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年 34卷 6期
刊出日期:2017-03-25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梁乙凯,戚桂杰,周蕊
开放式创新平台组织采纳关键因素研究
运用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与IT匹配理论等创新采纳理论,探索了组织采纳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在组织中的采纳与扩散。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开放式创新平台组织采纳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技术特质(相对优势、开放性、协同创新性、网络外部性)、组织情境(组织战略、高层支持、创新文化、组织规模)、外部环境(政策支持、外部压力)等因素对组织采纳决策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另外,技术特质与组织因素的匹配以及技术特质与环境因素的匹配不仅对采纳决策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而且对技术特质、组织情境、外部环境与采纳决策间关系发挥中介作用。
2017 Vol. 34 (6): 1-6 [摘要] ( 669 ) [HTML 1KB] [PDF 1142KB] ( 518 )
7 马腾,李冲
考虑技术中介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鲁棒性研究
创新网络系统已成为当前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技术中介能够实现不同企业或组织技术需求与技术投入的最优匹配。相互依存网路将创新网络、技术中介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网络整合为有机整体。为此,构建了节点负载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级联失效鲁棒性模型。研究发现,容限系数越高的系统,其鲁棒性越好。在随机失效方式下,随机网络结构比其它两种组织网络结构任务完成效率高;在优先失效方式下,一定比例的组织节点优先失效即可导致整个网络完全瘫痪。该结论为研究创新网络结构以及关键创新技术节点冗余机制的采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7 Vol. 34 (6): 7-14 [摘要] ( 482 ) [HTML 1KB] [PDF 2224KB] ( 417 )
15 魏津瑜,孙学珊
“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趋势与对策研究
集群创新是提升集群竞争力与稳定集群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伴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我国集群创新与发展呈现出数据化、跨界性及广泛性等新趋势,也对集群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我国集群发展现状及“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趋势,揭示“互联网+”与集群创新相融合的综合价值,从企业、集群及政府层面阐述新环境下集群创新发展对策,可为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集群创新提供借鉴。
2017 Vol. 34 (6): 15-19 [摘要] ( 515 ) [HTML 1KB] [PDF 1309KB] ( 436 )
20 林筠,韩鑫
社会资本组件对个体双元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社会资本对个体双元创新的影响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厘清社会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的关系对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提出3对组件(Components),即结构维度的结合网络与桥接网络、关系维度的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以及认知维度的共同愿景与组织多样化,探究每对组件对个体利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差异性影响,分析各组件缓解个体因兼顾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所面临时间冲突困境的平衡作用,构建双元兼顾的一致型和适应型社会资本理论架构,为管理者善用和慎用社会资本组件、提升员工双元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2017 Vol. 34 (6): 20-25 [摘要] ( 456 ) [HTML 1KB] [PDF 999KB] ( 379 )
26 韩寅,徐飞
众筹:技术资本化新机制
技术资本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众筹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融资方式,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运营方式多样化、实现方式网络化及支持方式便捷化等优势,在当今双创事业如火如荼的环境下,已成为实现技术资本化的有力手段,为国家构建创新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2017 Vol. 34 (6): 26-30 [摘要] ( 1333 ) [HTML 1KB] [PDF 1007KB] ( 407 )
区域科学发展
31 程小可,李浩举,姜永盛
企业创新、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就业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如何通过企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区域就业水平,是“新常态”时期必须攻克的新难关。系统探究了工业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揭示了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微观企业创新显著促进了区域就业水平提高,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进一步考察企业性质发现,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对企业创新和区域就业水平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市场化进程对不同性质企业创新投资与区域就业水平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最后,从政府完善市场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投资动力、提升就业水平与稳定社会秩序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7 Vol. 34 (6): 31-38 [摘要] ( 513 ) [HTML 1KB] [PDF 1216KB] ( 433 )
39 曾鹏,李洪涛
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比较研究
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状况,对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综合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三大产业及19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常态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所受影响最大,但产业结构依旧保持稳定良好;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出现停滞,产业分工水平开始倒退。
2017 Vol. 34 (6): 39-46 [摘要] ( 689 ) [HTML 1KB] [PDF 1363KB] ( 417 )
47 庞祯敬,曹炜威
成渝经济圈R & D空间溢出网络结构研究
利用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成渝经济圈R&D空间溢出网络结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圈R&D分布的地缘邻近性显著,南北贯线的地缘邻近性明显强于东西贯线的空间相似性;区域R&D空间溢出的网络结构具有“主核-多中心”特点,“强链”和 “弱链”区域分异明显;区域内R&D空间溢出的出度和入度两极分化严重,区域间R&D空间溢出不完全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势差所带来的方向性;整体来看,区域内R&D空间溢出四大凝聚子群基本契合区域经济整合的边界分异。
2017 Vol. 34 (6): 47-52 [摘要] ( 448 ) [HTML 1KB] [PDF 1528KB] ( 450 )
