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产业军民深度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

张近乐,尚 涛,蔡晨雨

(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摘 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促进国防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防科技产业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平台。将国防科技产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归纳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军民共转、民企参军等6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资本、人才、制度、组织、市场、产业链等7个方面探索相应的军民深度融合路径,以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国防科技产业;军民融合模式;军民融合路径

0 引言

军民融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理解。广义的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把地方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要素融入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之中,形成军中有民、民中有军的状态,使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

狭义的军民融合包含“军转民”和“民参军”两个方面。“军转民”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强调军事技术在民用领域的使用;“民参军”指将民品研发生产中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军品研发、生产领域,直接或间接为军队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强调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世界军事工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促进国防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中央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2017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利国利民大战略。

军民融合模式是指在军民融合实践中,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组织方式与方法。军民融合路径是指在军民融合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性规律和途径。面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好趋势,如何抢抓军工发展体制转型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防科技产业军民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学者就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索。

在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领域,张勇[1]探索了知识创造视角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6种模式。张继海[2]指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由体制融合、机制融合、法制融合和资源融合构成。董晓辉[3]总结比较了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李志新[4]分析了DA理论与工业动员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内在联系。王少华[5]探索了陕西省军民融合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田蔚[6]提倡通过军工优势资源向民用资源转移等5种模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在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领域,杜人淮[7]提出模块化网络组织模式是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贺新闻[8]建议通过利用国家工业化基础等途径加快军民融合进程。侯光明[9]认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经历了“军民两用”等4个阶段。杨志坚[10]提出我国军民融合要在战略、技术、法规以及信息上实现协同。可以看出,现有关于军民融合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多从特定视角出发,而从整体上对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梳理的研究较少。

1 军民深度融合模式

在军民融合过程中,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所归纳的军民融合模式也不尽相同。根据参与主体不同,本文将军民深度融合分为以下6种模式:

1.1 院所自转模式

军工院所根据自身科研优势、科研特长,将科研成果进行自我转化,使科研成果应用于民品领域。例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中国兵器集团第58研究所等在四川省绵阳市的国防科研院所加速自身成果转化,催生了利尔化学、中物仪器等一大批“军转民”企业。上市公司利尔化学已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高效安全农药生产企业,成为“院所自转”的典型代表。

在院所自转中,可以根据技术转移模式划分为军民技术直接转移和军民技术二次开发转移两种。大部分军用技术在开发时追求高性能而不计成本,但当这些国防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时,民用产品市场承受不了如此高昂的成本和价格,同时,大多数产品也不需要如此卓越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后实现转移。

1.2 军工自转模式

军工自转模式是指军工企业直接研制开发一般民用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军民融合实践中基本的形式,其特点是军工企业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开发出民品参与市场竞争。一般采用建立军民品生产线的方式,即建立一些与军工工艺相似、技术相近的生产线,生产民品或半成品。例如,军工企业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近8年增长超过10倍,2015年突破200亿元,二次雷达系统科研生产基地异地重建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军工自转”的范例。

军工企业将部分军品生产技术转移出来用于民品研发和生产,发展技术相近的同类民品产业。这一军民融合模式,既可以将生产技术装备、材料、人员和技术等由军事专用性全部转变为军民通用性,也可以在尽量降低军品生产专用设备、人员、材料和技术比重的前提下,力求使用共享设备等进行军品和民品两用生产。

1.3 院企联转模式

院企联转模式是指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合作进行技术转移。军工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使之成为民品领域的创新产品。比如,中物院与九洲集团联合组建的九九瑞迪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数字成像仪器中心,其产品填补了我国工业CT生产的空白并已实现产业化,成为“院企联转”的典范。

在这一模式中,国防科研机构承办、创办民用企业是充分开发国防科研潜力的有效方式。在相关民用生产领域,通过承包、租赁、兼并、技术入股等形式,承办技术力量薄弱、经济效益差但行业对口的中小型民用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发展。而那些研究层次高、研究方向专、技术难以被一般民用企业吸收的国防科研单位则自己创办企业,形成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高技术产品和产业,走军工自转的路子。

