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视角下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智力特征研究

全守杰1,2,马志强2
(1.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2.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识别组织智力特征是组织整合智力资本并转化为组织价值的基础。运用扎根理论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智力进行研究,发现了4个方面的特征,即全国行业领先型战略目标、特色科技型知识管理、双能型领导者与多样型合作伙伴。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智力;扎根理论

0 引言

创新驱动是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创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行业产业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2011计划”,一批由高校牵头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设立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以国家急需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企业行业等发展需要而进行重大科技创新的协同组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1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坚持以急需和一流为导向、以协同推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经学校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先后评定并公布了两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首批29个,第2批30个,共计59个。江苏启动实施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一方面旨在整合丰富的科教资源,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科教文化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另一方面,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促进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步伐。因此,本文选取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智力特征。

1 文献回顾

组织智力是组织认知发展的能力基础。组织智力最早出现在Matsuda[2]的研究中,其提出了一套整合个体知识加工过程、机器知识加工过程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要素的组织智力模式。Brian Detlor与Choo等[3]认为,组织的信息行为对组织信息环境与个人信息环境具有复杂的影响,组织智力是组织根据组织记忆进行学习的过程。Glynn[4]认为组织智力是组织以有目的、目标导向的方式处理、解释、编码、使用和得到信息的能力。Halal认为组织智力是组织中不同的亚系统所创建的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可以像人一样,根据记忆和已有认知结构,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使用。本文认为组织智力是组织对自身及外部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组织对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事件进行信息加工,制订解决方案,执行方案解决问题,维护组织利益和促进组织发展。

在组织智力维度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划分主张。Albrecht[5]提出了组织智力的7个维度,分别是战略愿景、变革意愿、协调一致、业绩压力、知识传播、共享心智、共同命运。Halal[6]提出了智能组织的概念,认为组织智力具有5个认知子系统,即5个维度,包括:组织结构即谁被授权去制定什么决策;组织文化即指导行为的价值和规范;利益相关方关系即一定程度上信息在多样化团队间的交换;知识管理即可获得知识的类型和数量;战略流程即信息如何导致理解和行动[7]。Halal对组织智力的维度划分比较符合组织智力发展系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股东关系、知识管理和战略过程经过组织的记忆、认知与加工,可以形成智力认知学习循环。这与Choo[8]认为组织的智力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循环活动具有相似性。

基于文献分析,结合搜集到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数据资料,本文将组织智力划分为知识管理、战略目标、领导者、合作伙伴4个维度,并集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4个维度上体现出的特征。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而生产知识,这构成了组织的战略目标,解决这些重大的关键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应的知识类型,体现为组织的知识管理。以生产知识为主要使命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何运转,以激活已有知识、扩展知识、增值知识,实现战略目标,则需要具有卓越学术领导能力和高超管理水平的领导者实施领导。重大问题的复杂性、知识生产的情境性和弥散性需要不同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体现为合作伙伴的选择。

2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最先由美国学者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赛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其合著《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译为“扎根理论的发现”)中提出,其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质性方法,主要基于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和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在符号互动论看来,社会、现实和自我是由人们的行动及互动建构的,需要从行动者的视角理解他们的世界。在实用主义看来,世界是一个整体,事实与价值相互关联,需要通过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等来分析现象与事实,概括和提炼理论。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策略,提倡在基于数据(调查或观察资料等)的研究中构建理论和发展理论[9]。由于扎根理论的特点不在于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假设,因此,扎根理论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充分分析,挖掘概念和范畴,从而形成实质理论。在管理学研究中,对于内涵和外延尚不明确或仍存在争议的理论概念,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尤其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质性研究[10]

2.2 资料来源

扎根理论的资料来源并非仅限于访谈记录,它可以是研究者自己亲自到实地收集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既可以借用其他研究者的资料,也可以使用政府文件和图书馆、档案馆的资料;既可以将新闻和文学作品作为素材,也可以借助研究者自己的个人轶事[11]。本文资料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包括江苏省教育厅网站上江苏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专栏、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站、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相应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网站、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料、通过搜索引擎收集到的关于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新闻报道。

2.3 资料分析

根据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包括3个级别的编码,即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

2.3.1 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指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即根据一定原则将所收集的资料记录进行逐级缩编,利用概念和范畴反映资料内容。这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12]。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对所收集的86篇新闻稿、简介进行分析,抽象出15个开放编码,如表1所示。

2.3.2 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

主轴编码是指对开放编码中各部分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在不同范畴之间发现和建立关联[13]。在主轴编码阶段,确认具有共同属性或特性的概念,归纳为共同的主题,提取主范畴与副范畴。经过主轴编码阶段的整理、联结,发掘、识别、确定范畴之间的相关关系,此为选择编码过程。对开放编码和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了7个主轴编码和4个选择编码结果(见表2)。

