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研究——进化心理学视角

史宝娟,郑祖婷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发生及进化原理,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协同创新的发生及进化原理展开分析和推演,结果发现长期合作、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能够有效推动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通过问卷收集一手资料,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的建议:将利益刺激作为原始驱动力,促使创新组织开启合作模式;扩大商业信誉影响力,为创新组织合作启动监督模式;重视长期合作效用,打造创新组织长效合作模式。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进化心理学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的迫切性、复杂性、高科技性使得创新者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由竞争、对立关系逐步向互补、共生关系演化,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互相依存、共存共生、共同进化,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创新生态系统[1]。在理想的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组织间协同共进、双向交流,最大限度利用创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系统进化。但是现实中,无论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还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和生态维护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创新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2]。究其原因,在于创新组织间竞争激烈,缺乏有效合作[3],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体制打破界限,激励创新组织协同创新[4],达到协作共赢的目的。进化心理学相关理论为研究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理论,它将进化论与人类心理学相关联,运用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人类心理变化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一些社会现象[5][6]。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创新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从进化论角度研究创新组织心理变化过程,通过研究创新组织的亲缘选择、生存观念、互惠理念以及群体认同等心理,寻找长期合作的可能和契机,探索创新组织间建立并维持合作的方法和机制。本文致力于运用进化心理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心理,找到创新组织乐于合作的原理,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合作原理进行分析和推演,并结合京津冀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问卷调查,对合作案例进行实证检验,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1 进化心理学研究文献回顾及协同创新合作原理

合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动物世界里合作的例子很多,比如鳄鸟与鳄鱼、帝王虾与狮虎鱼、犀鸟与犀牛等,都是通过合作达到生存的目的[7]。自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合作就伴随始终,从早期的合作狩猎到文明社会合作发展,再到现代社会的合作创新,这些合作有的是自发的,有的由政府促成[8]。进化心理学研究合作者的心理,为深入理解合作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平台。

1.1 亲缘选择与长期合作

早期的心理学采用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解释个体之间合作,认为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有血缘关系的人合作。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更愿意选择与自己长相相似[9]或者在文化、习俗方面相似的人[10]。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选择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合作,是为了使自己拥有的基因得到更好的扩散、继承和繁衍,合作的紧密程度与亲缘关系成正比,亲缘关系越近,合作越广泛、越紧密[11]。以个体为核心的生态系统,通过与亲缘关系近的人紧密合作以及与自身在某方面相似的人的次紧密合作,得到繁衍和进化。

与之相类比,创新生态系统内每个创新组织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也要考虑彼此的亲疏远近关系。创新组织的分公司、子公司、有业务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就好比是与之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会被优先选择作为合作伙伴。其次是与之有相似之处的个体,创新组织对其具有亲切感,会将之列为优先考虑对象,经过调查发现,与创新组织在决策领导人、经营理念、创新观念、商业模式、学科发展、研究互补等方面具有共同点的个体,容易成为创新组织的合作对象[12-14]。同时,无论最初合作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能与创新组织进行长期合作,彼此之间建立类似于亲缘选择的源于基因、血脉的信任,则更容易建立更长久、更深入的合作。

1.2 生存与获取收益

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生物界物竞天择的环境下,个体为了生存,会选择合作。进化心理学认为,从人类祖先最初的群居生活开始,人类之间就存在为了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而进行的合作,如抵御猛兽的进攻、联合狩猎等。这样的合作源于周围环境的刺激,个体自身缺少从内而外的自发的合作意愿,只是为了贪图短期利益而在不同水平的个体之间通过劳动分工获取利益,以达到生存的目的[15]

借鉴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内也可以通过外界环境刺激,使得创新组织之间为了获取收益而进行临时性合作。这种外界环境的刺激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创新组织通过协同创新获取政府提供的收益[16]。比如政府可以为协同创新组织提供临时性政府补贴、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或者在征地、建设厂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短期收益的刺激引导创新组织协同创新。

