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比较分析

胡绪华,徐骏杰

(江苏大学 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基础产业,其源动力来自于产业内技术创新网络的成熟度与运行效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沿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依次演进的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各板块产业形成机制和成长特征分别将其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基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绘制出各板块电子信息产业在2001-2003年、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2013-2015年5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结果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京津冀板块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并衍生出大量高科技企业;处于准成熟期的珠三角板块高效利用跨地区资源,激发了本地企业创新活力;处于成长期的长三角板块科研创新资源丰富,技术创新网络成长潜力强劲;处于进入期的成渝板块本地科研资源缺乏,对外部创新型企业技术输入依赖较大。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生命周期理论;演化特征

0 引言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数量达到6.08万家,全年销售收入总规模达15.4万亿元,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6%和7.2%,占工业总体比重达到10.1%和8.8%,我国已然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但相较于美国、日本、韩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却集中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以Google、Apple、IBM、Samsung、LG、Sony、Panasonic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借助全球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地位,控制了全球价值链生产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因此,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升级,已经成为促进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在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升级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涌现出了一批重视技术创新网络建设的电子信息企业。例如,华为已经和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36个联合创新中心,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欧洲国家,成功合作的重要创新项目超过了100个;中兴成为德国电信5G实验室首批合作伙伴,与全球科研公司、新兴公司以及全球网络供应商合作,致力于推动5G全球创新。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可见,关于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1 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文献述评

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是指特定产业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梳理发现,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探讨技术创新网络演化,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FX Molina-Morales[1]以西班牙瓦伦西亚地区154家企业的关系网络为研究样本,发现该区域企业价值创造水平随着企业间联系强度和信任关系的变化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Eisingerich & Bell[2]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发现网络开放度和网络强度对集群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两者分别增加和减少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环境不确定性。Boschma & Frenken[3]分析了空间领近性对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形成以及对创新绩效长期作用的影响。Baum & Cowan[4]在不考虑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发现企业间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和创新,且企业自身知识基础不一定需要与其它创新主体一致。田刚和张永安[5]基于环境—行为模型,研究海淀园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发现该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集聚等复杂性特征。魏江和郑小勇发现,不同姿态的文化嵌入对绍兴纺织集群、义乌装饰品及箱包集群企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具有差异化影响。王松和盛亚研究在各类不确定环境下,网络开放度和合作度对宁波塑胶产业、杭州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合肥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具有差异化影响。吕国庆和曾刚等[8]发现,内外部环境变化从组织、技术、空间3个方面对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产生差异化影响。陈伟等[7]研究了在内外部风险传染过程中,集聚结构和中介性对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的影响。上述学者主要研究内外部因素对特定空间范围内(集群)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或创新绩效的影响。

(2)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揭示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规律。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王飞发现,合作创新、集体学习分别是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内在驱动力和结网加速器。吕国庆等[8]研究了地理邻近和社会邻近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赵炎和姚芳[9]研究了整体网络结构、企业网络位置、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性质对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史焱文和李二玲[1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蔬菜与鄢陵花木产业创新网络结构以及网络间的关系。Buchmann & Pyka[11]研究德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发现知识相关性、知识吸收能力、技术距离以及基础知识模块化是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有经验的公司往往是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发起者和目标合作企业。上述学者主要从生物医药、汽车、农业、ICT等产业,对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客观条件、内驱动力以及知识交流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且这些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主要是指企业间的创新网络。

在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揭示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对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傅首清[12]研究了中关村海淀园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内涵、构成、演化和特点以及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内容。薛捷和张振刚[13]研究了技术、管理和市场3类知识网络对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刘国巍[14]使用2001-2013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联合发明专利数据,论证了创新网络时间阶段递进与空间结构优化协同演化路径。党兴华等基于网络嵌入性视角,研究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中分裂断层对子群极化的影响。其格其等研究了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结构特征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上述学者主要研究了典型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已从早期产业发展前景、国际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分析,逐渐深入到产业区际转移、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技术创新协同等方面。

已有研究从多角度探讨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机理,论证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对于促进产业成长的重要作用,但尚未涉及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板块化空间格局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区际间的比较研究。根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板块化形成机制与成长特征,分别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设定为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并比较分析处于不同成长周期阶段的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特征。

