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研究

朱 斌,欧伟强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摘 要:在企业创新系统中,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形成持续创新机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开展了实证研究,构建了基于创新生命周期的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神州数码公司仿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设立识别机制体系、完善政府扶持体系、转变资源分配方式,以有效支持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

关键词:主流创新;新流创新;企业创新;动态演进;系统动力学

0 引言

可持续竞争优势与创新发展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Kim和Mauborgne[1]从战略管理角度提出“价值创新”的概念,认为企业应该追求自身力量对市场空间的能动作用,通过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发掘现有市场的利基(Market Niche),开创“蓝海”,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Mohanty[2]指出,价值创新可以寻求在一个或多个价值因素上实现突破,而且能在服务、价值链、财务和信息等方面都表现出跨越性成长特征。王迎军和曲亚民[3]认为价值创新是一种激变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需要破除传统战略逻辑,创造出全新的价值曲线,具有较大风险。Illge和Preuss[4]通过对有机棉行业利基市场与主流市场的比较研究,指出企业要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在经济绩效与社会、环境绩效之间进行权衡。Sharples[5]、Pursglove[6]及Cheng[7]等分别以有机葡萄酒、自行车越野赛、智能纺织品等行业为例,探讨了影响利基市场转向主流市场的关键因素。价值创新这种创新形式基于对顾客价值和竞争规则的重新定义,侧重于从市场或顾客层面进行探讨,关注如何通过价值创新,创造或发现新需求(利基市场)。主流与新流创新比价值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是包含了技术创新流、市场创新流以及其它创新流在内的全要素创新形式。通过开展主流与新流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决定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关键[8-10]。由于持续创新流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11-13]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所以,企业产生持续创新流的能力比发展或保持竞争优势重要得多[14-17]。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由任何一种创新产生的利润都是短暂的[18]。相反,一个相对快速、多样化的创新流能够使企业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盈利能力[19,20],通过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塑造持续创新流成为重要的发展路径[21-24]

国内外学者从内涵、联系、矛盾、开发管理、动态演进等方面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Kanter[23]认为主流创新是指企业已建立的业务,新流创新是指企业培育能产生新收益流的项目的过程,创新流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在主流创新中管理新流创新,以破解两者间效益冲突;Tushman等[25-29]通过对Noika、Inte、Sony、Seiko、Corning、Motorol、SSIH、Oticon等企业的实证研究指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长期驾驭创新流的能力;Collins[30]、Hurst[31]提出了企业创新流管理的二元性特征问题,指出创新流管理需要统筹兼顾效率与创新、战术与战略等各种因素,创新流管理的重要问题是解决渐进式创新与非连续性创新之间的冲突;赵玉林[32]指出,要想获得创新成功,管理者不仅必须对创新进行管理,而且要对创新流进行管理,体现在影响创新流的核心技术管理和预先主动变革组织塑造创新流两个方面。为解决主流与新流创新在管理中的冲突,Lawson和Samson[21]提出主流和新流创新要相互结合以刺激和维持创造性的产出;Terziovski[22]基于欧洲直升机公司的案例研究指出,企业为激发和维持创造性的产出,需要将主流和新流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互补且相互依存,应加以整合形成汇流创新。朱斌等[33]建立了以创新生命周期与创新能力水平为维度的二维动态演进模型,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中主流与新流创新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动态演进规律,并揭示了制造型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的不同路径。

综上可知,如何提高创新战略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形成最佳组合,是企业拓宽创新领域的关键。但目前有关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研究以案例研究和理论模型研究为主,大多为定性描述,缺乏量化分析。因此,本文借鉴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仿真研究,为企业解决创新瓶颈,推动创新规范化、资源分配合理化、创新收益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

1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1.1 假设条件

(1)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更高利润,保持持续竞争力。分析主流与新流创新组合的演进规律,有利于企业更加合理地分配创新资源,使创新收益最大化。

(2)企业创新的分类与途径较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都需要企业人、财、物与原有技术积累的投入,本文只针对企业主流创新和新流创新组合系统的动态演进进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

