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年 35卷 4期
刊出日期:2018-03-10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杨武,杨淼,赵霞
基于景气状态的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预警方法研究 Hot!
利用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合成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将该指数划分为5个景气状态预警区间,运用先行合成指数预测模型、判别分析、预警信号灯系统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预警问题进行研究,规范了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预警研究方法体系。
2018 Vol. 35 (4): 1-8 [摘要] ( 1821 ) [HTML 1KB] [PDF 1553KB] ( 702 )
9 辛德强,党兴华,薛超凯
双重嵌入下网络惯例刚性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
网络组织常出现的惯例刚性现象会影响其探索性创新,但惯例刚性作用效应会受到网络嵌入的影响。为了揭示双重网络嵌入下网络惯例刚性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机制,对软件业、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制药等行业258份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网络认知刚性、网络行为刚性都不利于企业探索性创新;网络惯例刚性与探索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其所嵌入的双重网络影响。在较高社会网络嵌入差异情况下,网络认知刚性、网络行为刚性与探索性创新的负向关系加强。相以地,在较高知识网络嵌入下,网络认知刚性、网络行为刚性与探索性创新的负向关系也会加强。
2018 Vol. 35 (4): 9-15 [摘要] ( 704 ) [HTML 1KB] [PDF 1144KB] ( 384 )
16 林杰,李岩峰,聂规划
社会网络与新产品扩散协同演化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从微观层面对新产品扩散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博弈论,构建个体决策行为模型,并设计出一种智能学习方法实现消费者间的互动。在Anylogic上建立多Agent模型,考虑局部网络效应,设计网络演化规则,探究不同网络环境下网络结构和消费者决策共同演化规律,并分析产品效用参数、沟通交互强度、种子用户数量以及链接断开时间对共同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尽管初始网络结构不同,消费者关系结构均能够以更高的聚集性和稳定性重构,且在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下,共同演化、彼此促进,从而有助于产品扩散;②尽管在高度数的无标度网络下共同演化会使扩散结果呈现出两面性,但在扩散过程中网络结构变化趋势一致;③网络效应强度提高能增大产品效用值,但过高和过低的效用值都将削弱网络演化对扩散的促进效果;④种子用户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不再影响最终扩散结果;⑤若共同演化能在最终时刻前达到稳定,链接断开时间则不影响扩散结果。
2018 Vol. 35 (4): 16-24 [摘要] ( 552 ) [HTML 1KB] [PDF 2313KB] ( 297 )
25 罗茜,皮宗平,白明皓
创新网络治理机制与绩效:基于灰格序方法的创新联盟实证分析
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形成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与治理绩效进行了构念解释,并建立了绩效测量指标。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格序决策法,提出了灰格序评价方法。通过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证研究,发现治理机制对创新网络治理绩效的作用具有较为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其中,形成机制具有先导性,是整合机制与创新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创新机制具有滞后性,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形成与整合机制的基础之上。
2018 Vol. 35 (4): 25-31 [摘要] ( 465 ) [HTML 1KB] [PDF 1711KB] ( 288 )
32 韩慧,赵国浩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创新能力的机制与实证研究
利用2003-2015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一国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提出的国际研发溢出测算方法,从技术差距视角出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R&D成果反馈效应、并购整合效应以及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提升一国创新能力;在不同的门槛取值区间内,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呈显著倒U型特征,只有在最优技术差距区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最后,在作用机制概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2018 Vol. 35 (4): 32-37 [摘要] ( 500 ) [HTML 1KB] [PDF 954KB] ( 289 )
区域科学发展
38 徐斌,熊孝慧
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是否有效促进了工业增长
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能够汇集人力、物力、财力,使得研发者和产品需求者联系紧密,更好地促进产业优化发展。基于江西省设立产学研合作培育基地这一准自然实验,客观分析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利用2004-2011年江西省37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回归,同时,以PSMDID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均发现江西省设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对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作用不明显。此外,通过“政策空转”的机制检验进一步探究基地效果并未显现的原因,发现基地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政策实施,使得产学研合作培育基地面临“政策空转”的威胁。
2018 Vol. 35 (4): 38-43 [摘要] ( 538 ) [HTML 1KB] [PDF 1089KB] ( 288 )
44 刘骏,黄法青,黄聿舟
创新驱动下高新区集聚与扩散功能实现路径
集聚和扩散是创新驱动下高新区的核心功能,对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构建创新驱动、传导机制以及高新区功能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由此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并选取115个国家高新区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创新制度对高新区集聚功能的实现有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通过创新型人才和金融共同发挥作用,即两者在实现路径上有完全中介效应;②创新环境正向影响高新区扩散功能的实现,且该影响主要通过创新型人才产生作用,即创新型人才在传导路径上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创新型金融的作用不明显。
2018 Vol. 35 (4): 44-49 [摘要] ( 645 ) [HTML 1KB] [PDF 1367KB] ( 304 )
产业技术进步
50 何向武,周文泳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生态关系与演化趋势
