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年 23卷 3期
刊出日期:2006-03-25

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管理创新
科技进步论坛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测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战略管理
知识科技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进步论坛
5 杨新年;董丹红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论述了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选择若干中心城市进行建设试点的观点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任务、思路与途径。
2006 Vol. 23 (3): 5-7 [摘要] ( 1866 ) [HTML 0KB] [PDF 43KB] ( 584 )
8 姜郁文;俞建华;黄友直
关于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思考
民间科技事业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了在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中必须解放思想,制定政策、注重人才、分类指导和全民动员。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水平主要通过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3部分的综合素质表现出来,因此要高度重视民间科学院、民办科研机构、民营科技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官民共建“、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格局。
2006 Vol. 23 (3): 8-10 [摘要] ( 658 ) [HTML 0KB] [PDF 45KB] ( 376 )
11 孙敬水
我国TBT预警机制的架构
加入WTO以来,我国出口商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年增加,TBT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构建TBT预警机制十分必要。提出了以建设三大系统(即TBT咨询系统、信息沟通系统、技术支持系统)为支撑,以建立三大体系(即预警预报体系、快速反应体系、多方互动体系)为保障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2006 Vol. 23 (3): 11-15 [摘要] ( 698 ) [HTML 0KB] [PDF 160KB] ( 482 )
16 罗轶;刘涛;陈省平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模式探讨
国家科技计划作为国家研究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与体制研究,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国家科技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行为进行了探讨,并以国家863计划项目为例加以论证,提出应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采取节点式目标管理方式。
2006 Vol. 23 (3): 16-17 [摘要] ( 1938 ) [HTML 0KB] [PDF 28KB] ( 615 )
18 许佳;陈宏民;邹礼瑞
实物期权在国家科研攻关项目战略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对科研攻关项目及其蕴含的战略效益作了介绍,分析了现有战略效益评估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实物期权法可以解决评估战略效益中的一些难点,是一种可以付诸实践的评估方法。
2006 Vol. 23 (3): 18-20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62KB] ( 567 )
56 姜柏生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法律控制
基因是应当受到保护的国家资源;基因又是个人数据,是公民隐私的核心内容。基因研究为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基因及基因研究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控制措施。
2006 Vol. 23 (3): 56-58 [摘要] ( 632 ) [HTML 0KB] [PDF 45KB] ( 472 )
59 冯瑞琴;夏立新
数字图书馆环境下著作权制度的思考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新问题。从数字图书馆的主体性质入手,分析了如何运用著作权制度来更好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著作权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2006 Vol. 23 (3): 59-62 [摘要] ( 1982 ) [HTML 0KB] [PDF 60KB] ( 456 )
63 晋海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经济范式,我国已将循环经济立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日本是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介绍日本循环经济立法背景与现状,分析了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考察了日本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与法律制度体系,并就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2006 Vol. 23 (3): 63-66 [摘要] ( 1774 ) [HTML 0KB] [PDF 59KB] ( 531 )
66 芦珊珊
中日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规定的比较研究
比较了中日两国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并介绍了日本关于职务发明条款修订的最新动态,希望能找出我国专利法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2006 Vol. 23 (3): 66-68 [摘要] ( 1980 ) [HTML 0KB] [PDF 48KB] ( 652 )
69 郝韦霞;滕立;王子彦
欧洲生态预算系统及其对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借鉴
介绍了欧洲生态预算系统的创建过程和国际进展,阐述了该系统的运作程序与步骤,探讨了该系统对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借鉴意义。
2006 Vol. 23 (3): 69-71 [摘要] ( 2003 ) [HTML 0KB] [PDF 57KB] ( 586 )
71 鄢波;李克武
企业商事信用的法学释义
企业商事信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完善的企业商事信用制度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和揭示企业商事信用的本质含义,认为无形资产是商事信用的本质要素。企业商事信用的内涵包括与企业资产相关的客观评价和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客观评价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的商事信用。
2006 Vol. 23 (3): 71-74 [摘要] ( 756 ) [HTML 0KB] [PDF 62KB] ( 484 )
评价与预测
21 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孙凯;于琦;黄紫菲
