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年 20卷 11期
刊出日期:2003-11-15

创新与产业化
金嗓子论坛
科技进步管理
科技进步理论
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专题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评价与预测
网络天地
研究前沿
政府资助项目
综述
   
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专题
6 于宏义
科技进步·人文进步·劳动就业
试用泛系观控技术和信息哲学考量劳动就业,运用小样本集中趋势收敛的信息,揭示出问题的要害在于人文进步与科技进步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
2003 Vol. 20 (11): 6-7 [摘要] ( 1769 ) [HTML 0KB] [PDF 149KB] ( 544 )
8 夏劲;占毅
依靠科技进步扩大就业
分析了科技进步与就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阐述了科技(?)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机制,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就业问题的若干对策。
2003 Vol. 20 (11): 8-10 [摘要] ( 1973 ) [HTML 0KB] [PDF 265KB] ( 478 )
11 费军
实时观控 扩大就业
在分析劳动力市场计划配置模式、市场配置模式和政府调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调控模式的有效途径——实时观控,并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实时观控模型,论述了实时观控对扩大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3 Vol. 20 (11): 11-13 [摘要] ( 1812 ) [HTML 0KB] [PDF 210KB] ( 546 )
14 焦利芳;云玉强
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的关系探析
探析了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分析了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就业增加的科技政策选择。
2003 Vol. 20 (11): 14-16 [摘要] ( 1877 ) [HTML 0KB] [PDF 243KB] ( 479 )
17 王玺
创业培训机制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探讨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下岗失业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政府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导力量——通过组织社会力量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创业培训,激发他们创造价值的能力。结合上海在创业培训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创业培训机制的建立及作用。
2003 Vol. 20 (11): 17-18 [摘要] ( 1789 ) [HTML 0KB] [PDF 118KB] ( 518 )
19 周炜
武汉市第三产业就业容量观控分析
对武汉市第三次产业的就业需求、可能的就业容量及就业需求与就业容量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宏观分析,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减缓就业弹性系数下滑速度两方面探讨了扩大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对策。
2003 Vol. 20 (11): 19-20 [摘要] ( 1847 ) [HTML 0KB] [PDF 117KB] ( 469 )
政府资助项目
21 韩书成
外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析
外资并购正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一大主流和热点。回顾了我国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国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与法律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外资并购进入到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并购模式创新以及并购由制造业向金融等服务业扩展是这一时期外资并购的主要特点。
2003 Vol. 20 (11): 21-23 [摘要] ( 1688 ) [HTML 0KB] [PDF 186KB] ( 494 )
23 郑翔;李国妤
经营杠杆模型的建立和探讨
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出发,以冶金行业的财务数据为例建立起经营杠杆模型,并尝试把影响经营杠杆大小的因素独立出来考察其影响,提出了控制由固定成本和费用引起的经营杠杆风险的对策。
2003 Vol. 20 (11): 23-25 [摘要] ( 1923 ) [HTML 0KB] [PDF 164KB] ( 656 )
26 孙敬水
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行权的重要组织保障
建立审计委员会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目的,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分析了审计委员会的构成,界定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与权力,探讨了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2003 Vol. 20 (11): 26-28 [摘要] ( 607 ) [HTML 0KB] [PDF 172KB] ( 456 )
29 张建华;欧志明
企业网络组织的比较与启示
比较分析了日本的产业分包制、台湾的中小企业网络和美国的联合企业体制3种类型的现代企业网络组织。指出每一种企业组织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应用类型,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价值。
2003 Vol. 20 (11): 29-31 [摘要] ( 1740 ) [HTML 0KB] [PDF 199KB] ( 562 )
32 王欧;吴文良
农业科技园区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选取劳动生产率、成本效果、资金利用效果等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南、哈尔滨和青岛等1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影响园区效益的6大主成分,并对园区综合效益进行了排名。
2003 Vol. 20 (11): 32-34 [摘要] ( 1742 ) [HTML 0KB] [PDF 174KB] ( 708 )
