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年 24卷 3期
刊出日期:2007-03-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科技管理创新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1 苏竣;姚志峰
孵化器的孵化——三螺旋理论的解释
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分析了孵化器的孵化机制,认为孵化器是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系统演化的高级组织形式,并分析了三螺旋系统下孵化器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中国孵化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7 Vol. 24 (3): 1-3 [摘要] ( 744 ) [HTML 0KB] [PDF 85KB] ( 706 )
4 黄又青;李余生;史海霞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最典型的消极外部行为。环境问题造成社会和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的逐步确立,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成为必然性。在讨论“环境成本内在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其发展道路上可能存在的主要障碍。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07 Vol. 24 (3): 4-6 [摘要] ( 643 ) [HTML 0KB] [PDF 33KB] ( 463 )
7 陶冶;许龙
我国R&D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关系研究
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我国的R&D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发现:R&D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对专利产出存在滞后作用、R&D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总体上呈现出同质型特征、在宏观层次上市场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专利产出存在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通过加强R&D投入增加专利产出的建议。
2007 Vol. 24 (3): 7-10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101KB] ( 554 )
11 朱雪祎;梁正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物种资源的掠取行为及应对策略分析
“生命海盗”行为指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发展中国家物种资源掠夺性地利用,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物种面临全面危机的重要原因。分析了生命海盗的成因并指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借鉴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物种资源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 Vol. 24 (3): 11-12 [摘要] ( 1951 ) [HTML 0KB] [PDF 40KB] ( 555 )
13 周松华;汪世平
DNA片断专利给基础研究带来的影响与对策
简要介绍了包括EST、SNP在内的DNA片段的技术背景,回顾了此类研究工具的专利保护给生物医药研究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授予研究工具专利权对此后的基础研究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若对此类研究工具授予专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2007 Vol. 24 (3): 13-15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34KB] ( 501 )
16 余翔;邱洪华
基于判例和立法的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研究
美国是最早对商业方法予以专利保护的国家。在概括美国对商业方法专利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着重从判例和立法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商业方法专利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2007 Vol. 24 (3): 16-19 [摘要] ( 703 ) [HTML 0KB] [PDF 45KB] ( 584 )
科技管理创新
19 陈群胜
循环经济:产业循环式组合稳定性分析
产业循环式组合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实现,改善整个工业系统内的物质与能源利用效率,重新确定“废物”价值,促进物质能量在整个工业系统内循环流动的实现。这种产业或企业间相互利用资源的互补共生现象,可基于生物学中描述种群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Logistic)模型,建立描述产业或企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几种产业循环式组合的稳定共生条件和政策意义并实证分析了典型产业循环式组合,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07 Vol. 24 (3): 19-21 [摘要] ( 1844 ) [HTML 0KB] [PDF 37KB] ( 524 )
22 王明明;陈沫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技术标准化管理的组织集成
分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技术标准化的特殊性及其实施过程,总结了目前技术标准化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技术标准化管理组织集成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及组织结构中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了集成组织的管理协调机制。
2007 Vol. 24 (3): 22-24 [摘要] ( 1621 ) [HTML 0KB] [PDF 90KB] ( 557 )
25 史小坤
非对称R&D/产品的博弈、演进及效应解释
沿用博弈论的分析结果,解释了在FDI压力下一方面国内企业接受来自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另一方面却有规律地增加R&D支出的现象。研究首先介绍对称R&D/产品问题模型的分析结果,然后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探讨了技术条件非对称的R&D/产品问题。
2007 Vol. 24 (3): 25-27 [摘要] ( 1603 ) [HTML 0KB] [PDF 64KB] ( 542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28 李柏洲;莫琦
区域创新发展中区域核心能力构建研究
基于核心能力提出了区域核心能力的概念框架,并用这一框架对区域核心能力的构建及发展进行了研究。经过理论分析,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的发展关键是构成区域核心能力各要素创新的动态过程,是以在技术创新和区位要素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核心能力的形成。
2007 Vol. 24 (3): 28-30 [摘要] ( 746 ) [HTML 0KB] [PDF 49KB] ( 455 )
30 李文元;梅强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技术企业创业机制研究
高技术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表现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高技术企业创业机制是创业家、创业环境和企业战略行为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创业家的培养、创业资源的整合和企业战略的调整,从而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业效率和成功率。
2007 Vol. 24 (3): 30-33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92KB] ( 562 )
37 曹瑛
从生态工业园区到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构建基于促进机构、信息中心与物流平台的区域工业生态体系