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已成为国际性的高水平的权威评价工具。以ESI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分22个学科专业)。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2位,有31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近1400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2.2%,但名次都很靠后,说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差距更大。此次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006 Vol. 23 (3): 21-24 [摘要] ( 1809 ) [HTML 0KB] [PDF 122KB] ( 569 )
37 李锡元;查盈盈
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其优化
人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对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吸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勒温的心理力场理论,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可分为基础层次、社交层次和最高层次。相应地,人才生态环境优化也可根据满足人才各层次需要的环境因素从6个方面来进行。
2006 Vol. 23 (3): 37-39 [摘要] ( 1816 ) [HTML 0KB] [PDF 109KB] ( 537 )
40 陈万思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企业实践
在回顾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与量表调查法,为样本企业构建了包含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两个构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为企业获取和培养胜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了标准。
2006 Vol. 23 (3): 40-42 [摘要] ( 776 ) [HTML 0KB] [PDF 111KB] ( 841 )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43 徐月芳;桂云苗
质量控制中非正态分布数据过程能力算法研究
过程能力是6σ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在控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数据,而6σ管理现有控制系统只提供了正态分布数据的过程能力计算方法,对非正态分布数据没有提供相应的分析工具。这对某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引进6σ管理带来了困难。提出了一种针对非正态分布数据(包括离散型的和连续型的)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为服务业应用6σ管理提供了支持。
2006 Vol. 23 (3): 43-45 [摘要] ( 728 ) [HTML 0KB] [PDF 74KB] ( 548 )
45 张则强;程文明;吴晓;王金诺
循环经济的价值增值与超循环理论
面对当前资源与环境等诸多问题,循环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循环经济的价值增值的本质所在,从超循环理论角度展现了循环经济的循环结构及其实现。分别从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以及社会层面的大循环等角度详细论述了超循环结构及其形成。并进一步得出了物流和信息流是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超循环结构的重要基础。
2006 Vol. 23 (3): 45-47 [摘要] ( 836 ) [HTML 0KB] [PDF 63KB] ( 534 )
48 李素矿;杨昌明
论循环经济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剖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来指导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2006 Vol. 23 (3): 48-49 [摘要] ( 743 ) [HTML 0KB] [PDF 31KB] ( 440 )
50 陈杰
高校科技园区的超循环创新理论观
借鉴了超循环理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释高校科技园区的超循环创新发展理论,并力求运用公理化方法整体性表述理论。
2006 Vol. 23 (3): 50-53 [摘要] ( 710 ) [HTML 0KB] [PDF 69KB] ( 447 )
53 陈童;郑健;李积源
基于变权综合法的EWAA算子和LHA算子及其应用
针对许多评价值为语言,并且要求不能出现由于单项指标值过低,从而影响系统总体功能的决策问题,提出了将变权综合法与拓展的加权算术平均(EWAA)算子和语言的混合集结(LHA)算子结合起来的算法。通过对局部变权公式的改进,使之适合EWAA算子和LHA算子的语言评估标度,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提出应用该算法的具体步骤及具体示例。
2006 Vol. 23 (3): 53-55 [摘要] ( 581 ) [HTML 0KB] [PDF 80KB] ( 362 )
战略管理
75 李利剑;邢宗辉;郭新有
我国钢铁企业的全球技术协同研究
从我国钢铁企业开展全球技术协同的视角,在论述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协同现状和实施技术协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X钢铁(集团)公司的全球技术协同案例研究,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技术协同的建议。
2006 Vol. 23 (3): 75-77 [摘要] ( 2180 ) [HTML 0KB] [PDF 48KB] ( 409 )
78 刘希宋;邓立治
培育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对策研究
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所要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在详细分析了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内涵和有机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随后对如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汽车工业自主品牌进行了对策研究。
2006 Vol. 23 (3): 78-80 [摘要] ( 1968 ) [HTML 0KB] [PDF 79KB] ( 586 )
81 都沁军
国土资源安全的系统学研究
在分析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土资源安全系统的基本内涵、系统组成即国土资源、国土资源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利用、国土资源保护等子系统,总结了国土资源安全系统环境构成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2006 Vol. 23 (3): 81-83 [摘要] ( 677 ) [HTML 0KB] [PDF 52KB] ( 401 )
84 徐锋
论跨国公司在控制权不完整条件下对中外合资企业实质性控制的非股权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引进FDI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技术和品牌控制、合资企业数量控制以及销售区域控制等手段的共同使用,基本上能够实现在控制权不完整条件下对合资企业的实质性控制。除资本产权与管理技能外,技术资源优势也是控制权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可能架空资本产权权利。因此也决定了外商独资企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引进FDI的主要形式,合资企业正在不可避免地融入国外跨国公司所建立的全球生产体系之中。这一趋势对我国现行的政策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