1.3 互惠与利益捆绑

为了生存,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会选择短期合作。在动物界,动物间会基于自身生理特性选择长期合作,互利互惠,促进生物链条进化。例如寄居蟹靠海葵保持安全,海葵靠寄居蟹提供食物;鲨鱼为清洁鱼提供食物,清洁鱼为鲨鱼清理身体表面的细菌等……在生物界这样的例子很多。进化心理学认为,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必然通过各种办法获得利益[17],当通过互惠的合作大大受益,得到的利益大于承担的风险时,乐于接受互惠合作的个体会发展成为一个群体,而随着群体逐渐壮大、获得更多收益,会有更多个体加入到群体中参与互惠合作。

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面临与其它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契机,但是,由于创新组织之间存在竞争、彼此经营信息不透明、提防心理作祟等原因,导致创新组织认为风险大于收益,最终放弃协同创新[18]。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打破创新组织间壁垒,促进创新组织合作,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呢?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财政手段,将创新组织进行利益捆绑,通过外力使之成为互惠群体。例如,可以为协同创新准备专项贷款或融资,要求创新组织进行团体贷款或者共同上交抵押物,通过利益捆绑促进协同创新。

1.4 群体认同与商业信誉

通过竞争和自然选择,个体在群体内获得一定的地位,得到群体认同。随着整个群体的繁衍进化,文明程度越高的群体、群体认同感越高的个体,拥有的利益越多。在早期人类社会,群体认同感高的个体可以占有更多食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群体认同感高的个体能凭借威望获得社会地位甚至金钱和权利[19]。这样的个体一旦参与合作,为了顾及自身声誉和地位就不会轻易退出合作,对于他们来说,即使后来发现合作带来的收益很少,甚至是负收益,也不会轻易单方面中止合作,以免对声誉带来负面效应。也就是说,群体认同感高的个体在合作过程中更容易坚持到最后。

在创新生态系统内,这种群体认同感即是商业信誉。越是发展完善的市场,商业信誉越重要。好的商业信誉带来更多客户、消费者、利润,并由此形成品牌效应、品牌价值。知名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2015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中,苹果的品牌价值为1 702.76亿美元。由此可见,越是知名公司,品牌价值越高,越注重商业信誉。因此,在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都乐于选择商业信誉高的组织进行合作,协同创新过程中,商业信誉高的创新组织不会轻易中断合作。

2 基于合作发生及进化原理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与推演

创新组织间是否选择协同创新、合作研发,归根结底是创新组织间反复博弈的结果[20]。由于创新组织间信息不完全透明,这种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又因为创新组织间竞争与合作是无休止、不断变化的,可以分为无数个博弈回合,下一局的博弈开始时,参与人都能了解上一回合博弈的结果。因此,这种博弈又是一种动态博弈。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协同创新合作和进化,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合作和进化原理进行分析与推演。

模型假设如下:创新生态系统内有2家创新组织A和B,各自独立创新的收益为UAUB,成本为CACB。如果2家创新组织均选择协同创新,为创新组织带来收益VAVB,研发成本共同分担,均为C。协同创新比单独创新成本低,因此,CA>C,CB>C。创新收益分别为UA+VA-CUB+VB-C。如果2家创新组织均不选择协同创新,则创新收益分别为UA-CAUB-CB。若一方选择协同创新,另一方不选择协同创新,则协同创新无法发生。若两者已经选择协同创新,但是在创新过程中一方单方面中止合作,如果另一方仍然坚持协同创新,将被迫承担所有成本,此时,双方的创新收益分别为UA+VA-CA-CBUB+VB。根据海萨尼转换原理,引入概率的理念,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为完全信息博弈。创新组织A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为q,则不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为1-q。创新组织B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为p,则不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为1-p。根据上述假设,在动态博弈的第一回合,博弈双方选择的策略及支付函数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组织A和B博弈模型

