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年 22卷 7期
刊出日期:2005-07-15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科技进步论坛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测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探索与争鸣
网络与信息化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综述
   
科技进步论坛
5 黎志成;聂晖;谢颂华
基于过程知识库的管理人员群体行为定性模拟研究
首先构建了适用于管理人员群体行为模拟的基于过程知识库的定性模拟方法,然后,建立了过程性管理人员群体行为模拟模型,最后,通过基于过程知识库的定性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绩效反馈策略对群体行为的影响,为企业理解绩效反馈体系的作用方式和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2005 Vol. 22 (7): 5-7 [摘要] ( 1690 ) [HTML 0KB] [PDF 156KB] ( 529 )
8 李正卫
技术动态性、组织学习与技术追赶: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分析
组织学习的研究说明,环境动态性越强,组织学习越重要。从技术动态性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根据技术生命周期(TLC),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LC的不同阶段,技术动态性强弱存在差异,相应地,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实施技术追赶,追赶者应该具备的组织学习能力也不相同。成熟期和导入期技术是追赶者进行技术追赶的两个机会窗口,这两个机会窗口之间存在着逻辑递进关系,当组织学习能力较弱时,应优先选择成熟期技术进行追赶,当组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再选择导入期技术进行追赶,直至实现技术追赶的目标。
2005 Vol. 22 (7): 8-11 [摘要] ( 2022 ) [HTML 0KB] [PDF 252KB] ( 622 )
12 王沛;康廷虎
组织变革的多样性管理述评
阐述了组织变革管理中的一些方法及其不足,并就系统观以及与组织变革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主张系统性框架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组织多维度变革的差异及其多维度变革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2005 Vol. 22 (7): 12-14 [摘要] ( 1916 ) [HTML 0KB] [PDF 180KB] ( 530 )
15 陈寂霞
基于关键资源的企业边界分析
随着企业性质的变迁,传统企业边界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对企业边界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企业边界定义为企业所控制的关键资源及通过它分享剩余的范围,并用这一定义分析目前企业边界现状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2005 Vol. 22 (7): 15-16 [摘要] ( 2092 ) [HTML 0KB] [PDF 122KB] ( 527 )
17 李郁
知识失业性质探究
知识经济的性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数众多的学者以我国知识劳动力相对比率较低为依据,认为我国的知识失业仅仅是结构性的。而实际上,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低的知识劳动力的比率,并不意味低的知识劳动力供给总数;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知识劳动力的需求量的绝对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国的知识失业存在着长期性与总量性的潜在威胁。
2005 Vol. 22 (7): 17-19 [摘要] ( 1979 ) [HTML 0KB] [PDF 173KB] ( 533 )
20 代鹏举;刘海龙
社会责任投资在国外的实践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介绍社会责任投资(SRI)在国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它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多面冲击效应,并指出其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前景。
2005 Vol. 22 (7): 20-22 [摘要] ( 737 ) [HTML 0KB] [PDF 173KB] ( 536 )
评价与预测
23 王林雪;张丽娜
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依据国际竞争力理论,从系统观点出发,剖析了我国高新区内部结构与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从国际竞争力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各高新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制定政策、方针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005 Vol. 22 (7): 23-26 [摘要] ( 1995 ) [HTML 0KB] [PDF 210KB] ( 686 )
26 杨中楷;孙玉涛
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
博士论文是学生学术成果的最高形式之一。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所评选出来的论文更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成果。通过对过去6年的一些数据的分析,阐述了优秀博士论文产出的一些必要条件和规律,并提出了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2005 Vol. 22 (7): 26-29 [摘要] ( 1845 ) [HTML 0KB] [PDF 220KB] ( 548 )
30 张宗益;李金勇
我国上市公司知识资本评价研究
在界定企业知识资本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知识资本评估模型的比较,提出了用无形资产价值计算法(calculatedintangiblevalue)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知识资本评估的观点,并用此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和钢铁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评估。
2005 Vol. 22 (7): 30-33 [摘要] ( 1828 ) [HTML 0KB] [PDF 222KB] ( 690 )