2006 Vol. 23 (3): 84-86 [摘要] ( 753 ) [HTML 0KB] [PDF 61KB] ( 374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87 郭玲玲;王平心
中西部基于财务指标的地区核心竞争力比较——河南与陕西地区的比较
核心竞争力在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始终是一个难题。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对河南和陕西地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发现两地区的差异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2006 Vol. 23 (3): 87-89 [摘要] ( 768 ) [HTML 0KB] [PDF 125KB] ( 572 )
90 桂乐政
我国人力资本地域非均衡成因研究
从人力资本投入(主要从教育投入)、人力资本需求拉力和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本区域非均衡现象形成的诸多因素。
2006 Vol. 23 (3): 90-91 [摘要] ( 673 ) [HTML 0KB] [PDF 42KB] ( 351 )
92 陈昀;贺远琼
外商直接投资对武汉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以中国中部省会城市武汉市为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投向产业、投资方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外商直接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葛兰杰原因。特别是投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采用外资企业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显著正影响。
2006 Vol. 23 (3): 92-94 [摘要] ( 689 ) [HTML 0KB] [PDF 68KB] ( 467 )
94 王晶;于建宇;刘会宁;赵楠;张文利;郭玉明
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根据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特征,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研究科技服务业的构成和作用;通过中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南京科技服务业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任务与对策。
2006 Vol. 23 (3): 94-96 [摘要] ( 2061 ) [HTML 0KB] [PDF 44KB] ( 799 )
知识科技与知识工程
97 任志安
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治理研究
从网络治理和知识治理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治理特点、作用机理和治理安排,提出将网络治理纳入到知识治理的分析体系中,应成为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实践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2006 Vol. 23 (3): 97-101 [摘要] ( 716 ) [HTML 0KB] [PDF 107KB] ( 461 )
102 陈菊红;赵斌
提高企业绩效的知识分类及管理研究
产品知识和流程知识是企业知识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从提高企业绩效的角度出发,依据基于知识、产品、流程、绩效的KP3方法,将企业的知识分为产品知识和流程知识,并对产品知识和流程知识的内涵与组成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链的产品知识和流程知识的管理过程模型。
2006 Vol. 23 (3): 102-105 [摘要] ( 788 ) [HTML 0KB] [PDF 114KB] ( 618 )
106 胡峰
论文化协议对全球虚拟团队媒体选择的影响
文化多元化全球虚拟团队(GVT)的媒体选择应该考虑该媒体克服文化障碍影响的能力。GVT中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团队成员为了减少地位上的不平等性,通常会选择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这种选择将有利于提高讨论过程中的参与性,并最终产生更好的任务成果。
2006 Vol. 23 (3): 106-108 [摘要] ( 1850 ) [HTML 0KB] [PDF 47KB] ( 412 )
109 张耕;刘震宇
信息系统对组织际协调成本的影响分析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组织之间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减少通讯成本。但是,以前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信息技术采用与业绩提升之间的显著关系。根据资源依赖理论,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认为组织际信息系统对于组织之间协调成本的削减效果,会受到组织间存在的依赖关系的影响。
2006 Vol. 23 (3): 109-111 [摘要] ( 694 ) [HTML 0KB] [PDF 44KB] ( 507 )
111 廖述梅
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相对测度整合模型
针对层次分析法(AHP)的不足,结合相对测度的思想,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相对测度模型,并给出了分析实例,以为测度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2006 Vol. 23 (3): 111-113 [摘要] ( 715 ) [HTML 0KB] [PDF 93KB] ( 519 )
114 张节;杨锐
电子政府中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当世界各国信息技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发展之势时,电子政府中信息技术的潜能和政府实现这些潜能的现实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增大。首先揭示了电子政府中的“信息技术悖论”现象,并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政府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由传统的内部支持上升到为发挥战略价值、实现整个政府转变的高度,并对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电子政府中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实现的模型及途径。
2006 Vol. 23 (3): 114-116 [摘要] ( 1907 ) [HTML 0KB] [PDF 44KB] ( 516 )
高新技术产业化
117 吴群英;汪少华
产业群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实证分析
针对我国大部分传统产业群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落后,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的局面,探索性地研究了产业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皮都”水头镇的制革业为例,分析了水头镇制革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
2006 Vol. 23 (3): 117-119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59KB] ( 456 )
120 缪小明;凌雯雯
基于动态映射网络的跨国公司参与型产业集群研究
