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融合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
——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述评

黄 鹏1,3,李燕萍1,2,陈福时4,万贤贤4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3.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4.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以协同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研讨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创新生态治理理念和方式、科技创新瓶颈和价值困境破解、创新治理体系机制构建以及创新发展的对策路径等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进行理论诠释,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之间非线性效应影响机制模型框架,展望创新驱动及创新生态研究趋向。

关键词:协同融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创新治理;新兴技术创新

0 引言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及创新生态建设,有效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国防科技大学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运用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于2017年8月10—11日在贵阳联合举办了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代表汇集一堂,共话协同融合、共谋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以“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及企业家代表以战略眼光、前沿理念、全球视野与本土视角作了主旨演讲或专题报告,发表了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并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式交流。论坛设立了“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创新生态”、“创新治理”、“创新创业”、“新兴技术创新”等6个分论坛。学者们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拓展了相关研究边界,通过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深入挖掘相关机理。论坛主办方还安排与会代表参观属地重点军工企业和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论坛就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推进创新生态治理,破解科技创新瓶颈和价值困境,建构创新治理体系机制,寻求创新发展的对策路径等提出了见解。本文对论坛主题演讲及讨论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和评析,以飨读者。

1 协同融合与创新引领

持续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秘书长张晓东在开幕致辞中就新时代的持续创新分享了见解。他指出,当前科技的长足进步已将人类带入一个全球互联的新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继而从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新形势。从转型变革的外部压力看,当前面临着技术变革、国际竞争和全球生态化。从提质增效的内在张力看,人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减少、老龄化问题突出,教育、文化的不均衡等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产能过剩、供给不足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以及产业链延伸等要求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二是新产业和新科技。科技驱动产业日新月异,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或跃迁,从IT1.0到IT3.0,全球互联的智能社会呼之欲出;三是新红利。创业创新催生和驱动新兴产业,城镇化和“三农”政策助推田园综合体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健康、文化、服务业等释放产业红利,教育改革、二孩政策、高素质以及海外人才引进等带来的人力资源红利,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集成集聚带来的管理和政策红利。

自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高度以来,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已成为国家层面推进“双创”的重大战略举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燕萍教授作了“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专题报告。总结分析了众创空间的类型及演化过程的报告;概述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布情况,概括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区域众创空间发展特征及其生态圈建设,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同时,结合无界空间收购Fourwork(富空间)、优客工场与洪泰创新空间战略合作的案例,深入解析了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趋势,建构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模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雷家骕教授发表了“创新引领发展”的主题报告。他结合创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从国内技术进步贡献测度方面进行审视,梳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战略、抓手和路径选择。从质量、效益提升方面分析了创新驱动和创新引领的差异,进一步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可升级为“创新引领发展”。此外,探讨了投入产出的导向、拉动效应,分析了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

政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应邀派员作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视野下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发展态势”专题报告。结合相关文件梳理了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情况及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情况,探析了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科技发达国家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职能向科研活动的价值链回归的典型经验做法,其管理职责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微观上主要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科研项目管理的主体作用,如确定优先支持领域、遴选科研项目、审核与监督执行等。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发展态势。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浪潮下,中国优秀企业在一些细分领域的技术或产品正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追赶过程中面临哪些独特情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以高铁、造桥等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行业为例,全面解构TIM Regime: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制度发展的不对称性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解析了中国企业面对TIM Regime时实现技术追赶的“非对称创新战略”框架——组织设计的非对称、学习方式的非对称、追赶路径的非对称和制度设计的非对称,结合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深入阐释了非对称战略框架下的路径,例如如何在东道国获取动态合法性,如何应对来源国劣势(Liability of Origin)挑战,如何利用合法性逻辑构建企业知识资产保护机制等[1]

科技创新必须有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崇高的理想作为支撑。国防科技大学朱亚宗教授纵论“科技转化的最高神韵:科学家主导产品研发”,探析了超越经验性创新的理论先导性创新、科学家参与产品开发的基本方式以及中国创新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

2 军民融合及协同创新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总工程师曾立教授认为,应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它是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核心要素和关键动力,共同构筑了引领经济新常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雄厚基础。同时,他指出《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与国防科技大学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运用研究中心合办军民融合特色栏目,响应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有效传播军民融合创新理论研究成果,搭建了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为军地相关部门战略咨询与决策、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了支撑。