(3)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具有各自的作用机理,两者之间也具有协同运行机理。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大多为定性指标,模型中将主流创新收益、新流创新收益、总创新收益等作为量化指标;主流与新流创新组合系统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变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1.2 系统边界确定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朱斌[34]曾对主流与新流创新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本文主要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的动态演进规律,将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划分为主流创新子系统、新流创新子系统和企业创新利润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反馈关系(见图1)。

图1 系统边界

1.3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因果关系模型

基于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影响要素分析,从企业创新利润角度构建了因果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结构中,因果关系有14个主要反馈回路,其中,正反馈11个,负反馈3个。

1.4 系统动力学流图分析

根据创新生命周期理论,将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组合状态演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26,27],每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受到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而,本文根据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因果关系模型,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系统流图。

1.4.1 萌芽期系统流图

在萌芽期,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主要以试探性组合方式进行,主流创新处于成长阶段,各类新流创新的构思层出不穷。这个时期,主流创新占主导地位,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于主流创新经济收益,而新流创新处于思想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由图3可知,存在两个状态变量,即主流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流创新项目立项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主流创新经济收益=主流创新经济收益原始值+主流创新产品销售增加额-主流创新成本增加额

新流创新项目立项数=新流创新项目立项数原始值+新流创新构思数×(新流创新立项率-项目过滤率)

新流创新项目立项率=新流创新构思实现能力×影响系数

新流创新构思实现能力=组织资源可支持性×权重+技术发展水平×权重+领导支持程度×权重+组织管理水平×权重

项目过滤率=新流创新构思项目风险×影响系数

图2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因果关系模型

图3 萌芽期系统流图

1.4.2 成长期系统流图

在成长期,仍然由主流创新主导,需要将部分主流创新收入作为新流创新的研发投入,对新流创新进行系统的计划与组织,如图4所示,状态变量是主流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主流创新产品销售收入=主流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原始值+主流创新产品销售增加额-主流创新产品成本增加额

新流创新研发成果数量=新流研发成果数量原始值+新流创新构思立项数量×(新流创新研发成果率-新流创新研发失败率)

新流创新研发成果率=研发投入×权重+科研人员素质×权重+新流创新研发能力×权重

新流创新研发失败率=新流创新研发风险×权重+合作与沟通不通畅×权重+组织结构不合理×权重+科研成果转化速率缓慢×权重

图4 成长期系统流图

1.4.3 成熟期系统流图

在成熟期,主流创新经济收益与新流创新经济收益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主流与新流达到汇流创新的最大化水平,如图5所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主流创新经济收益=主流创新经济收益原始值+主流创新产品销售增加额-主流创新成本增加额

新流创新经济收益=新流创新经济收益原始值+新流创新产品销售增加额-新流创新成本增加额

新流创新产品销售增加额=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权重+企业市场推广能力×权重+市场需求×权重+新流创新成果被接受程度×权重

新流创新成本增加额=企业规模化生产投入+新流创新研发投入+新流产品营销投入

1.4.4 自我更新期系统流图

进入自我更新期,原主流创新退出市场,新流创新跃迁为新的主流创新,为企业带来新一轮创新周期。新主流创新的跃迁需要企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企业原主流创新淘汰出企业创新体系,原新流创新升级为新主流创新,企业利润大部分源于新主流创新,如图6所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新流创新构思数量=新流创新构思数量原始值+新流创新构思增量-新流创新构思淘汰量

新流创新增量=新流创新构思动力×权重+新流信息收集能力×权重+新流创新构思能力×权重

新流创新构思能力=人才支持×权重+知识支持×权重

新流创新构思淘汰量=风险因素×权重+成本因素×权重+市场因素×权重+技术因素×权重

2 应用案例研究

2.1 案例企业选择与分析

2.1.1 神州数码简介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于2001年从联想集团独立分拆出来并上市。神州数码通过持续创新文化,为更多用户提供分销、系统方案和服务,推动和发展电子商务,神州数码的核心业务围绕电子商务展开,是国内最大IT品牌分销商、系统集成商和全线网络产品供应商。神州数码的业务主要涵盖分销、服务和系统3个方面,其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态演进及其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国高科技创新企业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5 成熟期系统流图