在总结目前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3类跨国公司参与型产业集群的特点,研究了此类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对其它产业和社会机构的试探式非线性映射行为,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构建了基于映射网络的跨国公司参与型产业集群模型。
2006 Vol. 23 (3): 120-122 [摘要] ( 1944 ) [HTML 0KB] [PDF 61KB] ( 499 )
123 代文;秦远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广大学者关注。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服务业聚集体。在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创新地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3种发展模式,力图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6 Vol. 23 (3): 123-125 [摘要] ( 749 ) [HTML 0KB] [PDF 64KB] ( 560 )
126 徐一旻;罗玲;魏薇
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借力”风险投资的策略探析
在介绍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意义,并从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探讨了其寻求风险投资的方法及获得风险投资后应注意的问题。
2006 Vol. 23 (3): 126-128 [摘要] ( 751 ) [HTML 0KB] [PDF 63KB] ( 485 )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129 赵更申;雷巧玲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创新在参与国际竞争及促进国家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我国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一直遭遇人才、资金及观念的困扰。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并针对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提出构建中国式企业创新文化、树立大人才观及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三大对策。
2006 Vol. 23 (3): 129-131 [摘要] ( 768 ) [HTML 0KB] [PDF 85KB] ( 487 )
132 程金林;石金涛
合作创新中信息沟通的必要条件及管理对策
信息沟通对于合作创新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回顾了传统技术创新中的线性沟通模型,并根据现有的文献成果,分析了影响沟通效率和效果的5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沟通网络的原则、团队导向的组织设计以及参与管理3个角度提出了加强沟通管理的建议。研究表明,不同背景下的沟通管理是一个权变过程。
2006 Vol. 23 (3): 132-134 [摘要] ( 710 ) [HTML 0KB] [PDF 54KB] ( 518 )
135 唐洁;刘伟;张子健
技术改造项目组织的权变因素研究
在权变的组织理论基础上,结合项目组织区别于一般企业组织的特征,提出项目组织的9个权变因素,确定了项目组织的权变因素模型。通过对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项目管理人员的访谈,得出3个技改项目最主要的权变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验证权变模型。
2006 Vol. 23 (3): 135-137 [摘要] ( 740 ) [HTML 0KB] [PDF 55KB] ( 471 )
137 李力;程国平
基于PDM的定制产品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在MC模式下,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们通常借助QFD完成由需求向定制产品设计方案的转换,但是一个现实的矛盾是,在无限的个性化需求与有限的定制产品配置方案之间,如何确定现实的产品配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基于完善的PDM,从准确获取客户需求意愿的角度入手,对照定制产品方案集,借助权的最小平方法以及TOPSIS算法,探讨了从个性需求到产品设计方案的定量转化方法。
2006 Vol. 23 (3): 137-139 [摘要] ( 657 ) [HTML 0KB] [PDF 59KB] ( 498 )
140 后锐;张毕西
企业开放式创新:概念、模型及其风险规避
企业创新范式正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开放式创新强调外部知识资源对于创新过程的重要性,并要求企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加快企业技术研发和商业化速度。介绍并分析了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与模型,归纳总结出开放式创新的风险与规避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对我国大中型高科技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启示和做法。
2006 Vol. 23 (3): 140-142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78KB] ( 643 )
143 黄俊
农业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有效供给问题初探
科技进步是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诸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科技进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相当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农业科技供给缺乏有效的实现方式,农业科技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农业科技供给在农民增收过程中的实现方式,通过农业科技的主动供给和实用技术的普及化,缓解农业科技的供需矛盾,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2006 Vol. 23 (3): 143-144 [摘要] ( 744 ) [HTML 0KB] [PDF 29KB] ( 426 )
人才与教育
145 胡瑞;李忠云;王国平
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
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体制及科技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协调、组织实施、人员聘用、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启示,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借鉴。
2006 Vol. 23 (3): 145-147 [摘要] ( 1887 ) [HTML 0KB] [PDF 54KB] ( 715 )
148 汤耀平
国民科学素养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处于整体水平较低的状况,这不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在分析科学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民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其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对如何培育和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一些看法。