1.4 校企联转模式

部分具有军品研发资质、从事军品研发任务的高等院校将其在军品研发中产生的技术或衍生技术用于民用生产,与民品企业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体,形成校企联转模式。西北工业大学与民营企业联合组建的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从高校与企业的比较优势来看,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在航空、航天、核、船舶、电子以及兵器等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军工集团承担的应用型项目或者工程项目任务紧、压力大,科研任务涉及理论问题以及一些关键技术难点,也需要寻求优势高校帮助解决,这也推动了军民融合。

1.5 军民共转模式

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联合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托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专门从事军工产品或技术衍生民品生产。比如,2010年中航工业西飞集团公司与法国海峰集团控股的埃塞公司联合设立赛威短舱有限公司,其依托西飞的技术和人才,主要从事开发、制造和经销商用飞机短舱系统组件与部件。

军民共转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可以在不改变自身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多方面的合作,这种联合可以很快形成整体力量,有利于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充分发挥整体中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有效缓解军口单位的生产周期性波动,也可以带动民口单位的迅速发展。

1.6 民企参军模式

民营企业在从事民品生产的同时进入军工生产领域,从事军品生产或为军品生产提供各种配套服务,是军民融合的另外一种模式。比如,西安天和防务有限责任公司以智能安防起家,逐渐将业务领域扩展到低空防御、预警产品、隐身超材料等的研发和生产上,成为民企参军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针对“民参军”的法规、制度逐渐完善,民口企业、民用技术和民间资本参与国防科研生产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在当前鼓励、支持和引导“民参军”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使用、轻培育”现象,对“民参军”主体培育工作重视不够。民企在参军过程中往往处于产业链外围,而作为民企竞争对手的军工企业,在优惠政策、订货渠道等方面占据着“先发优势”,使民口企业处于相对劣势的境地。

总之,多种军民融合模式有助于在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互补发展态势,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些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 军民深度融合路径

军民融合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就是对技术、资本、人才、制度、组织、市场、产业链等融合要素进行动态融入的有机过程。其中,技术、资本、人才为基本融合要素,制度、组织为运行保障要素,市场、产业链则是基于需求侧、供给侧的融合要素。藉此,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探寻军民融合路径:

2.1 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基础,技术融合需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技术的渗透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环节全部或部分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形成新型产业。在当前军民融合实践中,技术融合虽然存在,但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技术融合。

(1)构建更加市场化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导向。一是科研机构的设立、重组或破产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二是国防科研机构必须面向市场,按照“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原则,围绕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向和目标,设计自身的运行模式,完成改造和重组。在技术融合中,应当依据不同区域国防科研机构科研生产性质与服务对象,确定合适的运行模式。

(2)构建动态的技术融合方式。深度的军民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组织形态和运行模式等都在不断变化中。随着这些发展与变化,军民融合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是一个不断积累、探索、创新的过程。

(3)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军民用产业各自的比较优势,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利用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的新型业态,构建不同形式的军民融合产业类型。不同产业的功能作用、技术优势、特色各有不同,需选择合适的技术连接与产业关联方式,构建差异性的融入途径。

2.2 资本融合路径

军民融合产业要实现军地双方的资本凝聚,其核心是资金融合。通过资金融合,可以解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使民间资金找到“出路”,派上用场,产生效益,实现军民融合资金瓶颈的突破。

(1)设立军民融合专项资金。借鉴国内外军民融合产业设立专项资金的做法,制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可以以专项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军民融合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领域,从军民结合产业化、军转民技术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军民结合创新能力建设、军民结合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

(2)广泛拓展资金来源,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通过引进外部战略合作伙伴、优质资产上市等方式,推进股权多元化,通过对民用市场军民融合产业的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凭借资本市场的优势,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助力军民产业融合。

(3)引入军民融合产业成长的风险投资机制。在资金来源上,根据军民融合产业特征,借鉴世界各国经验,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成长。借助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识别先进的军民两用技术,并对其进行投资和培植。发现创新、扶持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化创新,既满足军方对该项技术的需求,又满足民品市场高额回报的需要。

