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年 36卷 20期
刊出日期:2019-10-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周霖,蔺楠
企业政治关联对风险投资引入方式的影响
从资金需求方出发,以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风险投资引入方式的影响,以及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得到结论如下:政治关联企业倾向于在发展后期引入风险投资;政治关联企业倾向于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以及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激励机制会加强政治关联企业在发展后期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意愿;监督机制会减弱政治关联企业在发展后期阶段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意愿。结论对拓展政治关联与风险投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19 Vol. 36 (20): 1-10 [摘要] ( 445 ) [HTML 1KB] [PDF 1222KB] ( 304 )
11 杨艳萍,刘窈君
风险投资机构网络凝聚性与投资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和资源基础观视角,提出代表风险投资机构资源属性的两个要素,即组织力、地位。以Wind数据库所搜集的439家风险投资机构为样本,实证风险投资机构网络凝聚性和资源属性对投资绩效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机构网络凝聚性与投资绩效呈显著负向关系;机构组织力、地位均能显著促进投资绩效提升;机构组织力显著负向调节网络凝聚性与投资绩效的关系;机构地位显著正向调节网络凝聚性与投资绩效的关系;机构组织力和地位共同决定了网络凝聚性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因此,机构应及时剔除无用的冗余联系,优化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控制必备资源的能力并改善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权衡自身资源属性与网络凝聚性的相互关系,联合考虑自身资源与所处投资环境,从而最终实现提升投资绩效的目标。
2019 Vol. 36 (20): 11-20 [摘要] ( 571 ) [HTML 1KB] [PDF 1289KB] ( 306 )
21 高锡荣,刘思念
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的分层结构及其作用图谱变异
在提炼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的层级递阶结构模型,从上到下依次为企业内部驱动、市场驱动、国家战略驱动、国际竞争驱动和社会驱动。划分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强关系驱动层、中关系驱动层和弱关系驱动层。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的企业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得到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分层结构作用图谱。结论对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驱动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
2019 Vol. 36 (20): 21-29 [摘要] ( 323 ) [HTML 1KB] [PDF 1387KB] ( 289 )
30 顾美玲,迟铭,韩洁平
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
通过引入虚拟社区感知中介变量,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社区治理的两个维度——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在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知在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与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基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提升用户知识贡献水平的对策建议。
2019 Vol. 36 (20): 30-37 [摘要] ( 487 ) [HTML 1KB] [PDF 1222KB] ( 427 )
38 裴旭东,王伯英,黄聿舟,李娜
众包能力对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绩效的影响
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对模糊前端众包任务、创意和流程的有效管理是推动产品创意进入新产品开发后端,提升模糊前端绩效的关键,但众包能力影响模糊前端绩效的过程机理仍不明确。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构建众包能力、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模糊前端绩效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87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包能力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提高模糊前端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及技术不确定性在众包能力与模糊前端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9 Vol. 36 (20): 38-46 [摘要] ( 336 ) [HTML 1KB] [PDF 1221KB] ( 262 )
区域科学发展
47 崔彦哲,周京奎
效率与平衡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基于效率和平衡视角,通过纳入结构差异和体量差距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以此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效率与平衡水平进行评价。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北京的效率水平过高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在较长时间内,城市群产业发展平衡水平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向城市群西南方向转移。进一步讨论结果显示:新方法的测度结果是可信的;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在城市群内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制造、教育和文娱等行业却在不断恶化,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9 Vol. 36 (20): 47-53 [摘要] ( 469 ) [HTML 1KB] [PDF 1347KB] ( 396 )
54 张所地,胡丽娜,周莉清
都市圈中心城市人才集聚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才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各城市对人才求贤若渴,相继发布人才新政以招贤纳士。从城市硬条件和软因素角度,构建包含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的人才集聚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中国18个都市圈中心城市2008-2016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随机效用模型分析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与人才集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同,不动产结构对人才集聚度的影响最大,是经济势能影响的2.23倍,是创新投入的1.64倍;其次是创新投入,其影响是经济势能的1.36倍。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中心城市不动产结构、创新投入和经济势能每增加一个单位,人才集聚度将分别上升0.42、0.25和0.19个单位。
2019 Vol. 36 (20): 54-61 [摘要] ( 467 ) [HTML 1KB] [PDF 1223KB] ( 330 )
产业技术进步
62 孙大明
合作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还是抑制
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合作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更加复杂,而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重新测度合作创新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信息技术应用对合作创新的改造效应。结果表明:合作创新在区域层面上与产业升级呈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位于U型曲线右侧,越过极小峰值发挥正效应,信息技术应用在该机制中发挥作用。此外,我国地区间呈异质性特征,信息技术应用对合作创新的普惠作用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中西部及偏远地区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地,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予以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结论对实施合作创新、运用“互联网+”推动产业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价值。
2019 Vol. 36 (20): 62-68 [摘要] ( 490 ) [HTML 1KB] [PDF 1346KB] ( 379 )
69 杨守云,赵鑫,王一乔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关系还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基于1995—2016年我国内地多个省市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交互项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就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与对外开的放交互项系数为正,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门限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减弱,证明了威廉姆森假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存在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增强,否定了开放性假说。
2019 Vol. 36 (20): 69-76 [摘要] ( 440 ) [HTML 1KB] [PDF 1193KB] ( 371 )
企业创新管理
77 余菲菲,董飞