论坛协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近些年来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之路。论坛上该院鲍斌副院长结合“神州”飞天、舱外行走、嫦娥奔月、蟾宫漫步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配套型号产品研制生产,阐释了航天十院“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探析了从生产科研基地向科研生产研究院转型升级,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的理念及军民融合之路。

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学者们围绕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开展了深入探究和广泛交流。国防科技大学董晓辉副教授指出应从供需要素、平台要素、主体要素三方面系统审视军民融合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深化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布局,探索“互联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作用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梦浛博士提出,需求牵引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着力点,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牵引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需求主管部门可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深度融合作用。成都理工大学何玉梅教授则以四川军民融合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选择企业总资产、主营业务总成本、资产负债率3个参数作为投入变量,并以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3个参数作为产出变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军民融合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效率偏低,科技进步滞后是其主要原因,且各企业的技术效率与融资水平差异较大。由此提出提高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3 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及载体评价

3.1 人的因素对创新创业绩效的影响

(1)临时团队中快速信任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创业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的要素。自创新创业浪潮兴起以来,越来越多企业和组织试图通过组建临时团队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临时团队中快速信任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如何?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周中林教授的研究表明,在临时团队中,快速信任、团队凝聚力均对团队绩效有着正向影响,并且团队凝聚力在快速信任与团队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他从沟通机制、团队意识、团队能力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临时团队成员信任、提高凝聚力与团队绩效的措施。

(2)众创空间利益相关者协同度评价。江苏科技大学崔祥民副教授利用协同理论对众创空间系统中的众创空间子系统、创客子系统、政府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进行分析并建构模型。以镇江市15家省级众创空间为例,对上述3个子系统的两两协同度及三者协同度进行实证研究。从创客文化培育、众创空间内涵建设、众创空间协同管理机制构建3个方面提出提升三者协同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3)企业家背景特征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哈尔滨工程大学郭韬等以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股权结构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企业家背景特征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254家科技型创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家背景特征中的年龄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水平、专业背景、职能背景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年龄、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和职能背景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股权结构对企业家年龄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职能背景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股权结构对企业家年龄、职能背景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创新投入的中介实现。

3.2 公共政策变迁及创新环境

(1)系统分析政策文本有助于研究孵化器的发展历程以及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婧婧副教授基于1987-2017年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变迁、政策目标、主体构成、客体内容和采用的工具5个维度对中国孵化器政策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以科技部为主导的政策供给体系初步形成,发文主体结构日益多元化;经济性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政策工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孵化器服务覆盖面扩大,政策覆盖内容向纵深发展;孵化器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新形势下政策需求依然较大。

(2)多层次交互视角下创业企业迁徙影响因素。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新民教授基于区位环境、政府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管理3个层面构建了包括生活质量、经济环境、政府服务水平、政策环境以及不确定性容忍度在内的创业企业迁徙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阶层回归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区位政策环境、生活质量、政府服务水平及创业企业家不确定性容忍度对创业企业迁徙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家不确定性容忍度在生活质量、政策环境与创业企业迁徙意愿关系中分别起负向、正向调节作用。在企业家不确定性容忍度调节作用下,相较于区位环境层因素,创业企业家迁徙时更注重政府管理因素,尤其是政策环境,从而得出政策环境、生活质量、政策服务水平等方面引导创业企业合理迁徙的启示。

(3)创业公共管理概念提出与理论构建。当前创业管理研究的主流观点是以创业行为的经济性作为逻辑起点,创业管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创业者创业过程管理。北京联合大学韩晨光副教授认为创业管理研究应该向政府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管理等公共管理领域不断拓展。依托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提出了创业公共管理的内涵以及“效益与公正动态协调”原则,从载体、内外部职能、绩效评价、主要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创业公共管理理论框架模型。

3.3 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特征及评价体系

(1)建构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武汉大学陈武博士基于14省市众创空间绩效评价政策文本和22家众创空间负责人的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提炼了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了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管理建设、能力培育、品牌塑造3个层面阐释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以及不同类别众创空间在指标体系维度上的权重分配差异。最后,提出开发和实践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的策略建议。

(2)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规律。数量庞大的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起着重要影响。武汉大学李洋博士分享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比较。基于我国省域2015年截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和逐步回归方法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空间效应和集聚影响因素上均具有显著差异。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效应显著,众创空间的空间相关性尚不明显;科技企业孵化器青睐于服务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和创业投资机构较为聚集的地区,众创空间则受政府支持、科技人力资源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抢抓众创空间发展机会、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有针对性地构建发展环境3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化的对策建议。

