向模式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市场导向模式建立在市场的开放性及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自发性之上[14]。在这种情境下,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会因企业技术标准成熟程度不同而在有所差异:在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形成之初,呈现出简单的线性扩散;随着技术标准成熟度提升,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呈现出发散式扩散;当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标准已被所有企业认同,此时企业技术标准将以网络形式在产业集群内部迅速扩散。

2.2.1 线性扩散(标准学习期扩散)

线性扩散是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的初级模式。在这个阶段,技术标准影响范围小、扩散效率低。如图1所示,在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刚形成时,只有少数集群企业掌握技术标准并在市场中获利。此时,趋利性使集群内同质企业逐渐向掌握技术标准的企业靠拢,而初始标准研发企业通过技术交易的形式进行技术标准出让,以获取更多利益。这些企业逐渐形成企业标准联盟,以此开拓市场并大量获利。随着联盟实力不断壮大,获利能力不断增强,会吸引更多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入标准联盟。为保证企业和联盟的市场利益,该联盟也同样以线性方式向集群其它企业进行技术标准扩散,从而逐渐扩大技术标准在集群乃至行业间的影响力。

图1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线性扩散

2.2.2 发散扩散(标准认同期扩散)

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会使技术标准逐渐扩散至其它企业,而技术标准影响力增强,会吸引更多集群企业对技术标准进行学习与模仿。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性扩散模式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技术标准的需求。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技术标准认同期扩散,产业集群企业间技术标准扩散不仅以某个企业为扩散源,部分企业形成的标准联盟也会成为技术标准扩散源。如图2所示,技术标准扩散呈现为一对多的发散式扩散模式,该扩散模式更具效率、能更好地满足集群企业的需要。随着标准市场化程度加深,企业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技术标准在集群内的扩散速度逐渐加快、扩散效率进一步提高,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影响力逐渐提升。

图2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发散扩散

2.2.3 网状交互扩散模式(标准普及期扩散)

在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后期,技术标准已被集群内大部分企业采纳。此时,技术标准已经在各企业内部推广并为其带来收益。同时,各企业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对集群技术标准进行二次研发并形成新的企业技术标准,即各企业对标准进行了升级。由于企业技术优势不同,对于技术标准二次开发的重点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开始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标准。如图3所示,产业集群内部技术标准扩散以网络交互模式进行,企业技术标准得以不断升级,通过持续地相互学习,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集群标准最优化、产业集群整体技术标准水平提高,以及集群在整个产业中的竞争力提升,进而带动集群内企业整体标准实力提升。这种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在集群标准成熟期采用,有助于集群技术标准不断升级,具有技术标准扩散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产业集群在行业内竞争力最强的特点。

图3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网状扩散

广东省中山市大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市场导向在不同集群发展阶段中的3种标准扩散模式运作情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中山市大涌镇居民将兴修水利替换下来的木材制成传统家具,受到青睐。80年代后,大涌镇作坊式的加工企业进入红木家具制造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镇政府从福建、江浙一带聘请了一批技术成熟的雕刻师,通过一对一的模仿和学习使当地红木家具作坊式生产企业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对外来技术进行模仿生产的标准扩散模式即为线性扩散模式(标准学习期扩散);第二阶段: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知名度得到一定提升。2001年9月,大涌镇被广东省认定为广东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大涌红木家具不仅广销国内,而且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在这种环境下,大涌镇政府为了规范红木家具行业竞争,打造大涌红木家具品牌,于2011年11月起草并获批了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15],红木家具产品必须符合该标准才能在国内与国际市场销售。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大涌红木集群企业纷纷进行技术升级以契合该标准。这种集群内企业将某一公认标准作为企业标准而模仿并推广的模式即为发散扩散(标准认同期扩散);第三阶段:近年来,随着红木家具市场走俏以及大涌红木家具品牌知名度提升,很多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开始模仿大涌红木家具并进入市场,影响了大涌红木产业集群品牌和产品销量。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抵御模仿者,大涌红木产业集群于2016年7月成立技术标准联盟,并在联盟内推行《中国名贵硬木家具标准》[16],该标准是由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依据各自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优势共同拟定的标准文件。集群内企业依据该标准相互学习、进行工艺技术改造,联盟标准的推行使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形象提升,有效防止了模仿者的竞争。这种在标准联盟内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形成了技术标准网络扩散模式(标准普及期扩散)。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为了适应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集群内企业技术标准扩散形成了3种不同的扩散模式。受市场自发力量推动的技术标准扩散,使得技术标准更具有竞争性。