创新组织B协同创新(p)不协同创新(1-p)创新组织A协同创新(q)UA+VA-C,UB+VB-CUA+VA-CA-CB,UB+VB不协同创新(1-q)UA+VA,UB+VB-CA-CBUA-CA,UB-CB

创新组织A的收益为:

EA=q×[p×(UA+VA-C)+(1-p)×(UA+

VA-CA-CB)]+(1-q)×[p×(UA+

VA)+(1-p)×(UA-CA)]

=pqC+pqCB-pqVA+qVA-qCB+

pVA+pCA+UA-CA

对概率q求导,得:

=-pC+pCB-pVA+VA-CB

求得: p=

同理,创新组织B的收益为:

EB=p×[q×(UB+VB-C)+(1-q)×(UB+

VB-CA-CB)]+(1-p)×[q×(UB+VB)+

(1-q)×(UB-CB)]

=-qC+qCA-qVB+VB-CA

求得:q=

对于创新组织A和B来说,协同创新带来的收益越大,创新组织越会选择协同创新。创新组织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时,会考虑对方的创新成本,对方的创新成本越低,与之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双方协同创新的成本越小,越会选择协同创新。

2.1 亲缘选择与长期合作

进化心理学亲缘选择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长期合作。有业务关联或相似之处的创新组织更倾向于长期合作。那么,拥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创新组织,在新一轮的选择中选择协同创新的概率是否高于普通关系的创新组织?创新组织A和B的n次协同创新是典型的无限期重复博弈,参与人在每一回合的博弈中都知道对手在上一回合选择的策略。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参与人遵循冷酷战略(grim strategy),即对方一次的不合作行为将导致永远的不合作。

假设创新组织A和B进行了n次创新合作,n次创新合作的收益分别为n×(UA+VA-C)、n×(UB+VB-C),如果有一次创新违约,则违约的收益分别为UA+VAUB+VB。一次违约后,双方的合作终止,博弈结束。

选择协同创新的收益和成本都是原来的n倍,而选择不协同创新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其概率为:

p1=

pp1进行同分母转化,则有:

p1=

=

p=

=

p1-p=

=

n>1时,p1>p,即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其继续协同创新的概率大于没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

2.2 生存与获取收益

外界环境的刺激使得创新组织倾向于协同创新。假定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鼓励协同创新,补贴记为δ,则协同创新时增加的收益由VAVB变为VA+δVB+δ。按照如前计算过程得:

p2=q2=

p=

pp2进行同分母转化,则有:

p2==

p==

p2-p=

δ>0时,p2>p,即当政府提供补贴时,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概率高于没有补贴时。

2.3 互惠

成为互惠群体,有利于促进创新组织协同创新,本文主要分析团体贷款和共同上交抵押物两种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利益捆绑的情况。

(1)团体贷款。假设创新组织不协同创新就得不到贷款,收益降低α。因此,不协同创新时创新组织A、B的收益分别为UA+VA-αUB+VB-α。两者均不协同创新的收益分别为UA-CA-αUB-CB-α

创新组织A的收益为:

EA31=q×[p×(UA+VA-C)+(1-p)×(UA+

VA-CA-CB)]+(1-q)×[p×(UA+VA-

α)+(1-p)×(UA-CA-α)]

=pqC+pqCB-pqVA+qVA-qCB+

pVA+pCA+UA-CA+-α

=-pC+pCB-pVA+VA-CB+α

求得:p31= p=

显而易见,p31>p。因此,实施团体贷款的创新组织协同创新概率更高。

(2)上交抵押物。假设创新组织为了得到金融支持,各自上交抵押物,价值分别为βAβB。不协同创新则失去抵押物,收益降低。不协同创新时,创新组织A、B的收益分别为UA+VA-βAUB+VB-βB。两者均不协同创新时的收益分别为UA-CA-βAUB-CB-βB。同理求得:

p32=

p=

显而易见,p32>p。因此,共同上交抵押物的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概率更高。

2.4 群体认同与商业信誉

群体认同感强的创新组织,其商业信誉更高。如果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单方面终止合作,则会损失商业信誉,带来损失。假设创新组织单方面终止合作,损害商业信誉,损失记为φ,则不协同创新的收益分别为UA+VA-φUB+VB-φ,求得p4=,显然,p4>p。因此,重视商业信誉的创新组织坚持完成协同创新的概率更高。