针对生态工业园存在的稳定性不足问题,提出将其融入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与更多的组织建立渠道多元化、方式灵活的物质与能量供需关系,是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生态工业园与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经过组合形成的新空间架构——区域工业生态体系,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物流平台和促进机构以提供支持。
2007 Vol. 24 (3): 37-40 [摘要] ( 724 ) [HTML 0KB] [PDF 56KB] ( 772 )
41 蔡小军;张清娥;王启元
论生态工业园悖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
首先将生态工业园建设迅猛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其现阶段经济环境效益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称之为生态工业园悖论。然后探讨了其成因,并指出其解决之道在于提高生态工业园的竞争力。进而指出,在构建生态工业园的全过程中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手段,充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要努力使生态工业园各投资主体获得不低于其社会平均收益率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通过合理的、甚至是部分超额的经济利益来驱动各投资主体投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进而实现良性推动循环经济的目的,这是我们解决生态工业园悖论的根本之举。
2007 Vol. 24 (3): 41-45 [摘要] ( 1987 ) [HTML 0KB] [PDF 64KB] ( 627 )
46 张华坤;樊一阳
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重大项目中的资源配置创新研究
社会发展科技重大项目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员等科技资源的投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结合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重大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重大项目的特点,尤其是对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重大项目中科技资源配置的创新点作了深入的探讨。
2007 Vol. 24 (3): 46-48 [摘要] ( 1919 ) [HTML 0KB] [PDF 31KB] ( 637 )
49 王志勇;鲍亦平;尚朝秋;普卫东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模糊相似优先比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以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为基础,根据云南省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科技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科技投入中科技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科技人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研发经费投入中试验发展和独立研究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似性较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7 Vol. 24 (3): 49-51 [摘要] ( 1847 ) [HTML 0KB] [PDF 131KB] ( 555 )
产业技术进步
52 陈晓涛
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
产业生态化是当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产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和高级形态。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生态化过程也是产业链延伸的过程,达到剩余物质最小化。推导了产业生态化下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技术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合产业链技术融合的过程,探讨了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在产业生态化下,产业链技术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2007 Vol. 24 (3): 52-54 [摘要] ( 684 ) [HTML 0KB] [PDF 46KB] ( 601 )
55 赵克杰;刘传哲
产业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研究
由于技术进步活动具有外部性,它不仅能带动该创新产业的增长,同时也会促进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关于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了各产业的工艺创新溢出效应和产品创新溢出效应,给出了技术进步综合溢出效应较大的产业,为政府制定宏观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2007 Vol. 24 (3): 55-57 [摘要] ( 1808 ) [HTML 0KB] [PDF 50KB] ( 518 )
58 陈捷娜;吴秋明
产业集群的集成论阐释
产业集群是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整合增效。产业集群是否能够获得非线性增长取决于有效的产业集群管理。从集成论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并从集成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出发,解释了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由此引申出产业集群的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集群管理的基本对策,即简化集群环境、提高集群企业的质量,以及缩小产业集群与集群外集成单元之间心理距离。
2007 Vol. 24 (3): 58-61 [摘要] ( 684 ) [HTML 0KB] [PDF 44KB] ( 733 )
62 樊钱涛
技术守门员与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
加强本地企业和集群外部的知识联系,成为产业集群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技术守门员是产业集群和外部联系的桥梁,在产业集群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在技术变革发生时,技术守门员引领产业集群实现转型,避免被“锁定”在旧的技术范式。以织里童装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技术守门员在产业集群与外部的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007 Vol. 24 (3): 62-64 [摘要] ( 1828 ) [HTML 0KB] [PDF 28KB] ( 484 )
65 高闯;潘忠志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及其制度分析
在集群内的企业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企业在业务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高技术企业集群中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策略性行为,证明了企业在创新阶段是趋于合作的,并进一步分析了集群中促进企业创新合作的制度安排。
2007 Vol. 24 (3): 65-67 [摘要] ( 679 ) [HTML 0KB] [PDF 49KB] ( 583 )
68 陈楚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探析
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法,研究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特点,并提出价值链定位模式、价值链延伸模式、价值链分解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4种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
2007 Vol. 24 (3): 68-71 [摘要] ( 675 ) [HTML 0KB] [PDF 71KB] ( 707 )
