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向下中小微企业网络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及路径研究

黄江泉1,张国庆2,谢艳华1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企业竞争优势论表明,企业成长的力度与高度取决于其它动态竞争能力,协同能力是关键的竞争力,而协同建立在双方或多方的网络关系基础之上,无处不在的客观网络关系决定了成长中的中小微企业必须从网络视角不断创新协同机制、提升网络协同能力。运用企业成长论、网络论、协同论,从中小微企业“天生弱势”及其成长的网络化客观事实两个基本特性出发,通过理论推演,建构以协同网络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网络圈层结构模型,揭示企业网络化协同发展这一内核,剖析基于协同能力以整合资源与机会的企业成长机理,提出基于协同网络JMS模型的网络赋能新观点。研究发现:中小微企业网络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应是一个涵盖协同网络、协同动力、协同引擎、协同平台、协同主题等在内的网络层面的系统性创新,创新思路亦应在确保协同网络通路畅通上下功夫。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成长导向;网络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

0 引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创办一个小微企业不难,但是,要促其成长并真正做大做强则很难。因此,如何促进中小微型企业成长,是相关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三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①企业一旦创办,就会有意无意地嵌入到客观存在的各种网络关系之中;②企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互动及协同发展;③如何建立协同、促进协同、实现协同,对于中小微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本文从中小微企业成长所依存的网络关系系统出发,以拓展网络关系、追求协同效能为落脚点,探究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机制与路径创新,为指导与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1 研究综述

1.1 中小微企业成长

企业成长是一个渐进并趋强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及具有一定成长迹象的组织所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1]。由于成长的复杂性,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企业极少,学者们视企业成长为一个具有“黑箱性质”的问题[2]。学者们纷纷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人们了解企业成长这一黑箱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从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看,包括分工论、资源论[3]、能力论[4]、企业家论、环境论[5]等。从企业成长模式看,张敬伟(2013)概括了线性成长、非线性成长和过程机理3个视角。张钢和于小涵(2002)总结了我国家族式企业成长的4种模式: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混合型成长。吴照云与黎军民(2005)则认为我国民营企业成长有5种模式: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企业迁移与企业集群等。饶扬德等(2008)在此基础上认为创新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应在技术、市场与制度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间协同创新,以获得持续成长。从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看,包括外生成长论、内生成长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此外,企业生命周期论、系统及其功能论[6]等亦对企业成长机理作出了一定解释。

目前,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加深及企业整合发展需求的增加,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与企业协同发展内在需求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不过,直到今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理论界对于企业成长概念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纵观前人研究发现,企业成长研究经历了从外在到内在再到内外兼顾的基本思路,为人们在开放背景下探求企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理论启迪。

1.2 协同创新

在开放时代背景下,协同越来越被视为一种企业发展既定战略而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管理理论逐渐朝多维化、开放化、网络化发展,协同创新思想也由此产生,并广泛应用到企业内外部各领域,不论是从企业与整个环境、产业之间宏观协同还是中观层面协同,也不论是从协同的垂直与横向方向抑或协同主体、组织结构、维度、层次、驱动力、运行机制与模式等方面,随着协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突出,拓展协同研究领域、寻求协同创新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企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最佳创新模式,是企业突破自身约束,获取与整合外部资源的重要方式和关键途径[7]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需要通过协同进行知识创新以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具体到中小微企业,原有的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观等已不能很好地解释其成长发展问题,动态能力才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动态协同能力及其创新特别是与外部环境各主体协同的能力是这些中小微企业得以成长的基本保障与动能。

网络化是提升中小企业存活率和成长性的重要组织发展模式,是对企业外部资源的一种战略性使用,是克服中小企业成长障碍的有效途径。Larsson[8]发现,与外部专家和指导者缺少关系对接是小企业实现扩张的障碍之一,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新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从多种网络主体处获取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而且,信任度高的网络关系能力是影响新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过,学者们一致认为,网络形成只是协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9]。只有通过协同网络创新、提升网络协同能力,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整合资源功能,才能通过协同获取竞争优势,这样,协同便在企业成长中扮演了一个中央处理器角色,有力地向人们揭示了企业黑箱的一部分。