34 胡季英;冯英浚
基于人的有效努力程度与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针对人的智力和创造活动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一种能够消除企业间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真正反映人的主观有效努力程度和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贡献的二次相对评价模型,对某集团公司下属15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
2005 Vol. 22 (7): 34-36 [摘要] ( 1903 ) [HTML 0KB] [PDF 157KB] ( 499 )
37 王前;李作学;金福
基于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个体隐性知识评价指标分析
解读了我国传统思维方式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跳出了以往提取隐性知识的研究思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取象比类的能力、运用意象的能力、隐性知识的相对绩效和知情意相贯通的能力5个方面来设计个体隐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知识管理研究。
2005 Vol. 22 (7): 37-39 [摘要] ( 725 ) [HTML 0KB] [PDF 187KB] ( 480 )
40 秦哲
假设检验在科技项目评估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将统计学方法与科技项目评估实际工作相结合,利用假设检验的原理,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评估方案的比较选择、调整修改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2005 Vol. 22 (7): 40-41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98KB] ( 696 )
42 刘伟;张振国;汪志波
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模型设计
立足于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分析,归纳出营销类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企业的经营风险监测体系和预警模型作了比较深刻的探讨。
2005 Vol. 22 (7): 42-44 [摘要] ( 2203 ) [HTML 0KB] [PDF 176KB] ( 806 )
44 郭炜
城市支柱产业选择评价体系研究
在提出城市支柱产业选择决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中的相关决策理论,描述了支柱产业选择的灰局势决策原理,并在石家庄市支柱产业选择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2005 Vol. 22 (7): 44-45 [摘要] ( 679 ) [HTML 0KB] [PDF 122KB] ( 657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46 程斌武;谭力文
和谐的管理学阐释:协调管理观
对管理学中的协调思想和理论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管理的内在特征:组织效率最大化(组织参与者总福利的最大化)和福利分配带来所有参与者福利的改善,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组织效率最大化的前提是:在组织中通过信息体制、决策体制及激励机制的相机配置,实现决策与决策所需知识的匹配,以及决策代理人与委托人间的激励匹配,使组织具有动态适应性、成员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2005 Vol. 22 (7): 46-48 [摘要] ( 1908 ) [HTML 0KB] [PDF 199KB] ( 678 )
49 王海霞;高平;刘家顺;初建宇
R&D项目影响因素的筛选及优化分析
影响R&D项目成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来自于方方面面。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因素初选集,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因素,分别运用字2检验、T检验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初始因素集进行优化,为项目的评价工作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
2005 Vol. 22 (7): 49-52 [摘要] ( 1278 ) [HTML 0KB] [PDF 206KB] ( 494 )
53 王月玲
论科学与人文的起源
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体现的是西方的人文精神,是自由的学问。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一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份分科的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重审自由和理性。
2005 Vol. 22 (7): 53-56 [摘要] ( 1725 ) [HTML 0KB] [PDF 225KB] ( 679 )
56 周明;吴宝亮
主观信息的信息量表达方法研究
信息量的表达一直以来都是信息科学领域最为基本的研究问题之一。信息包含了3个层面: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其中语法信息的数学描述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对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信息量的数学表达的研究则比较少。在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后,引入了知觉模糊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知觉模糊熵的表达式,并用它来描述信息过程中的信息量,解决了用简单的模糊熵表达主观信息量(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忽略了主观因素的缺陷,使研究成果更符合现实,能够广泛运用于各种主观信息量的表达,也为信息决策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2005 Vol. 22 (7): 56-58 [摘要] ( 650 ) [HTML 0KB] [PDF 157KB] ( 445 )
59 贾春玉;赵金实
均衡调优法调优对象的选择方法