3 基于合作发生及进化原理的实证检验

通过上文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相关理论分析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推演,可总结得出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的原理和概念模型,并据此提出路径假设,设计问卷进行实证检验。

3.1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协同创新合作和进化原理及概念模型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组织间建立类似于亲缘选择的信任,能够促进长期合作;外界环境的刺激使得创新组织间为获取收益而合作;通过利益捆绑使得创新组织间成为互惠群体,可以促进合作;基于群体认同感,创新组织都愿意与商业信誉高的组织合作。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原理,即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继续协同创新的概率大于没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外界环境刺激使得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概率增大,成为互惠群体使得创新组织协同创新概率增大,重视商业信誉的创新组织坚持完成协同创新的概率更高。根据上述原理,提出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的概念模型

通过运用进化心理学中亲缘选择、生存、互惠、群体认同等原理分析创新组织协同创新,发现创新组织间原有的长期合作、临时获取的直接利益、暂时得到的共同利益以及长久的商业信誉会促进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同时,创新组织内部的长期合作、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和商业信誉4个因素两两之间也存在促进关系。

3.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路径假设

由协同创新合作和进化的原理及概念模型分析可知,创新组织的长期合作、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与其协同创新之间存在促进和推动关系。因此,提出如下路径假设:

H1:长期合作能够有效推动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

H2:获取直接利益能够有效推动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

H3:存在共同利益能够有效推动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

H4:为了维护自身商业信誉,创新组织选择将协同创新进行到底。

如创新组织间存在其它业务上的长期合作,创新组织对彼此的实力、能力、信誉都有一定了解,则当合作创新能够获得直接利益、共同利益,提高商业信誉时,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合作创新。若合作创新能够获得直接利益、共同利益、提高商业信誉,则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长期合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5:长期合作与直接利益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6:长期合作与共同利益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7:长期合作与商业信誉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当继续合作创新能够获得共同利益、提高商业信誉时,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继续协同创新;当继续合作能够获得直接利益时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继续协同创新;当继续合作能够提高商业信誉时,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继续合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8:直接利益与共同利益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9:直接利益与商业信誉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H10:共同利益与商业信誉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假设绘制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机理假设模型

3.3 结构方程模型及变量设计

本文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将长期合作、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协同创新作为5个潜变量,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5个潜变量设置24个测量变量。

对于潜变量“长期合作”,由心理学的亲缘选择理论发现,创新组织间有业务联系或隶属于同一系统内部的创新组织更乐于选择协同创新,由此确定N11和N12两个测量变量[11]。具体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发现,与创新组织在创新观念、经营理念、组织文化等方面具有共同点的个体,容易与创新组织合作创新[12-14],由此确定N13-N15等3个测量变量。

对于潜变量“直接利益”,由进化心理学研究发现,通过外界刺激可使创新组织为得到收益而进行临时性合作,政府可指定一系列激励政策[16],如临时性政府补贴、税收减免、征地厂房优惠政策等,由此确定N21-N25等5个测量变量。

对于潜变量“共同利益”,由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可知,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对创新组织进行利益捆绑,使之成为互惠群体,如提供专项贷款、共同抵押等[18],由此确定N31-N34等4个测量变量。

对于潜变量“商业信誉”,当前的商业信誉主要指品牌价值、知名度、影响力等[21],结合相关研究[22],在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组织还重视其客户口碑和同行内信用,由此确定N41-N45等5个测量变量。