纵观已有研究,学界主要从协同创新内涵、维度划分、机制设计、效率评估及创新模式、绩效等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并未围绕协同本身具有的网络性特点展开协同创新研究;②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产学研等方面的合作,缺乏具有更高适用价值的协同创新研究;③对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发展和成长机理关注度不高。

鉴于与外界利益者的网络化协同能力对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关键意义,本文梳理中小微企业成长机理,揭示其成长的独特性、系统性、网络性、层次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协同能力支撑企业成长的网络化协同圈层模型,从协同的网络关系这一特征出发,系统探究协同机制的本原性、普适性等内在规律,避免协同机制创新研究具象化等倾向,力图为中小微企业成长提供一定指导。

2 成长导向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网络圈层模型建构

2.1 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基本特征

鉴于中小微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作了大量探究,但是,都未能结合企业自身时代特点与客观环境作出系统性揭示。一个中小微企业从创办到成长、成熟,尽管充满复杂性或存在“黑箱”,但是,也会遵循一定内在规定性,具体来说,该过程至少包含以下3个基本特性:

(1)资源性。根据企业本原论,企业成长是在一个不确定性环境中,通过企业家敏锐观察力与资源运作能力,不断从外在环境中发掘与获取资源并转化为创业机会以逐渐消除不确定性进而揭示企业内部“黑箱”的过程。资源基础论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均离不开足够的资源尤其是那些异质性、互补性、关键性资源。中小微企业可能因自身规模与实力、市场声誉等局限而难以从其他资源所有者那里得到对方主动性投入,因此,需要在增加自身资源的同时主动出击,对接资源所有者并与之结网同盟,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最优化。

(2)竞争性。企业成长力直接取决于其竞争力,亦即企业成长是一个以竞争力为自变量的二像函数。中小微企业运作灵活,在市场缝隙中大有存在空间,然而,若不能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则不可能成长壮大,但是,其可以借助一个独特的创业机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为使这一独特机会得到呵护并转化为强大的市场活力,应与其它中小微企业或者希望获得资源互补的利益者开展协同互动,形成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协同网络圈,并通过协同整合转化为市场优势。因此,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与培育协同、整合的能力,而且,中小微企业还须针对开放竞争的时代背景不断创新协同机制与模式,以求获得更大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不仅体现为如何获取外部资源以解决资源短板问题,而且体现为利用自身独特优势资源,通过协同互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进而支撑企业成长与发展。

(3)协同性。企业的协同性又表现出层次性与跨界性特点。所谓层次性,是指中小微企业在与其它协同主体构建关系网络时,由于不同协同主体与自身协同的频率、利益不同而存在一定层次性。它又区分为两种情况:①层次间存在很大协同差异,即不同类型的协同主体处于不同网络层次中,比如,中小微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围绕原料、产品供应、销售等市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核心圈层,也有与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所结成的资源支持层,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性服务机构结成的信息辅助层;②同一层次内,中小微企业与组织机构开展关系协同时存在一定差序格局,即与某些协同体的关系更紧密、协同效果更突出,而与其它机构之间的关系协同显得很一般。跨界性是身处网络系统层次之间的中小微企业在整个大系统下与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同层次间、不同层次间的立体交叉跨界协同网格,这也要求中小微企业具有更强的协同意识与协同能力以实现跨层界协同,因为它将面临更复杂的系统、更多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2.2 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网络圈层模型建构

基于企业成长的三大特性,本文构建了基于协同竞争力支撑企业成长的协同网络圈层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网络圈层协同支撑中小微企业成长框架模型