产业技术进步
53 黄鲁成,石媛嫄
基于技术视角的产业关联发展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产生与发展,各产业间关联关系不断变化,并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创新外部效应,从产业关联产生的本质原因、过程和结果对产业关联发展进行解析。分析了技术在创新系统中对产业关联体系发展的引领作用,揭示了产业关联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提出了五阶段产业关联发展模型及演进路径。对3D打印技术相关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一时间不同产业间关联所处发展阶段与程度有所差别,各产业在关联关系中所处地位与作用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产业关联阶段制定产业创新策略,推动产业关联关系合理进化。
2017 Vol. 34 (6): 53-61 [摘要] ( 425 ) [HTML 1KB] [PDF 2635KB] ( 409 )
62 盛永祥,周潇,吴洁,施琴芬
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两种研发投资类型的比例研究
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在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战略意义以及共性技术研发投资的“死亡谷”效应,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两个投资主体、预研投资和研发投资两种投资类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投资博弈模型。通过最优反应函数求解,得到不同政府预算占比情况下共性技术研发投资的纳什均衡,探索了政府和企业对两种投资的最优比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投资供给中更倾向于预研投资,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投资供给中更倾向于研发投资;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功能定位,针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投资,动态调整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
2017 Vol. 34 (6): 62-68 [摘要] ( 497 ) [HTML 1KB] [PDF 1277KB] ( 417 )
69 王丽平,李菊香,李琼
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与协作机制研究
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为了解其价值共创的具体运行逻辑,保障价值共创的持续性,基于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特征与要素构成,深入分析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设计基于价值共创的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协作机制,为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17 Vol. 34 (6): 69-74 [摘要] ( 629 ) [HTML 1KB] [PDF 2779KB] ( 525 )
75 刘进,袁玎,揭筱纹
产业环境、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民营企业绩效
产业环境影响企业决策,作为民营企业创新主体的企业家,其战略领导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头脑中的知识会对人的认识活动产生影响,而知识主要来自环境和知觉者自身信息。借鉴认知心理学思想,从产业环境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两方面考察其对企业决策活动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问卷调研与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通过决策机制影响民营企业绩效,而产业环境在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企业决策机制中起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认识民营企业决策活动、民营企业家战略领导行为,以及提高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2017 Vol. 34 (6): 75-80 [摘要] ( 424 ) [HTML 1KB] [PDF 1203KB] ( 455 )
企业创新管理
81 胡杰,任丹阳
金融发展、企业特征与研发融资约束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017 Vol. 34 (6): 81-90 [摘要] ( 511 ) [HTML 1KB] [PDF 1541KB] ( 500 )
91 苏坤
终极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
以中国沪、深两市主板披露的研发投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终极产权论视角,研究终极股东超额控制如何影响公司研发投资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终极股东超额控制程度越高,代理问题越严重,就越倾向于减少高风险、长周期性质的研发投资,终极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终极股东超额控制程度对公司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较小。
2017 Vol. 34 (6): 91-96 [摘要] ( 427 ) [HTML 1KB] [PDF 1017KB] ( 386 )
97 张昊民,董晓琳,马君
双创背景下个体成就目标导向对创业倾向及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双创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因而研究创业者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成就目标理论,探讨了个体成就目标类型对创业倾向及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比表现目标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创业倾向,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更强;表现-趋近目标的个体比表现-回避目标的个体创业倾向更强;从创业领域看,表现-回避目标创业者的创业企业创新能力较低。鉴于此,未来创业政策设计应注重引导个体形成适合创业行为的成就目标,合理选择创业行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新创企业技术含量。
2017 Vol. 34 (6): 97-102 [摘要] ( 543 ) [HTML 1KB] [PDF 910KB] ( 390 )
103 许为宾,周建
重商文化、腐败与企业创新投资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研究对正式制度关注较多,对非正式制度研究较少。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商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以及重商文化与地区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弱地区的上市公司,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强地区的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同时,受腐败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重商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腐败程度较低的地区更显著。
2017 Vol. 34 (6): 103-109 [摘要] ( 603 ) [HTML 1KB] [PDF 1104KB] ( 419 )
110 陈光华,刘玉强,靳宗振
高技术研究机构与衍生企业关系研究
大众创业已成为时代最强音,迫切要求科研人员加快创业步伐。衍生企业是高技术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而其与母体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自身发展。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衍生企业与母体关系分析框架。利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深圳先进院、苏州纳米所、西安光机所案例,归纳了衍生企业与母体的一体式、合同式、平台式、生态式4种关系模式,总结为点、线、面、体的发展关系,提出高技术研究机构衍生企业分类管理政策建议。