图6 自我更新期系统流图

2.1.2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态演进分析

(1)萌芽期:分销、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搭建(2001-2002年)。 从联想集团分拆出来后,神州数码在发展之初以分销商的身份进入市场,为企业的主流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新流创新瞄准接入家庭后的网络产品,故先进行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此阶段,神州数码为促进创新系统的演变,与台湾三商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合资公司,主攻金融客户;推出“易飞”ERP产品,产品达CMM3级标准。新流创新在此阶段几乎没有盈利,企业依靠主流分销、服务获取利润,如图7所示。

(2)成长期:分销、服务+ERP系统建立(2003-2005年)。 从2003-2005年神州数码的财务数据可知,支撑神州数码发展的仍然是分销业务。2003年神州数码的营业额为142亿港元,分销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74%。神州数码在分销业务上追求模式突围,从低端向高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突围,从上阶段的分销PC到数据库、存储、消费类电子等。新流创新从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到ERP系统的建立,为促进ERP系统的成功演变,神州数码筹备一系列新流创新项目,如图8所示。

图7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萌芽期系统流图

图8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态演进成长期系统流图

(3)成熟期:分销转型IT服务+e-Bridge建立(2006-2010年)。 在成熟期,分销、服务毛利、系统、供应链服务毛利同时创造企业利润,但主流创新分销、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分销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企业作出分销转型的发展规划,准备从经销商品牌向IT服务转型。在新流创新方面,系统、供应链服务在神州数码营业收入中占比大幅上升,神州数码推出的“e-Bridge系统”是新流创新演进与盈利的重点。在该阶段,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实现互利共赢,如图9所示。

图9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态演进成熟期系统流图

(4)自我更新期:全力打造“中国智慧城市专家”(2011年至今)。 进入自我更新期,神州数码实现了厂商与代理商的直接联系,服务成为企业的主流创新收入来源。企业实现分销向IT服务的转型和各类系统的升级发展,为顺应外部环境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神州数码以IT分销服务、系统集成、供应链服务等为基础,将企业建设成为“中国智慧城市专家”。此阶段,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主要以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服务应用平台、智慧化运营服务为发展重点。从成熟期到自我更新期,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实现了自我更新升级,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如图10所示。

图10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态演进自我更新期系统流图

2.2 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2.2.1 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收益仿真分析

结合上述对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系统的分析,在萌芽期和成长期,新流创新收益对企业创新收益贡献很小,因此,主要选取神州数码公司2006-2013年财务数据,此阶段利润来源以分销、服务、系统与供应链服务为主。在成熟期,主流创新为IT分销业务、系统集成业务,新流创新为服务业务、供应链服务业务。在自我更新期,“中国智慧城市专家”成为新主流创新(以服务业务与供应链服务业务为主),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成熟期的延续。因此,可将问题转化为对成熟期系统创新收益的仿真分析,见表1和图11。

表1 神州数码业务毛利 (单位:百万港元)

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分销毛利5457069671036999133817671946233226362816系统毛利50769990612681298134616431902209523452445服务毛利35444463865569696912931689217525812987供应链服务毛利---76912595051182153019302581

注:2006-2013年数据来自神州数码财务报表,2014-2016年为仿真预测数据,下同

图11 神州数码4类业务毛利仿真预测

由图11可知,企业的主流创新(分销、系统业务)与新流创新(服务、供应链服务业务)之间呈现出协同演进汇流创新状态。2006-2010年,主流创新业务(分销与服务业务)携新流创新业务(系统与供应链服务)共同发展,创造利润。服务业务毛利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呈现较快上升趋势,2009年出现供应链服务业务,其与供应链业务组合运行,为2010年新流创新“中国智慧城市专家”战略提供关键性的发展前提。战略转型后,神州数码将重心放在IT服务上,服务业务与供应链服务业务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明显超过分销与系统业务,即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业务成为新主流创新,与神州数码的“智慧城市”战略相呼应。