3.4 企业双创模式、案例分享及企业成长

论坛邀请相关代表结合双创实践作深入交流。勇士生物集团董事长、云邦创新空间创始人朱小云博士分享了创新空间的商业运作,探讨了促使孵化器更好、更快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俊教授以重庆魔菇桑科技公司为案例深刻剖析了“双创”中的技术优势发挥、商业模式设计。武汉大学邓福成博士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为例,探讨了技术创新、创新绩效及企业成长的关系。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将技术创新分解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子维度,在对武汉东湖高新区7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对技术创新、创新绩效、企业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投入正向影响创新产出,创新产出直接影响企业持续成长,创新产出还通过创新绩效对企业成长产生间接影响,并从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企业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

4 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

美国John Holland教授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由大量适应性主体构成,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系统的“涌现”现象,即微观个体的进化使宏观系统呈现出新的状态和新的结构[2]。本文根据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组织、螺旋式动态演化,结合论坛中学者们的探究,构建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之间分析动态影响机制的模型框架及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4.1 新兴技术创新

新兴技术是21世纪发展的一系列最尖端的技术,通过共享资源协同融合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如原来的语音、数据、视频技术交互影响,创造更有效率的新技术。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如图1所示,新兴技术具有5大特征:彻底的新颖性、相对较快的成长性、一致性、突出的影响力、不确定性[3]。新兴技术创新需综合考察累积性、新颖性、转移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等,以动态核心能力为支撑培育持续竞争优势[4]。分论坛讨论中,学者们亦认为新兴技术创新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数据搜集和动态影响。

图1 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的逻辑关系

图2 创新生态系统

4.2 创新治理

创新治理是主体通过制度设计、文化优化促使权利实现,从可能性转向现实性、从“应然权利”转向“法定权利”再到“现实权利”的动态演进过程[5]。当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从而有利于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创新治理。面对变幻莫测、不确定和迅速变化的环境,应不断学习变革以适应创新治理,通过多维度、动态的治理方式,形成政策、制度、规则的平衡,以促进生态系统内部各主体间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不断试错、反馈和适应的长期演进中,从驱动因素上,可进一步从信息数据、法治建设、群体规模等方面着手;从关联维度上,可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层次和治理产出等统筹推进;从层次系统上,可考虑器物系统与行为系统和心理系统三个层次的治理[6]

4.3 创新生态系统

如图2所示,创新生态系统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新陈代谢[7],并具有一般创新系统所不具备的共生、演化、互动、稳定等特点。从宏观视角来看,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产业主体间创新协作关系构成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8],创新生态系统应是各创新主体在遵循“丛林法则”前提下的竞合共生关系,通过创新系统与制度系统相互推进发展[9];从微观视角来看,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依靠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猎头公司、金融机构等中间组织相互作用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状架构[10],相关合作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是生产出创新性价值产品的关键[11]。最终,催生新业态、创造新模式、挖掘新引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完成产业的生态化转向,形成能够支持持续创新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12]

5 总结及展望

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新生态,有效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提供了交流和开拓视野的平台。因篇幅所限,本文未能列出所有与会专家学者的报告内容及观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又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需考虑相互作用和累积的非线性效应。创新创业不仅限于技术,更涵盖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协同、融合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开源协作、创新治理等凝聚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的中国创新创业,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时代气息,成为驱动和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综合论坛学者探究和现场交流,结合本届论坛主题,本文对创新驱动及创新生态的未来研究作如下展望:

(1)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建构、体系机制和模式政策研究。针对利益相关者的多元主体性,充分汲取动因理论、结构理论、过程理论等中的模式和概念,夯实理论基础、挖掘内在机理,构建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制度逻辑。针对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方法上可借助演化博弈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复杂适应系统和模拟仿真等工具,体现复杂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13]。创新系统是综合内外资源和能力的系统框架与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培育新模式、挖掘新引擎,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进一步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眼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和“链式聚变”。当前,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4]。预期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旨在推动“双创”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有力政策措施,如去政绩指标化,引导创业服务“控量增效”;完善“双创”引导基金体系,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加大技术经纪人才培养力度,整合公共技术资源,整合孵化服务平台[15]

