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年 23卷 6期
刊出日期:2006-06-25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科技管理创新
科技进步论坛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测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进步论坛
5 周勇;李廉水
“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国际考察与概念解析
随着科技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增强,国内外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总体来看,受发展阶段限制,国内研究没有超越国外研究框架。我国政府最新提出了“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型发展思路。对国际社会的科技经济史以及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科技特征进行考察,在分析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阐释了“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006 Vol. 23 (6): 5-9 [摘要] ( 1870 ) [HTML 0KB] [PDF 144KB] ( 592 )
10 可玥;张景霞
科技全球化的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含义
在考察科技全球化缘起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结合科技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对科技全球化的衡量指标进行了归类,对各类指标在科技全球化指标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予以了分析,并力图建立一套度量科技全球化的指标体系。基于以上研究,探讨了科技全球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并对我国科技发展全球化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
2006 Vol. 23 (6): 10-12 [摘要] ( 1696 ) [HTML 0KB] [PDF 68KB] ( 672 )
13 傅裕贵;伍新玲;伍莺莺
我国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全解读与执行情况解析
将我国现行的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归纳为课题制,限项制,定额补助、成本补偿与全额成本核算制的资助方式,专款专用制,开支范围及相关科目的政策上限,预算制,国库拨付制,预算调整,决算制,固定资产管理,结余经费管理,经费使用的检查、监督、约束机制等12项主要政策。在全面解读这些政策、解析这些政策实际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科技经费管理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价。
2006 Vol. 23 (6): 13-16 [摘要] ( 1885 ) [HTML 0KB] [PDF 54KB] ( 601 )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17 杨兰蓉;陈强;郭潇
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综合激励政策
通过对2000年度至2003年度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主要科技人员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提出了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2006 Vol. 23 (6): 17-19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49KB] ( 589 )
20 杨为国;钟长欣
技术引进中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融合以及我国涉外技术经济关系的发展,技术引进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地,如何规范技术引进活动以促进我国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其中限制性条款更是技术引进许可合同中的焦点问题。从分析限制性条款的概念入手,研究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限制性条款的不同法律调整方法。鉴于技术引进所借助的法律形式均为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而借鉴国际立法经验,竞争法(反垄断法)则是调整技术许可问题中有关条款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为确定我国对限制性条款的判断标准、救济途径提供依据。
2006 Vol. 23 (6): 20-22 [摘要] ( 1792 ) [HTML 0KB] [PDF 52KB] ( 562 )
23 刘明尧
私有财产权入宪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推动作用研究
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私有财产入宪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落实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进行了研究。
2006 Vol. 23 (6): 23-25 [摘要] ( 1716 ) [HTML 0KB] [PDF 46KB] ( 810 )
26 侯强
立法规范与科技进步的现代化阐释
立法规范与科技进步的互动发展,是法律与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促进科技进步及解决其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必须要把我国法制建设纳入现代化的轨道。一方面,法律发展要在科技进步中寻求根基的动力,走向完善;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要在法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变迁及其摧动中走向成熟。
2006 Vol. 23 (6): 26-28 [摘要] ( 1694 ) [HTML 0KB] [PDF 175KB] ( 649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29 李安民
不连续创新及其知识视角分析
从企业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对不连续创新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进行了阐述,进一步说明了不连续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交互与融合以及不连续创新活动中的知识积累与创造。
2006 Vol. 23 (6): 29-33 [摘要] ( 1665 ) [HTML 0KB] [PDF 146KB] ( 595 )
33 蔡卫民;武德昆
企业知识传播规律研究综述
纵览了有关研究企业知识传播规律的文献,并将研究成果归类为几个角度,即传播过程角度、系统动力学角度、扩散机理角度、物理“场”角度和利益驱动角度,并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每个角度的研究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从而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思路。
2006 Vol. 23 (6): 33-36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75KB] ( 593 )
37 刘海龙
有关波普尔知识增长理论的几点思考
波普尔对知识增长理论作了进化论和本体论的研究,创立了进化认识论,提出了3个世界的本体论理论。简要评述了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并提出了对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2006 Vol. 23 (6): 37-39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44KB] ( 598 )
40 张世君;张诗莹
面向产业共性知识生产的技术中介案例分析