2.2.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组织管理投入对组合创新收益影响的仿真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组织管理投入是组合系统萌芽期的关键,投入的多少决定新流创新项目的成功与否。以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总收益数据为基准,调试运行结果如表2和图12所示。仿真曲线current1作为基准线,current2是对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投入加大一倍的创新收益仿真,current3是对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投入减少一半的创新收益仿真。

表2 神州数码组织管理投入与利润 (单位:百万港元)

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组织管理投入266.8318.6394.6372.3402.1434.2467.6485.9530.8625.9710.1创新收益251.9268.4401.1641.2824.31005.41244.81367.41525.11735.32003.9

图12 组织管理创新投入对创新收益的影响

由图12可知,组织管理创新投入对创新收益的影响在初期是微乎其微的,但2008年之后,影响比较显著。结合神州数码的发展现状,出现这种结果源于神州数码的结构组织现状,较大的组织结构及较多的项目数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集中度,从而使管理深度与项目控制度减弱,项目进度与质量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有关负责人,造成项目失控。因此,有必要加大组织创新投入,从而加大项目管理力度,保证达到战略目标。

(2)R&D投入对组合创新收益影响的仿真分析。 资源的可支持性是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基础。从神州数码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企业R&D投入是一项重要投入,以神州数码主流与新流创新总收益数据为基准,调试运行结果如表3和图13所示。current1是基准曲线,current4是R&D投入增加一半时创新收益变化趋势,current5是R&D投入减少一倍时创新收益变化趋势。 从图13可以看出,R&D投入对企业创新收益具有显著影响。故企业应充分认识R&D投入对企业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和实施相应的创新战略,加大R&D投入,提高新流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而政府应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为R&D提供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加大企业R&D投入,提高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运行,使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创新收益。

表3 神州数码R&D投入与利润 (单位:百万港元)

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R&D投入26.722.942.168.487.6105.1131.4144.8160.5182.6210.9年度净利润251.9268.4401.1641.2824.31005.41244.81367.41525.11735.32003.9

图13 企业R&D投入变化对创新收益的影响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及神州数码公司的仿真实证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设立识别机制体系,积极培育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设立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的识别框架,包括设立识别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其中,识别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分析与市场分析、新流创新项目分析与选择;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风险态度,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信息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评价、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反馈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完善引才机制、养才机制、留才机制与用才机制。

(2)完善政府扶持体系,有效支持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从国家政策层面、产业政策层面、市场组织层面与企业层面完善政府扶持体系,设立管理机构,指导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建设;组建战略技术联盟,突破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限制;完善金融财税政策,促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发展。

(3)转变资源分配方式,协同发展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理性看待创新资源,适度投入创新资源,提高研发经费利用率;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建立资金分配机制,构建多方合作体系,加强人才合作战略,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活动;制定费用控制策略,培养企业员工的成本费用意识,构建创新管理和销售费用控制指标,对企业费用实行预算控制,制定并适时调整费用支出预算指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鉴于研究条件有限以及企业相关数据获取困难,本文所得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后续研究将持续跟踪样本企业的发展,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和资料,并修正现有模型。此外,更多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有助于完善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组合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 W C KIM,R MAUBORGNE.Value innovation: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5(1):102-112.

[2] R P MOHANTY.Valu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in Indian organizations[J].Participation & Empower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9,7(7):88-103.

[3] 王迎军,曲亚民.价值创新利基、途径与风险[J].南开管理评论,2002(1):12-15.

[4] L ILLGE L PREUSS.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cotton:comparing niche with mainstream markets[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19(2):102-113.

[5] L SHARPLES.Organic wines—the uk market:a shift from 'niche market' to 'mainstream' pos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ne Marketing,2000,12(12):30-41.

[6] L PURSGLOVE.Bicycle motocross:transformation from niche to mainstream[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0,81(1):102.