71 苗文斌;吴晓波;李正卫
技术演进动态性与技术赶超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技术演进动态性对技术赶超的重要影响。基于技术演进动态性的分析,结合当前技术赶超理论的研究,指出在技术赶超的分析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技术自身演化的特点和技术演进中的价值体系变迁对技术赶超的影响,提出了技术赶超的综合分析框架,为我国当前的技术赶超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2007 Vol. 24 (3): 71-74 [摘要] ( 746 ) [HTML 0KB] [PDF 65KB] ( 612 )
企业创新管理
75 李殿伟;赵黎明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
在我国电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仍存在许多问题。原先单向的产业价值链已经不适合描述我国电信产业实际。竞争加剧、市场细分使得传统的电信业务价值链由原来简单的几个环节逐渐向复杂、多环节发展。从而在产业价值链中引入了生态系统概念和构建了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模型,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对我国电信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7 Vol. 24 (3): 75-78 [摘要] ( 719 ) [HTML 0KB] [PDF 76KB] ( 590 )
78 王文昌;秦作栋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动因和有效组织
自主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天然属性,同时也是其参与竞争的核心优势。在市场经济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其它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的动力来源可以划分为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两大类。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导者即企业家必须有意识地为组织成员的自主创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有效地组织系统内部的自主创新活动。
2007 Vol. 24 (3): 78-81 [摘要] ( 1927 ) [HTML 0KB] [PDF 40KB] ( 664 )
82 李文博
基于内在经济运行机理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研究
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是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创新则是企业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支撑。首先阐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相关理论进展;其次,基于溢出效应、学习机制等经济运行机理具体剖析了集群创新优势;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
2007 Vol. 24 (3): 82-86 [摘要] ( 2004 ) [HTML 0KB] [PDF 79KB] ( 492 )
87 党文娟;张宗益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联盟成因研究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形成原因,国外有些学者从资金软预算约束的角度展开研究,但是,对于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创新人员的激励才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最佳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本质上是一个最佳激励模式问题。借鉴“Arm's-length”思想,通过建立对研发人员的评价机制模型,对技术联盟的成因展开研究。
2007 Vol. 24 (3): 87-89 [摘要] ( 1931 ) [HTML 0KB] [PDF 48KB] ( 529 )
90 郑刚;颜宏亮;王斌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
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组织文化、组织过程、资产和技术状况、成长路径;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具备的5个能力特征,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培育与再造动态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007 Vol. 24 (3): 90-93 [摘要] ( 779 ) [HTML 0KB] [PDF 66KB] ( 708 )
94 李红卫;蒋兴华;邓飞其;陈炤
动态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机理的系统分析及过程管理研究
通过对企业动态不确定环境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要素的分析,构建出了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模型,并提出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过程管理结构模型。
2007 Vol. 24 (3): 94-97 [摘要] ( 730 ) [HTML 0KB] [PDF 110KB] ( 513 )
98 郭四代
基于报酬机制失效下的创业投资企业声誉机制分析
创业投资的报酬分配机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因为它未能使投资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为了弥补报酬激励合同的不完备性,通过构建声誉模型,分析了声誉机制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激励作用,并对我国构建创业投资企业声誉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7 Vol. 24 (3): 98-100 [摘要] ( 1873 ) [HTML 0KB] [PDF 57KB] ( 583 )
101 沈晓健
企业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的策略研究
提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进行动态规划的观点和动态规划管理的内容。在分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后,提出了基于核心业务的能力扩张策略和基于战略联盟的雁行拉动策略这两种企业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的策略。
2007 Vol. 24 (3): 101-103 [摘要] ( 1728 ) [HTML 0KB] [PDF 92KB] ( 571 )
104 陶福平;向刚;孙璐
企业持续创新项目的实物期权管理初探
企业创新能否持续进行下去,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或获得创新经济效益。在介绍企业持续创新与项目管理内涵的基础上,阐释实物期权法运用于企业持续创新项目管理的思路。
2007 Vol. 24 (3): 104-107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87KB] ( 593 )
评价与预见
108 胥卫平;赵晓华
PESER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运行模型
在传统的城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将世界银行所提出的真实储蓄理论经修正,引入到城市经济运行模式中,提出了(Population,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Resources,PESER)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PESER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运行模型,并用此模型分析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7 Vol. 24 (3): 108-112 [摘要] ( 746 ) [HTML 0KB] [PDF 294KB] ( 526 )
113 张平淡;韩伯棠;刘艳红
核心能力的期权评估
如果把核心能力视作一个看跌期权,我们可以应用期权定价公式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估。相比于核心能力评估的其它方法,核心能力的期权评估能很好地对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解释。