由于技术中介组织的社会功能是从事知识生产、知识转移活动,因此可将技术中介组织分为知识生产类技术中介、知识转移类技术中介。以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德国弗劳霍恩应用研究促进会为案例,分析了知识生产类技术中介组织在社会知识活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知识生产类技术中介组织的经验,为我国知识生产类技术中介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6 Vol. 23 (6): 40-42 [摘要] ( 1736 ) [HTML 0KB] [PDF 144KB] ( 853 )
43 艾靓
基于认知科学的技术设计分析
技术设计以普遍性为基础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将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定位于客观实在。它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强烈的精神倾向性和主观能动性。技术设计的认知结构有认知知识、认知体验和认知监控3个要素。
2006 Vol. 23 (6): 43-45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44KB] ( 648 )
科技管理创新
45 齐振宏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研究
首先对我国政府主导型与企业型这两种类型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对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障碍进行了考察;最后指出了相应的五大发展趋势:经营机制企业化、孵化行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团队专家化和系统服务高效化。
2006 Vol. 23 (6): 45-48 [摘要] ( 1904 ) [HTML 0KB] [PDF 71KB] ( 546 )
49 张泳;郭炜
标准竞争与企业的标准竞争战略研究
标准竞争已经成为领先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途径,而且成为一种根本性的竞争战略。从战略角度研究了标准竞争,并探讨了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战略。
2006 Vol. 23 (6): 49-51 [摘要] ( 1870 ) [HTML 0KB] [PDF 165KB] ( 518 )
52 胡保亮;项益鸣
竞争优势获取视角的信息技术分类与应用
并不是所有IT都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也并不是对竞争产生重大影响的IT一定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对于前者,从竞争优势获取视角将应用于企业价值链上的IT分为5类,即支撑型IT、工具型IT、功能型IT、流程型IT、跨企业型IT,并区分了这5类IT对竞争的可能影响;对于后者,归纳了企业应用IT获取竞争优势的两个关键策略:提高IT战略与企业战略协同水平、以及培养与应用IT能力。
2006 Vol. 23 (6): 52-54 [摘要] ( 747 ) [HTML 0KB] [PDF 44KB] ( 628 )
54 郭翔;钟书华
生态工业园区的区位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学的思想在工业中的应用。在简单回顾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因子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区位模式进行了概括,将其分为选择模式、拓展模式、营造模式和集聚模式。
2006 Vol. 23 (6): 54-56 [摘要] ( 730 ) [HTML 0KB] [PDF 52KB] ( 751 )
57 李克武
关于公司登记电子化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公司登记事务中被广泛应用,电子化已成为公司登记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实现公司登记的电子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登记的效率。提出在推行公司登记电子化时,必须注意研究并解决好几个相关的法律问题,包括登记信息的安全问题、电子登记的生效时间问题、登记申请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等,同时应当注意把握好我国公司登记电子化的进程。
2006 Vol. 23 (6): 57-59 [摘要] ( 1921 ) [HTML 0KB] [PDF 40KB] ( 608 )
59 兰勇;郑传均
出口加工区(EPZs)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台湾、韩国和菲律宾EPZs比较研究
国际环境、区外条件、区内条件和政府作用被假定为影响出口加工区(EPZs)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们构成解释EPZs成败原因的分析框架。3个国家或地区的EPZs案例对比研究有效支持了这一框架,并强调框架中政府的核心作用,同时从框架检验中获得一些重要的EPZs政策暗示。
2006 Vol. 23 (6): 59-63 [摘要] ( 1926 ) [HTML 0KB] [PDF 287KB] ( 687 )
64 许慧敏;付贵;刘铭嘉
企业动态联盟中的界面管理研究
介绍了界面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及层次,提出了动态联盟企业界面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动态联盟企业的分工协作方式,找出了影响动态联盟企业分工协作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动态联盟界面整合的3个关键要素,最后简要地指出了动态联盟界面管理可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2006 Vol. 23 (6): 64-65 [摘要] ( 683 ) [HTML 0KB] [PDF 39KB] ( 730 )
66 廖成林;宋波;李忆;杜维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
将企业看成是一组属性的组合,从虚拟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性标准出发,将企业的属性划分为互补、兼容和协同3类,再运用联合分析法对候选企业的互补属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按照综合属性值进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将企业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属性结合起来分析,从而得到盟主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候选企业的概率,在虚拟企业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虚拟合作的最佳伙伴。
2006 Vol. 23 (6): 66-68 [摘要] ( 727 ) [HTML 0KB] [PDF 166KB] ( 612 )
69 李延晖;刘向;马士华
基于时间约束的多源多品种随机配送系统模型
在基于时间竞争的随机需求环境下,配送系统设计除了使系统总费用的期望值最小外,还要考虑系统稳定性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说明了建模的假设条件后,建立了考虑随机需求和时间约束的多源配送系统随机模型。通过等价变换,将随机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等价问题,从而方便了问题的求解。
2006 Vol. 23 (6): 69-71 [摘要] ( 702 ) [HTML 0KB] [PDF 65KB] ( 605 )
72 高雷;宋顺林
家族企业上市:驱动、问题与对策
伴随着国退民进的潮流,家族企业纷纷上市,这给我国上市公司增添了不少的活力。与此同时,家族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家族企业上市的驱动力,重点讨论了家族企业上市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6 Vol. 23 (6): 72-74 [摘要] ( 784 ) [HTML 0KB] [PDF 111KB] ( 597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75 王兵;王春胜
论环境技术社会化与社会调适
环境技术社会化的社会调适是环境技术和社会相互适应和配合,内容包括公众环境意识调适、政府调适和经济调适3部分。从公众环境意识、政府及其经济的角度分析社会调适在实现环境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推动、促进作用,实现环境技术的社会化。
2006 Vol. 23 (6): 75-77 [摘要] ( 683 ) [HTML 0KB] [PDF 43KB] ( 569 )
78 李广;王继新;袁方成
村务公开制度与村务信息化
村务公开制度作为当今我国农村村民自治中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通过分析指出村务公开难的原因是信息匮乏和信息传播模式的不适当,由此提出了通过村务信息化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并作了可行性论证。