35 胡怀敏;苏晓燕;徐士元
基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机理研究
分析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从理论上阐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技术创新的培育模型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3 Vol. 20 (11): 35-37 [摘要] ( 1718 ) [HTML 0KB] [PDF 173KB] ( 564 )
研究前沿
38 陈建新;谭教千
知识管理: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简要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相关多元化战略、知识管理等重要概念,指出知识传播是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然后从判定相关多元化企业的核心能力资源的4个标准出发,论述了知识管理具有价值性、稀有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的能力,得出知识管理是相关多元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重要结论。
2003 Vol. 20 (11): 38-40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201KB] ( 1193 )
41 方熠;赵鹏大
地球外部新层圈——社会圈:涵义、依据及意义
提出了社会圈的概念,阐述了社会圈概念的涵义及建立社会圈概念的依据,揭示了建立地球外部新层圈——社会圈的科学意义和可持续发展意义,初步提出了社会圈的理论架构。
2003 Vol. 20 (11): 41-42 [摘要] ( 615 ) [HTML 0KB] [PDF 115KB] ( 484 )
43 赵希男;朱春红;郭伏;卢纪华
科学研究的规律与科技中介的对策
如何认识科学研究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是科技中介的重要工作。在研究科学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提出了科技中介应增加的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
2003 Vol. 20 (11): 43-44 [摘要] ( 1694 ) [HTML 0KB] [PDF 125KB] ( 595 )
45 姜中一
关于创建智力聚合实验室(智力动力系统)的初步设想与建议
在多学科综合、技术精尖的大科学时代的到来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背景下,探讨构筑以创造科学为基础的全新的科技快捷演进平台,并结合脑和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量子信息技术建立了非定域多思维聚变模型。进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智力聚合实验室(智力动力系统)的创建问题,涉及宗旨、理论基础、管理范式与战略步骤,其中管理范式包括“智能-情趣”岛、虚拟扁平面、模糊筛选和有限无界。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2003 Vol. 20 (11): 45-48 [摘要] ( 1941 ) [HTML 0KB] [PDF 257KB] ( 708 )
49 范如国;杨勇
基于分形理论的社会制度系统建设的复杂性研究
运用复杂性理论和分形理论阐述了社会制度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揭示了社会制度系统中存在的制度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及功能分形特征,从5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用复杂性理论及分形理论研究社会制度系统设计与创新的主要内容。
2003 Vol. 20 (11): 49-51 [摘要] ( 633 ) [HTML 0KB] [PDF 116KB] ( 665 )
52 孙斌;曾伟
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
在对技术转移诸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指出了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在技术需求(Need)、资源(Resources)与能力(Ability)3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NRA”3者相辅相承,对于技术转移行为的成功实现缺一不可,3者的有效均衡才能引发、诱导和保证成功的技术转移。
2003 Vol. 20 (11): 52-53 [摘要] ( 2008 ) [HTML 0KB] [PDF 203KB] ( 531 )
54 曹亚雄;金伟
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关系新探
阐述了商业化的科学技术具有价值但并不创造价值,它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的价值并直接影响价值量的大小和流通分配,它通过渗透到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管理中,引起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科学技术价值论实际上是效用价值论。
2003 Vol. 20 (11): 54-56 [摘要] ( 2003 ) [HTML 0KB] [PDF 178KB] ( 514 )
57 吴兆雪;江宏春
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融汇创新
系统论述了自然科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两大学科融汇与创新的方法和道路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003 Vol. 20 (11): 57-59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203KB] ( 621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60 伍新木;邓军
科学的制度安排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的制度安排。运用历史唯物论方法,结合几种社会制度实证地研究了制度安排的差异直接影响持续发展的程度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证实制度安排的核心是产权制度设计。真正科学的制度安排不是人们凭主观意愿和抽象道德观念出发的随意选择设计,而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可避免的”选择。
2003 Vol. 20 (11): 60-62 [摘要] ( 1787 ) [HTML 0KB] [PDF 175KB] ( 469 )
63 陈炜;郭凤典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走向生态文化
工业文化的缺陷造成了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而人所具有的超越性使实现生态文化成为可能。生态文化是吸取各种文化精华的现代化的文化。在生态文化建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
