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对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肖远飞,李 瑨,侯璐萍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摘 要:运用2005-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较弱。R&D人员投入规模、市场自由度和行业集中度可以显著提升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但R&D经费投入规模和出口密集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加入全球生产网络与市场自由度的交互项后发现,市场自由度影响下的全球生产网络可能阻碍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但这一作用尚不明显。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创新能力;西部制造业

0 引言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东部地区土地价格上涨、能源紧张、劳动力工资提高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力度加大。商务部数据显示,2005-2014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增速为25.66%,高于全国14.26%的平均水平,2008年增速更是高达57.13%。特别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为6.82%,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为5.22%和8.79%,而西部地区仍保持17.54%的高速增长。近年来,西部地区FDI净流入量占比上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2.68%增长到2014年的9.19%, FDI 每年新增流量明显向西部倾斜。西部地区FDI流入增速加快,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加大。2006年之前,西部地区在单项引资规模上垫底,2008年之后,西部地区以600万美元以上的单项投资规模,远超中部地区200多万美元的单项投资规模,也超过了东部地区400万美元的单项投资规模。可见,我国西部地区正快速加入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探索我国西部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十分必要,西部地区可利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机会,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1 文献综述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后发地区获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动力的核心环节,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发展战略。Ernst[1]通过综合理论与信息产业的案例研究,讨论全球生产网络中技术创新活动和知识研发功能的全球布局规律,认为制度、技术和竞争变化重塑企业行为,推动知识跨越企业边界和国界,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知识互动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分为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提高了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后发地区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存在俘获效应,抑制创新能力提升。

Amsden对韩国工业化进程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技术引进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技术的引进—模仿—消化—创新,完成技术学习过程,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Hummels等[2]用技术外溢解释出口企业技术进步。学者们对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提升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3-4]。张珺与刘德学[5]认为,开放式产业创新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与旗舰企业和网络上各节点企业进行知识交换和互动,为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实现原始创新的自主创新技术路线提供了途径。孙少勤与邱斌[6]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下FDI技术溢出渠道,研究得出只有高强度的国内R&D投入才能促进制造业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提升。同时,总结出在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通过前向、后向和水平联系3个渠道对中国整体制造业内资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的经验。孙少勤[7]利用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对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从整体上显著增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王玉燕等[8]利用1999—2012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嵌入GVC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明显。张鹏等[9]考察产业间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产业间技术溢出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低技术产业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大。

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但还处于浅层次,需要出台适应全球生产网络环境的政策,加速促进产业升级[10]。Schmitz[11]研究显示,借助于全球价值链的代工体系,在高端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俘获”的现象大量出现。刘志彪等[12]认为,发展中国家在GVC代工体系的低端阶段广泛被发达国家“俘获”,很难进行高端化产业升级。张鹏与王娟[13]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工业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技术溢出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表明随着工业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不断加深,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结构封锁效应,现有技术基础无法实现产业持续升级,需要更重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王敏等[14]在南北贸易模型和H-O模型理论框架下,考察中间产品贸易的利润分配模式和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在技术水平上,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式对南方国家产生了技术锁定效应。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显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后发地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保障,既有正向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也有负向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其作用效果的性质和大小存在地区差异与行业差异,受承接地吸收能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金融发展、产业转移主体等因素影响。依据不同效应,进行不同政策调整是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理论分析

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探讨制造业行业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参照HausmannR [15]、祝树金 [16]及邱斌 [17]等研究模型,其生产函数如式(1)所示。

Y=AKαLβ

(1)

其中,KL分别表示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并假设规模报酬不变α+β=1。A为技术参数,表示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服从[0,λ]上的一致均匀分布。假设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参数由内部知识D(如自主研发)和外部知识F(如FDI、价值链嵌入、贸易)以及其它促进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积累的要素I(如政策、制度)决定,即λ=f(D,F,I)。λ表示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的技术禀赋,该值越大,表示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处在生产率前沿水平,越有可能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在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制造业企业既可以选择自己开发新产品,也可以选择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学习生产具有最高生产率水平(Amax)的产品,并假设学习效率为φ(0<φ<1)。企业生产决策通过比较自身开发生产效率和学习最高效率水平而决定,如果Ai>φAmax,企业i将选择自己开发生产新产品;如果AiφAmax,则企业选择学习生产具有最高生产率水平的新产品。现假设有m个企业,Amax的期望值为E(Amax)=,参考HausmannR等推导过程,企业i选择自己开发生产新产品的概率和技术参数的期望值如式(2)、式(3)所示。

