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范公广,施 杰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为探讨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回归法,通过SPSS19.0和AMOS17.0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16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及其维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市场知识转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组织惰性;市场知识转移;吸收能力;中介作用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比以往更加重要,知识获取对于企业发展也比以往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独自获取足够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及市场知识促进自身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联盟方式汲取对企业发展有用的知识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联盟中强势一方还是弱势一方,都应当努力提高联盟伙伴间知识转移效率,而不是寄希望于联盟伙伴的改变。那么,应如何有效转移知识?知识转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1]。而现有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多集中在技术、生产、知识管理等方面,对市场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2-3]。市场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结构化的信息,其包含关于顾客、竞争对手、营销渠道伙伴、市场趋势等信息[4]。已有研究表明,对市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5],学习顾客、竞争者和政府知识的企业或组织能够拥有更多机会和能力掌握市场趋势[6]。因此,本研究以市场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探讨联盟企业间市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组织惰性一词作为学术概念最初被Hannan和Freeman于1977年提出,但并未得到学者足够重视[7]。近年来,在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组织惰性逐渐在企业变革与持续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8]。组织惰性使得企业并非总具备吸收外部知识并加以利用的意愿[9],其对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知识也存在反应迟缓、偏见或抵制等行为。而市场知识具有流动性、区域性、时效性等特点,组织惰性很容易使企业失去潜在市场知识学习机会。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具有较为严重的负向影响。但从现有研究看,针对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

而组织惰性通常与组织学习联系在一起,且组织学习与知识吸收能力存在一种双向关系[10],知识吸收能力又是一个强调组织学习过程的概念[11]。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组织惰性通过组织学习对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产生影响。此外,现有研究也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具有促进作用。Cohen & Levinthal[11]、Szulanski等[12]学者都认为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其知识转移效率更高。因此,本文以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从组织惰性和吸收能力互动视角,探讨市场知识转移形成机理。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

尽管对组织惰性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其定义仍旧未能统一。白景坤[13]认为,组织惰性是指组织内普遍存在的保持既定行为方式和消极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倾向性。许小东[7]提出组织惰性是组织保持或维护现有工作活动模式与行为习惯的工作倾向。Hannan & Freeman[14]认为,组织惰性是组织保持既有结构形态不变的一种特性。Sull[15]将组织惰性定义为一种行动上的惰性,即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组织依然延用之前行为方式应对变化的倾向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组织惰性是指组织保持固有习惯、抵触环境变化而拒绝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消极倾向。

Liao[16]指出,知识惰性是组织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及惯例知识管理不当所致,而企业对知识资源管理和应用不当将阻碍知识顺利转移。Liao等[17]将组织惰性分为学习惰性和经验惰性两个维度,认为两者分别对组织学习产生不同影响,前者会抑制组织学习,而后者则会促进组织学习。组织通过学习可以迅速了解和掌握消费者表面需求与潜在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合适的新产品、新服务和商业模式等与市场相关的知识[18]。组织学习包括组织学习意愿和组织学习能力两个主要维度[19],且企业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影响知识转移效果[20]。因此,从理论上讲,组织惰性通过影响组织学习进而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组织惰性导致企业捕捉不到时代潮流与信息,感受不到市场热点,且容易在经营活动中迷失方向,盲目失措,无法积极接收联盟伙伴提供的市场知识。周钟和陈智高[21]通过仿真分析发现,集群企业普遍较高的知识惰性显著阻碍知识在集群中的有效转移与采纳。众多管理案例表明,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例如,曾经连续15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存活仅仅几年就被苹果、三星等企业甩在身后,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华尔街日报》披露,在研发投资领域,诺基亚支出一直远超苹果,且其拥有强大的研究院。换言之,诺基亚虽然具有足够的技术力量,但由于企业本身的固步自封及对塞班系统的自信致使其形成了高度的组织惰性,未能及时掌握足够的市场知识,缺乏对市场动态的准确把握,面对更加适应市场的安卓系统,诺基亚固执地选择不被市场接受的塞班系统,这是导致其被后起之秀超越的重要原因。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联盟企业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负向影响。

1.2 吸收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

吸收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学者Cohen & Levinthal提出,随后许多学者都逐渐认识到吸收能力在企业知识管理和学习方面的重要性。Cohen & Levinthal[11]、Szulanski[12]、Lane&Lubatkin等[22]学者认为,企业对外部新知识进行识别、理解、评估、消化、吸收并将其应用到商业领域的能力即企业的吸收能力。本研究将吸收能力划分为员工能力和员工动机两种。其中,员工能力包含于潜在的吸收能力,而员工动机则包含于实现的吸收能力[23]