对于潜变量“协同创新”,本文致力于研究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主要探讨创新组织间如何通过合作来研发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核心技术主要涉及本单位及行业内核心技术,由此确定N51-N55等5个测量变量。

5个潜变量、24个测量变量如表2所示。根据前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及变量设计,使用AMOS17.0绘制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结构方程模型,如图3所示。

3.4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收集

根据协同创新合作及进化机理假设、潜变量和测量变量设计,构建创新组织协同创新合作影响因素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调查问卷。以河北省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其它涉及协同创新的组织作为调研对象,针对组织内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225份,剔除缺失数据的问卷、所有问题答案相同的问卷19份,剩余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91.56%。

表2 潜变量与测量变量

潜变量测量变量长期合作N1有业务联系N11、同一系统内部N12、创新观念相似N13、经营理念相似N14、组织文化相似N15直接利益N2临时性的政府补贴N21、一定范围内的税收减免N22、征地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N23、建设厂房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N24、一定范围内的科研资助N25共同利益N3团体低息贷款N31、共同抵押低息贷款N32、按股份投资则享受专项资助N33、按股份投资则享受创新产品税收减免N34商业信誉N4在客户中的口碑N41、同行中的信用评价N42、在业界的影响力N43、在社会上的知名度N44、品牌价值N45协同创新N5技术瓶颈N51、行业内核心技术N52、行业内非核心技术N53、本单位的核心技术N54、本单位的非核心技术N55

图3 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结构方程模型

运用SPSS19.0对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8,各变量总体相关系数CITC最小值为0.364,结果显示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运用SPSS19.0检验结构效度,KMO(Kaiser-Meyer-olkin)值为0.880,因子载荷系数为74.943%,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高效度。

使用AMOS17.0分析问卷数据,按照结果提示对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结构方程模型图进行修正,得到各项拟和指数值如表3所示,表明分析结果经各项拟和指数检验可以接受。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反复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数

拟和指数χ2/dfGFIAGFIRMSEACFITLIIFIPNFIPGFI数值2.545∗∗0.879∗0.926∗∗0.089∗∗0.908∗∗0.927∗∗0.911∗∗0.680∗∗0.628∗∗

注:**表示完全可以接受;*表示处于可以接受的边缘

3.5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由表4结果可知,假设H1未能通过检验,其它9个假设均通过检验。通过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调研可以发现,即使创新组织间由于业务联系、属同一系统等各种原因存在长期合作,也不能表明创新组织间会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但是,如果协同创新能够带来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直接利益或低息贷款、科研资助等共同利益,则创新组织乐于选择协同创新,并且直接利益的激励作用大于共同利益。而创新组织一旦选择协同创新,对自身商业信誉的顾忌就会使得他们将协同创新进行到底。长期合作与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当受到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的刺激时,创新组织更愿意与存在长期合作的组织进行协同创新。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即如果创新组织间由于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的刺激而选择了协同创新,则当继续受到间接利益或直接利益刺激时,协同创新会在新的领域持续进行;随着组织越来越重视商业信誉,组织间协同创新也会持续进行下去。

表4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路径的数据分析结果

假设路径标准化估计值标准误(S.E.)临界比(C.R.)显著性假设检验结果H1长期合作→协同创新-0.1870.101-1.8580.063未通过H2直接利益→协同创新0.3010.0734.095∗∗∗通过H3共同利益→协同创新0.1200.0534.276∗∗∗通过H4商业信誉→协同创新0.1600.0483.352∗∗∗通过H5长期合作↔直接利益0.0690.0183.760∗∗∗通过H6长期合作↔共同利益0.1240.0294.287∗∗∗通过H7长期合作↔商业信誉0.1400.0324.399∗∗∗通过H8直接利益↔共同利益0.1680.0325.202∗∗∗通过H9直接利益↔商业信誉0.1580.0334.792∗∗∗通过H10共同利益↔商业信誉0.3320.0516.511∗∗∗通过