P(Ai>φAmax)=1-

(2)

E(Ai|Ai>φAmax)=λ(1+)

(3)

同理,企业i选择学习生产具有最高生产率水平的新产品的概率和技术参数的期望值如式(4)、式(5)所示。

P(AiφAmax)=

(4)

E(Ai|AiφAmax)=λ

(5)

由此得到技术参数A的期望值如式(6)所示。

E(A)=λ[1+()2]

(6)

从而得到决定创新能力提升的函数如式(7)所示。

=λ[1+()2]×()α

(7)

其中,λ=f(D,F,I)

从上述推导过程可以发现,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相对资本禀赋、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以及其它促进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积累的要素。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的吸引力是促进内部知识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而外部知识资本主要源于FDI和进口贸易的主要作用。此外,从事新产品开发和节约成本活动的企业数量,以及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企业学习效率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放大作用。

3 实证分析及结果

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根据理论机制研究,本文实证模型以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程度表示外部知识资本积累要素,以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两个指标表示内部知识积累程度,制度因素用市场化指数表示,同时纳入行业集中度和出口密集度两个控制变量。因此,实证模型构建如式(8)所示。

Lyit=α1Lgpnit+α2Rrdit+α3Rrdlit+α4Iit+

α5Rconceit+α6Rexpit+c+εit

(8)

其中,y表示创新能力,gpn表示制造业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程度,衡量创新过程中的外部资本投入。rd表示研发投入资本,rdl表示在创新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规模,反映内部知识积累要素。I表示各地区的市场自由度,衡量创新过程中的制度因素。conce表示行业集中规模,反映市场结构因素。exp表示出口密集规模,扩大行业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获得国外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能受到压榨和封锁。c为常数项,ε为随机扰动项,it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和第t年。式中L表示相应变量的自然对数,R表示相应变量的比值,各变量定义和度量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说明

变量名定义度量方法y创新能力制造业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取对数值gpn全球生产网络嵌入规模制造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额,取对数值rdR&D经费投入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rdlR&D人员投入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I市场自由度采用2010年出版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并对2010-2014年进行测算conce行业集中规模制造业行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exp出口密集规模制造业行业出口交货值/制造业行业总产值

在不同的研究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置各有不同。一些学者选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衡量指标,这种做法比较科学。但对于西部省份来说,一些数据获取较为困难,且计算过程较为繁琐,Fuman等用创新强度——年度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创新能力衡量指标。而Griliches认为,用专利衡量创新能力存在以下缺陷:①有些专利没有商业价值,可能会过高地估计创新能力;②有些企业开发出新产品或保密商业技术而没有申请专利,出现低估创新能力真实价值的情况。尽管此方法存在争议,但是仍有学者支持这一评价办法,认为专利数据总体上相当可靠[18]。鉴于我国西部省份专利数是较稳定的数据且容易获取,本文选择以有效发明专利数衡量创新能力。

对于全球生产网络这一衡量指标,众多学者选择用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衡量,且这一方法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可。垂直专业化指数需要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测算,由于我国西部一些省份投入产出表数据难以获取。因此,本研究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衡量全球生产网络嵌入规模。

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与R&D人员全时当量在部分省份未能查询到制造业行业的具体数据。根据2005-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有关省市统计数据,在创新能力方面,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较大,比如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平均达到97%,云南、重庆、陕西等省市的新产品产值指标占比高达99%。产出比例关系反映了投入比重关系,本文在创新投入指标选择上,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投入与R&D人员投入替代制造业行业R&D经费内部投入与R&D人员投入,选取我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与R&D人员全时当量替代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与R&D人员全时当量,这种选择不会影响实证结果。

本文数据来源于西部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2 统计性描述及回归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我国西部各省市制造业创新能力以及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程度作统计性描述,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发现,拟合线斜率为正,说明我国西部各省市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越强。为验证这一相关性,运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