2017 Vol. 34 (6): 110-116 [摘要] ( 490 ) [HTML 1KB] [PDF 1143KB] ( 431 )
军民融合创新
117 胡宇萱,曾立,邓建斌
委托代理视角下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军民融合看成一种由军地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由一条自下而上的授权链和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军民融合工作制度的鲜明特点,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链条长、层级多、代理成本高,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不甚明确且指向模糊、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等问题。构建有效的军民融合机制,旨在解决军民融合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减少委托代理层级为路径、以明确决策责任划分为关键、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程度,最终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7 Vol. 34 (6): 117-121 [摘要] ( 583 ) [HTML 1KB] [PDF 1227KB] ( 476 )
评价与预见
122 章文光,李伟
创新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与投入冗余分析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考虑创新的经济产出、科技产出和社会环境效益,构建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13- 2014年5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对非DEA有效城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对比和原因分析,并根据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效率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7 Vol. 34 (6): 122-126 [摘要] ( 554 ) [HTML 1KB] [PDF 857KB] ( 394 )
127 王宏起,赵琳琳,李玥,徐玉莲
规则约束下科技创意方案评估研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众创空间快速发展,及时把握与评估科技创意方案水平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分析科技创意方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3个维度设计了科技创意方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规则的科技创意方案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
2017 Vol. 34 (6): 127-131 [摘要] ( 406 ) [HTML 1KB] [PDF 838KB] ( 371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2 李胤奇,李柏洲
企业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协同学构建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针对知识型企业进行耦合协调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型企业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状态,企业吸收能力和知识源化策略对企业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的耦合协调影响比较显著。通过构建知识治理与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其耦合体系影响因素与路径,有助于企业完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创新绩效。
2017 Vol. 34 (6): 132-138 [摘要] ( 469 ) [HTML 1KB] [PDF 1412KB] ( 381 )
139 张永云,张生太,彭汉军,康琳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看网络空间知识创新行为 Hot!
网络空间已成为企业和个体创新的重要场所,探索如何促进网络空间知识创新行为持续增长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网络空间下的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分析系统要素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6个网络虚拟社区的75名成员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从网络空间类型和创新主体参与程度双维度切入,研究其组合情境下系统要素的知识创新动机及行为选择。结果发现,空间类型和主体参与程度对网络空间知识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人的激励和平台环境治理两方面提出了促进网络空间知识创新持续增长的3种策略。
2017 Vol. 34 (6): 139-146 [摘要] ( 626 ) [HTML 1KB] [PDF 1984KB] ( 481 )
人才与教育
147 王国弘
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 Hot!
高校虽是我国三大科研主体之一,但其科研活动却广受诟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主客观原因,发现高校科研系统存在着“投入产出最大化”悖论。基于“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经典理论,提出了“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根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本质和成因,从强化激励、加强监管、改善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对策与建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提出,为分析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绩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借鉴意义。
2017 Vol. 34 (6): 147-150 [摘要] ( 583 ) [HTML 1KB] [PDF 910KB] ( 499 )
151 靳娟,宁娟娟,张昕
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积极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着重研究了工作本身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积极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特征5个因子即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都与工作积极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技能多样性对工作积极压力的影响效果最强;工作自主和工作反馈也表现出了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对如何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7 Vol. 34 (6): 151-155 [摘要] ( 522 ) [HTML 1KB] [PDF 940KB] ( 407 )
综述
156 石盛林,黄芳
战略管理认知学派研究综述
按照战略管理思考逻辑,战略管理研究可分为与战略管理内容相关的研究和与战略管理过程相关的研究,战略管理认知视角研究主要关注于战略管理过程,试图进入战略形成过程内部。分析了战略管理认知学派研究的两个隐含假设:认知有限理性假设、认知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假设;分别梳理了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视角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战略管理哲学反思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思路。
2017 Vol. 34 (6): 156-160 [摘要] ( 679 ) [HTML 1KB] [PDF 876KB] ( 42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