该模型清晰显示,企业成长的力度与高度取决于其协同力度,而协同力是当今开放竞争社会中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最具核心的一项动态竞争能力。企业成长的轴心是对资源与机会进行整合而孵化出企业组织,并借助协同力获取竞争优势。该轴心点也是这些组织协同网络圈层发育的核心点,核心点用空心圆点表示,形象地揭示企业为获取外部协同效力,首先应确保企业内部是一个资源整合、分工协作的协同圈层组织,它是外部有效协同的基点。紧靠核心轴点的是同中小微企业交往密切、利益休戚与共的核心圈层,该圈层中有着大量紧密结合的上下游企业,它们更多地基于市场交易而频繁互动,在此亦称为市场利益互动圈层。紧挨核心层的是资源输入、输出层,也称为次核层,在该圈层内,存在大量企业运营非常关键的资源所有者,与这些主体建立关系有利于获得资源支持、提升资源协同效应与企业竞争力,故也称为资源层。位于最外围的是环境层,包括企业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政府政策制度环境,该环境提供了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是企业得以创办的基础。若离开了与自然环境、社会特别是与政府政策的协同,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由于企业内部协同以及与外部各利益者协同都离不开整个大环境层的支持,因此,也称为环境包络层。介于环境层与次核层之间的是起中介服务作用的中介层,它们在企业协同效应实现中扮演辅助角色,故称之为辅助层。这些层次的划分表明企业是一个身处网络环境中的网络化个体,企业出于一些特定需求,可以同其中某个网络层中的一个或几个组织建立起较纯粹的二元网络关系,但是,由于企业需求是多元的,它们在拓展网络关系时经常创建或参与一些跨层次的综合性、立体化网络组织,而且,这种网络型态是企业寻求网络协同的常态,协同能力的强弱关键体现在一个企业组织对各层界网络圈的协同整合力上。

3 成长导向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网络圈层模型解构

协同发展网络圈层结构模型揭示了企业从产生到协同再到成长,以及由各协同网络圈层及其协同竞争力决定的企业内在成长规律,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揭开企业成长“黑箱”提供了新的观察方向。

3.1 企业成长机理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为实现成长目标,首先,必须立足其所依赖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系统。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及成长离不开外界环境,环境也许是影响企业成长最主要的因素。理查德·达夫特指出,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总体或局部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有机集合,它不仅为许多企业组织的诞生孕育了无数机会,而且,环境内蕴藏着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环境的特性对于企业创办及其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环境的支持性、宽松性对于企业创办与成长效果尤为明显。国内对环境的研究基本围绕价值与层次展开,环境价值研究集中体现在系统论、因素论与平台论3个方面;围绕环境层次或环境维度,张文涛(2006)将其细分为3个层面:宏观的体制、中观的社区和微观的群落;陈业华(2010)则根据环境对企业的不同影响区分为宏观环境与任务环境,Lewin等(1999)在其构建的企业、产业和环境多层次协同演进理论模型中将环境细分为制度环境和超制度环境。鉴于环境在企业创办及成长中的作用,结合其所具有的系统性、资源性、交换性等特点,本文认为企业成长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更离不开制度与政策环境的健康引导和支持,这是任何一个中小微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环境为企业成长创造机会并提供资源,机会与资源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赖,它们都从环境中来又都成为企业成长的基点。一个好的成长机会如果缺乏资源扩充、异质性资源获取,将很难在激烈市场中持续下去。资源论者突出了资源在企业成长中的决定作用,而能力论者在揭示企业成长内核时,也对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能力的认知持一致态度。彭罗斯(1959)指出,一个企业的成长在于其所拥有的资源及资源扩张能力。依赖客观环境,企业有了创办与成长的机会,亦拥有了一定资源基础,但是,要获得竞争优势,还须通过外部环境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不断调整资源获取方向、资源整合力度及资源价值有效配置,本文将这种资源获取能力称为协同能力,该能力特征在于协同双方的主体多样、响应及时、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利益互惠、价值共创,它是一种基于开放、整合与共促环境的多赢动态能力,该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竞争与抗风险能力进而决定企业成长力度与高度。图2揭示了企业成长环境下通过协同动态能力支撑其成长的机理。