图1 创新能力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散点图

本文利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来判断是采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由于创新能力可能影响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为避免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对结果产生偏误,同时考虑全球生产网络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性,本文对解释变量gpn作滞后一期处理。对各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各解释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本文的实证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控制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将R&D经费投入规模、R&D人员投入规模、市场自由度、行业集中规模、出口密集规模等变量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依次放入模型进行回归,再全部放入回归模型中,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模型(1)~(6)可以看出,Lgpn的相关系数均为正且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R&D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市场自由度及行业集中度与创新能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出口密集度的系数为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拟合,在整体样本回归结果中,全球生产网络(Lgpn)的系数显著为正,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程度每增加1%,我国西部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0.15%,证实了全球生产网络嵌入有助于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其它解释变量,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R&D经费投入(Rrd)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显示为负,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预期相反,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R&D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李小平与朱钟棣[19]在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的研究中,也得出了R&D投入与生产率增长负相关的结论。我国西部市场机制和结构尚处于完善阶段,各行业之间R&D投入与使用无法达到有效配置。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资源动态分配受到扭曲,这可能导致R&D经费投入与创新能力提升出现失衡。R&D人员投入规模(Rrdl)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本文预期一致。相较我国东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强度较大。因此,R&D人员投入对创新能力提升存在很强的正向影响。市场自由度(I)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市场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存在制度改进效应。行业集中规模(Rconce)也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我国西部制造业行业竞争能力强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投入,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出口密集规模(Rexp)系数为负且不显著,出口密集规模的扩大抑制了创新能力提升,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西部制造业企业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时,易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阻碍了创新能力提升。

表2 各解释变量间相关系数

变量LgpnRrdRrdlIRconceRexpLgpn1.000Rrd0.286∗∗∗1.000Rrdl0.297∗∗∗0.658∗∗∗1.000I0.569∗∗∗0.412∗∗∗0.518∗∗∗1.000Rconce0.244∗∗0.384∗∗∗0.252∗∗∗0.565∗∗∗1.000Rexp0.388∗∗∗0.564∗∗∗0.250∗∗∗0.469∗∗∗0.505∗∗∗1.000

注:*p<0.05,** p<0.01,***p<0.001

表3 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各解释变量逐次回归结果

变量(1)RE(2)RE(3)RE(4)RE(5)RE(6)RELgpn0.281∗∗∗(4.78)0.277∗∗∗(6.59)0.0912∗(2.51)0.274∗∗∗(4.55)0.318∗∗∗(4.82)0.150∗∗∗(4.59)Rrd412.1∗∗∗(4.91)-14.98(-0.27)Rrdl164.1∗∗∗(12.19)74.05∗∗∗(4.91)I0.795∗∗∗(16.70)0.535∗∗∗(9.15)Rconce5.889∗∗∗(3.95)2.625∗∗(2.92)Rexp-3.243(-0.88)-1.716(-1.07)CONS3.899∗∗∗(8.07)3.799∗∗∗(12.72)1.347∗∗∗(3.68)1.686(1.56)5.949∗∗∗(19.96)0.135(0.20)N999999999999TtestYYYYYYF/Wald50.71∗∗∗197.46∗∗∗350.12∗∗∗42.21∗∗∗23.3∗∗∗530.48∗∗∗HausmantestChi2=1.89Prob=0.5946Chi2=1.2Prob=0.7538Chi2=4.07Prob=0.2536Chi2=1.21Prob=0.7501Chi2=3.30Prob=0.3474Chi2=6.72Prob=0.4583

注:①*p<0.05,**p<0.01,***p<0.001;②括号内数值为相应t统计量或z统计量。

如表3所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力较小,参数为0.15,其影响不及内部R&D投入、市场自由度和行业集中规模。说明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提升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①西部制造业企业受学习能力、基础条件、创新环境的因素限制,尚未充分发挥全球生产网络对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②发达地区领先企业的技术封锁和故意阻拦,抑制了这种积极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问题也可能是等原因之一。我国西部制造业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差距过大导致产业承接过程结构失衡,被锁定在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的环节,从而减弱了通过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提高创新能力的影响力。

考虑到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可能会受市场自由度的影响,为分析市场自由度影响下我国西部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上述模型中加入全球生产网络嵌入规模与市场自由度的交互项,从而设定模型如式(9)所示。

Lyit=α1Lgpnit+α2L(gpnit*Iit)+αnZit+c+εit

(9)

其中,α2表示市场自由度作用下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Zit表示由其它解释变量所构成的向量集。拟合结果如表4中模型(7)所示,并对比未加入交互项的拟合结果。