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呈现显著的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先后在东部沿海的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内陆的成都、重庆、武汉等地区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北京海淀区知名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衍生出一批高科技企业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15],并且带动了天津和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16]。同时,深圳东莞地区凭借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水电价格,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优势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并形成“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生产贸易结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17]。90年代以后,凭借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数量和质量、金融服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18]。21世纪初,形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3个规模大且配套齐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基地[19]。然而,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采用低端零配件OEM生产模式,随着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生产要素流动国际化,我国产业和贸易格局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跨区域快速转移的趋势[20],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市)成为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中心[21,22]

可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经历了3个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中期,以研发职能为主的京津冀和以制造职能为主的珠三角,且珠三角承接了京津冀地区“北雁南飞”的高科技人才转移和日、韩等国家,港、台等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长三角地区承接日、韩等国家及台湾地区、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而快速发展,并依靠长三角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南京部分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和通讯制造业集聚区。2005年至今,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引进世界知名ICT企业发展模式为代表的中部内陆地区,如重庆、成都、武汉正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由此,形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4大板块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3 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

就技术创新测度而言,专利申请应用最广泛。Sørensen与Ahuja[22,23]基于专利指标研究了创新成果和创新绩效。Katila[24]与Mowery[25]基于专利研究了创新学习与创新绩效或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王燕玲对专利用于分析行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分析框架。刘凤朝和傅瑶基于专利分析了美国技术创新领域分布情况。徐迎和张微[26]分析了专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柳卸林和赵捷认为,企业与研究所或高等院校联合申请专利有利于专利实施,从而推动知识向商业化转移。雷滔和陈向东认为,联合专利不仅是校企合作研发的重要成果,而且能反映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核心技术需求对接情况。顾力刚和张文帝认为,联合申请专利中的共同申请人信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网络中创新主体研发合作的全貌。可见,专利用以表示技术创新已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而且相较于独立申请专利,联合申请专利更能反映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合作的动力和需求、成果以及商业转化率。因此,多值无向网络既可以表示创新能力强度,也可以表示技术创新网络规模。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610计算相对度数中心度,用于表示该点距离网络中心的程度。

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的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数据,选择相应行业进行二次检索。检索代码按省份划分,长三角地区是指江浙沪地区,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地区。申请人包含大学、学院、研究所、公司、企业、厂,专利申请周期为18个月,申请时间为1985年9月10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检索到长三角6 610条、京津冀9 977条、珠三角3 548条、成渝1 830条专利信息。由于检索到的专利中包含“某某大学某某研究所(院)”、“某某公司某某研究所(院)”、“某某研究所(院)有限公司”等独立申请专利,而且一些专利涉及多个细分行业,导致细分行业中存在重复联合申请专利。因此,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独立申请专利和重复专利数据,共获得长三角3 067条、京津冀5 751条、珠三角2 401条、成渝562条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信息。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见图1),由于2000年前联合申请专利数较少,本文重点对2000年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深度揭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以3年为周期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演化分为2001-2003年、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2013-2015年5个阶段,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网络演化态势。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呈现以下4个特点:

(1)产业引入期较长,不同板块创新差距扩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联合申请专利起步于2000年左右,说明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引入期较长。由图1可见,2000年以前我国各地区专利申请量都非常少,2000年以后各地区专利申请量逐渐上升,京津冀上升最快,长三角次之,珠三角再次之,最后是成渝。京津冀位于我国政治中心,科研资源丰裕,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增长速度较快;长三角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多科研资源和中小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数呈稳步上升态势;珠三角联合申请专利数量有较大波动,2001-2007年联合申请专利数呈上升趋势,2008-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又恢复上升趋势,但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创新能力不可估量;成渝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科研资源相对不足,电子信息企业较少,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在2007年才开始上升。总之,由于我国创新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差距逐年扩大。2015年,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出现大幅下滑,长三角地区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出现小幅下滑,而成渝地区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却小幅上升。查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发现自2009年起,中、西部地区销售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速已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两者的增速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出口滞销和东部地区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向内陆转移。2015年,各区域联合专利申请量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对该情况的反映。

图1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

数据来源:重点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chinaip.com.cn/

(2)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突出,逐级向周边城市辐射。每个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都有典型的发展模式:即由核心区域向周边辐射,如京津冀的北京、珠三角的深圳和东莞、长三角的上海、苏州和南京、成渝的成都和重庆,分别处于各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图2是单个省份或直辖市显示的联合申请专利量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北京第一,广东第二,江苏第三,上海第四,而且四川在2015年超过了天津、河北、浙江。北京中关村自创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智力密集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联合申请专利数最多,技术创新网络密集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并向河北和天津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广东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承接日、韩等国家和港、台等地区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ICT),目前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聚集地。江苏和上海依靠优质科研资源以及一大批通过产业转移进来的ICT企业,也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并带动浙江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庆一直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引进相关电子信息企业,从而带动了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图2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分省份)