图2 基于协同动态能力的企业成长机理

3.2 基于JMS模型的协同网络赋能机理

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机会等客观基础,而且取决于一定的环境感知,亦即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对环境机会的敏锐感知以及获取企业成长关键资源的主观努力。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环境事实是企业组织处于一个与其它组织相互交换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网络体系之中,不论该资源交换体系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都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在该体系内,任何企业都不是独自活动的单个体而是互为依存的网格体。持开放系统观的组织论学者和结构社会学家Powel(1994)认为,组织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组织与外部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该社会现实引导人们从企业边界界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互为替代、企业内部科层效率高低等角度,转向从企业内外部结成各种互为利益的网络关系及其结构等方面探究企业成长。

企业网络组织的存在具有一定客观性,但是,也存在主观建构性,要发挥其强大协同功能,关键看如何治理网络。结合中小微企业自身特点与网络运行规律,治理方向基本围绕网络结构构建、扩展与网络主体间关系互动及对网络赋能3个层面展开。

(1)网络结构构建扩展不仅体现为网络规模大小、网络中心度与网络联接节点的交互性、网络类型差异,还体现为网络联结的层级性差异。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它们最直接、最易于发展的网络结构是与各类有着市场交易往来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结成利益协同体,其中,也有不少企业与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发展网络关系;为了从外部获取自身所需关键性运营资源,与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组织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中小微企业必然的选择;一些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专业指导的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也是中小微企业应该主动拓展关系网络的主体;至于政府机构,中小微企业虽然不能影响其政策倾斜,但是,至少要了解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所给予的政策支持及优惠,因此,与政府机构保持一定关系,以便第一时间了解有关政策动向甚至直接得到政府金融、采购等优惠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2)网络关系在网络结构基础上通过企业与其他利益者之间互动而发挥功效,对此,Johanson和Mattsson(1987)提出了一个关系与互动JM模型。那么,互动的动机是什么?互动关系的亲密与频繁程度如何?究竟是基于信任还是利益推进网络关系?互动效果怎样?这些问题为关系互动与可持续提供了治理方向,也直接决定着互动结果即协同效果。国内学者孙国强(2003)将JM模型从二维结构扩展到涵盖协同效果的三维结构模型——JMS模型,该模型更加贴近当今开放、系统相容的社会。人们亦发现,只有具有协同效应的网络才对企业成长具有结构支撑作用,才能实现协同主体间互补、共享。

(3)给协同网络赋能是协同网络功能发挥的基本保障。需加强网络治理,不断给网络赋能,首先,应该清除影响网络功能发挥的系列障碍,避免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协同网络合作下的协同既不同于市场机制中的“随机”协同,也不同于行政体制下的“捏合”协同,而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多元互补”协同,如果网络协同者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为网络主动奉献,视网络组织为一块“公地”,不遵循其自组织特征,则势必导致“公地悲剧”发生,使得协同网络无法存续下去。其次,通过对网络引擎、网络资源及网络良序运行3个层面赋能以增强网络协同能力。①选择与培育具有领头作用的协同者,以其为引擎,牵头组建协同网络,并不断给它增能,让其具有较大的势能,借助该势能将网络理念与价值传导下去,直达网络末梢;②给予协同网络不断输入资源,增加网络对协同者的吸引力是协同网络健康运行的直接保障;③协同网络具有自组织性质,易出现松散无约束力的弊病,因此,必须通过规范有序的网络管理,从制度层面增强协同网络功能,从而实现协同效应(见图3)。