评价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作为接受知识的一方,能否对联盟伙伴企业提供的相关知识或技能进行熟练掌控与运用。拥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通常更容易接受知识转移。此外,对知识进行长期积累能够增强企业吸收能力。因此,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研发活动等累积的经验与获取的知识能够提升当前企业吸收能力,进而改善知识转移效果。Cohen & Levinthal[11]、Szulanski[12]都认为,企业吸收能力缺乏将直接阻碍知识转移、降低知识转移效率。Zahra等[24]研究指出,员工能力影响其未来知识获取能力。另外,促进知识转移首先要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企业层面对员工赋予动机,当员工能力和动机形成互动时才能有效进行知识转移。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知识接收方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影响。

H2a:员工动机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影响;

H2b:员工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影响。

1.3 组织惰性与吸收能力

组织惰性对组织学习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已经得到众多学者证实[17],其中学习能力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维度[19]。因此,学习能力受组织惰性的影响,而学习能力则通常用吸收能力替代[11],即组织惰性会对吸收能力产生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知识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之间是一种双向关系,在某些特定领域,强化组织学习可增加组织知识基,即增强知识吸收能力,而知识吸收能力增强又会促进该领域的组织学习[10]。另外,组织学习受组织惰性的影响,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许小东[7]认为,组织惰性行为的主要特征就是组织内在活动动力下降、组织成员动机力低下,即组织惰性影响员工动机。同时,组织惰性易使员工形成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缺乏上进心,极易满足现状,而在当今市场环境激烈变化的背景下,员工不思进取将导致整体能力得不到提升,甚至走向衰退并最终被淘汰。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知识接收方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

H3a:知识接收方组织惰性对员工动机有负向影响;

H3b:知识接收方组织惰性对员工能力有负向影响。

1.4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现有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通常是将其作为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吸收能力在组织内外部知识转移、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及在组织学习中扮演的角色[25]。但也有关于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如解学梅等[26]运用多元回归法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在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张洁等[27]在实证研究中证明吸收能力在其前因变量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已有文献对吸收能力作为知识转移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组织惰性作为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探讨吸收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之间的中介效应。

关于吸收能力前因变量的研究,Lane&Koka[28]认为前因变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文化;二是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特征等。组织惰性早期用结构惰性界定,并从组织年龄、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复杂性3个方面测量[29],即组织惰性从理论上可作为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且在上文分析中,组织惰性被划分为学习惰性和经验惰性两种,组织惰性影响组织学习进而影响组织吸收能力。另外,组织惰性也会造成员工动机低下,而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将进一步导致员工能力下降。关于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Cohen&Levinthal[11]、Szulanski[12]等学者都认同企业吸收能力匮乏将直接阻碍知识转移、降低知识转移效率。Cummings[30]、Szulanski[31]也认为,知识接受方缺乏知识转移动机将阻碍知识有效转移。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吸收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之间起中介作用。

H4a:员工动机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之间起中介作用;

H4b:员工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文构建的组织惰性、吸收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关系模型见图1。

图1 组织惰性、吸收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关系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测量

为保证问卷收集数据对研究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问卷均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并在预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本研究调查问卷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级差分量表,符合程度从“1=非常符合”到“5=非常不符合”中选择。

(1)接收方吸收能力测量参考Minbaeva[23]等的量表,并依据预调研结果选取5个题项,其中3个问题代表员工能力:“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很高”;“员工整体能力很强”;“员工受教育水平很高”。另外2个问题代表员工动机:“员工为提高绩效付出积极努力”;“员工为提高绩效作出积极贡献”。

(2)知识接收方组织惰性采用于爽[32]使用的量表,用于测量对企业总体组织惰性的感知,并根据预调研结果选取4个题项。即“在组织中缺乏创新动力”;“我习惯安于现状,害怕改变现状,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变革时,企业在制定决策方面趋于保守,避免风险”;“变革时,企业进行决策时犹豫不决,缺乏自信”。

(3)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测量参考Szulanski[12]、Cummings&Teng[30]、Argote&Ingram[33]等的量表,使用5个题项。即“一般而言,企业能够很容易从联盟企业那里得到经验、信息、市场知识”;“企业对双方之间市场知识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满意度很高”;“企业已从联盟企业那里吸收了大量市场知识”;“企业从联盟企业得到的市场知识,有很大一部分被应用于新产品开发或服务改进及产品营销”;“通过联盟双方信息交流,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联盟企业市场知识的依赖”。