2006 Vol. 23 (6): 78-80 [摘要] ( 1731 ) [HTML 0KB] [PDF 129KB] ( 640 )
81 唐更华;赵玲玲
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七种模式
我国经济与社会已经步入了快速而稳健的增长与发展阶段,同时,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失衡的现象。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都负有直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带动、发展循环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创新经营模式、强化产品责任等7种模式缓减贫富差距和生态环境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并能通过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赢得竞争优势。
2006 Vol. 23 (6): 81-83 [摘要] ( 1815 ) [HTML 0KB] [PDF 268KB] ( 592 )
84 钟莹
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回应——论社区工作专业化是解决社区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新型社区建设是在全球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进行的,社区的管理水平以及社区服务的意识和质量有待提高。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实现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途径。
2006 Vol. 23 (6): 84-86 [摘要] ( 783 ) [HTML 0KB] [PDF 42KB] ( 717 )
87 卓彩琴
信息化与和谐城市社区建设
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和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障碍,进而指出,为消除障碍,需借助数字技术,建设信息化社区平台。重点讨论了信息化促进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途径。
2006 Vol. 23 (6): 87-88 [摘要] ( 680 ) [HTML 0KB] [PDF 29KB] ( 564 )
89 王悦;孙树栋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初探
通过对项目管理的特点及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分析,阐述了项目管理方法用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了城市规划项目的管理模型。
2006 Vol. 23 (6): 89-91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406KB] ( 594 )
92 舒田;钟涨宝;青平
农民土地流转心理实证分析
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的一般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农民家庭收入、其对土地功能的不同理解以及非农收入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6 Vol. 23 (6): 92-94 [摘要] ( 1650 ) [HTML 0KB] [PDF 160KB] ( 658 )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95 马永红;李柏洲;刘拓
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环境评价研究
从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两个角度构建了评价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环境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专家组集体决策的AHP方法、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环境的最后得分,进而从指标权重、图形和排名3个角度分析了评价结果,并在结论中提出了完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环境的对策建议。
2006 Vol. 23 (6): 95-97 [摘要] ( 2100 ) [HTML 0KB] [PDF 98KB] ( 647 )
98 郑海平;刘春香
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的本质动因是基于不确定性的规避与控制。从不确定性分析入手,研究了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阶段性对配套动因及形式的影响,提出一种理论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
2006 Vol. 23 (6): 98-100 [摘要] ( 787 ) [HTML 0KB] [PDF 300KB] ( 613 )
101 薛伟贤;张志芳
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选择
选择一种良好的成长模式是高技术企业得以健康成长的基石。在对国外高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外高技术企业的典型成长模式(自成长模式、政府主导型成长模式和混合型成长模式)中的参与主体、资金来源、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应我国高技术企业现状和特点的成长模式。
2006 Vol. 23 (6): 101-104 [摘要] ( 1866 ) [HTML 0KB] [PDF 117KB] ( 619 )
105 刘元芳;余建星
中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与自主创新研究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于企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关注,但对于具体行业的实证分析尚显不足。首先分析我国建筑企业目前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特征提出集约化模式是形成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后,对中国建筑企业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并提出自主创新是提升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6 Vol. 23 (6): 105-109 [摘要] ( 1769 ) [HTML 0KB] [PDF 83KB] ( 713 )
110 黄俊;李传昭;王怀祖
供应链整合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研究
多元化企业必须拥有处理实施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管理协调能力。建立了一个供应链整合对实施多元化(竞争)战略效果影响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同步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及供应链整合战略的企业,其绩效将高于仅仅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
2006 Vol. 23 (6): 110-111 [摘要] ( 1953 ) [HTML 0KB] [PDF 33KB] ( 691 )
112 孟卫东;吕臻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凸显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面对强大的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获得并且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都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了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2006 Vol. 23 (6): 112-115 [摘要] ( 721 ) [HTML 0KB] [PDF 54KB] ( 872 )
115 万守杰;孙泽厚;马晓丽
试析宽带薪酬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