表4 市场自由度作用下GPN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结果

变量(6)RE(7)RELgpn0.150∗∗∗(4.59)0.167∗∗∗(4.78)L(gpn∗I)--0.0516(-1.41)Rrd-14.98(-0.27)-13.62(-0.24)Rrdl74.05∗∗∗(4.91)72.37∗∗∗(4.63)I0.535∗∗∗(9.15)0.554∗∗∗(8.70)Rconce2.625∗∗(2.92)2.315∗∗(2.59)Rexp-1.716(-1.07)-1.961(-1.20)CONS0.135(0.20)0.440(0.68)N9999交互项NYTtestYYF/Wald530.48∗∗∗510.76∗∗∗HausmanTestChi2=6.72Prob=0.4583Chi2=9.93Prob=0.1926

*p<0.05,**p<0.01,***p<0.001;②括号内数值为相应t统计量或z统计量。

对比表4中模型(6)和(7)发现,交互项的系数为负数且不显著,表明在市场自由度影响下的全球生产网络可能阻碍我国西部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低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市场自由度影响了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外商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②与我国西部地区尚不完善的市场环境有关。受市场自由度的影响,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分配效应受到扭曲,无法有效配置资金。其它解释变量的符号和相关性未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可以检验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4 结语

通过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下我国西部11个省市制造业行业的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市场自由度、行业集中度及出口密集度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验证了外部知识资本积累、内部要素投入以及其它促进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制度因素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西部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我国西部制造业行业参与国际分工,逐渐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有助于提升本地企业创新能力。本文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与创新能力提升之间显著正相关,但是这一影响力还很弱。说明我国西部省份在国际市场大环境中的优势不明显,亟需解决产业和地区之间的结构失衡问题,改善本地创新环境、提升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2)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下R&D人员投入对创新能力提升影响较大,R&D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人员分配失衡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人才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因此,在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下R&D人员投入规模的增大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并且提升效果明显。R&D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不明确,地区和产业结构差异可能导致创新效果不显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应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配置R&D经费投入,才能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3)促进内部与外部知识资本积累的制度因素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在制度因素作用下的全球生产网络可能阻碍创新能力提升。在积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政府部门应为企业营造配套的制度环境,为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消除一切可能影响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的制度壁垒,从而有利于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加快创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ERNSTD.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systems.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ies,2002,11(6):497-523.

[2] HUMMELS D,ISHII J,YI K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3] JAVORCIK S B.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3):605-627.

[4] HOBDAY M,RUSH H,BESSANT J.Approaching the innovation frontier in korea:the transition phase to leadership[J].Research Policy,2004,33(10):1433-1457.

[5] 张珺,刘德学.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7(2):169-171.

[6] 孙少勤,邱斌.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的技术溢出渠道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1(4):50-66.

[7] 孙少勤.全球生产网络下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1):50-56.

[8] 王玉燕,林汉川,吕臣.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65-77.

[9] 张鹏,李悦明.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51-56.

[10] STEINFELD ES.Chinese shallow integration:networked production and the new challenges for late industrialization[J].World Development,2004,32(11):1971-1987.

[11] SCHMITZ H.Local upgrading in global chains:recent findings[C].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2004.

[12]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际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13] 张鹏,王娟.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产业升级结构封锁效应及突破[J].科学学研究,2016(4):520-527.

[14] 王敏,冯宗宪.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与技术锁定效用——理论解释与跨国经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9):45-54.

[15] HAUSMANN R,HWANG J,RODRIK D.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1-25.

[16] 祝树金,戢璇,傅晓岚.出口品技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4):28-46.

[17] 邱斌,叶龙凤,孙少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57-67.

[18]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76-85.

[19]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2):31-43.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on Innovative Ability of West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Xiao Yuanfei,Li Jin,Hou Lu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use of panel data of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during 2005-2014 year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on innovation ability in western China.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western China,R&D personnel scale,market freedom and industry concentration can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 Chinese western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apacity,but the impact of R&D investment scale and export intensity 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not significant.At the same time,to jo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market freedom of interaction items,further study found.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freedom could hinder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s west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but this effect is not obvious.

Key Words: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Innovation Capability; West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OI:10.6049/kjjbydc.2017030642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2-0041-06

收稿日期:2017-04-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90139);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6FB117);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热点(前言)领域科研支撑计划项目(QY2014012);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博生科研项目(KMUST 2014013)

作者简介:肖远飞(1976-),男,湖南邵阳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李瑨(1992-),男,山西高平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侯璐萍(1991-),女,江苏仪征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