同顺序m×n排序问题近似最优解法比较多,如约翰逊—贝尔曼规则的扩展法、关键零件法、Palmer和Gupta优先因子法等。有些方法虽较为简单,但没有给出适用条件,影响了优化程度。尤其在某些条件下,明显不合理,近似最优解极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近似最优解均衡调优法。均衡调优法虽可提高优化程度,但被调优的对象不够具体、明确。调优对象的选择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均衡调优法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05 Vol. 22 (7): 59-60 [摘要] ( 1615 ) [HTML 0KB] [PDF 104KB] ( 567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61 张苏飞
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层次地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2005 Vol. 22 (7): 61-63 [摘要] ( 693 ) [HTML 0KB] [PDF 197KB] ( 533 )
64 孔令丞;谢家平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政策体系设计
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所创立的线性生产模式,在私人资本获利性和生态环境无价性的经济制度下,已经无法维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循环技术范式。但物质和能量传输半径的约束,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利用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建立既有市场活力,又使生态利益表征“外部性”具有“内部化”体现的技术范式,就需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立环境有偿消费的政策体系。
2005 Vol. 22 (7): 64-66 [摘要] ( 1917 ) [HTML 0KB] [PDF 185KB] ( 510 )
67 潘庆
增强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基于技术创新的特点
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不确定性和对标准的依赖性。然后,基于技术创新的特点,建议政府为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所应采取的政策:①国家技术创新体制应进行重大改革;②加大国家对科技的投入;③转变科技投入的方式;④利用政府采购来扶持技术创新企业;⑤政府在制定和采用标准时要考虑优先采用本国企业的标准。
2005 Vol. 22 (7): 67-69 [摘要] ( 661 ) [HTML 0KB] [PDF 174KB] ( 558 )
69 李洪慈;王宏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发展观的范式转变
发展政策和发展观的变化集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学学派对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自由化改革和渐进式改革方式、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在开放的时机、速度和次序方面,盲从华盛顿共识提出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以普适的政策框架推进改革是有风险的。在全球化进程中,集中精力推进国内制度建设,同时提高有益于投资、宏观经济稳定和资本流动的政策管理能力,是开放经济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 Vol. 22 (7): 69-71 [摘要] ( 690 ) [HTML 0KB] [PDF 186KB] ( 542 )
72 孙君;翁世平
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军事科技法制建设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军事法制核心内容的发展变化。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我国的军事法制发展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适应军事科技进步的特点。对当前我国军事科技法制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军事科技法制建设的初步构想。
2005 Vol. 22 (7): 72-74 [摘要] ( 751 ) [HTML 0KB] [PDF 201KB] ( 527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75 项国鹏;盛亚
公司战略弹性与公司战略变革模式:知识视角的考察
基于公司战略变革是一种组织行为,并且组织学习是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的认识,从知识角度切入,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知识创新理论,分析了公司战略弹性的内涵、公司战略变革模式的划分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增强公司战略弹性的措施和相关启示。
2005 Vol. 22 (7): 75-77 [摘要] ( 766 ) [HTML 0KB] [PDF 178KB] ( 592 )
78 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
基于竞争战略的预算差异分析:模型与案例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企业纷纷采用战略管理。预算差异分析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预算差异分析是按销售、成本和利润分别进行的,并且没有将预算差异分析与公司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从而探讨了基于战略的预算差异分析方法,该方法从利润差异出发,按影响战略实施的关键变量逐层分析预算差异的大小和原因,给出了具体案例分析。
2005 Vol. 22 (7): 78-80 [摘要] ( 1820 ) [HTML 0KB] [PDF 169KB] ( 625 )
81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品牌竞争力的生成及其贡献要素优势转化机制分析
从对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入手,分析了竞争力产生的条件和品牌竞争力的内涵,指出品牌差别优势是品牌竞争力的产生源泉,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与竞争对手相较量时,由品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市场力量。认为建立顾客可感知品牌差别优势是生成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并总结了几种要素优势转化为顾客可感知品牌差别优势的典型模式。
2005 Vol. 22 (7): 81-83 [摘要] ( 722 ) [HTML 0KB] [PDF 158KB] ( 532 )
83 胡浩;王永日
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信息技术外包行为研究