随着中国网通、西门子等几家著名公司对于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导入和应用,宽带薪酬作为一种先进的薪酬管理模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从宽带薪酬的基本理论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将宽带薪酬理论有效地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6 Vol. 23 (6): 115-117 [摘要] ( 707 ) [HTML 0KB] [PDF 236KB] ( 678 )
评价与预测
118 王锦;章仁俊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知识水平评价
在对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以及网络开发等理论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应走层级增长极网络开发模式;构建了以“成渝”和“西咸”经济圈为核心层增长极的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在实现生产与人口向“辐射带”内集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促进层级增长极网络辐射带的发展,最终达到推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2006 Vol. 23 (6): 118-120 [摘要] ( 674 ) [HTML 0KB] [PDF 116KB] ( 509 )
120 张渊;陆玉梅;梅强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取得了理想的运算效果,保证了项目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有利于促进科技评估管理与决策的规范化。
2006 Vol. 23 (6): 120-123 [摘要] ( 1827 ) [HTML 0KB] [PDF 364KB] ( 585 )
124 刘德学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模糊PROMETHEE评价方法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资助项目的评审问题,给出了一种带有模糊信息的项目评价和排序方法。考虑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多指标决策中普遍存在弱优先性和不可比性的客观现实,引入了PROMETHEE法,基于项目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用三角形模糊数的概念对其进行改进,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以说明提出方法的应用。
2006 Vol. 23 (6): 124-126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138KB] ( 686 )
127 钟昌宝
基于AHP和Fuzzy的知识管理系统投资可行性评价
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对影响知识管理系统投资的因素进行分类和权重设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判断法(Fuzzy)对知识管理系统投资的可行性作出综合评判,力求提出一种比较科学完善的、可以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
2006 Vol. 23 (6): 127-128 [摘要] ( 699 ) [HTML 0KB] [PDF 72KB] ( 693 )
129 黄生权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专利权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通过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研究了专利权价值,并用实物期权定价公式给出了专利权的价值评估公式。
2006 Vol. 23 (6): 129-130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54KB] ( 1020 )
131 杨峰;傅俊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价值评估及其法律问题探析
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分析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价值的影响因素及评估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高校专利技术的真正价值内涵在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将专利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高校需强化专利技术转化价值的意识和评估观念,形成以专利技术的研发、保护、转化、运营为中心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006 Vol. 23 (6): 131-133 [摘要] ( 2088 ) [HTML 0KB] [PDF 77KB] ( 819 )
134 陆杉;高阳
虚拟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
虚拟企业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出现并蓬勃发展的一种形式。识别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一步,可以通过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效评价其核心竞争力。
2006 Vol. 23 (6): 134-135 [摘要] ( 2047 ) [HTML 0KB] [PDF 40KB] ( 517 )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136 向玉凡;冯文广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解答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努力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着重从系统的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外部的封闭禁锢与内部的近平衡态,得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近平衡态的封闭系统,不符合产生新的更高级结构的条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科学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结论。
2006 Vol. 23 (6): 136-137 [摘要] ( 770 ) [HTML 0KB] [PDF 30KB] ( 806 )
138 王今朝
决策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辨析及其逻辑演进
决策理论在传统上属于管理学范畴,但是它也应该属于经济学范畴。事实上,许多经济学分支,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理论,都对决策理论作出了贡献。然而,关于决策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还没有出现,决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理论基础、方法论、学术观点、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上作出努力。
2006 Vol. 23 (6): 138-140 [摘要] ( 703 ) [HTML 0KB] [PDF 59KB] ( 787 )
141 柳鹏程;马强;金国荣;陈金磊;赵玉;周子莲
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期望研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消费者认为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管理吗?他们对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有哪些要求呢?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深入考查了武汉市621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期望,并对不同人群的差异作了分析,提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2006 Vol. 23 (6): 141-144 [摘要] ( 1884 ) [HTML 0KB] [PDF 115KB] ( 640 )
145 王琼;袁泽沛;冯宗宪
现代违约证券估值理论模型研究