3 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与方式多种多样。如图4所示,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主要有4种:基于联盟合作的技术标准扩散、基于技术交易的技术标准扩散、基于产品学习的技术标准扩散和基于人才流动的技术标准扩散。这些扩散路径处于不同层次,呈现网状扩散结构。在企业标准竞争与合作过程中,4种路径同时发挥作用,实现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

图4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3.1 基于企业联盟合作的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标准联盟是区域产业集群企业进行标准合作的主要形式。企业标准联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间的技术标准研发与学习,实现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实力提升和竞争力提升。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标准联盟建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产业集群所在地方政府为了提高集群整体实力、提升集群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为企业搭建产业集群技术标准合作平台,通过政策、资金、设备、技术支持,帮助集群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二是行业协会主导模式。在成熟的产业集群内,行业协会的地位明显。为了给协会内部企业创造更多获利机会,行业协会召集集群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标准合作平台,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产业集群内企业组建标准联盟的动机主要有4个方面:①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可以有效分散企业技术标准研发风险,减轻新技术标准研发与建立面临的大量企业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投入负担。因此,合作成为产业集群企业标准研发的必然选择;②成立联盟可以有效提升集群企业标准竞争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领行业标准制高点是各国、各地区企业的目标,产业集群企业只有通过开展标准合作,才能够在标准竞争中获得话语权,取得标准竞争优势;③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标准联盟有助于企业以低成本获得新技术。在产业集群标准联盟中企业间通过互相学习,实现技术交流并能够在企业原有核心竞争力基础上进行提升;④可以有效开拓新市场。相对于单个企业,企业标准联盟在进入新市场时更具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为联盟内部企业创造更多市场机会,获得更大利益。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建立后,可以通过双向对流扩散模式实现技术标准共享。当市场出现新的产品需求时,联盟企业根据产品技术的难易程度进行合作。联盟企业在技术标准合作时,通过任务分工和联合研发,共担研发投入,并对研发成果进行交流与共享,进而实现技术标准在产业集群标准联盟中有效流动。这种双向对流式标准研发合作有效降低了企业技术标准研发风险,并且有利于企业技术标准的有效扩散。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技术标准扩散路径效率更高、风险更小、速度更快。

例如,广东省佛山市自2012年开始,将建立和打造集群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手段,先后成立了内衣、LED照明、电源3个品牌产业集群.标准联盟通过联盟标准共享来规范产业,逐渐形成了品牌集聚优势,进而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以LED照明产业某知名品牌集群为例,2012年在佛山市南海区质监局的指导下,由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和电光源灯饰照明行业协会发起,联合区内12家LED照明骨干企业建立起南海区半导体照明标准联盟,并制定了联盟标准。经过两年的培育和建设,联盟标准实现有效转移和共享,该产业集群实施联盟标准后,2013年整个LED产业集群的产值同比提升25%,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由实施前的10%逐步递增到85%。形成品牌集聚优势后,2014年LED产业链产值规模达100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广东省21%的增长速度[17]。由案例可以看出,技术标准联盟的建立可以有效实现技术标准在联盟内高效转移,而联盟企业在实现标准转移过程中不但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提升了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3.2 基于技术交易的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随着全球技术进步速度提升,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当今全球商品市场争夺的要素之一。在现代市场中,技术和所有商品一样可以进行标价和交易。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间技术的频繁交易,科技中介应运而生。科技中介机构是企业间技术交易的桥梁和纽带,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易提供各种相关服务。

在产业集群中,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企业间技术交易,还有技术培训、企业融资、技术咨询等服务。从产业集群科技中介服务模式看,主要有3种:一是产业集群企业间技术交易。在这种模式下,集群企业间通过资金支付、技术交换、市场补偿等方式进行技术交易。伴随着这种技术交易,企业技术标准也随之迅速扩散到产业集群内部的相关企业,有效实现了产业集群企业间技术标准扩散;二是产业集群企业直接购买技术专利或者购买科研院所技术研发成果。在这种模式下,通过科技中介机构,产业集群企业采用联合购买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成果。出于对市场的预判和评估,这种技术购买往往具有前瞻性,因此能更好推动这些技术提升为行业标准,并在产业集群内部扩散;三是委托研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业集群企业通过科技中介机构把科技研发工作委托给社会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专业实验室,通过资金投入,获得技术成果回报。与以上两种模式比较,委托模式风险较高,但投入相对较少。伴随着创新成果产出,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也会转化为技术标准在企业间扩散。