图3 基于网络赋能的协同网络运行JMS模型

3.3 协同机制实现机理

协同概念是Ansoff教授[10]在1965年所著的《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率先提出的,认为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组织群体性业务表现,具体体现为资源共享基础上企业群体间共生互长的一种关系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如何创造更多共享价值。机制则是复杂系统中各要素配置及运行的内在规定性、交换清晰性及控制可行性系统原理,是促使系统整体良性循环的规则和程序总和。协同机制是指各独立主体为了共享资源等有价要素而与其它关联群体组织结成一定网络体系所应遵循的系列规则总和,之所以要遵循规则,是为了在复杂的网络系统中促进各子系统有序运行,真正实现“1+1>2”的整体效果。有效的协同机制能够促使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协同机制,不同学者都有所论及。Schiuma和Lerro[11]认为,协同机制包含实现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大部分;曹静等(2009)则将协同机制概括为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成果导入机制4个方面;解学梅等(2014)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指出,协同机制主要由文化相融机制、技术互补机制以及成本利益分配机制3个部分组成;蔡启明[12]则对机制建立、运行与风险监控3个协同程序进行梳理,构建了一个涵盖动力层、行为层与评价层的协同机制运行体系。但是,这些内涵不一的协同机制并没有真正体现协同的网络关系特征,以致影响了人们对协同机制内在规定性认知与协同效应获取。

其实,任何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对自然与社会的天生依存性,决定了其不可能独自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持续发展,其生存、成长必须走一条与各依存主体、环境协同发展之路。但是,怎么走?每个中小微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与位态而作出协同选择,这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动作为过程,具体来讲,是协同机制建构、治理或实现的过程。

协同机制的实现需要协同结构与协同动力的双轮驱动。良好的协同网络结构是保障,而强烈的协同动力驱动是根本。因此,中小微企业便捷、通畅地参与各种网络是协同效应实现的第一步。在网络平台创建过程中,任何一个协同者都可以扮演发起人与组织者角色,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政府与行业协会组织牵头创建协同网络,它们是最主要的推动者。各协同者选择构建或者参与协同网络,是其内在推动需求与外在拉动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协同网络自带的利益功能更是协同网络内在直接驱动力,只要存在网络组织,就会在信息、资源或者咨询等服务方面给予参与者一定收益。要扩大协同网络规模及其对协同者的吸引力,有效治理网络是关键。①为网络赋能,例如扩大规模、动员高层级人士参与、实施各种形式的协同促进等;②选择合适的协同纽带与载体;③遵循协同效应收益成本分担机制,防止搭便车导致网络治理无效等问题。

4 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网络化视角

协同机制创新是对协同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与控制方式作出一定更新、调整以实现更大协同效应的过程,该过程也是一个将各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主要从整合与互动两个维度展开[13],以获取企业发展必需的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范太胜(2008)认为,协同机制创新可以提升创新网络的密度、规模、强度和速度,最终提升网络协同绩效。因此,为破解企业成长的协同性瓶颈,本文结合协同的网络化特点、协同机制内在运行的网络性规律,指出协同机制创新是一个涵盖协同网络等五大内容在内的系统性创新。

4.1 协同网络创新

协同机制运行的第一步是构建必要的协同网络,而组织协同网络类似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由结构、关系与认知3个部分组成,因此,协同网络创新也主要围绕这3个方面展开。

(1)协同结构创新。首先,协同网络平台组建要充当好桥梁化、便捷化、支撑性角色,为广大协同体快捷地融入各种协同网络平台创造条件。许多中小微企业意识到网络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一定的网络融入通道与平台,以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孤军奋战,得不到网络平台的系统性支撑,求助无门。其次,协同网络结构主体应根据协同任务,选择单一化协同网络以求直达目标,抑或通过参与多元化、交叉性、立体化型态网络获得系统性支持。再者,协同时应有跨网络层级的系统性整合意识与行为,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网络层面的协同,比如,在资金融通方面,上下游联系紧密企业可以互相融通甚至通过本行业基金予以调节,亦可跨层级与外部的民间组织、政府机构等融通。