表1 开放编码

编号开放编码 概念 1全国领先立足南京,江苏一流,长三角地区一流,全国领先2全球领先全球领先,世界一流3科学前沿原始创新,学科高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4行业产业引领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文化传承创新,社会领域重大问题5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江苏省品牌专业7人文社科哲学,文学,艺术,法学,经济学,教育学8理工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9全国性学术称号两院院士,国家百千工程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地方性学术称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1校级岗位经历校长,副校长12基层岗位经历院长,副院长,主任13校研共建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14校研企共建协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15多机构共建协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院、政府共建

注:由于有8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料无法获得,实际纳入分析的为51个

表2 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主轴编码开放编码战略定位空间定位全国领先(94.12%),全球领先(5.88%)服务定位行业产业(80.39%),学科前沿(19.61%)知识管理知识积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64.71%),省级重点学科专业(35.29%)知识类型人文社科(15.69%),理工学科(84.31%)领导者 学术背景全国性学术称号(26.09%),地方性学术称号(73.91%)管理背景校级岗位经历(56.52%),基层岗位经历(43.48%)合作伙伴伙伴选择校研共建(9.80%),校研企政共建(54.90%),多机构共建(35.30%)

注:百分比为每一个主轴编码中对应开放编码所占比例;可获得学术背景与管理背景的领导者数据为46人

对表1的概念、开放编码以及表2的主轴编码、选择编码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以使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智力特征”来分析和概括大多数的概念与范畴。因此,将其定位为核心范畴。

2.3.3 理论饱和度检验

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需要不断寻找新数据,对已形成的范畴进行比对、分析或修改,直至不会发现新的概念范畴也不会再生成新的理论,才达到理论饱和。对所收集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以检验理论饱和度,对比发现所形成的范畴均被已有范畴概括,没有新范畴。因此,认为理论饱和度较好。

3 组织智力特征阐释

3.1 全国行业领先型战略目标

Michael E Poeter[14]认为,战略就是在企业各项活动之间创造匹配关系。组织智力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决定了组织绩效,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对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回应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数据显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空间定位上,以立足区域、全国领先为发展目标的创新中心占94.12%,以全球领先为成长目标的创新中心占5.88%;在服务定位上,致力于解决行业产业及社会重大问题的创新中心占80.39%,为科学前沿提供学科新知识的创新中心占19.61%。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结合国家社会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设计组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战略的核心, 是企业使命和目的在某一段发展期限上的反映[15]。鉴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全国行业领先为战略目标的智力基础与外部环境有较好的切合度。

3.2 特色科技型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特征指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可获得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类型。高校通过学科与产业之间建立联系进行知识交流,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16]。在组织智力中,知识管理主要指可获得的知识类型及数量。据研究数据可知,在学科积累上,国家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分别占64.71%、35. 29%;在知识类型上,人文社科类与理工学科分别占15.69%、84.31%。

由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所构成的特色学科,往往反映了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科研实力及对学科资源与相近学科的积聚作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表现出特色科技型的知识管理特征,首先,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于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表明这些中心集聚的相关学科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学术积累,并且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往往是区域及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学科和专业。这些学科或专业往往在政策上具有“优先权”:学科及专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优先、国内外一流学者引进的优先、优秀生源招收及招收规模的优先、重大课题申报的优先等,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和实力的不断提升。其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类型以理工类相关学科集聚与协同为主。需要通过科技应用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协同,以科技创新积极回应区域及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这是因为理工类学科与产业联系更为紧密,且这些学科需要与社会互动方可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因此多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由此可见,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特色科技型”,即依托实力雄厚的特色学科和以理工类为主的科技协同创新。

3.3 双能型领导者

领导者强调适应性变革以及在所要完成的任务上达成共识[17],一般指那些身居要职并可行使领导权的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者作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要素之一,对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者卓越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中心的智力整合与智力转化具有积极影响。研究数据显示,中心领导者中具有全国性学术称号和地方性学术称号的比例分别为26.09%、73.91%,具有校级岗位经历和基层岗位经历的比例分别为56.52%、43.48%。由此可见,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者兼具良好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历。

首先,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对接,以科技创新攻克科技难题,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作为学术型创新组织,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具有学术造诣的领导者引领科技创新。其次,协同创新中心由某高校牵头,同时,涉及其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要平衡和治理利益相关者,形成合作研究、协同创新的团队,需要领导者开阔的管理理念、领导眼界;回应、处理各利益群体的权益主张和利益诉求,需要领导者高超的治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需要领导者卓越的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领导者不仅要在学术上造诣精深,而且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经验经过系统化之后可形成领导者的各种能力,也成为领导者知识结构的基础。这些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并转化为领导者的心智模式。综合学术背景和管理背景来看,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领导者的基本特征是“双能型”,即学术上的领头羊和管理上的能手。

3.4 多样型合作伙伴

协同创新旨在通过多主体互动整合资源,促进系统高效地产出。“协同创新”源于协同制造和开放式创新,通过构造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网络模式,引导不同创新主体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最终实现系统产出的质性飞跃[18]。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由不同的创新主体参与建设,协同开展创新活动。协同创新中心虽然由高校牵头组建,但并非高校的内设机构,而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协同开展创新活动的载体[19]。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参与者主要涉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医院或出版社、杂志社等。对于合作伙伴关系,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视为同质主导型;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可以视为异质主导型;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医院、出版社、杂志社等的合作可以视为混合型。研究数据显示,同质主导型、异质主导型、混合型的比例分别为9.80%、54.90%、35.30%。