从以上模式看,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产品交易、技术标准扩散中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在产业集群科技中介机构作用下可以有效实现企业技术标准资源整合,推动企业间、企业与社会科研机间技术标准的转移,实现产业集群间技术标准信息充分交流,为技术标准的建立与扩散起到桥梁作用,并能降低技术标准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扩散成本,提高技术标准扩散效率。

例如,美国高通公司是一家以芯片设计与生产为主的企业,该公司在移动通信CDMA技术领域拥有1 400多项专利,并建立了多项通信标准。公司依托其掌握的核心技术专利,使企业技术标准上升为国际行业标准。目前,高通公司仅依靠技术交易就为企业创造了巨额利润。采用其通信技术标准的基站生产商、通信设备生产企业都需要向高通公司购买技术专利,才能达到行业技术标准[18]。由案例可见,这种以技术交易为主的技术标准扩散,不仅实现了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而且也为企业带来了收益。

3.3 基于产品学习的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企业间的技术标准竞争逐渐从单一企业间竞争发展成为产业链竞争。一旦企业所在产业链获得技术标准优势,企业也会随之获得竞争力。相反,无论单个企业实力多强,一旦其所在产业链失去技术标准优势,企业也会失去竞争力。此外,企业间技术模仿速度会随着技术进步速度提升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目地是在市场中获利,因此企业技术和技术标准会在产品的市场推广过程中被动扩散,企业间技术标准模仿行为不可避免。

从纵向来看,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方面是利益共同体,拥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长期协作关系。因此,其在产业链中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依托这种关系,企业愿意主动与产业链上其它企业共享技术成果和技术标准,以此换取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而这些来源于产业链企业间的技术标准会随着企业合作关系在产业链上扩散,并发展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产品标准。这种扩散具有自发性、高效性。从横向来看,产业集群内同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利益竞争者关系,由于同属于一个产业集群,这些企业间信息传导速度很快。因此,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产业集群企业间产品、技术以及技术标准的模仿不可避免。这种标准模仿和扩散对于整个产业集群来说同样也是正向推动。标准模仿带动标准升级,而新的标准又带动技术扩散。伴随这种往复的标准升级过程,产业集群整体技术标准竞争力得到提升。相对于整个市场,产业集群会获得更大的技术标准竞争优势。

根据以上两种基于产品的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路径,技术标准在集群中分别以主动扩散、被动扩散两种方式进行。无论是那种方式,对于集群整体而言都是有益的,都可以实现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在集群内部转移,这种非集中扩散具有自发性、市场性、高效性。从市场实践看,这种技术标准扩散实际效果最好,也更容易在集群技术标准扩散中普及。

例如,基于产业链核心产品上下游配套合作的产业集群,多采用基于产品学习的技术标准扩散方式。2011年,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为依托,长三角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集群总产值占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总产值比重的28.56%。在集群内以上海大众为主的集群核心企业在汽车制造标准制定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引进德国大众的生产技术标准,上海大众建立了汽车整车生产组装技术标准。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内以万向集团、亚太机电集团等为核心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为了实现整车零配件的配套生产,必须学习上海大众等汽车整装企业的产品技术标准,以生产出符合汽车组装标准的零配件[19]。由案例可见,在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中,产品零部件配套企业必须学习核心企业产品制造标准,才能进行配套零部件生产,从而实现了集群内技术标准的扩散。

3.4 基于技术人才流动的企业技术标准扩散路径

当今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拥有能够引领企业技术发展的高端创新人才,企业就获得了在技术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的基础,并在标准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人才不会永远为一个企业所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人才流动使引进、留住人才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必然趋势。

造成产业集群企业间技术人才流动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利益驱使。趋利性会使技术人才向产业集群中福利待遇更好的企业流动;②自身能力得不到更好发挥。受某些企业条件限制,技术人才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能力价值,自身技术水平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技术人才向其它企业流动;③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技术人才重视不多。管理者在利益分配方式、人员激励方式、任务分配方式等方面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科技创新人才,导致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选择离开。