(3)板块间创新基础差异较大,创新数量与质量不协调。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最直观的方式是考察其联合申请专利数量。但这种方式过于片面,在考察其创新数量的同时还要考查其创新质量。为清晰地衡量创新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1986-2015年4个产业板块累计数据绘制成图3,展示各地区创新主体总数、联合申请专利总数以及联合申请专利总数/创新主体总数等指标,其中联合申请专利总数/创新主体总数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单位创新主体联合申请专利的平均值,即单位主体创新质量。联合专利申请数量从高到低排序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创新主体总数从高到低排序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联合申请专利总数/创新主体总数从高到低排序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分析发现,虽然珠三角地区创新主体总数和联合申请专利总数均排名第三,但单位主体创新质量却排名第一。成渝地区在创新主体总数和联合申请专利总数都落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情况下,单位主体创新质量却与长三角地区相当。这说明,上述4个地区技术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是不对等的,一个地区不但要重视创新数量,而且要重视创新质量。

图3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比较

(4)板块间创新成员结构差异较大,科研机构处于创新网络核心地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创新成员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创新主体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图4是各地区各阶段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名前35的创新主体分布情况。由图4可见,京津冀地区大学、学院、研究所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公司、企业、厂数量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在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中大学、学院、研究所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公司、企业、厂。珠三角地区大学、学院、研究所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占比较大,这可能由于创新能力极强的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知名度太高,导致大众对其所在高校、科研院所关注度不够。其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所占份额越多,证明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活力越强。长三角地区情况与京津冀地区类似,大学、学院、研究所在核心创新网络中的数量逐年增加,公司、企业、厂的数量逐渐减少。成渝地区情况有所不同,成渝地处内陆,高校科研资源匮乏,因而公司、企业、厂的数量多于大学、学院、研究所的数量。

图4 各地区各阶段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名前35的创新主体分布情况

4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

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以及不同板块间产业技术创新现状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空间板块间电子信息产业的成熟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均不同,且具有显著阶段性更替特征。因此,本文对照产业生命周期分别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设定为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化特征,采用软件Ucinet6.610构建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专利网络矩阵。基于专利信息数据属性,先用Excel和Python软件将数据转化成申请人—专利号的2模网络数据,再使用Ucinet软件将申请人—专利号的2模网络数据转化成申请人—申请人的1模网络数据,即得到创新主体之间的技术创新网络矩阵,最后将数据导入Gephi0.9.1绘制技术创新网络图。通过各板块5阶段创新网络图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典型特征。

4.1 处于成熟期的京津冀板块: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衍生大量高科技企业

由Gephi0.9.1绘制的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见图5)可以得到各创新主体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序后的主要情况:2001-2003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3个阶段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研究所。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北京中科信利技术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2013-2015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电力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此阶段出现了国家电网及其相关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网络中心这一情况,可能与近期国家电网公司专利申请数呈爆发式增长相关。

图5 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5个阶段

数据来源:重点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chinaip.com.cn/,下同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并衍生出一批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例如,方正集团是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的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起家的高科技公司;清华同方是由清华大学于1997年投资创办的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是由中国科学院于1984年投资创办的PC生产商。这些衍生企业与母体院校技术交流频繁,自身创新活力强劲。同时,上述部分企业考虑到资源、用地、劳动力、环境成本等问题,将属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型企业或部门留在北京,而将属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或部门迁入河北和天津[16],形成同一产业链内分工。因此,从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以及产业链分工情况看,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已经步入成熟期。

4.2 处于准成熟期的珠三角板块:高效利用跨地区资源提升本地企业创新活力

由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见图6)可见各创新主体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序后的主要情况:2001-2003年技术创新网络处于萌芽阶段,联合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非常少,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TCL王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3个阶段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相对度数中心度远高于其它创新主体,居于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中心;2013-2015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所。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图6 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5个阶段