2003 Vol. 20 (11): 63-64 [摘要] ( 1838 ) [HTML 0KB] [PDF 121KB] ( 516 )
65 罗昌宏;罗金沙
我国大城市科技资源实力评估
首次运用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对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实力作定量评估,为相关城市研究科技问题,制定科技、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3 Vol. 20 (11): 65-66 [摘要] ( 1738 ) [HTML 0KB] [PDF 105KB] ( 544 )
67 刘国钦;彭健伯
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从教育思想体系、教育目标设置体系、教学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5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主要问题。
2003 Vol. 20 (11): 67-69 [摘要] ( 714 ) [HTML 0KB] [PDF 173KB] ( 512 )
70 鄢志武;李江敏;柴海燕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的分析,指出世界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3 Vol. 20 (11): 70-71 [摘要] ( 2258 ) [HTML 0KB] [PDF 119KB] ( 836 )
72 孙黎明;赵旭
关于我国课征环境税的建议
与其它经济和非经济的政策手段相比,环境税有它自身的优点。首先探讨了课征环境税的理论基石,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在我国课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课征环境税的设想。
2003 Vol. 20 (11): 72-73 [摘要] ( 1810 ) [HTML 0KB] [PDF 124KB] ( 541 )
74 陈继勇;罗福周;庞永师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从土地产权方面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现状及其土地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2003 Vol. 20 (11): 74-75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103KB] ( 482 )
76 刘仲蓓
建设“数字浙江”的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战略基础,提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发展构想以及实施步骤与原则。
2003 Vol. 20 (11): 76-78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189KB] ( 489 )
科技进步管理
79 郝云宏;刘佳
基于价值趋向的公司待售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21世纪将演绎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大变革。通常,市场领先者会采取收购的方法来提升边际利润,因此对于该行业的其他同行来说,危机无处不在。面对危机,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将之视为“征服”,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对它的到来束手无策;而有的则不然,它们防微杜渐,坚持“价值趋向”理念,事前就将公司定位“待售”,从而在管理中更好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2003 Vol. 20 (11): 79-80 [摘要] ( 1903 ) [HTML 0KB] [PDF 137KB] ( 509 )
81 童国华;黎志诚;黄宇红
试析EVA体系对当前科研院所改制的意义
作为公司治理和业绩评估标准,EVA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衡量标准。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而从1999年开始的科研院所改制目前正处在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刻,基于此,试图探讨EVA体系对我国科研院所改制的借鉴作用,以建立EVA体系为契机,建立科学合理的经理人激励机制,以改善企业治理体系,增强竞争优势。
2003 Vol. 20 (11): 81-82 [摘要] ( 2060 ) [HTML 0KB] [PDF 131KB] ( 459 )
83 张强;朱文利
科技评估机构实施品牌战略研究
阐述了科技评估机构服务品牌的含义,界定了其基本要素;指出创建服务品牌是提高评估机构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说明创建服务品牌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评估咨询专业人员;创建服务品牌是激励、约束科技评估机构的可靠保证。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不断创新,恪守评估评审的行为准则,并持之以恒、坚持始终。
2003 Vol. 20 (11): 83-84 [摘要] ( 1832 ) [HTML 0KB] [PDF 114KB] ( 491 )
85 罗辉;戚昌文
准单位制:中国社团组织现状再分析
对国内外社团组织有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指出“准单位制”是对中国社团现状较为合适的描述,并由此得出社团现状是政府对社会控制重构的结果、国家现行的社团管理体制仍然没有脱离单位制的范式、社团是“准单位”等重要结论。
2003 Vol. 20 (11): 85-86 [摘要] ( 638 ) [HTML 0KB] [PDF 116KB] ( 454 )
87 李想
社会危机的特征、发展阶段和管理机制
当今世界,各种社会危机频频发生。分析了社会危机的基本特征,划分了社会危机的4个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危机的管理机制。
2003 Vol. 20 (11): 87-88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116KB] ( 561 )
89 袁炎林;张文方
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来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政府干预的缺失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政府适度干预的一系列建设性措施。
2003 Vol. 20 (11): 89-90 [摘要] ( 1970 ) [HTML 0KB] [PDF 135KB] ( 523 )
91 景进安
从“非典”谈政府危机管理系统
从非典影响出发,对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参照发达国家危机管理系统模式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建设的意见和对策。