2006 Vol. 23 (3): 148-150 [摘要] ( 1850 ) [HTML 0KB] [PDF 44KB] ( 391 )
151 倪维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总结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与经验,探讨了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国务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思路。
2006 Vol. 23 (3): 151-152 [摘要] ( 727 ) [HTML 0KB] [PDF 28KB] ( 608 )
153 柳菊兴
论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普教育
针对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科普工作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大学科普教育不足的补课任务;正规的大学教育应有科学普及工作来作补充,对在校大学生的科普教育应采取相应的“补牢”措施。
2006 Vol. 23 (3): 153-154 [摘要] ( 693 ) [HTML 0KB] [PDF 28KB] ( 483 )
155 刘国钦;石维富;李巍;徐嘉
育人为本与经营学校——教学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经营学校、适应市场”的办学理念和实现这一理念必须构建的两大体系与两大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果。
2006 Vol. 23 (3): 155-156 [摘要] ( 682 ) [HTML 0KB] [PDF 30KB] ( 407 )
科技管理创新
157 张坚;蔡莹;范体军
企业技术联盟中的关系风险及其控制机制研究
在深入剖析企业技术联盟关系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博弈模型,从声誉激励和理性的盟友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技术联盟关系风险的控制机制。
2006 Vol. 23 (3): 157-159 [摘要] ( 744 ) [HTML 0KB] [PDF 53KB] ( 526 )
159 殷仲民;杨莎;杨屹
延迟期权在企业并购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并购投资决策具有的延迟期权特征,采用二叉树定价模型、收益贴现法和不确定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延迟期权的企业并购投资决策模型,为并购投资决策的时机选择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2006 Vol. 23 (3): 159-161 [摘要] ( 749 ) [HTML 0KB] [PDF 74KB] ( 509 )
162 徐莹;徐福缘;李生琦
基于SOA协作平台的供需网架构模型研究
为了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供需网理念的推广,构建了基于SOA协作平台的供需网模型,其松耦合性、无状态的服务等设计,很好地满足了企业IT系统的可重用性、跨平台性和快速响应性。模型中使用了目前最有效的WebService技术,使用SOAP和XML标准实现应用与服务之间的通信,服务注册采用UDDI规范,用WSDL文件对服务进行标准的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工作流程。
2006 Vol. 23 (3): 162-164 [摘要] ( 677 ) [HTML 0KB] [PDF 87KB] ( 572 )
165 王军;万鹏
垄断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国内第一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的36条”,首次将非公有制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同时为非公有经济进入垄断行业打开了大门。分析了垄断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并就民营经济在垄断领域如何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2006 Vol. 23 (3): 165-167 [摘要] ( 1590 ) [HTML 0KB] [PDF 47KB] ( 422 )
167 夏冬
论所有权结构与经营者能力内生性的关系
将经营者能力的形成分为经营者被雇佣之前和被雇佣之后两个阶段;认为经营者在被雇佣之前所形成的能力要接受企业所有者的选择,而在被雇佣之后所形成的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者对经营者工作态度进行监督激励的结果。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并从经营者能力受企业所有权结构影响的角度,认为经营者能力具有一定的内生性。
2006 Vol. 23 (3): 167-168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43KB] ( 433 )
169 胡建平;胡晓玲
诱导民营经济投资最大化
论述了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诱导民营经济投资最大化的迫切性,分析了阻碍民营经济投资最大化的原因,并提出诱导民营经济最大化的措施在于政府一方重在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将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建立特殊金融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民营经济一方则在于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006 Vol. 23 (3): 169-170 [摘要] ( 1964 ) [HTML 0KB] [PDF 29KB] ( 504 )
综述
171 徐健
组织柔性:内涵、理论演化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柔性是成功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对各种不同的组织柔性定义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组织柔性的内涵。同时对组织柔性研究的理论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织柔性研究领域中值得探讨的一些研究方向。
2006 Vol. 23 (3): 171-173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96KB] ( 446 )
174 刘志东
西方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比较研究
在对项目评价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指出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意义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对西方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各种经济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子价格法与影响价格法的不同。
2006 Vol. 23 (3): 174-176 [摘要] ( 615 ) [HTML 0KB] [PDF 41KB] ( 314 )
176 骆新华
技术转移:理论与政策述评
从早期的技术传播理论到现今技术转移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技术转移的丰富内涵,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加速发展,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因和机制提出了若干理论。重视对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现实意义。
2006 Vol. 23 (3): 176-179 [摘要] ( 1930 ) [HTML 0KB] [PDF 66KB] ( 334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