(2)协同关系创新。杨士尧(1985)认为正确而深入地认识网络中的各种关系是实现网络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前提。其实,协同网络搭建不一定是协同效应的直接推动力,还须借助网络关系互动这一中介变量。关系互动频率、关系密度、关系间可信任度等都深深影响着关系发展及关系资源获取,所以,网络关系革新还须围绕这些展开。网络内关系具有更多强联结特征,但是,如何拓展网络弱关系联接以突破网络同质性局限也是网络关系革新的努力方向,这一点常被协同者忽视,而在现实中它往往很关键。纵观各类众创空间,集聚创客越多尤其是异质性创客越多的创客平台,其运行效率越好,也从侧面反映了协同关系异质性对于协同效果的重要性。

(3)协同认知创新。协同认知是构建与深化协同网络和协同关系的前提,具体来讲是协同者彼此之间的了解,尤其是对共同价值取向、愿景、企业文化等的认同,可以增进彼此的互融欲望及信心,对协同效应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于是,有人提出协同应该包含协同文化相融,文化相融可以通过主动选择与自身建构、调适以接近对方两种方式实现。

4.2 协同动力创新

所谓协同动力,是指协同者参与协同网络的内在目标与需求,就其协同目的与动机来看,主要存在降低成本、掌控更多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共生联盟以抗风险、市场声誉扩大等方面的动力,其中,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参与协同网络的最大动力是借助平台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及其它支撑性资源要素。不论出于什么动力驱使,为了提升协同绩效,真正实现协同目的,各企业经营者必须依据自身发展的阶段特征、战略规划及关键驱动要素需求,有选择地发展或更新所参与网络,不能为了协同而协同。

4.3 协同引擎创新

协同网络的构建虽然呈现出一定客观自组织性,但是,由于协同目的的独特性,创建具有一定功能的协同网络常常需要一个强有力引擎,如果该引擎缺位或牵引动能不够,网络运行效率就会低下,许多自组织的协同网络组建后并没有发挥应有效应,最终流于形式而不了了之就是明证,该引擎作为发动者起到引领作用,发挥网络协同的传导与维护功能。通过对协同实践总结发现,现实中存在互联互惜并肩走型、科技中小微企业聚焦型、消费终端企业拉动型、龙头企业主导辐射型、政府搭台+政策导向+项目捆绑型5种运行效率较好的网络引擎。

4.4 协同平台创新

协同平台创新是指根据协同体组建目的不断创新网络联接的平台型态。为此,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孵化中心或共享园区;集聚中小企业精英们不定时举办各种类型沙龙活动,为大家共享信息、激发创新思维、解决发展困境创造机会;借助互联网建立各种虚拟公共服务平台,为各企业进行协同共享提供一个便捷、互通的机会;基于一个个项目,通过不同的项目组建形式将各协同主体串联到一起,比如近些年不断推陈出新的PPP、BOT、 TOT、BT、BTO等项目运作模式,为项目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也为协同型态创新提供了一定启发。同时,大量民间团体组建方式为协同网络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包含各种行业协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老乡会、校友会等,它们通过例行程序、团队会议、俱乐部、素质拓展或头脑风暴等形式,将有协同需求的企业、机构联系起来[14]。总之,为了让各协同网络组织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实现协同效果,各种协同主体在协同平台上的创新层出不穷,其创新空间巨大。

4.5 协同主题创新

协同内容创新是以协同任务与目标为中心开展的创新,其目标任务可能是单一的,或为了纯粹的信息交流,或为了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某个问题,或为了扩大协同网络圈子,或为了人力资源流通配置,或为了资金筹措等。当然,大量的协同目标任务具有综合性特点。实现协同目标是协同网络构建的应然之意,为何还要谈创新?在此,旨在指出协同网络组织者在创建协同网络时要区分不同的协同目标任务,选择合适的协同网络类型、协同引擎、协同平台,以更好地驱动协同并获取协同效应。