2003 Vol. 20 (11): 91-92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127KB] ( 650 )
93 张丽琴;姚书振;李江风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演进驱动机制分析
通过对不同阶段我国制度因素、产业发展进程、城市化进程、规划理念发展的分析,剖析城市土地利用演进与驱动因素发展的阶段性关系,明晰了多样化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演进的驱动机制,为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奠定基础。
2003 Vol. 20 (11): 93-95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162KB] ( 509 )
95 胡斌;董升平
计算机模拟及其在产品投资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利用了Arena5.0模拟语言实现了蒙特·卡洛模拟在风险条件下的产品投资辅助决策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模拟的思路与原理,然后研究了在风险条件下产品投资辅助决策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包括分析模拟对象、建模、分析输入和输出,进行统计分析等过程,最后将这些方法用于预算约束的某个实例,其中利用Arena5.0进行建模、模拟运行并对输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003 Vol. 20 (11): 95-97 [摘要] ( 1815 ) [HTML 0KB] [PDF 162KB] ( 483 )
98 马蓉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新模式探讨
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探讨民营企业可以借鉴的两种国际化经营新模式:OEM模式和跨国采购,分析其特点及民营企业可采取的国际化战略。
2003 Vol. 20 (11): 98-99 [摘要] ( 1746 ) [HTML 0KB] [PDF 121KB] ( 521 )
100 刘书俊
水资源之气态水权的民法思考
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水资源包括气态水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分析我国水权理论的缺陷,我国应考虑重构和健全现代社会的水权理论和制度体系,建立气态水权地位,以完善水权整体的法律效力和实效。
2003 Vol. 20 (11): 100-102 [摘要] ( 622 ) [HTML 0KB] [PDF 165KB] ( 497 )
103 郑彤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探讨
通过比较和分析电力市场交易中的现货交易、远期合约以及期货交易之间的相互区别和特点,提出必须在电力市场中建立和完善电力期货交易机制,并与现行的现货交易手段和远期合约手段进行结合,充分利用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防范功能以促进电力商品价格的规范,防范价格的频繁波动,进一步健全电力市场交易方式,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003 Vol. 20 (11): 103-105 [摘要] ( 607 ) [HTML 0KB] [PDF 176KB] ( 573 )
科技进步理论
106 郭璇
求解科技进步中的社会问题——文化人类学的一种视角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不断享受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也正面临着由高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环境问题和网络社会问题为例,概略地给出了用文化人类学求解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考模式。
2003 Vol. 20 (11): 106-108 [摘要] ( 705 ) [HTML 0KB] [PDF 162KB] ( 523 )
108 赵玉索;贺赛龙
技术商品的使用价值型价格测算方法
探讨了技术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确定其价格的相关原则和影响技术商品定价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测算方式。
2003 Vol. 20 (11): 108-110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157KB] ( 527 )
111 徐松林
关于基因专利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对基因发现成果可否授予专利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规定。通过分析,提出:基因序列及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基因发现成果本质上不具有可专利性;若对基因序列授予专利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基因技术的进步,而且会导致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因霸权主义的崛起。
2003 Vol. 20 (11): 111-113 [摘要] ( 1746 ) [HTML 0KB] [PDF 195KB] ( 579 )
114 田文英;宋海洋
基因序列的专利法律对策
基因序列是生物技术的直接研究对象,是生物技术专利法律保护的起点。在分析可专利性的一般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欧盟基因序列的专利现状,指出在我国通过测序获得天然基因序列属于科学发现,而不具有可专利性,但人工合成的基因序列以及天然基因序列的测序方法则可以授予专利。
2003 Vol. 20 (11): 114-115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112KB] ( 476 )
116 潘国友;陈荣秋
BPR与TQM的统一模型
BPR的再造方式具有激烈、热烈、暖和、温和4种典型形式。虽然BPR和TQM的相似性和相容性越来越好,但它们是建立在不同基础上的两种管理思想,要想将两者融为一体是不现实的,但是,仅从再造方式的角度看,温和方式(典型的TQM改革方式)是BPR的一个组成部分。
2003 Vol. 20 (11): 116-118 [摘要] ( 705 ) [HTML 0KB] [PDF 189KB] ( 513 )
119 王汉林
“技术的社会形成”研究路线简介
新技术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其理论核心是“技术的社会形成”(SST)或“技术的社会建构”。具体分析了这一理论的3条研究路线:社会建构方法、技术系统方法、行动者网络方法。
2003 Vol. 20 (11): 119-121 [摘要] ( 669 ) [HTML 0KB] [PDF 207KB] ( 609 )
创新与产业化
122 单初;刘昌屏
浅谈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模式