2007 Vol. 24 (3): 113-116 [摘要] ( 738 ) [HTML 0KB] [PDF 87KB] ( 564 )
116 路正南;王正明;张爱龙
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两大动力系统的作用之下,由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突出开发区的环境协调、资源集约和社会贡献等科学发展要求,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建立测评指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07 Vol. 24 (3): 116-119 [摘要] ( 691 ) [HTML 0KB] [PDF 147KB] ( 629 )
120 薛敏
技术转移效率的评价指标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转移作为获得技术的有效途径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技术转移的动态过程出发,分析了一系列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评价技术转移效率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尽量兼顾指标的可获得性。
2007 Vol. 24 (3): 120-122 [摘要] ( 1711 ) [HTML 0KB] [PDF 61KB] ( 554 )
123 林筠;师红洲
马尔科夫模型在企业技术工人供给预测中的应用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建立了企业技术工人供给预测模型;通过对具体历史数据的收集,找出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人事变动的趋势。以某钢铁集团企业为案例,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7 Vol. 24 (3): 123-125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37KB] ( 523 )
125 柯孔林
粗糙集理论在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在建立高技术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粗糙集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将模型输出的客观权重与专家确定的主观权重相结合,对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价,成功克服了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和仅依赖专家经验决策等弊端,较好地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
2007 Vol. 24 (3): 125-128 [摘要] ( 611 ) [HTML 0KB] [PDF 196KB] ( 503 )
129 彭本红;孙绍荣;谷晓君
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评价研究
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物流外包策略的实现。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几种形式,提出了一种把模糊评价和灰色系统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这种评价方法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2007 Vol. 24 (3): 129-131 [摘要] ( 778 ) [HTML 0KB] [PDF 62KB] ( 575 )
132 张学华;陈昌笋
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绩效实证研究——以浙江台州蓬街喷雾器企业集群为例
以台州蓬街喷雾器企业集群为例,问卷统计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的特征和绩效,提出了促进台州蓬街喷雾器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
2007 Vol. 24 (3): 132-135 [摘要] ( 1823 ) [HTML 0KB] [PDF 269KB] ( 482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6 胡厚宝;彭灿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与对策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联盟的绩效乃至成败。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过程、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对策。
2007 Vol. 24 (3): 136-138 [摘要] ( 728 ) [HTML 0KB] [PDF 118KB] ( 591 )
139 叶苏;顾新
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研究
从组织之间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知识链成员之间交互学习的过程和影响知识链成员间交互学习的因素,提出了增强知识链成员间交互学习的措施。
2007 Vol. 24 (3): 139-142 [摘要] ( 683 ) [HTML 0KB] [PDF 57KB] ( 612 )
143 易明;张金隆
基于本体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的点击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首先提出了点击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体系,并以基于本体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为例,分析了语义层次的点击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该方法保留了概念属性之间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支持使用文档与用户当前会话的柔性匹配,能有效提高个性化推荐集的准确度和覆盖度。
2007 Vol. 24 (3): 143-148 [摘要] ( 1828 ) [HTML 0KB] [PDF 123KB] ( 490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149 陈昆玉
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现阶段,国内的管理研究文献普遍存在“方法导向”的弊端,究其原因在于不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运用。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研究过程系统模型,包括管理问题产生、提出目标或目的、诊断问题和预期答案等;论述了基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管理研究途径,包括识别问题、限定研究目标、提出假设等;指出“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属于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法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阶段各有所为,而科学的管理研究在于以“方法论”作指导,遵循“问题导向”的研究逻辑。
2007 Vol. 24 (3): 149-152 [摘要] ( 804 ) [HTML 0KB] [PDF 81KB] ( 564 )
153 梁新弘;张威
整合性观点下组织控制类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现代企业营运范围的扩大使其控制与协调活动更加频繁与复杂,而组织控制在管理学中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整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以控制的正式化程度与控制的过程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组织控制类型的理论分析架构。
2007 Vol. 24 (3): 153-155 [摘要] ( 1725 ) [HTML 0KB] [PDF 109KB] ( 592 )
156 夏若江
基于网络外部性市场价值多维性的竞争战略研究
在网络外部性特征明显的市场,一项技术给予用户的价值常常是多方面价值的集合体,技术商品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提供给用户的主客观综合价值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都是围绕提升技术的综合价值进行的。
2007 Vol. 24 (3): 156-158 [摘要] ( 713 ) [HTML 0KB] [PDF 66KB] ( 545 )
159 田雪飞;罗利;宋绍峰
易逝性高新科技产品更新速度研究