2.2 数据收集

本文调研对象主要是战略联盟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不包括普通员工和基层管理者。问卷调研法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人际关系网发放并回收问卷;二是利用QQ、微信等互联网通讯工具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三是委托数据收集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通过3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22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36.7%。样本基本特征见表1。

3 数据处理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最常用的信度指标Cronbach′s Alpha值检验量表信度。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5以上,且最低为0.592,基本达到0.6的标准,符合吴明隆在《问卷统计分析实务》中设立的标准,即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以上,最好能高于0.6,见表2。

在效度分析中,量表各因子的KMO值均大于0.5,且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卡方值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市场知识转移各因素负荷在0.539~0.684之间,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的42.414%;组织惰性的各因素负荷在0.736~0.833之间,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的62.142%;吸收能力各因素负荷在0.574~0.740之间,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的44.650%。可以看出,各因素负荷均满足大于0.5的标准,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也达到30%的标准,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见表2。

表1 样本基本特征

样本特征选项样本数百分比(%)样本特征选项样本数比例(%)性别男9255.80企业性质国有企业2515.20女7344.20民营企业10060.60年龄25岁以下10.60中外合资企业2615.8026~35岁9457.00外商独资企业106.1036~45岁6036.40港澳台投资企业42.4045岁以上106.10其它00.00学历大专及以下53.00企业所在行业IT/互联网2615.8本科11972.10服务业127.30硕士4024.20制造业11167.30博士10.60金融业31.80工作年限1~3年53.00物流业31.803~8年6941.80建筑/房地产95.508年以上9155.20其它10.60职务中层管理者10966.10企业去年总销售额少于1000万53.00高层管理者5633.901000~5000万5835.205000万~1亿6137.001亿以上4124.80

表2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分量表因子Cronbach'sα系数因子分析适宜性KMO值Bartlett球形检验χ2值因素负荷累计解释总体方差变异市场知识转移效果0.6490.715105.197(sig.=0.000)0.539~0.68442.414%组织惰性 0.7950.791189.361(sig.=0.000)0.736~0.83362.142%吸收能力 员工动机0.5920.6860.682136.983(sig.=0.000)0.574~0.74044.650%员工能力0.606

本研究通过AMOS17.0软件,使用模型拟合指标评价模型整体适配度。结果显示,χ2/df=1.626小于3的标准,表明模型适配良好;RMSEA=0.062小于0.08的标准,符合要求。GFI=0.911,IFI=0.928,TLI=0.906,CFI=0.926,NFI=0.833,其中GFI、IFI、TLI、CFI、NFI等指标均达到0.9的标准,NFI也接近于0.9。因此,各拟合优度指标对假设模型的契合度较好。

3.2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与Person相关系数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63,假设H1得到初步验证。吸收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13,假设H2得到初步验证。员工动机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17,假设H2a得到初步验证。员工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68,假设H2b得到初步验证。组织惰性与吸收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93,假设H3得到初步验证。组织惰性与员工动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97,假设H3a得到初步验证。组织惰性与员工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34,假设H3b得到初步验证,具体见表3。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和Person相关系数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1.组织惰性 4.11670.7159612.吸收能力 1.74910.46730-0.493∗∗13.员工动机 1.59390.58327-0.397∗∗0.787∗∗14.员工能力 1.85250.53006-0.434∗∗0.892∗∗0.423∗∗15.市场知识转移效果1.91030.47081-0.463∗∗0.713∗∗0.517∗∗0.668∗∗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3.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主要变量采取分层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具体见表4、表5。

(1)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将组织惰性作为自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M1进行回归。结果显示,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463,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1得到验证。

(2)组织惰性与吸收能力。将组织惰性作为自变量、吸收能力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M2进行回归。结果显示,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493,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3得到验证。同时,将组织惰性作为自变量、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分别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M3、M4进行回归。结果显示,组织惰性分别对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397和-0.434,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3a、H3b得到验证。

(3)吸收能力与市场知识转移。将吸收能力作为自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M5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713,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2得到验证。同时,以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为自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M7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286和0.547,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H2a、H3b得到验证。

表4 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回归分析结果(N=165)

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M1吸收能力M2员工动机M3员工能力M4自变量:组织惰性-0.463∗∗∗-0.493∗∗∗-0.397∗∗∗-0.434∗∗∗R20.2140.2430.1580.188调整R20.2090.2390.1520.183F44.380∗∗∗52.437∗∗∗30.481∗∗∗37.768∗∗∗

表5 吸收能力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N=165)