2.3 人才融合路径

在军民融合过程中,需要有效整合军用与民用领域的人才资源,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1)构架军民融合人才管理制度。一是按照“事业并重,岗位同荣”的理念,构建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搭建人才融合与价值实现的产业化平台,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保持一致,并建立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三是构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融合的企业文化,建立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文化环境。

(2)构建军民融合人才培育体系。一是通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与融合,鼓励高校在关键领域为国家培养军工技术人才,建立军地人才共育共享机制;二是通过推动国防领域科研人员从事民用科研或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和吸引国防科研人员到军民融合产业领域从事科研生产活动。

(3)将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引入军民融合人才队伍之中。一些民营企业在通信、电子、船舶、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并且在“民参军”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军民融合技术人才。因此,应鼓励民用领域人力资本参与军民融合产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引入民用领域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促进民营企业及其科研人员参与军民融合,拓展军民人才融合路径。

2.4 制度融合路径

推动制度的军民融合,就是打破制度安排的军民分离格局,把与国防工业发展有关的”涉军制度“和”非涉军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军民分离制度体系向军民融合制度体系的变迁。①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的参军能力,构建军民融合的制度融合路径,建立适应市场化需要的制度形式;②加大对国有企业搞民品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的薪酬激励;③构建宏观、中观、微观的制度融合体系,全面解决民营企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标准过于繁多苛刻等问题;④提升整体规划和有序推进能力,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制定分类型、分年度的培育方案和实施计划;⑤按照“多方联动、分步实施、协调配合、注重实效”的要求,解决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示范作用大的先行项目,以点带面,梯度推进。

制度的军民融合还需针对军民融合成长周期,设计不同的制度结构与政策工具。在起步期,政策工具的重点是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投融资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在成长期,政策工具的重点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防采购。在成熟期,政策工具的重点是支持优势产业链、重点基地建设,提升集群化水平,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实施,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2.5 组织融合路径

随着军用与民用产业的融合,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化,两种产业的组织结构也要提高协同性。因此,应当从企业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使得企业组织结构能够为军民深度融合服务。良好的组织结构协同性能够促进产业融合,若组织结构的差异化较大,就会阻碍融合的顺利进行,使得产业之间无法自由地融合发展,无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目前军民融合的组织融合还存在组织结构复杂、层次较低、价值链环节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需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进行推广。例如,中航一飞院与通航国际等进行了多维度的组织融合,一飞院负责研发,民企则提供研发费与股权激励并在后期进行收购等,通过组织的融合,灵活地组织好军、民用资源,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成长与军民融合方式的优化。

2.6 市场融合路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各相关产业为了保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需要瞄准新的市场寻找发展契机,市场已成为相关产业融入军民融合产业的有效路径。市场竞争包括价格、服务、品牌、销售渠道等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对于军工企业而言,要进入竞争激烈的民用市场,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业,发展核心产品。市场融合路径可以分为“军转民”与“民参军”两种:

(1)在“军转民”的市场融合中,要把握好与主业紧密相关的原则,体现自身核心竞争力,充分考虑产业成长潜力,挖掘未来市场发展方向,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要着重推动军工集团精干军工核心业务,将前瞻性、战略性科研与总体集成任务纳入国家统筹管理;推动军工集团核心军工业务与其它业务的分离,改革调整对军工核心业务考核的经济价值取向;推动军工集团非军工核心业务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2)在“民参军”的市场融合中,核心在于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外围协作范围,将国防科技工业植根于国家大工业体系之中,认识到民口企事业单位是国家大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军事需求信息分类、分级发布机制,搭建竞争性采购平台,推动非核心军工产品货架式采购,使得民口企事业单位能够通过正式渠道获得军队与国防建设相关的需求信息,打破军民信息不对等状况。