5 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路径

为实现协同创新在助推中小微企业成长中的价值,中小微企业主、政府、行业机构应着重从以下路径入手,形成合力,加强协同网络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与企业成长。

5.1 协同认知强化

在当今消费个性化、发展快速化、对外敞开化、成长网络化的时代,只有通过协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才能真正获取竞争优势,这是中小微企业的必然选择。各协同主体应认识到协同所带来的多赢结果,坚持协同战略发展,加强内功修炼,同时,主动对接外部相关利益主体,而其它协同主体亦应意识到协同发展不仅利于自己而且利于他人,各协同者均将从协同推进中获取自身利益,为此,必须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孤军奋战,二是损人利己或者任凭“公地悲剧”发生。在网络化社会,企业以原子式型态开展活动已几乎不可能,它是社会环境各要素与机会交织形成的社会性产物,这一特性决定了任何企业组织必须有一种与其它各利益体协同共进的思想,而单打独斗寸步难行。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主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其中最核心的一种精神便是协同精神。协同网络是一个共赢网络而不是一个私欲膨胀的出口,如果协同者只想借此攫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则其会遭受协同网络自带约束功能的惩罚,同时,协同网络具有自组织性质,为了正常运转,亦应本着利益共享、成本分担对等原则主动给予支持。

5.2 协同引擎培育

良好的协同网络组织需要一个强大的发动机,谁充当这一发动机对于组建并发挥该组织的协同效应非常关键,从上述各协同引擎不难发现,其型态各异,实践效果也千差万别。然而,该引擎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后天培育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大体而言,目前在引擎培育方面主要包括3种途径:

(1)自主培育。互联互惜型与龙头企业辐射型,其协同网络中的引擎更适合自主培育。龙头企业可能倚靠自身龙头位置起到一呼百应的引擎作用,而互联互惜型网络引擎,因大家都不具备绝对实力引领其它企业与机构,需在协同目标引领下自主共同发力,相互协助、相互激励、相互搀扶,共同发展。

(2)政府培育。政府扶持型与科技聚焦型网络组织很适合通过政府培育方式做强引擎。政府扶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自己牵头组建协同网络以集聚各组织、机构;二是通过扶持某一行业有影响力或者行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以之为引擎带动相关各方网络集聚。对于这个引擎的选择,政府应该通过公开招拍方式进行择优培育,以真正发挥其在协同网络组建与运行中的引领效应。科技聚焦型协同网络也是政府可以介入的一种协同网络组织,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孵化,需要协同的支持,政府为了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重点扶持其中有良好前景、组织能力较强的科技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然后,以该企业为引擎,协同其它组织机构共同孵化与推广运用这些关键技术。

(3)行业培育。许多市场协调行为必须借助行业机构解决,行业组织培育协同网络,可以借助行业中的权威者或选择其中某个有前景的企业组织进行孵化,助推它们当好引擎,将各利益方协同整合起来,降低同质竞争、低层级竞争,解决行业专业性难题等。行业培育协同引擎所发动的协同网络是一种高水平协同路径。

5.3 协同平台搭建

协同平台搭建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搭建可以协同的网络平台,让各企业组织特别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借助该平台走向网络化、协同化。协同平台将依据协同任务的不同而创新协同网络平台型态,当今的创客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创业园区等都是协同时代的产物,各种类型协同创新中心层出不穷,都是协同平台组建的需要。除实体协同平台外,各种互联网虚拟协同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协同的迫切需求。第二步是加强协同网络平台建设及服务功能完善,真正助推协同效应实现。从目前实践看,重平台组建、轻服务的现象很突出,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不畅、基本功能配套不全、服务评价机制缺失等是平台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协同平台现状,不仅直接制约了平台协同功能的发挥,而且削弱了各协同体参与协同网络的积极性。