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M1M5M6M7M8自变量:组织惰性-0.463∗∗∗-0.146∗-0.148∗吸收能力0.713∗∗∗0.641∗∗∗员工动机0.286∗∗∗0.247∗∗∗员工能力0.547∗∗∗0.500∗∗∗R20.2140.5080.5250.5140.530调整R20.2090.5050.5190.5080.521F值44.380∗∗∗168.563∗∗∗89.392∗∗∗85.501∗∗∗60.529∗∗∗

(4)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依据中介变量检验条件,模型M1中自变量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模型M2中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模型M5中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具有显著影响;模型M6中同时引入自变量组织惰性与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进行回归,对比模型M1与M6,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和自变量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比较显著,但组织惰性标准化系数由-0.463变为-0.146,绝对值变小,说明加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后,自变量组织惰性对因变量市场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变小,表明吸收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得到验证。同理,比较模型M1和模型M8发现,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a、H4b得到验证。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本研究构建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之间关系理论模型,通过SPSS19.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假设,得到如下结论:

(1)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组织惰性阻碍市场知识在联盟伙伴之间有效转移,这与邓春平(2015)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本研究实证验证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仅通过影响企业员工学习意愿和降低员工学习能力体现,同时还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消极状态,对可能存在的市场机会失去敏锐洞察力。

(2)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及其两个维度(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市场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惰性通过影响组织学习进而影响企业对外界知识的消化、吸收与运用,即导致吸收能力下降。企业组织惰性将降低企业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及动机水平。同时,员工不思进取的状态也将导致自身能力水平下降。

(3)吸收能力及其维度(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与Cohen & Levinthal[11]、Szulanski[12]等学者认同吸收能力阻碍知识转移的观点相同。市场知识同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一样受吸收能力的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联盟企业能够迅速地吸收联盟伙伴的市场知识,用于指导新产品研发及营销活动,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员工能力为市场知识转移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基础,员工动机则成为“硬件”驱动的强大助力。

(4)吸收能力及其各维度(员工动机和员工能力)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影响联盟企业吸收能力完成的,即组织惰性不仅直接影响市场知识转移效果,还间接通过影响吸收能力影响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实证结果验证了前文中吸收能力起中介作用的理论分析。

4.2 管理启示

(1)克服企业自身的组织惰性。当今世界,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不确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建立自身核心竞争优势需要快速学习并及时对外界反应作出调整。在市场知识转移过程中,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受组织惰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自身不断学习,而组织惰性势必成为企业克服的障碍之一。企业不仅需要克服本身存在的组织惰性问题,还需在选择联盟合作伙伴时考察对方的组织惰性情况,选择那些“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合作伙伴,以保证市场知识能够顺利在联盟伙伴之间转移。如华为公司的3个主要战略联盟合作伙伴:SAP、埃森哲、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领先者,惰性程度相对较低,具有积极、不断进取的学习氛围,与这样的联盟伙伴合作,能够保证市场知识不断流动,使双方吸取对自身有用的市场知识并合理将其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2)提高联盟企业吸收能力。市场知识的有效转移最终要靠企业自身对市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理解和应用。而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无疑会在这一过程中抢占市场先机,引领市场潮流,最终获取利润回馈。没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再好的市场知识都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用,再好的市场机会都无法把握。因此,提升企业硬实力,增强企业吸收能力是促进市场知识有效转移的重要保证。企业需要主动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知识在员工之间有效流动与积累,进而增强员工学习能力。同时,适当的竞争氛围能有效提高员工学习动机,形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组织文化氛围。

(3)增强联盟企业对市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市场作为企业利润的承载者,与其相关的知识是企业进行各种管理决策活动需要重点参考的因素之一。对市场知识的获取与应用也是企业的关键竞争力。但是,学术界和企业界更关注技术、管理知识转移,对市场知识转移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在企业界,Oppo和Vivo对市场知识的关注与把握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对国内市场的充分认识,让这两个手机品牌分别以音乐和拍照为特色吸引了国内大多数年轻消费群体。2017年,Oppo与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国内规模最大的终端分销商进行市场销售。此外,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对电子竞技的支持,Vivo在市场中一马当先,与腾讯进行战略合作,成为KPL赛事的官方指定用机。同时,Vivo还与全球顶级篮球联赛NBA达成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国内手机消费群体。作为“高价低配”代言人的Oppo与Vivo手机,在技术上并不比其它知名手机厂商先进,但由于对市场知识足够重视,使其掌握了大量有关产品、消费者、竞争者等方面的市场知识,并合理运用这些市场知识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差异性,最终提升了企业绩效。所以,联盟企业应加大对市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市场风向与热点,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积极获取对企业有利的市场知识,以指导企业生产、研发和营销等活动,从而赢得市场,促进联盟企业健康发展。