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过程始于企业对于用户的需求分析,然而现有分析工具无法在合理的成本下深入理解用户需求。随着产品的多样化、短周期化,企业需要新的方式加速推进新产品开发,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就是为应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在这种模式下,厂商将产品开发中与用户需求相关的部分,通过提供用于用户创新的“工具箱”交由用户完成,和用户联合进行新产品开发。
2003 Vol. 20 (11): 122-123 [摘要] ( 1855 ) [HTML 0KB] [PDF 113KB] ( 600 )
124 陈小愚;朱文敏
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联盟途轻研究
概述了全球背景下企业联盟的特点,对联盟对象的选取原则以及战略性技术研发伙伴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3 Vol. 20 (11): 124-126 [摘要] ( 1671 ) [HTML 0KB] [PDF 202KB] ( 472 )
127 魏江;陈志辉
提高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学习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集群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互动机制优化、动力机制完善和学习平台完善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提高集群学习绩效的对策。
2003 Vol. 20 (11): 127-129 [摘要] ( 1788 ) [HTML 0KB] [PDF 191KB] ( 488 )
130 楼健人;施勇峰;徐长明
加快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强地方创新能力的中心工作之一。从分析杭州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出发,着重探讨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6点思路。
2003 Vol. 20 (11): 130-132 [摘要] ( 682 ) [HTML 0KB] [PDF 187KB] ( 476 )
网络天地
133 陈志
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对策
指出网络时代图书出版呈现业态复合化、市场国际化、流程加速化和图书精品化的新特点,提出了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生存空间的三大悖论,研讨了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对策。
2003 Vol. 20 (11): 133-134 [摘要] ( 1725 ) [HTML 0KB] [PDF 132KB] ( 490 )
135 熊英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行政文化障碍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政务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广泛推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困难重重,落后的行政文化是其中的最大障碍。从官本位价值取向与封建官僚文化、腐败与官德缺失、公务员素质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政文化创新是当前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
2003 Vol. 20 (11): 135-137 [摘要] ( 588 ) [HTML 0KB] [PDF 234KB] ( 540 )
138 严谷军
网络金融监管:内容与措施
网络金融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为保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需要对网络金融机构提供的网络金融服务和网络金融对国家安全形成的影响等进行监管。在监管措施上,应创新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调整监管的结构,并有效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合作。
2003 Vol. 20 (11): 138-140 [摘要] ( 648 ) [HTML 0KB] [PDF 174KB] ( 597 )
141 王婷睿
网络经济时代反垄断问题探讨
随着以高创新、速度型、全球性为特征的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垄断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传统的反垄断问题也提出新的挑战。通过探讨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新特征,阐述了网络经济时代反垄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当前我国反垄断问题的思考。
2003 Vol. 20 (11): 141-143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178KB] ( 562 )
144 李赤林;王邦军
烟草业的联合竞争——协同电子商务
加入WTO以后,中国烟草企业必须面对新的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采用何种方式应对未来的竞争格局成为企业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用协同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信息技术模式发展行业供应链或烟草集团将是我国烟草企业很好的应对策略。
2003 Vol. 20 (11): 144-146 [摘要] ( 1789 ) [HTML 0KB] [PDF 169KB] ( 609 )
147 丁洁
我国网上书店运营分析(2002—2003年)
结合我国网上书店的实例,从网站的检索功能、书目信息、支付方式、客户服务和物流配送方式等方面对网上书店的运营情况做了比较分析。
2003 Vol. 20 (11): 147-148 [摘要] ( 1791 ) [HTML 0KB] [PDF 108KB] ( 484 )
评价与预测
148 夏松;丁烈云
2002年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分析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和核心力量,通过对2002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及数据的比较分析,提出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3 Vol. 20 (11): 148-150 [摘要] ( 1813 ) [HTML 0KB] [PDF 179KB] ( 483 )
151 袁道焰;王博武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产品开发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产品开发方案的好坏不仅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而且还可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而要慎重对待。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选择产品开发的优选方案。