每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都至少选择了1所高校、1个科研院所合作,绝大多数中心还选择了企业、政府等其它类型的机构进行合作。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科互补、理论与应用互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的推进作用[20]。同时,也反映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带有“省级”色彩,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密切结合。有研究指出,高校协同创新需要通过组织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有效整合异质文化,提高高校协同各方对文化的共识和行动力[21]。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注重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有助于提高协同创新组织的生产效率,促进质性飞跃。因此,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具有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伙伴参与到中心建设和协同创新活动中来,激发中心的创新活力。

3.5 组织智力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识别组织智力特征是组织合理利用及整合智力资本,提高组织智力资本利用率,并转化为组织价值的基础。明确发展定位是协同创新中心存在的基石[22]。协同创新中心要实现质变性发展,需要做到的一个关键点是:以回应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为出发点,明确研究方向,确定首席科学家,并在研究方向的指引下选择相关协同创新主体[23]。组织的战略目标定位决定了组织活动的知识含量与知识积累[24],同时,知识积累也反过来影响战略目标定位。组织中的领导者只有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和不断提高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领导;同时,领导者的行动“要指向组织战略,与组织的业务需求相吻合”[25]。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活动要求处理国家、社会、产业、企业等面临的问题,通常需建立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开展不同主体联结的协同创新活动。协同创新中心运用知识管理、战略目标等综合形成的组织能力,将相关资源积聚起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战略目标与知识管理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即战略目标预期对知识管理方法选择具有引导作用,知识管理是战略目标制订的依据;战略目标与知识管理特征对领导者特征具有导向作用;战略目标、知识管理与领导者对合作伙伴具有积聚作用,并产生决定性影响(见图1)。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识别组织智力特征是整合组织资本、转化组织价值的基础,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智力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清晰识别组织智力的构成及其互动关系。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智力特征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全国行业领先的战略目标、特色科技型的知识管理、双能型的领导者、多样型的合作伙伴;战略目标与知识管理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它们对领导者具有导向作用;前三者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图1 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智力互动关系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扎根理论提出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智力特征分析框架,不足在于仅对组织智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未对组织智力特征之间的作用方式及组织价值转化机理进行量化分析,这是今后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2] 吴钟海.组织智力架构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3] BRIAN DETLOR, CHUN WEI CHOO, PIERRETTE BERGERON,et al. Information behavior realities in organiz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43(1):1-6.

[4] GLYNN. Innovative genius: a framework for relat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to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4):1081-1111.

[5] 何立,凌文辁.组织智力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2009(1):180-184.

[6] WILLIAM E HALAL,KENNETH B TAYLOR. 21st century economics: a synthesis of progressive economic thought [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2002(2):254-274.

[7] 张晓玲,王文平.组织智力内涵、驱动因素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61.

[8] 何立.企业组织智力的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9] 张晓东,霍国庆.基于扎根理论的科研组织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5):7-13.

[10] 王璐,高鹏.扎根理论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12):10-18.

[11] 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2.

[13] JULIET M CORBIN, ANSELM L STRAUSS. Collaboration: couples working together to manage chronic illness [J].Th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84(4):109-115.

[14] 亨利·明茨伯格,约瑟夫·兰佩尔,詹姆斯·布赖恩·奎因,等.战略过程:概念、情境、案例[M].徐二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0.

[15] 徐小虎.论企业战略目标体系的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1(4):84-85.

[16] 马小凤.省级重点学科与产业间知识转移方式及研发效率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0.

[17] 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64.

[18] 林健,倪渊.协同创新中心卓越绩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8):30-33.

[19] 程波,张玲. 协同创新中心的服务需求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3):77-79.

[20] 危怀安,聂卓,疏腊林.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9):1-4.

[21] 李洪修,孙继红. 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8):79-83.

[22] 胡冬云,陶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关键问题研究——美国第三代工程研究中心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4):1-4.

[23] 刘佳.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1-6.

[24] 武建鑫.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分布与单位组建机理研究——对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8):11-16.

[25] 饶伟国.公共组织智力资本配置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

(责任编辑:万贤贤)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Shoujie1,2, Ma Zhiqiang2
(1.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2.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Recognition of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characteristics is 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asis for organizational value.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his article fi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 Jiangsu that strategic targets are national leading and industrial le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centers are academic leaders and outstanding managers, the centers' partners are diverse. It can provide experience of reference for oth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discussion.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16-07-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4YJC880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150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1146C);江苏大学科技项目青年扶持基金项目(FCJJ2015025);江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计划项目(江大校2014年376号)

作者简介:全守杰(1982-),男,广西贺州人,壮族,博士,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马志强(1964-),男,江苏镇江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理论、组织创新。

DOI:10.6049/kjjbydc.2016050202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1-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