[7] J CHENG P LUKOWICZ,N HENZE,et al.Smart textiles:from niche to mainstream[J].Pervasive Computing IEEE,2013,12(3):81-84.

[8] 刘峰.新兴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峡谷跨越”[J].科学学研究,2011(1):64-71.

[9] R A BETTIS,M A HITT.The new competitive landscap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7-19.

[10] C HELFAT,M A PETERAF.The dynamic resources-based view:capabilities lifecycl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7-1012.

[11] W ABERNATHY,K CLARK.Innovation: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J].Research Policy,1985(14):3-22.

[12] R FOSTER.Innovation:the attacker's advantage[M].New York:Summit Books,1986.

[13] C S VOSS.Significant issue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11(5):460-463.

[14] 吴巧生,成金华,苏晓燕.“路径依赖理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7):23-24.

[15] N M RANTISI.The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as a source of 'variety':open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new york city's garment district[J].Regional Studies,2002,36(6):587-602.

[16] L VINCENT.Innovation midwives:sustaining innovation streams in established companies[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5(2):41-49.

[17] W DOLFSMA,G PANNE.Currents and sub-currents in innovation flows:explaining innovativeness using new-product announcements[J].Research Policy,2008,37(10):1706-1716.

[18] W KENDALL,M PATRICIA M NORMAN,DONALD E HATFIELD,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R&D,patents,and product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27(5):725-740.

[19] C GREENHALGH,M LONGLAND.Running to stand still—the value of R&D,patents and trade marks in innovating manufacturing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05,12(3):307-328.

[20] G BARCZAK.New product strategy,structure,process,and performance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12(3):224-234.

[21] B LAWSON,D SAMSON.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organizations:a dynamic capabilitie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5(3):377-400.

[22] M TERZIOVSKI.Build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organization[M].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7:73-85.

[23] R M KANTER.Three tiers for innovation research[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8,15(5):516-517.

[24] R M KANTER.Swimming in newstreams:mastering innovation dilemma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9,31(4): 45-69.

[25] M L TUSHMAN,P C ANDERSON,C O'REILLY.Technology cycles,innovation streams,and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 renewal through innovation streams and strategic change[J].Managing Strategic Innovation and Change,1997,11(8):1-23.

[26] M L TUSHMAN,C A O'REILLY Ⅲ.创新制胜-领导组织的变革与振兴实践指南[M].孙连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41-161.

[27] M TUSHMAN,W SMITH,G WESTERMAN,et al.Innovation streams and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al designs:on 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EB/OL].http://web.mit.edu/sloan/osg-seminar/f02_docs/TushmanEtAl_2002.pdf,2002-12-02.

[28] W K SMITH,M L TUSHMAN.Managing strategic contradictions:a top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str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522-536.

[29] M L TUSHMAN,W K SMITH,R C WOOD,et al.Organizational designs and innovation stream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0,19(5):1331-1366.

[30] J COLLINS,J PORRAS.Built to last[M].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4.

[31] D HURST.Crisis and renewal[M].Cambridge,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

[32]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7-49.

[33] 朱斌,吴佳音.自主创新进程探索:主流与新流的动态演进——基于福建省两家制造型企业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9):1389-1396.

[34] 朱斌,陈巧平.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5):43-46.

(责任编辑:万贤贤)

Study on Enterprise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Innovation Dynamic Evolution Based on System Dynamic

Bin ,Ou Weiq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 China)

Abstract: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innovation evolves dynamically to form a continuous innovation mechanism, which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enhancement.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uses system dynamics method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on enterprise's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innovation dynamic evolution. It constructs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innovation dynamic evolution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life cyc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imulation of Digital China Corp. It's propos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 supporting system, changes in resource allo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Mainstream-stream Innovation;New-stream Innovation;Enterprise Innovation;Dynamic Evolution;System Dynamics

收稿日期:2016-06-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630109)

作者简介:朱斌(1957-),女,江苏靖江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欧伟强(1982-),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40562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1-0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