2003 Vol. 20 (11): 151-152 [摘要] ( 1977 ) [HTML 0KB] [PDF 103KB] ( 543 )
153 田捷
对研究院所科技管理岗位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现代科技管理对于科研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技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实际体现为对科技管理工作所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科技管理者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正确评价科技管理人员的能力,有目标地加强科技管理岗位职业化的建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003 Vol. 20 (11): 153-154 [摘要] ( 1759 ) [HTML 0KB] [PDF 126KB] ( 665 )
155 唐炎钊
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在借鉴国内外风险投资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我国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这将为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03 Vol. 20 (11): 155-157 [摘要] ( 663 ) [HTML 0KB] [PDF 163KB] ( 565 )
157 佘廉;杨毅群
企业采购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
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5个角度入手,建立企业采购预警指标;同时在指标的值域分析中将客观指标和主要指标区分开来分别加以探讨,以便最终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采购活动的状态。
2003 Vol. 20 (11): 157-159 [摘要] ( 1962 ) [HTML 0KB] [PDF 182KB] ( 806 )
金嗓子论坛
160 王新华;杨永忠;左小丽;王水清;向安强
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
农科教结合是新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目标。分别就农科教整合系统和农科教操作系统展开了讨论,并强调指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理论对我国实施农科教结合有指导意义和作用。
2003 Vol. 20 (11): 160-161 [摘要] ( 1822 ) [HTML 0KB] [PDF 116KB] ( 490 )
162 范前进;王娅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障碍及对策
概述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障碍,探讨了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
2003 Vol. 20 (11): 162-164 [摘要] ( 1751 ) [HTML 0KB] [PDF 193KB] ( 519 )
165 林锡东;张斌;陈继祥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我国电网公司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发电量的不断提高,原有电力系统的体制已不再适应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基于国家“厂网分离,竞价上网”改革方案的提出,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电力改革,以及“厂网分离”后电网公司的职能、作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2003 Vol. 20 (11): 165-167 [摘要] ( 673 ) [HTML 0KB] [PDF 195KB] ( 602 )
168 胡志强
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论证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新技术的关系;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由此技术经济特征引出的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特性;进而从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两个角度,讨论了高新技术与金融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我国金融业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3 Vol. 20 (11): 168-170 [摘要] ( 1591 ) [HTML 0KB] [PDF 204KB] ( 581 )
171 夏晓鸣
高校形象的系统传播
高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由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形象建设、形象传播构成的系统工程,而高校形象传播又是由形象信源、形象信息、形象信道、形象受众、抗形象干扰组成的子系统,因此,各高校必须由专人专班负责制定高校品牌建设的战略与策略,并将高校统一的形象资讯传递给校内外公众,只有这样才能在公众中树立一个前后一致、不断丰满的良好的高校形象。
2003 Vol. 20 (11): 171-173 [摘要] ( 1752 ) [HTML 0KB] [PDF 188KB] ( 525 )
174 唐存琛;王运盛;唐荣欣
我国无线数据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分析了我国无线数据服务的技术条件及发展现状,指出了妨碍无线数据服务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阐述了发展企业无线数据服务的重要性,提出企业无线数据服务是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
2003 Vol. 20 (11): 174-175 [摘要] ( 1832 ) [HTML 0KB] [PDF 117KB] ( 568 )
综述
176 康晓云;江积海;宣国良
企业知识传导研究的理论演进及评述
在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研究的演化进程基础上,分别从知识不能被传导和知识作为公共品可以零成本传导,以及知识可以传导但存在相关的障碍3个方面探讨了知识传导研究的演进过程,从而指出,企业知识和能力的传导和整合才是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关键。
2003 Vol. 20 (11): 176-178 [摘要] ( 583 ) [HTML 0KB] [PDF 183KB] ( 548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