(2)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重点领域、成果转化与全面创新改革研究。目前,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加快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军民融合研究的特点、现状和趋势;研判未来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军工企业发展新契机,剖析现代科技服务新特点及成果转化新机制;研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和“双创”新趋势,探讨军民融合发展政策、产业基地、重点领域与全面创新改革,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创新创业促进企业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孵化,以军民深度融合带动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3) 创新生态、协同融合等的构念开发、因素探析与验证研究。协同理论的创始人赫尔曼将协同定义为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合作而产生的集体效应或整体效应[16]。通过多元化主体、自组织结构、各子系统间竞争合作以及共同制定规则等实现动态融合、相互博弈、相互促进,向有利于稳定发展的方向演化,并保持相对稳定,可使合作创新上升为协同融合的创新关系。明晰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的概念本质,界定概念构成的核心要素,阐释创新与传统的区别、联系及关系,分析逻辑关系和目的任务。结合国际上主流的交换理论、环境对应理论、边界跨越理论和企业成长的理论等[17],开展多理论交叉研究,加强内在维度的构建迭代和测量工具的实证分析;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数据搜集和动态影响,加强多行业、多区域、多视角、多阶段的研究。坚持聚焦研究和专业化原则,避免虚、空、泛。进一步挖掘核心关注点之间的内在机理和逻辑关系,注意结构和功能差异、组合,探究演进逻辑和发展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对相关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有效检验。

(4)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的案例和质性研究。以技术创新、创意、治理行为变革提升创新扩散效率,继而形成开放性与共享性创新生态系统。将特殊代表性的重要例子和代表性的数据,上升到理论抽样,把握内在异质性和影响因子,寻求理论解释,增加可推广性。实现中国现象、中国情景的理论拓展,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和价值性。关注中国特定环境、制度与文化,深入观察商业演进和社会实践,从显著差异中把质性材料转化为可量化的变量和数据,编码解读、归纳分析,从而揭示理论观点。既关注案例研究的共性,更关注不同因素间存在的明显差异,适当引入行业、产业、区域等特殊情景,加强对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案例和质性研究,准确认识其特殊性、规律性。为管理实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致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江.创新全球化:中国企业的跨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

[2] D ROTOLO,D HICKS,BR MARTIN.What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M].Research Policy,2015,44(10):1827-1843.

[3] 沈雪石,刘长利,吴集,敖锋.近10年来《技术评论》十大新兴技术解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155-160.

[4] MALERBA F,ORSENIGO L.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rirm bebavior[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6,2(1): 45-50.

[5] 公丕祥.论权利的实现[J].江苏社会科学,2015(2):55-59.

[6] 孙大伟,邓泉国.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J].公共管理学报,2017(26):54-55.

[7] 郭永辉,水丹萍.军民融合战略下的航空工业集成创新的信息治理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0): 91-95.

[8] 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9] KAYANO F,CHIHIRO W.Japanese and US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4,30(1):49-63.

[10] BAARSMA B E,LAMBOOY J G.Valuation of externalities through neoclassical methods by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variabl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 Environment,2016(6):459-475.

[11] 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6,84(4):98-107.

[12] 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3] 陈健,高太山,柳卸林,等.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理论基础与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9):159-165.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 李燕萍,陈武.中国众创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25-31.

[16]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17] 陆亚东.中国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窘境与未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3):3-15.

Synergy and Integration:Innovation Ecology,InnovationGoverna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Ninth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he Fifth China Forum on Collective Innovation in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its Literature Review

Huang Peng1,3,Li Yanping1,2,Chen Fushi4,Wan Xianxian4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3.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Guangzhou 510800,China; 4.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Wuhan 430071,China)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ecology through coordination,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innovation development,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so as to develop China into a country superio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9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orum and the fifth China Forum 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nov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concepts and improve methods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addition, ways of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s and resolving value dilemma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the mechanisms for an innovation governance system and som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lso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s theoretically focus on innovation ecology, innovation governa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pose a model framework of the mechanism of nonlinear effects between innovation ecology, innovation governa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d innovation drive and innovative ecological research trend.

Key Words:Synergetic Integratio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ion Ecology;Innovation Governance;Emer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OI:10.6049/kjjbydc.2017110722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3-0001-06

收稿日期:2017-09-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C01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特色创新类”项目(2016WTSCX127);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地项目(GMJ201701);广东省教指委素质教育重点项目(WHSZ15ZD001)

作者简介:黄鹏(1980-),男,湖南资兴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李燕萍(1965-),女,湖南常宁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陈福时(1978-),男,湖北英山人,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科技管理;万贤贤(1985-),女,湖北随州人,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科技信息传播。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