计算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包括本地院校,而且包括其它地区的知名院校,说明国内创新资源流动性较大,且珠三角地区善于跨地区使用创新资源,使得自身技术创新网络辐射范围更广,创新活力更强。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由先进电子信息企业(华为、中兴和鸿富锦精密工业)领导,并聚集了一批配套中小企业,这与王琛等研究结果相同。因此,从利用跨区域创新资源和地区内企业构成情况看,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准成熟期。

4.3 处于成长期的长三角板块:科研创新资源丰富奠定技术创新网络成长基础

由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见图7)可见各创新主体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序后的主要情况:2001-2003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东大移动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大宁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联能科技有限公司;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3个阶段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3-2015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清华大学、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南京供电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江苏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

图7 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

可见,处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创新主体都是均匀分布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地理区位相对稳定,且科技创新资源多、科研创新能力强,奠定了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面。而处于技术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公司和企业在各阶段更替情况较明显,使得技术创新网络中心只有少数领导型公司和企业,其创新能力比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弱。这与张艳辉[27]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此,从技术创新网络基本面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所处价值链环节看,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处于成长期。

4.4 进入期的成渝板块:本地科研资源缺乏且依赖外部创新型企业技术输入

由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见图8)可见各创新主体按相对度数中心度排序后的主要情况:2001-2003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重庆钢铁研究所。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重庆海特克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重庆永固实业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先科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该阶段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网络;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3个阶段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2013-2015年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成都芯安尤里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成都盛特石油装备模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绿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南瑞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综上所述,成渝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中既无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无知名的公司和企业,原因在于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我国东部地区和国外先进电子信息企业的产业转移,而“渝新欧”国际中欧班列的开通,打破了中西部地区到中欧国家运输成本限制,使成渝地区低廉的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优势得以发挥。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政策,内陆城市积极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实施政策优惠,大量引进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如重庆先后建立了两江新区(2007年)、两路寸滩报税港区(2008年)及西永微电园综合保税区(2010年),并引进惠普、富士康、宏碁、华硕、东芝等知名品牌厂商,为品牌厂商培育配套代工企业,从而实现了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因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环节,且技术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较弱。

图8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

5 结语

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归纳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沿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依次演进的板块化空间格局。不同板块的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其技术创新网络也呈现出生命周期阶段特征。本文以联合申请专利的多值无向网络表示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和创新网络规模,绘制技术创新网络图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典型特征,归纳出以下4点结论:

(1)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处于成熟期的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凭借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优势,以及从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衍生出的高技术电子信息企业,经历了从生产制造职能向研发营销职能的转变,所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之间技术交流频繁,创新能力较强;处于准成熟期的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凭借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以及国内高素质人才,使电子信息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并催生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依靠这些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的技术创新网络,企业间技术交流频繁,且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强于企业与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处于成长期的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相关优惠政策,通过承接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国外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而迅速发展,技术交流主要存在于高校与企业之间,虽然规模大,但其质量有待提升;进入期的成渝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一带一路”政策优势以及“渝新欧”新亚欧大陆桥的搭建,大量引进外资并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刚刚起步。

(2)技术创新网络差异决定了各地区产业所处价值链环节。上述4个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微笑曲线的不同环节。京津冀地区由于中关村早期快速发展使得大批电子信息制造业得以迅速崛起。同时,背靠中国知名的高校集群,使京津冀地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有天然优势,能以较快速度进入微笑曲线中的研发和营销高价值链环节;珠三角地区由于日、韩、港、台等国家或地区的资本输入,吸引众多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落户,通过模仿和创新,形成自主技术框架,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了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网络发展,促使珠三角地区在进入微笑曲线中生产制造低价值环节的同时,也进入研发高价值环节;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备的产业基础设施、低廉的劳动力以及充足的科研资源,但技术创新网络活力一般,这使得长三角地区处于微笑曲线中低价值链制造环节。但得益于广大的消费市场,该地区也形成了高价值链营销环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依靠东部地区和国际知名企业的产业转移。由于“一带一路”政策优势以及“渝新欧”新亚欧大陆桥的搭建,其发展前景乐观,但其技术创新网络尚处于进入期,企业技术沉淀不足,目前仍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低端制造业环节。