介绍了两类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模型的构造、验证及拓展,并就这两类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评述。
2006 Vol. 23 (6): 145-147 [摘要] ( 661 ) [HTML 0KB] [PDF 62KB] ( 553 )
148 孟庆良;韩玉启;吴正刚
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价值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价值的新特点,基于顾客价值理论,通过实证调查,系统收集了电子商务模式下的顾客价值驱动因素,建立了顾客价值的过程目标—结果目标网络模型,构建了顾客价值度量函数模型,并讨论了所建模型在企业价值主张量化中的应用,证明该模型有效、实用。
2006 Vol. 23 (6): 148-150 [摘要] ( 706 ) [HTML 0KB] [PDF 91KB] ( 816 )
人才与教育
151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分析
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可以解析为5个主体、3个子系统和3个网络;其耗散结构的特点在其外部功能上体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某些可能性;进而又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动力机制,将其区分为大学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3种形式。最后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政府与政策方面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三重螺旋”驱动的被(他)组织;朝向自组织方向发展乃是大学技术转移未来长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006 Vol. 23 (6): 151-154 [摘要] ( 655 ) [HTML 0KB] [PDF 120KB] ( 679 )
155 殷俊明
平衡计分卡在民办高校战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由于现有的评价方法不具有战略控制和战略诊断功能,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了民办高校的业绩评价框架和战略地图,提出了民办高校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
2006 Vol. 23 (6): 155-157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80KB] ( 624 )
158 胡峰
虚拟团队构建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探析
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虚拟团队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灵活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而且还能够降低成本。当组织计划建立虚拟团队时首先应当确定的团队任务及相关决策,其中的重点是使命描述、人员选拔以及任务设计。
2006 Vol. 23 (6): 158-160 [摘要] ( 1747 ) [HTML 0KB] [PDF 47KB] ( 636 )
161 邵建明;张禾
基于定价角度:人力资本不完全抵押特征的研究
从人力资本定价理论可以对人力资本的不完全抵押性进行阐述。结合期权定价模型和非财务绩效评判方法研究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的不完全抵押性进行解释。
2006 Vol. 23 (6): 161-162 [摘要] ( 695 ) [HTML 0KB] [PDF 32KB] ( 586 )
163 高日光
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员工招募模式研究
人与组织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招募并留住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将是促使公司维持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优势和根源所在。传统的基于人与职位匹配的招募模式未能考虑组织文化与员工个性特征的匹配,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募模式综合考虑了人与职位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两个方面。分析了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募过程,并对潜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2006 Vol. 23 (6): 163-166 [摘要] ( 1750 ) [HTML 0KB] [PDF 104KB] ( 755 )
167 王沛;张国礼
职业决策策略与工作胜任
阐述了3种职业决策策略的内涵,分析了各策略与工作胜任之间的关系,说明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是职业决策策略与工作胜任之间的中介因素。
2006 Vol. 23 (6): 167-168 [摘要] ( 657 ) [HTML 0KB] [PDF 29KB] ( 610 )
169 郑志雯
高校内部科研组织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浅析
科研组织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有的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缺陷与弊端日趋明显,已成为制约科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单一、管理制度不规范,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方面。就高校内部科研组织现状提出了几点创新对策。
2006 Vol. 23 (6): 169-171 [摘要] ( 865 ) [HTML 0KB] [PDF 39KB] ( 717 )
综述
171 刘冰;姜珺;陶少青
企业家网络与创业成功的关系研究综述
创业成功取决于诸多条件。从本质上讲,创业是创业者对可以调动的一切资源进行整合以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这些资源包括创业者自身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不容忽视的社会资本。企业家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在解释创业成功的问题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试图对企业家网络与创业成功之间关系的研究做一个综述,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2006 Vol. 23 (6): 171-174 [摘要] ( 1775 ) [HTML 0KB] [PDF 66KB] ( 656 )
175 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
企业文化的测量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愈来愈大,所以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从企业文化的度量方法及典型量表、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对国外现有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与总结,最后对我国企业文化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6 Vol. 23 (6): 175-177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47KB] ( 1168 )
178 何劲
关于企业清洁生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清洁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行动领域和有效途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实施。对国内外学者在企业清洁生产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点评,旨在为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2006 Vol. 23 (6): 178-180 [摘要] ( 721 ) [HTML 0KB] [PDF 43KB] ( 726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