近年来,信息技术外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市场达到高效率状态时,企业会选择业务外包,会将技术上可以分离的业务作为交易进行外包。在IT外包业务中,资产专用性、交易频度、交易不确定性以及合同的复杂程度等要素都会影响外包合作方的选择,其中尤以资产专用性这一因素最为重要。
2005 Vol. 22 (7): 83-86 [摘要] ( 1798 ) [HTML 0KB] [PDF 234KB] ( 681 )
87 郭虹
资源约束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刺激了资源寻求型海外投资的需求。资源寻求型投资主要是自然资源获取型投资和技术学习型投资。这两类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不仅要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更应考虑投资目标与投资能力的可行性。资源寻求型海外投资能对国内经济产生正外部性,政府应予以政策扶持。
2005 Vol. 22 (7): 87-89 [摘要] ( 664 ) [HTML 0KB] [PDF 170KB] ( 516 )
89 方澜
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
首先明确了产业集群和组织边界的概念,然后运用制度经济学解释了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从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角度出发,表明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组织体制,从而为集群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理论指导。
2005 Vol. 22 (7): 89-90 [摘要] ( 1865 ) [HTML 0KB] [PDF 120KB] ( 503 )
91 匡瑾璘;牟敦山;王凤文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横扫世界各国的一股新的潮流,它的产生源于现代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的危机,是人类新的生存文化选择。石油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础,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5 Vol. 22 (7): 91-92 [摘要] ( 813 ) [HTML 0KB] [PDF 117KB] ( 534 )
93 吴晓创
基于敏捷制造的电子通信制造业代工生产的趋势研究
“代工生产”与“敏捷制造”是21世纪世界制造业最为重要的两个全新概念。敏捷制造是一种结构,借助于敏捷制造这一结构中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员等制造资源,将为分析电子通信制造业代工生产的趋势提供新角度。研究面向敏捷制造的电子通信制造业代工生产的新趋势,为仍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电子通讯制造业代工生产提供建议,其意义十分巨大。
2005 Vol. 22 (7): 93-95 [摘要] ( 2022 ) [HTML 0KB] [PDF 179KB] ( 671 )
96 崔强
企业发展战略的二维矢量动态分析模式
根据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可以全部归类为最高管理者、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等三大范畴之内的理论,建立了二维矢量动态分析模式。用该ter鄄P模式说明了最高管理者(t)对应于企业外部环境(e)变化而灵活运用企业内部资源(r)的过程中,会形成推动企业发展动力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绩效(P)的原理。该模式可以避免理论探析的片面性,能系统说明企业成功的根本内涵,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2005 Vol. 22 (7): 96-98 [摘要] ( 1971 ) [HTML 0KB] [PDF 167KB] ( 542 )
99 袁泽沛;石梁;张莹
IT产品价值增值机制和路径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修正的IT产品价值决定模型,并由此更进一步地解释了IT产品价值增值机制和IT产品价值增值路径。
2005 Vol. 22 (7): 99-101 [摘要] ( 1676 ) [HTML 0KB] [PDF 142KB] ( 451 )
102 陶丽萍
食品品牌核心价值的设定策略
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建设与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企业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消费趋势,与目标消费群进行深度心理沟通,重新发现与诠释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赋予产品全新而独特的个性、精神或文化内涵。
2005 Vol. 22 (7): 102-103 [摘要] ( 720 ) [HTML 0KB] [PDF 136KB] ( 432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104 古继宝;俞敏;梁樑
园区建设战略思路的创新模式设计
中国园区建设的思路开始是优惠政策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WTO,优惠政策战略已经失去了优势,现在的建园思路是环境战略。但是目前流行的做法推式环境策略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没有意识到园区本身的竞争主体地位,因此未来园区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以拉式为主导的建园策略,从资源的角度来讲就是资源创造型战略。
2005 Vol. 22 (7): 104-106 [摘要] ( 667 ) [HTML 0KB] [PDF 216KB] ( 523 )
107 曹洪军;王鹏飞
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极大地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加快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机制的培育,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具体措施。
2005 Vol. 22 (7): 107-109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220KB] ( 627 )
110 陆斌;邹礼瑞
从路径变更谈集群内企业竞争力
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路径变更概念出发,分析集群优势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机理,探索企业在产业集群中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制定集群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5 Vol. 22 (7): 110-111 [摘要] ( 2046 ) [HTML 0KB] [PDF 132KB] ( 475 )