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企业技术标准得以扩散。这种扩散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最为普遍的扩散方式是,产业集群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向其它企业流动,企业技术标准随之进入其它企业;其次,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建立新企业的方式,使原企业的技术和技术标准得到扩散;最后,某些企业技术人员会通过非正当手段使企业技术标准外泄,导致企业技术标准扩散。从以上分析看,企业技术标准通过人才流动方式而扩散,呈现出普遍性和被动性特征,即产业集群内同质企业间技术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流动不会随着企业意愿而转移,从而技术标准扩散是自发的和必然的。

例如,2016年11月,广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广州市高新区顺利通过验收。自示范区建成以来,有5家企业发布了国际标准13项,42家企业发布国家、行业标准410项,这些标准的建立及扩散与开发区人才流动和聚集密不可分。广州高新区不断加强人才交流、引进,与75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科技人才合作双向互动机制,与32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研发资源共享关系。另外,跨区域产业集群间的技术人才合作也促进了人才的横向交流与标准扩散。2016年末,以青岛高新区为代表的地区产业集群与广州高新区建立了人才合作机制,在生物芯片、医药制造等领域采用产业对接模式搭建起人才共享平台10余个[20],并取得良好效果。由案例可见,这种人才互动机制不仅促进了产业集群科技人才流动,同时也实现了相关产业技术标准的有效扩散,对产业标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推广与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4 结语

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是形成产业集群整体优势的关键。我国要想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把我国产业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区域产业集群是地方优势产业聚集区,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根基,如何更好地构建我国产业标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选择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和扩散路径是提高产业集群中技术标准扩散效率的关键。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与路径,首先从政府角度、市场角度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的4条主要路径以及企业路径选择问题;最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辅以相关案例对研究内容进行说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蕙馨,王硕.网络效应视角下技术标准的竞争性扩散[J].中国工业经济,2014(9):135-147.

[2] 李薇,李天赋.国内技术标准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25-31.

[3] 吴文华,张琰飞.技术标准联盟对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45-53.

[4] MARTIN R.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in economic geography[M].Oxford: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2008:77-94.

[5] 杨国忠.论国家级高新区多元技术创新扩散路径——以长沙高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14):18-23.

[6] 安果,伍江.产品内分工、技术扩散与我国技术进步路径[J].发展研究,2012(5):12-21.

[7] 邹樵,陈建洪.共性技术扩散的途径与动力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1(12):14-15.

[8] KIM C, SONG J.Creating new technology through allianc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int patents[J].Technovation, 2007(27):461-470.

[9] KATZ M, SHAPIOR C.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6):424-440.

[10] 王江,武秀娟.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3):23-27.

[11] 石涛.国外电信业规制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6):177-180.

[12] 刘炜.产业集群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3(3):518-530.

[13] 商惠敏.广东产业集群联盟标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4(7):4-18.

[14] 李薇,李天赋.国内技术标准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25-31.

[15] 李兴畅, 王洁, 张佳琦.大涌镇红木家具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初探[J].家具,2014(2):44-47.

[16] 海凌超,王红强.我国家具行业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建设[J].木材工业,2017(1):20-25.

[17] 方婷.佛山市制造业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现状分析及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7(7):183-184.

[18] 袁俊.专利·标准贸易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2):42-48.

[19] 郭燕青,徐菁鸿.中国五大汽车产业集群生态位研究[J].生态经济,2014(1):204-244.

[20] 胡兰.广州高新区:打造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J].中国高新区,2017(2):12-13.

Study on the Diffusion Mode and Path of Enterprise TechnicalStandard in Industrial Cluster Environment

Li Daqing , Li Qing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Technical standards Competition is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in today's worl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to obtain the standar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w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marke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Use the comparison and model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diffusion standard and diffusion path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n the cluster.The two main modes of the diffusion of enterprise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the four diffusion paths, Industrial clusters under what condition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odel and diffusion path.The research of the article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iffus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s;Standard;Diffusion Mode;Diffusion Path

DOI:10.6049/kjjbydc.201708X277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3-0077-07

收稿日期:2017-10-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179)

作者简介:李大庆(1976-),男,辽宁阜新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李庆满(1971-),男,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管理。

(责任编辑:林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