平台生态系统下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技术兴起,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遵循“主体互动融合—跨业价值重塑—环境协同共生”基本框架,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内涵及特征。运用嵌入型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提炼归纳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3种路径。
2019 Vol. 36 (20): 77-84 [摘要] ( 490 ) [HTML 1KB] [PDF 1180KB] ( 361 )
85 郭晓玲,李凯
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卖方与买方双维度考量的实证研究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市场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6年我国121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探究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卖方势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买卖双方市场势力较小时,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在市场势力超过一定水平后,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且相比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度较低的医药企业而言,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对具有高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
2019 Vol. 36 (20): 85-93 [摘要] ( 400 ) [HTML 1KB] [PDF 1220KB] ( 280 )
94 许秀梅,李敬锁,温琳
技术董事、技术资源配置与企业成长: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选取2012-2017年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索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的驱动效应及技术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以解读技术董事、技术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多重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技术董事对技术资源规模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且能够改善技术资源配置质量;进一步讲,技术资源配置规模与质量是技术董事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立足于创新发展现实情境,以上结论可为处于创新十字路口的中国企业董事治理及技术培育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2019 Vol. 36 (20): 94-102 [摘要] ( 517 ) [HTML 1KB] [PDF 1220KB] ( 271 )
103 张洁,唐洁
资本错配、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2019 Vol. 36 (20): 103-111 [摘要] ( 453 ) [HTML 1KB] [PDF 1254KB] ( 467 )
112 汪明月,李颖明,张浩,王辉
市场导向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模型构建与路径分析
基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和驱动力转换介质的分析,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并给出要素的内涵特征及所遵循的准则,阐述了市场导向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生于系统环境中,并以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化机制是其驱动力转换的重要介质。基础知识突破、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网络、消费主体意识、市场准入时机及政府政策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要素模型的重要构成。构建和优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必须遵守适合性准则、动态性、干预性及系统性准则,而释放绿色技术创新要素供需信号,促进创新所需要素协同,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市场导向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
2019 Vol. 36 (20): 112-120 [摘要] ( 533 ) [HTML 1KB] [PDF 1539KB] ( 693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21 张武军,张唯玮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4种专利损害赔偿方式,司法解释对此也进行了细化。但总体而言,对专利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赔偿数额低、诉讼时间长、举证困难等,难以遏制故意侵权和多次侵权,有必要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新的《专利法修订草案》第六十八条规定故意侵犯他人专利权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但是,对于什么情况下是“故意”、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还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阐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概念及计算方法,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分析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9 Vol. 36 (20): 121-127 [摘要] ( 430 ) [HTML 1KB] [PDF 1137KB] ( 450 )
128 翟晓舟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配置中的权责规范化研究
国家为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研人员以及对转化有重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及报酬提供了一系列法律支持。但是,由于国家及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配置中权责不清、规范化程度较低,使得收益的有效配置受到一定限制,有关奖励及报酬的激励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配置优化需要以权责为核心的法治规范化为引导,国家应赋予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高收益配置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首先,需明确国家在其中的权力与责任;其次,应着力降低科研机构在正当行使“更大自主权”过程中可能承担的不当责任;最后,应在尊重权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2019 Vol. 36 (20): 128-133 [摘要] ( 389 ) [HTML 1KB] [PDF 1134KB] ( 247 )
人才与教育
134 徐世勇,张柏楠,刘燕君,许昉昉,王继欣
情感型领导对同事关系亲密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基于中国本土学者提出的情感型领导风格,以社会学习理论与创新成分模型为理论视角,考察了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同事关系亲密度的中介作用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采用层级回归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基于SPSS插件PROCESS的Bootstrap方法,对收集的360份配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与同事关系亲密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同事关系亲密度中介了情感型领导与创新行为关系;工作自主性调节了情感型领导对同事关系亲密度的影响,工作自主性越高,情感型领导对同事关系亲密度的影响越显著;另外,工作自主性也调节了情感型领导通过同事关系亲密度对工作绩效的间接影响,工作自主性越高,关系亲密度的中介作用越显著。
2019 Vol. 36 (20): 134-143 [摘要] ( 579 ) [HTML 1KB] [PDF 1296KB] ( 816 )
144 常涛,董丹丹
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共享内在动机视角
以自我决定理论和动机感染理论为基础,从共享内在动机视角构建有调节变量的中介模型,考察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以104个团队428名成员为研究对象,运用Mplus 7.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有正向影响;团队心理授权完全中介了地位冲突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关系冲突在该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即关系冲突越激烈,其通过团队心理授权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越弱,反之越强。但是,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未被证实。该研究拓展了作为新兴领域的地位冲突理论知识,探索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有效性,可为中国现代企业实施团队管理提供启示。
2019 Vol. 36 (20): 144-153 [摘要] ( 346 ) [HTML 1KB] [PDF 1281KB] ( 507 )
综述
154 刘祎,王玮
工业大数据时代技术示能性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近10年内,国外逐渐形成了技术示能性理论,为工业4.0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系统分析框架,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技术示能性研究前沿形成全面的逻辑体系。鉴于此,对国外技术示能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其引入组织管理的过程,从形成因素、实现过程和影响结果3个方面解析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生产要素——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技术示能性理论模型,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新工业革命情景下的技术示能性理论,可为企业有效利用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生产提供指导,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2019 Vol. 36 (20): 154-160 [摘要] ( 453 ) [HTML 1KB] [PDF 1215KB] ( 604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