技术引进创新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4年)》中技术引进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运用MAPE方法判别模型预测能力,基于模型参数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关系,运用微分方程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分析技术引进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不存在稳定平衡点,国外技术引进抑制了国内技术购买,国内技术购买促进了国外技术引进。两者发展趋势表明,国外技术引进最终会替代国内技术购买,结论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创新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8 Vol. 35 (4): 50-55 [摘要] ( 596 ) [HTML 1KB] [PDF 891KB] ( 274 )
56 殷宝庆,刘洋
GVC下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升级的影响
首先,构建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中国制造升级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产业高度及出口部门碳生产率3个层面建立中国制造升级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我国内地30个省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升级的影响。考虑到中国制造业以碎片化生产与一体化贸易模式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这一趋势,将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实背景纳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即同时考虑来自国外中间品和出口中间品中的隐含能因素,采用基于非径向、非导向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测算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①2002-2015年,中国制造升级水平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烟斗曲线"态势,并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依次递减,产业高度指数水平与出口部门碳生产率较低是造成中部地区中国制造升级指数整体不高的主要原因;②从整体看,绿色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制造升级水平提升,但其在不同的能源强度地区、经济地带、时段中的影响存在差异,绿色技术进步在能源强度高的地区、东部地区及2009-2015年对中国制造升级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③资本密集度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对中国制造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与预期相反,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制造升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2018 Vol. 35 (4): 56-62 [摘要] ( 521 ) [HTML 1KB] [PDF 1305KB] ( 274 )
63 袁旭梅,蔡书文,王伟,张旭
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建模与仿真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凸显。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基于协同学理论,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实体和创新环境子系统,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给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因果关系和系统流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了5种动态仿真实验方案,并结合近6年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2018 Vol. 35 (4): 63-71 [摘要] ( 571 ) [HTML 1KB] [PDF 2533KB] ( 335 )
企业创新管理
72 郑浩,李贞
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知识链整合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 Hot!
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的位置如何影响其创新绩效?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找到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途径。首先,从跨国公司基于知识的价值链分解方式入手,提出待验证的概念模型。然后,用结构方程调节性中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链整合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知识链整合的中介作用受到依特定情势协调的正向调节。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两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2018 Vol. 35 (4): 72-80 [摘要] ( 4011 ) [HTML 1KB] [PDF 2311KB] ( 1164 )
81 郑春美,孙燕青
高管职位特征、机构投资者治理与企业研发投入
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职位特征(任期、薪酬)以及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职位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任期越长、货币薪酬越高,企业研发动力越强、研发投入越大。然而,在机构投资者有效监督的环境下,当高管任期越长、短期货币薪酬越高时,出于研发失败风险导致未来职业声誉受损和被替换风险的考虑,高管会倾向于规避风险,反而不利于企业研发。政策意义在于:董事会和股东应当将长短任期和薪酬机制有效结合,当研发失败导致业绩下滑时审慎地对高管作出处罚,解除高管层的后顾之忧,增强高管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2018 Vol. 35 (4): 81-88 [摘要] ( 606 ) [HTML 1KB] [PDF 1112KB] ( 385 )
89 彭斌
创新型科技企业杠杆率的研发强度效应研究
企业研发有助于驱动科技型企业建立创新机制,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从杠杆率角度,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2010 -2015年创新投入数据,探讨杠杆率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强度效应,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杠杆率削弱了研发强度效应,对于高杠杆率企业,增长机会对研发强度效应的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研发强度提高,则企业价值呈递减趋势。
2018 Vol. 35 (4): 89-94 [摘要] ( 475 ) [HTML 1KB] [PDF 775KB] ( 287 )
95 王飞绒,徐晓静,李永
创始人自恋特质与企业成长性关系实证研究
创始人性格特质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从自恋特质、创始人权力与企业成长性关系出发,设计结构性权力和所有者权力维度,构建创始人自恋特质影响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并利用创业板194家上市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始人自恋特质与企业成长呈倒U型关系,结构性权力和所有者权力对企业成长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自恋特质和企业成长性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对该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2018 Vol. 35 (4): 95-100 [摘要] ( 481 ) [HTML 1KB] [PDF 968KB] ( 399 )
人才与教育
101 苏伟琳,林新奇