通过分析易逝性高科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特征,并运用存量控制的方法,对同一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两家企业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解释了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的原因。
2007 Vol. 24 (3): 159-161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75KB] ( 521 )
人才与教育
162 马卫华;蒋兴华;赵敏;陈启愉;李石勇
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对策分析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条件,是将我国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方式。分析了科技创新平台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就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及运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7 Vol. 24 (3): 162-164 [摘要] ( 1840 ) [HTML 0KB] [PDF 44KB] ( 529 )
165 柳洲;陈士俊
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学科会聚的本质是以人为载体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组织、思维模式、价值观的会聚。基于学科会聚的机制,认为在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既有团队内部的知识、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叉障碍,也存在外部环境的体制、机制、激励和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为此,从团队自身和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2007 Vol. 24 (3): 165-168 [摘要] ( 1953 ) [HTML 0KB] [PDF 57KB] ( 686 )
169 艾立志;单承戈
用科斯定理探讨研发团队的管理
目前,有关科斯定理的文献涉及到研发团队管理方面的内容很少。认为研发团队和企业性质一样,都是一种契约体,将科斯定理的“产权”、“交易费用”观点运用于分析研发团队的存在理由、边界运作以及管理等内容,并得出相关结论。
2007 Vol. 24 (3): 169-172 [摘要] ( 679 ) [HTML 0KB] [PDF 70KB] ( 653 )
172 万涛
项目团队的冲突协调机制及其博弈分析
项目团队中存在的冲突是影响团队有效构建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确而客观地理解和认识项目团队中存在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之间的关联关系,则直接影响到项目团队的管理和协调。在系统梳理项目团队中产生冲突原因的基础上,利用团队中存在的任务履行冲突与团队成员在情感上冲突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并得到了利用团队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关系,来促进任务履行中冲突的协调机制。
2007 Vol. 24 (3): 172-176 [摘要] ( 1926 ) [HTML 0KB] [PDF 94KB] ( 556 )
177 孔斌;李举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宁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重点学科在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已被确立,如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等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是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发展的关键。以宁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剖析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探讨了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
2007 Vol. 24 (3): 177-180 [摘要] ( 1967 ) [HTML 0KB] [PDF 67KB] ( 508 )
180 邓利斌;刘震宇
组织成员之间协调的有效性研究
主要从协调成本角度来研究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有效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协调成本的主要构成,然后通过具体的模型研究了协调成本对协调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协调成本由交易成本构成;而协调成本对协调活动有效性的影响与协调成功的概率p等因素有关。
2007 Vol. 24 (3): 180-183 [摘要] ( 625 ) [HTML 0KB] [PDF 53KB] ( 509 )
184 王青耀;周瑛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研究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着眼,阐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素质,并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队伍、教育评价等方面阐释了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2007 Vol. 24 (3): 184-186 [摘要] ( 719 ) [HTML 0KB] [PDF 30KB] ( 566 )
187 靳娟;孙启明
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自编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和了解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把握影响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导致员工工作满意与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提高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途径和对策。
2007 Vol. 24 (3): 187-190 [摘要] ( 2015 ) [HTML 0KB] [PDF 41KB] ( 936 )
综述
191 赵树宽;鞠晓伟
技术评价模式演化与发展综述
目前,技术评价作为一项政策研究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制订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项目的可行性评估、R&D项目评价、项目投资决策等领域。首先回顾技术评价理论发展历程,然后,从技术评价功能目标和本质属性与参与方式的变化两个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技术评价模式的演化机理,结合当前技术评价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对技术评价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7 Vol. 24 (3): 191-194 [摘要] ( 698 ) [HTML 0KB] [PDF 73KB] ( 465 )
195 翁清雄;胡蓓
国外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对当前国外有关知识转移的相关模型进行了综述,认为当前研究知识转移所建立起来的模型主要可分为过程模型、要素模型和路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研究中的一致性结论及当前研究受到的局限性。
2007 Vol. 24 (3): 195-197 [摘要] ( 642 ) [HTML 0KB] [PDF 90KB] ( 660 )
198 沈运红;王恒山
国内外网络组织研究及其新进展
网络组织是目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国内外网络组织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把现有的研究成果分为内涵和类型比较、网络组织的特性、形成和运行机制、网络治理4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2007 Vol. 24 (3): 198-200 [摘要] ( 1811 ) [HTML 0KB] [PDF 38KB] ( 552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