5.4 协同分类引导

所谓分类引导,就是基于协同目标与任务差异而引导不同形式协同网络组织的构建及运行,避免那些流于形式的协同网络组织充斥社会,以实现精准化协同对接而快速获取协同效应,这是快速响应的时代需求。基于战略联盟、联合研发、人才引进、研究人员交换、信息交流等不同类型的协同需求,各种协同网络平台及运行机制也应区别对待,这需要政府、高校与行业机构有分别地予以引导。加强协同的精准导向以求得更强的协同力是每一个协同参与者所渴求的,分类引导协同可以在第一时间借助协同平台找到协同对象以获取自身关键性要素。当下,市场经济运行还不是非常成熟,政府应当扮演主要角色,通过产业集聚、科技扶持与项目承载等途径将各利益者特别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分类引导协同起来,以精准化实现协同目标与任务,待市场运行较成熟后,以行业为主、政府为辅进行差异化协同引导。

6 结语

中小微企业对成长的渴望非常强烈,然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它们遭遇政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诸多重要甚至关键要素制约,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主动开展网络化协同是解除这些制约的不二选择。因此,企业应主动创建或参与各种协同网络组织,并占据较好的网络节点位置以获取有用资源;其次,应根据自身对要素需求的特点,有选择地参与各种协同网络;再者,围绕协同动力与协同结构两个基点创新协同网络、协同驱动力、协同引擎、协同平台、协同主题,通过一定的协同网络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协同效益实现;最后,中小微企业应通过高度的协同战略,在自身组织架构及运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对外与其它主体更好地协同发展,以提升内外协同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助推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SHANE S,S VENKATARAMAN.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10(25):217-226.

[2] 田雨晴,赵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70-74.

[3]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 HANKS,CHANDLER.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77-89.

[5] [美]杰弗里.蒂蒙斯.快速成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 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LEYDESDORFF L,FRITSCH M.Measuring the knowledge bas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Germany in terms of a triple helixdynamics[J].Research Policy,2006 (10) :1538-1553.

[8] 朱秀梅,费宇鹏.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初创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3):125-135.

[9] 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14-20.

[10] H.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M].邵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1] SCHIUMA G,LERRO A.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5):121-136.

[12] 蔡启明,赵建.基于流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3):7-13.

[13] 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 (18) :599-615.

[14] ILGENDER D R,HOLLENBECK J R,JOHNSONM,et al.Teams organizations:from input-process-output models to IMOI model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56(2):517-543.

Research on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Development Based on Networ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Enterpri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Growth

Huang Jiangquan1,Zhang Guoqing2,Xie Yanhua1

(1.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indicates that the strength and height of enterprise growth depend on the dynamic competitive ability in the market. Among the abilities, collaborative capabi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era of open symbiosis and rapid response, and synergy firstly is built on basis of 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Facing to the ubiquitous objective network relationships, small and medium-sized micro enterprises must enhance network collaboration ability in the view of network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inly applying enterprise growth theory, network theory and synergy theory, the paper, at first,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the network circle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icro enterprises, reveals the networked core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growth based on synergy capability of integrating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s on enabling the network based on JMS model of collaborative network. The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e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icro enterprises should be a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cluding such some innovations as collaborative network, collaborative power, collaborative engine, collaborative platform and collaborative theme and so on. According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ensure the smooth flow of collaborative network channels.

Key Words:Small-micro Enterprises; Guidance of Growth; Development of Synergetic Network; Mechanism Innovation

DOI:10.6049/kjjbydc.201708X062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3-0106-08

收稿日期:2017-10-24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联重点项目(XSP17ZDI035);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17A230);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6YJA630074)

作者简介:黄江泉(1972-),男,湖南新邵人,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及企业管理等;张国庆(1972-),男,安徽怀宁人,博士,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及产业管理等;谢艳华(1991-),女,湖南永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农人等。本文通讯作者:张国庆。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