112 杜国辉
层级组织的网络化变革研究:内部结构的网络化
以层级组织的网络化变革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层级组织的内部结构网络化,包括层级组织内部网络化的动因﹑基本思想﹑角色定位与核心内容。
2005 Vol. 22 (7): 112-114 [摘要] ( 715 ) [HTML 0KB] [PDF 195KB] ( 515 )
115 梁春阁
风险投资评估模糊评判模型建立与扩展
从风险投资评估的特点入手,建立了风险投资评估模糊评判模型,旨在推动风险投资评估在我国的规范化运作。首先,用市场比较法寻找评估线索和评估要素;接着根据模糊评判原理,构建风险投资评估模型,分别确定企业资本增值潜力、企业家的能力,企业专有技术价值,资本流动的潜力,管理团队的能力,风险系数等指标因素;最后,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确定评估值。
2005 Vol. 22 (7): 115-117 [摘要] ( 748 ) [HTML 0KB] [PDF 143KB] ( 493 )
117 刘蕾;于干千
论企业核心业务的知识流动
分析了企业知识流动的概念,探讨了企业核心业务知识流动的层次和类型,对如何促进核心业务知识的流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5 Vol. 22 (7): 117-119 [摘要] ( 626 ) [HTML 0KB] [PDF 166KB] ( 550 )
120 谭飞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案遴选研究
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乃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案的遴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有针对性地推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作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案的遴选根据,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2005 Vol. 22 (7): 120-121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104KB] ( 523 )
122 梁宇颂
论自主创新战略下技术引进的重新定位
在分析了我国以往技术引进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所处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引进应以服务于自主创新为目标,采取调整型的技术引进模式,逐步减少技术含量低的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依靠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技术引进中软件部分的比例。
2005 Vol. 22 (7): 122-124 [摘要] ( 665 ) [HTML 0KB] [PDF 181KB] ( 472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125 蒋峦;谢卫红;乐琦
区域集聚与全球化——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悖论性选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资金、技术、专利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国际国内市场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的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全球化。同时,世界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区域集聚的趋势。世界经济的悖论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本应使区域经济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事实相反,全球经济持久竞争力的获得通常依赖于企业的区域集聚发展。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悖论性选择:区域集聚与全球化正是上述经济悖论性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2005 Vol. 22 (7): 125-127 [摘要] ( 1714 ) [HTML 0KB] [PDF 169KB] ( 535 )
128 杨新年;卢光发;杨军
实施“武汉水专项”的绩效与思考
我国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跨越发展,改善水环境、确保水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介绍了“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背景、内容,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005 Vol. 22 (7): 128-130 [摘要] ( 671 ) [HTML 0KB] [PDF 165KB] ( 548 )
130 李和宇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总量趋势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实力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的共识。基于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产业总量趋势分析、行业竞争力探讨,提出了武汉市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2005 Vol. 22 (7): 130-132 [摘要] ( 605 ) [HTML 0KB] [PDF 174KB] ( 501 )
133 刘凤朝;潘雄锋
老工业基地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重要保障。对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对策。
2005 Vol. 22 (7): 133-136 [摘要] ( 1820 ) [HTML 0KB] [PDF 258KB] ( 569 )
137 唐志丹;西凤茹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文化的沉淀分析与优势发挥
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受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以及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影响,形成了特定的国有企业文化。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应把它视为一种资源来深入研究,使其得到充分挖掘与弘扬。