注:***表示P<0.001

4 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构建

4.1 将利益刺激作为原始驱动力,促使创新组织开启合作模式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当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刺激时,为了获得利益会趋向于选择协同创新。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临时性政府补贴、团体低息贷款、共同抵押低息贷款条件下,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概率提高。问卷调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益和共同利益都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组织协同创新。若想打破创新组织间壁垒,促使他们排除重重顾虑选择协同创新,则必须通过利益刺激。

直接利益的刺激效果优于共同利益。因此,利益刺激应以政府直接为协同创新提供优惠政策为主。可以选择临时性政府补贴、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创新产品销售的优惠政策、关于用地厂房方面的优惠政策等,为协同创新组织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以共同利益为辅,通过财政手段以利益捆绑方式将创新组织联合起来,通过创新组织共同贷款、共同抵押、按股份投资等方式分享协同创新成果。

当然,由政府单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的办法是片面的、暂时的,如果一直为创新组织提供优惠,则政府财政无法负担。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开启,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支持。在协同创新初期,仍需以直接利益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启协同创新模式,银行和金融机构逐渐参与进来,对创新组织的共同利益刺激逐渐发挥作用,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政策性引导[23],发挥市场调配作用。

4.2 扩大商业信誉影响力,为创新组织合作启动监督模式

进化心理学强调群体认同,认为文化程度越高的群体,群体认同感越高的个体,能够得到更多利益。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重视商业信誉,尤其在科技发达、信息传递速度飞快的现代社会,商业信誉代表一个组织的市场地位、发展潜力。因此,发展越好的组织越重视商业信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重视商业信誉的创新组织坚持完成协同创新的概率更高。问卷调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商业信誉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

创新组织重视商业信誉。因此,一旦选择协同创新,为维护客户口碑、同行中信用评价、业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品牌价值,就会努力将协同创新进行到底。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创新组织更重视业界影响力、品牌价值、社会知名度。由此看见,商业信誉可以自发地为创新组织协同创新持续进行提供有效监督。提高商业信誉影响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将创新组织协同创新宣传出去,获得业界其它组织甚至是社会的关注,利用社会舆论扩大商业信誉影响力。同时,应开发新技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提高商业信誉影响力。

4.3 重视长期合作效用,打造创新组织长效合作模式

从理论上讲,个体更愿意选择与自身有亲缘关系或者文化、习俗方面相似的人合作。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组织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会偏向于与自身有业务联系或者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方面与自身相似的组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推演确定了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其协同创新概率大于没有长期合作的创新组织。但是,假设H1没有通过检验,即长期合作并不能显著推进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结合协同创新实际不难发现,创新组织在实际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拥有多个业务伙伴,也会接触到与之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方面相似的其它组织[24],但是,在没有外界利益刺激的情况下,这些组织之间较难实现协同创新,长期合作关系并不能有效打开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局面。长期合作与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当受到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的刺激时,创新组织更愿意与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因此,长期合作在创新组织协同创新中能够发挥一定效用。

虽然长期合作在创新组织协同创新中没有起到核心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其与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的相互作用,其能够在整个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间接效用,创新组织间原有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能够提高组织间协同创新稳定性,有利于促进创新组织间开展持续的协同创新。因此,应重视长期合作效用,采用多种方式保护并促进组织间长期合作[25],在产业园区规划、技术平台构建、创新成果扶持政策中,对组织间长期合作给予支持和帮助,促进创新组织在协同创新领域的长效合作。

参考文献:

[1]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Innovate America: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R].Washington,DC: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2004.

[2] ELIAS G CARAYANNIS,EVANGELOS GRIGOROUDIS,YORGOS GOLETSIS.A multilevel and multistage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a multi-objective DEA 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6,62(6):63-80.