2.7 产业链融合路径

对于军民深度融合而言,应当对产品研发、功能设计、零部件生产和设计等进行产业链细分,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拓宽产业链,促使核心军民企业实现生产融合,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协同规划,整合产业链领域的军、民用资源,加强跨行业、跨领域、跨所有制等的联合攻关,实现整条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就国防工业生产企业而言,按照规模和职能可以分为主承包商和总体装备厂商、子承包商和部件制造厂以及零部件、固定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厂商等几大类。在军民融合的产业链条中,主承包商和总体装配厂商一般是军工企业,但同时也生产民品;子承包商和部件制造厂商以及零部件、固定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厂商则通过竞争机制中标,既可以是传统的军工企业,也可以是民用部门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在军民深度融合过程中,要辨识制约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关键生产要素,不仅要加强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产业链融合,而且要加强产业链中无形的知识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在零部件、品牌、专利、金融等领域,探寻可能的军民融合方式,有效解决产品军民分割导致的产品使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以及由于产品使用不充分或重复购置带来的闲置和严重浪费等问题,最大限度地破除产品军民分割的发展格局,构建产业链结构中产品、服务、知识等全方位的融合体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军民融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将军民融合模式划分为院所自转等6种模式,将军民融合路径划分为技术融合路径等7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军民融合模式与路径

模式与路径概述军民融合的模式院所自转模式军工院所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专长,将科研成果进行自我转化,应用于民用领域军工自转模式军工企业将军品技术转移出来用于研发和生产,发展技术相近的同类民用产业院企联转模式军工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联合将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成果化,形成民品领域的创新产品校企联转模式部分具有军品研发资质与研发任务的高等院校将其技术与成果用于民品生产军民共转模式军工企业和民企联合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从事军工产品或技术衍生民品生产民企参军模式民用企业参与军品订购、产业链或技术研发,以及为军品提供各种配套军民融合的路径技术融合路径构建市场化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导向;构建动态的技术融合方式;构建差异性的技术连接与产业关联方式资本融合路径设立军民融合专项资金;拓展资本来源,推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引入军民融合产业成长的风险投资机制人才融合路径构建军民融合人才管理制度;构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军用领域人才到民用领域工作;将民用领域人才吸收到军用产业领域制度融合路径提升军民融合规划与有序推进;将涉军制度与非涉军制度有机结合;破除“军转民”、“民参军”的制度障碍组织融合路径军地管理体制的军民融合;企业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的军民融合;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的军民融合市场融合路径规划与整合军用和民用市场;挖掘“军转民”的潜在市场空间;拓宽“民参军”的市场融合渠道;推动价格、营销、品牌、销售渠道等市场要素的深度融合产业链融合路径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链的协同规划;拓宽军民全产业链融合领域;整合产业链的军民用资源,相互渗透、协同发展

总而言之,军民融合状态多变,加上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从军民融合的模式与路径选择等多方面着手,切实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勇,骆付婷,贾芳.知识创造视角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模式及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4):111-117.

[2] 张纪海,乔静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111-116.

[3] 董晓辉.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态势与主要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3):111-115.

[4] 李志新.DA视角下工业动员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8).

[5] 王少华,牛振喜,刘天航.陕西省军民融合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19-23.

[6] 田蔚.贵州省新型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32-34.

[7] 杜人淮,熊飞,张萸.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C].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

[8] 贺新闻,侯光明,王艳.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业化路径:基于军民融合的战略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2):47-51.

[9] 贺新闻,候光明,王艳.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国防科技工业化路径[J].军事经济研究,2011(4):34-37.

[10] 杨志坚.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4):99-102.

The Models and Paths of Deep Civil-Military Merging in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

Zhang Jinle, Shang Tao, Cai Chenyu

(School of Humanities, Economic and Law,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129, 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civil-military merging is a necessary wa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with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 is not only a best carrier but also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deep civil-military merg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ivil-military merging into 6 types, they are transformation inside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transformation inside the militar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militar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militar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military enterprise and private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 entry into the military field. On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mode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ivil-military merging in 7 ways, they are technology, capital, talents, system, organization, market and industrial chain. In general, this paper hope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military merging.

Key Words: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 Civil-military Merging; Merging Model; Merging Path

DOI:10.6049/kjjbydc.201708X092

中图分类号:E-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3-0133-05

收稿日期:2017-10-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JL00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项目(2016ZB00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7KRM108,2016KRM139);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咨询专项”子项目(2017-ZD-02-04-01)

作者简介:张近乐(1965-),男,陕西兴平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产业管理、国防经济学;尚涛(1979-),男,陕西武功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蔡晨雨(1992-),女,四川绵竹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与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