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①本研究测量的是对企业组织惰性的整体感知,并未对组织惰性维度进行分类。未来可对组织惰性进行恰当分类,如将其分成学习惰性和经验惰性两个维度,又或者将其分为行为惰性、认知惰性和情感惰性3个维度,探究每个维度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吸收能力及各维度的影响;②由于联盟企业数据收集比较困难,本研究样本量虽然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总量仍然偏少,未来条件如果允许,可收集更多样本数据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③研究中多次涉及组织学习,未来可将组织学习加入到模型中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以组织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探究组织惰性、组织学习与市场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④本研究是关于联盟企业之间的市场知识转移,未来可将视角集中到组织内部市场知识转移中,研究组织惰性在组织内部市场知识转移中的作用,一方面可深化和拓展理论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可使模型适用范围更广,为企业、组织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春艳,王伟. 国内外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研究,2014(8):2-6.

[2] 杜晓君,王小干,周仙华,等.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东道国市场特征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6):9-18.

[3] 李双文. 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业务知识的转移[J]. 商业研究,2005(5):66-67.

[4] KANDEMIR D. A study of market knowledge competence as a source of SBU performance[J]. 2005,11(1):128-134.

[5] ERIKSSON K, JOHANSON J, MAJKGARD A, et al. Effect of variation on knowledge accumul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000, 30(1):26-44.

[6] TIPPINS M J, SOHI R S. IT compet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 i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issing lin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8):745-761.

[7] 许小东. 组织惰性行为初研[J]. 科研管理,2000(4):56-60.

[8] COLLINSON S, WILSON D C. Inertia in Japanese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management routines and failure to innovate[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6, 27(9):1359-1387.

[9] HODGKINSON G P. Cognitive inertia in a turbulent market: the case of UK residential estate agen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7, 34(6):921-945.

[10] 张小兵. 知识吸收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组织学习视角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2011(6):844-851.

[11] 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128-152.

[12]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2):27-43.

[13] 白景坤. 基于组织惰性视角的组织理论演进路径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07(12):32-36.

[14] HANNAN M T, FREEMAN J.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2(5):929-964.

[15] SULL D N. 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77(4):42-52.

[16] LIAO S. Problem solving and knowledge inertia[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2, 22(1):21-31.

[17] LIAO S, FEI W C, LIU C T. 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inertia,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08, 28(4):183-195.

[18] Day G S. Continuous learning about market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4, 36(4):9-31.

[19] 李自杰,刘畅,张文娴. 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分析[J]. 科学决策,2012(8):1-16.

[20] SIMONIN B 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4, 35(5):407-427.

[21] 周钟,陈智高. 产业集群网络中知识转移行为仿真分析——企业知识刚性视角[J]. 管理科学学报,2015(1):41-49.

[22] LANE P J,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15):461-477.

[23] MINBAEVA D, PEDERSEN T, BJORKMAN I, et al. MNC knowledge transfer, subsidiar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HRM[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 34(6):586-599.

[24]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2):185-203.

[25] 阎海峰,程鹏. 吸收能力研究评述[J]. 管理评论,2009(8):95-103.

[26] 解学梅,左蕾蕾. 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3(3):47-56.

[27] 张洁,戚安邦,熊琴琴. 吸收能力形成的前因变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5):29-37.

[28] LANE P J, KOKA B R, PATHAK S. 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4):833-863.

[29] 白景坤,荀婷,张贞贞. 组织惰性:成功的副产品,抑或组织病症?——基于系统性审查方法的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12):113-128.

[30] CUMMINGS J L, TENG B 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1):39-68.

[31] SZULANSKI 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2000,82(1):83-104.

[32] 于爽. 组织惰性影响因素研究[D]. 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2.

[33] ARGOTE L, INGRAM P. Knowledge transfer: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1):150-169.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nertia and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An Intermediary Role on Absorptive Capacity

Fan Gongguang, Shi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inertness on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ertnes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s. A total of 16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SPSS19.0 and AMOS17.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zational inertnes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ect of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ect of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Organizational inertness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dimens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dimensions play a part of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inertness and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market knowledge among strategic alliance enterprises.

Key Words:Organizational Inertia; Market Knowledge Transfer; Absorptive Capacity; Intermediary Role

收稿日期:2017-09-08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科学项目(2015CC005);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XJEDU020213C09)

作者简介:范公广(1973-),男,江苏靖江人,博士,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品牌管理和消费者行为;施杰(1992-),男,湖北宜昌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品牌管理和消费者行为。

DOI:10.6049/kjjbydc.2017070323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1-0111-07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