[3] PIRET KUKK A,ELLEN H M MOORS B,MARKO P HEKKERT B.Institutional power play in innovation systems:the case of Herceptin [J].Research Policy,2016,45 (8):1558-1569.

[4] 项杨雪,梅亮,陈劲.基于价值创造的协同创新本质研究——以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3):21-26.

[5] WINTERHALDER B.Risk and decision-making[M]// R DUNBAR,L BARRETT.Oxford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132-141.

[6] BUSS D M.Evolutionary psychology: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4th)[M].Boston:Allyn & Bacon,2011:98-113.

[7] SZATHMRY E.To group or not to group[J].Science,2011,334(12):1648-1649.

[8] KENRICK D T,NIEUWEBOER S,BUUNK A P.Universal mechanisms and cultural diversity:replacing the blank slate with a coloring book[J].Evolution,Culture,and the Human Mind,2010(5):257-271.

[9] SZOLNOKI A,PERC M.Group-size ef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e spatial public goods game[J].Physical Review E,2011,84(10):87-102.

[10] BURTON SIMON.Continuous-time models of group selection,and the dynamical insufficiency of kin selection models[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14(349):22-31.

[11] ALEX MESOUDI.Cultural evolution:integrating psychology[J].Evolution and Culture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016(7):17-22.

[12] RAINER QUITZOW.Dynamics of a policy-driven market: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 for solar photovoltaics in China and Germany[J].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2015(17):126-148.

[13] 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7):174-187.

[14] 武建鑫.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分布与单位组建机理研究——对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决策, 2016,33(8):11-16.

[15] JOEL B COHEN,H RUSSELL BERNARD.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consumer behavior:a constructive critique[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3(23):387-399.

[16] PETER T SAUNDERS.Evolutionary psychology:a house built on sand[J].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2013,44(44):257-284.

[17] KRISTINA M DURANTE,PAUL W EASTWICK,et al.Pair-bonded relationships and romantic alternatives: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evolutionary and relationship science perspectives[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5,53(9):1-74.

[18] 刘颖琦,王静宇,KOKKO ARI.产业联盟中知识转移、技术创新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6(5):1-11.

[19] PATRICK ROOS,MICHELE GELFAND,DANA NAU,et al.Societal threat and 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strength of social norms:an evolutionary basi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5,129(1):14-23.

[20] DANIEL CONROY-BEAM,CARI D GOETZ,DAVID.Why do humans form long-term mateships an evolutionary game-theoretic model[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5,51(1):1-39.

[21] NELL C HUANG-HOROWITZ.Public relations in the small business environment:creating identity and building reputation[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15,41(3):345-353.

[22] LUJUN SU,SCOTT R SWANSON,SYDNEY CHINCHANACHOKCHAI,et al.Reputation and intentions:the role of satisfaction,identification,and commit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9):3261-3269.

[23] 万幼清,胡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风险传导路径研究[J].管理世界,2015(9):278-279.

[24] TINA SAEBI,NICOLAI J FOSS.Business models for open innovation:matching heterogeneous open innovation strategies with business model dimension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5(33):201-213.

[25] 张绍丽,郑晓齐,张辉.互联网环境下国家“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1-7.

Study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of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hi Baojuan, Zheng Zut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principle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deduces the abov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principle based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eduction indicate that long-term cooperation, direct interest, common interest, and business reput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mong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It carries out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by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and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innovation ecosystem. It points out that interest stimul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original driving force to start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s, the influence of business reput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to supervise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he long-term cooperation effect should be valued to keep the long-term cooperation among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s.

Key Words:Innovation Ecosyste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DOI:10.6049/kjjbydc.2016110267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1-0016-08

收稿日期:2017-02-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790047);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5209262);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54576290);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SD161060)

作者简介:史宝娟(1970-),女,河北唐山人,博士,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郑祖婷(1978-),女,河北唐山人,满族,博士,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