(3)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交流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活力。跨区域创新资源使用体现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的创新主体中包括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创新主体,而珠三角地区的华为有限公司在其它3个地区的创新网络中都有出现。原因在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地理距离对于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对远距离技术交流合作更为迫切。同时,电子信息企业为了拓展市场,会到不同地区投资设厂,使不同区域之间产业互投,不仅给其它地区带来了制造业企业,而且带来了更多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新技术。科研院所具有与其它地区企业合作的愿望,这促使我国科研院所与不同地区企业交流合作更为频繁。通过各地区间技术交流合作,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不仅在各地区内形成一定规模,而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技术交流。

(4)技术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呈现出以高校、科研院所或知名企业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大多数企业仅与核心高校或科研院所联系,而企业间联系甚少。规模较大的技术创新网络包含的创新成员数越来越多,而规模较小的技术创新网络包含的创新成员数越来越少,形成技术交流的“马太效应”。原因可能是企业间缺乏信任,企业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与自身不存在直接竞争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间接获取技术信息。规模越大的技术创新网络,其信息容纳能力越强,越受企业青睐,由此形成了“核心—边缘”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MOLINA-MORALES F X,MARTNEZ-FERNNDEZ M T.Too much love in the neighborhood can hurt:how an excess of intensity and trust in relationships may produce negative effects on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9):1013-1023.

[2] EISINGERICH A B,BELL S J,TRACEY P.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network openness,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Research Policy,2010,39(2):239-253.

[3] BOSCHMA R,FRENKEN K.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a proximity perspective[Z].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2010:120-135.

[4] BAUM J A C,COWAN R,JONARD N.Network-independent partner sele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1):2094-2110.

[5] 田钢,张永安.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科研管理,2010(1):104-115.

[6] 吕国庆,曾刚,马双,等.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9):1423-1430.

[7] 陈伟,周文,郎益夫.集聚结构、中介性与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研究——以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管理评论,2015(10):204-217.

[8] 吕国庆,曾刚,顾娜娜.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4(5):97-106.

[9] 赵炎,姚芳.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1):70-77.

[10] 史焱文,李二玲,李小建,等.基于SNA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5(8):114-122.

[11] BUCHMANN T,PYKA A.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the case of a publicly funded German automotive network[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5,24(1):114-139.

[12] 傅首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管理世界,2010(6):8-13.

[13] 薛捷,张振刚.基于知识内容的区域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研究——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20):110-117.

[14] 刘国巍.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广西2000—2013年的专利数据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4):64-74.

[15] 卢明华,李丽.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12(10):1861-1871.

[16] 孙中伟.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竞合模式与转移路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4):63-68.

[17] 周庆行,周伟.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J].产业经济研究,2007(5):59-65.

[18] 解学梅,曾赛星.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周期演化机理和关联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1):52-58.

[19] 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从产业链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4(4):18-22.

[20] 邢乐斌,牟方芳.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研发机构落户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43-47.

[21] 高菠阳,刘卫东.政府空间治理与地方产业发展响应——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人文地理,2016(3):1-8,18.

[22] SØRENSEN J B,STUART T E.Aging,obsolescence,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1):81-112.

[23] AHUJA 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3):425-455.

[24] AHUJA G,KATILA 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3):197-220.

[25] MOWERY D C,OXLEY J E,SILVERMAN B S.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77-91.

[26] 徐迎,张薇.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9):75-80.

[27] 张艳辉.全球价值链下长三角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0(3):51-59,67.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in Chines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t Different Life Cycle Stages

Hu Xuhua,Xu Junjie

(School of Finance & Econom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As the basic of the nation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source powe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mes from the internal matur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it summed up the plat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long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Pearl River Delta,Yangtze River Delta,Chengdu Chongqing region.And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ry region,it was corresponded to mature period,quasi-mature period,growth period and entered period of industrial life cycle theory.Then,with patent data,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map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 in the 5 stages of 2001-2003,2004-2006,2007-2009,2010-2012,2013-2015.The results show that: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in the mature period,is the center of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and a large number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have been deriving from it; Pearl River Delta,in the quasi-mature period,makes efficient use trans-regio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loc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vitality; Yangtze River Delta,in the growth period,is rich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esources,and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 has strong potential growth; Chengdu-Chongqing region,in the entered period,is lack of local research resources,and relys on technology input from external innovative enterprises.

Key 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Life Cycle Theory; Evolutionary Features

DOI:10.6049/kjjbydc.2017020279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2-0025-10

收稿日期:2017-04-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JC790031);江苏省软科学基金项目(BR201602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4063000073)

作者简介:胡绪华(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发展、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产业升级;徐骏杰(1990-),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技术创新网络。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