2005 Vol. 22 (7): 137-139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210KB] ( 575 )
140 周海涛;邓伟东
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199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地方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几年来,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呈现出起步较早、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不断深入等特点,先后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省和全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广东省属科研机构5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性建议。
2005 Vol. 22 (7): 140-142 [摘要] ( 1782 ) [HTML 0KB] [PDF 205KB] ( 629 )
人才与教育
143 倪明;谷晓君;徐福缘
基于个人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企业人才甄选模型
传统企业在甄选人才时,或者没有标准,或者制定的标准过时,或者标准过于复杂,因而导致企业无法甄选到合适的人才。从信息化硬件投入、信息化知识、信息化设备利用率3个角度出发,建立了个人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个人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企业人才甄选模型,并且运用遗传算法加以求解,得到的结果更具有客观性。该模型可以用来指导现代企业进行人才甄选或企业内部人才评价,从而帮助企业找出其员工的个人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原因,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整体效益的目标。
2005 Vol. 22 (7): 143-145 [摘要] ( 1761 ) [HTML 0KB] [PDF 204KB] ( 574 )
146 程明;王杨
关于实行企业职务管理、技术“双梯制”的探讨
在论证传统企业管理职务“单梯制”的弊端的基础上,对在企业实行管理、技术职务“双梯制”进行了探讨。
2005 Vol. 22 (7): 146-148 [摘要] ( 1700 ) [HTML 0KB] [PDF 158KB] ( 747 )
149 赵浩兴
浙江民营企业人才供需矛盾及解决对策
管理与技术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制约浙江民营企业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浙江民营企业在人才需求与供应两个方面存在的数量、结构、质量、管理及流通等的矛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
2005 Vol. 22 (7): 149-151 [摘要] ( 1999 ) [HTML 0KB] [PDF 177KB] ( 481 )
152 傅裕贵;伍新玲;伍莺莺
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途径与策略
根据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在分析我国大学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认为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组建和运转研究机构、争取科技经费、提升科技产出、引领学科成长与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等是创建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提高这些能力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5 Vol. 22 (7): 152-155 [摘要] ( 699 ) [HTML 0KB] [PDF 247KB] ( 619 )
156 岳锋利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模式及实现途径的探讨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形势所需,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应该从创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不仅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而且在构建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中应该注意目标取向的多元化、体系的完整化、内容的全面化和方式的多样化。
2005 Vol. 22 (7): 156-157 [摘要] ( 673 ) [HTML 0KB] [PDF 121KB] ( 653 )
158 周建国
加强大学董事会建设 发挥大学董事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从大学董事会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大学董事会的理解、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高校董事会工作的思路。
2005 Vol. 22 (7): 158-159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136KB] ( 510 )
160 柯昌英;皮武良;陈德恭;夏剑峰;张峰
对当前高等学校行为、目标及产权框架的思考
运用博弈论原理,通过对当前中国高等学校的行为、目标及产权框架的分析,认为高等学校可利用调整支付函数,对全体参与人的行为进行调控,其组织目标应是所有参与人获得满意的分配,并尽可能减少组织目标异化;进一步完善后的多元化投资的高等学校产权框架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2005 Vol. 22 (7): 160-162 [摘要] ( 663 ) [HTML 0KB] [PDF 176KB] ( 559 )
网络与信息化
163 熊馨;王卫平;叶跃祥
电子商务个性化产品推荐策略研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性化产品推荐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分析了个性化产品推荐系统的重要作用和实现步骤以及相应的技术方法;根据产品和客户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推荐策略,初步设计和分析了各类推荐系统的构建和工作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推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2005 Vol. 22 (7): 163-165 [摘要] ( 1933 ) [HTML 0KB] [PDF 169KB] ( 659 )
166 邵兵家;孟宪强