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
构建了上级发展性反馈、工作投入、核心自我评价与下属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下属工作投入和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下属核心自我评价调节上级发展性反馈与下属工作投入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下属工作投入部分中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其核心自我评价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2018 Vol. 35 (4): 101-107 [摘要] ( 485 ) [HTML 1KB] [PDF 1210KB] ( 305 )
108 杨仕元,卿涛,岳龙华
从支持感到员工创造力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组织创新支持感、主管自主支持感、二元工作激情与员工创造力关系模型,检验工作激情的“光明面”、“黑暗面”及其联合作用对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支持感、主管自主支持感均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强迫型工作激情正向调节主管自主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和谐型和强迫型工作激情联合正向调节两种类型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即当和谐型和强迫型工作激情“双高”时,支持感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最大。研究表明,只有同时从营造外部环境与增强员工内部动机着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创造力。
2018 Vol. 35 (4): 108-117 [摘要] ( 577 ) [HTML 1KB] [PDF 1962KB] ( 348 )
118 高锡荣,吴少飞,谭宇
ARCS动机下在线头脑风暴创意激发模型研究
基于在线访谈得出在线头脑风暴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成员动机不足。借助ARCS动机理论,构建在线头脑风暴创意激发模型,并通过交叉分组控制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引成员注意力、建立成员相关性、满足成员自信心可以显著激发成员创意。因此将提升成员满足感与吸引成员注意力、建立成员相关性、满足成员自信心等4项措施综合使用,可以获得最高头脑风暴创意激发效率,从而为在线头脑风暴的模式设计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学术基础。
2018 Vol. 35 (4): 118-125 [摘要] ( 411 ) [HTML 1KB] [PDF 1255KB] ( 236 )
126 苏荟,孙毅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进程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1997-2015年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经费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进程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进程的经验认识和发展逻辑。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结构仍以政府支持型纵向科研经费为主,纵向科研经费对于推进科研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支持型横向科研经费虽然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其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效率低下,虽然高校科研业务费投入具有正向作用,但其贡献度不尽人意,人均劳务费投入并不能较好地推动我国高校科研发展。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改革是行之有效的,科研业务费投入趋于合理化,劳务费投入对高校科研进程推进的负向作用得到了有效收敛。
2018 Vol. 35 (4): 126-131 [摘要] ( 520 ) [HTML 1KB] [PDF 1117KB] ( 275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2 朱冰莹,董维春
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测度:场域特性、表征框架及实践应用
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提升是推进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资源是大学知识生产的基础,大学知识生产资源获取路径存在学术、市场和行政的三维场域分化。通过资源有效利用而培养能力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最终目标,大学知识生产能力表征框架表现为输入性与输出性能力、学术探究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坐标,评价场域分化决定了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测度标准的多维特性。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是在遵循场域分化和各要素矛盾运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稳固基础、融合共生、优势转化等战略的主观选择及行动策略。
2018 Vol. 35 (4): 132-137 [摘要] ( 469 ) [HTML 1KB] [PDF 2120KB] ( 246 )
军民融合创新
138 胡红安,仪少娜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影响
西部装备制造业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产业形态,其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相伴而生的产业,其产业空间集聚对促进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产业空间集聚视角,以西部装备制造业为例,基于2003—2014年西部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显著,西部军民融合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依赖性;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③外商直接投资、国家资本占比、信息化水平正向影响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引导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可以作为促进西部军民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与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
2018 Vol. 35 (4): 138-145 [摘要] ( 479 ) [HTML 1KB] [PDF 1432KB] ( 250 )
146 何玉梅,吴莎莎,杨锐
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对领导力概念厘定和维度划分的文献回顾与分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按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层次4个角度,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文献,重点围绕组织、项目团队和个体3个层面展开综述,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领导力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跨层次研究、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动态演化分析。
2018 Vol. 35 (4): 146-152 [摘要] ( 483 ) [HTML 1KB] [PDF 1103KB] ( 234 )
综述
153 郭捷楠,任旭,郝生跃
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
2018 Vol. 35 (4): 153-160 [摘要] ( 644 ) [HTML 1KB] [PDF 1738KB] ( 31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