中国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网上信任危机限制了消费者进行在线交易,提高消费者对在线公司的信任度是促进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在线公司信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站隐私保护与安全控制措施与政策、公司的规模与品牌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公司网站的易用性等品质因素对信任没有显著影响。公司应该在安全技术和政策、规模以及知名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消费者对在线公司的信任度。
2005 Vol. 22 (7): 166-169 [摘要] ( 1918 ) [HTML 0KB] [PDF 243KB] ( 1303 )
170 杨汉妮
基于网络环境的RSS信息推送服务
以RSS技术的出现为背景,叙述了RSS信息推送服务的作用及其优势,并以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网站为例,分析了RSS信息推送服务在我国的应用,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5 Vol. 22 (7): 170-172 [摘要] ( 2050 ) [HTML 0KB] [PDF 172KB] ( 621 )
172 王战平;刘佳璐
从消费者动机看网络营销
对网络消费者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针对这些动机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出企业只有认识和了解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才能有效引导消费者,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
2005 Vol. 22 (7): 172-174 [摘要] ( 1740 ) [HTML 0KB] [PDF 203KB] ( 662 )
175 李鹏翔;姚小涛;席酉民
一个师生学术群体的网络研究案例
师生学术群体是中国教育体制下颇具特色的非正式组织,它既没有正式的层级结构,也没有明文规定的组织制度,而是通过师生关系作为连接纽带形成的一种相对松散的群体,其目标是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和培养高层次研究人员。以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提供了一个具有特色的网络研究案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案例中的咨询、沟通、科研合作和友谊网络进行了核与外围结构的分析,并考察了群体成员获取帮助的主要途径。
2005 Vol. 22 (7): 175-177 [摘要] ( 2046 ) [HTML 0KB] [PDF 163KB] ( 588 )
探索与争鸣
178 万小丽;苏芳荔
质疑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制度
尽管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已经成为事实,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商业方法确实不具有适格性和可专利性,并且它本身的特点与专利法相冲突,更何况当前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因此用专利保护是值得怀疑的。有必要另辟蹊径——实行特殊保护。
2005 Vol. 22 (7): 178-180 [摘要] ( 1650 ) [HTML 0KB] [PDF 211KB] ( 577 )
181 张黎;蓝峻
建设知识城市的经济学思考
从知识化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界定了“知识城市”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建设“知识城市”的基本任务和对策建议。
2005 Vol. 22 (7): 181-183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180KB] ( 532 )
综述
184 颜烨
我国安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大安全观透视我国安全理论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在大安全学、分科领域、发展速度、多科交叉融合和宏观理论建构、微观探索应用等几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存在学科分割、理论研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指导意义不太明显、宏观与微观略显脱节、本土理论创新不够等问题。
2005 Vol. 22 (7): 184-186 [摘要] ( 1938 ) [HTML 0KB] [PDF 174KB] ( 545 )
187 陈方丽;胡祖光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当前重大而新颖且具有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对目前文献进行综述,找出分歧和不足,寻找今后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对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5 Vol. 22 (7): 187-190 [摘要] ( 586 ) [HTML 0KB] [PDF 245KB] ( 519 )
191 杜旌;廖建桥;王福寿
绩效考评中的公正感与满意度研究综述
关于员工对绩效考评的公正感和满意度,以及如何提高员工在绩效考评中的公正感和满意度的研究是绩效考评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对两方面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05 Vol. 22 (7): 191-192 [摘要] ( 1703 ) [HTML 0KB] [PDF 129KB] ( 552 )
193 吴菊华;甘仞初
符号学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当前的信息系统开发受到传统系统论、控制论和软件工程理论的影响,主要着重企业功能实现,而相应忽视了企业活动中的管理和人,业务规则和规范方面的内容。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缺乏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企业的一些非结构化和模糊程度较高的特性,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理念来对信息系统开发理论进行扩充。综述了符号学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组织符号学中的语义分析方法和norm分析方法。并对以上这些方法做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5 Vol. 22 (7): 193-195 [摘要] ( 1732 ) [HTML 0KB] [PDF 181KB] ( 553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