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年 25卷 11期
刊出日期:2008-11-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科学理性与方法
企业管理创新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管理与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孟琦;韩斌
获取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协同机制生成分析
构建获取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动力模型,形成获取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动力系统,分析战略联盟协同机制生成的逻辑机理,从知识协同机制、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利益协同机制以及关系协同机制4方面构建战略联盟四维协同机制生成框架,并对每一维度协同机制的内涵、系统构成及相互间耦合作用关系进行论述。
2008 Vol. 25 (11): 1-4 [摘要] ( 875 ) [HTML 0KB] [PDF 813KB] ( 1015 )
5 邵于工;杨乃定;李慧
基于复杂网络的复杂项目管理研究框架
把复杂网络理论引入管理,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是近年来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通过归纳复杂网络的特征及其测度,在分析复杂项目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项目所涉及的结构、组织、人员、技术、进度、成本等各要素的不确定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概括了复杂项目的复杂网络行为特征。根据复杂项目的复杂网络行为特征,基于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了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分析、解决复杂项目管理问题的框架。
2008 Vol. 25 (11): 5-8 [摘要] ( 1459 ) [HTML 0KB] [PDF 895KB] ( 1397 )
9 胡美琴
浅析动态视角下的企业竞争性绿色战略
竞争性绿色管理战略的前提条件是具备成本、质量、柔性和服务的竞争能力,只有基于自愿型的绿色管理行为才有可能形成竞争性环境战略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由于环境战略并不必然产生竞争优势,企业应根据绿色战略影响因素动态地选择匹配的环境战略。包括组织内部和产业层面的广义环境管理研究,对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08 Vol. 25 (11): 9-11 [摘要] ( 1995 ) [HTML 0KB] [PDF 668KB] ( 748 )
12 陈志刚;徐渝;易文
基于科技进步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分析了科技进步对供应链管理的两方面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减少订单成本;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质量。建立了供应商和顾客一体化的库存模型,同时决策最优的订货量、运输批次、订单成本和生产质量,使总成本最小,并给出最优解的求解算法。运用数值算例说明减少订单成本和提高生产质量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2008 Vol. 25 (11): 12-15 [摘要] ( 1989 ) [HTML 0KB] [PDF 668KB] ( 894 )
16 刘义理
基于知识的供应链柔性研究
分析了知识对于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以及基于知识的供应链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关系,并提出基于知识的供应链柔性概念模型,研究表明供应链中的知识存量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柔性能力。
2008 Vol. 25 (11): 16-18 [摘要] ( 1973 ) [HTML 0KB] [PDF 587KB] ( 802 )
19 杨东涛;黄忠东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学习和技能获取过程:一个整合的概念性框架
在简要回顾各种相关理论,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对上述理论观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概念性框架。这一框架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学习和技能获取过程,从而有效地管理先进制造技术。
2008 Vol. 25 (11): 19-22 [摘要] ( 898 ) [HTML 0KB] [PDF 806KB] ( 693 )
23 潘娟;范巧
基于C-D生产函数的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以C-D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科技部发布的1992~2006年统计数据,测算出我国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并指出近15年以来技术投入的贡献率和规模效益远大于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同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8 Vol. 25 (11): 23-26 [摘要] ( 1922 ) [HTML 0KB] [PDF 607KB] ( 776 )
26 李平;张庆昌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最优化分析
从静态意义上,各种市场结构通过市场垄断程度、产品差异、企业规模、进入退出壁垒等机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条件、动力及效率。从动态意义上讲,技术创新又推动着市场结构的转变。于是旨在评介各种市场结构,在分析上述机制对技术创新及其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找到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某一市场结构或几种市场结构的最优组合,以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2008 Vol. 25 (11): 26-28 [摘要] ( 2076 ) [HTML 0KB] [PDF 635KB] ( 956 )
29 幸理
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的驱动力分析
当今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走向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结构。从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的构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的性质与特征的探讨中,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驱动力。
2008 Vol. 25 (11): 29-31 [摘要] ( 825 ) [HTML 0KB] [PDF 697KB] ( 829 )
32 张军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及其演进路径研究
在跨国公司研发网络体系中,担负不同任务的在华研发机构具有不同的角色,在发展过程中研发机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路径。依据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个维度,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划分为生产支撑型、市场寻求型、本地创新型、研发中心型4种角色类型,并提出了外倾型模式、跃迁型模式、内倾型模式3条典型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进路径。
2008 Vol. 25 (11): 32-35 [摘要] ( 1848 ) [HTML 0KB] [PDF 667KB] ( 955 )
35 陶锋;邢会歌
创新与模仿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
运用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分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过程中决策者的创新与模仿行为,指出创新者与模仿者的初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和制度的变迁,社会诱导创新氛围应该成为一种积极的机制。
2008 Vol. 25 (11): 35-37 [摘要] ( 895 ) [HTML 0KB] [PDF 639KB] ( 835 )
38 池仁勇;汤临佳
企业外部创新网络与创新源的关联性特征研究
从研究技术创新网络理论出发,讨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的节点技术创新源,并对企业外部网络与创新源的关联性特征以及处于发展限制条件下的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源的方式与倾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技术创新源的建议。
2008 Vol. 25 (11): 38-40 [摘要] ( 885 ) [HTML 0KB] [PDF 666KB] ( 787 )
41 潘安娥
创业投资家学习场的素质培育机理
培育创业投资家素质是提高创业投资机构业绩的根本途径。借鉴知识管理"场"理论构建了激发场、实现场、反馈场"三位一体"的学习场模型,并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激发场、实现场和反馈场对创业投资家素质培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学习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营造学习场是提升创业投资家素质的最理想、最直接的手段,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8 Vol. 25 (11): 41-44 [摘要] ( 824 ) [HTML 0KB] [PDF 880KB] ( 922 )
区域科学发展
45 李兰冰
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与演进机制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其出现与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内在发展规律的。为揭示这一规律,以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源起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以竞争层面、市场竞争模式、创新方式为切入点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予以研究,进而从知识创造与共享、集体互动学习、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等不同研究视角剖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理,最后提出启示与相关政策建议。
2008 Vol. 25 (11): 45-48 [摘要] ( 821 ) [HTML 0KB] [PDF 960KB] ( 1029 )
49 刘霞;章仁俊
基于CAS理论的区域创业系统建设研究
介绍了区域创业系统的内涵及其结构,分析了区域创业系统所具有的7个复杂适应性基本特征,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分析和理解区域创业系统、活跃区域创业活动提供参考。
2008 Vol. 25 (11): 49-52 [摘要] ( 918 ) [HTML 0KB] [PDF 885KB] ( 850 )
53 张波
北京市知识服务业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以提升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和适应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2008 Vol. 25 (11): 53-55 [摘要] ( 783 ) [HTML 0KB] [PDF 666KB] ( 904 )
56 吴林海;罗佳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国家高新区为例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8 Vol. 25 (11): 56-60 [摘要] ( 878 ) [HTML 0KB] [PDF 1060KB] ( 807 )
61 田中禾;吴青松
甘肃科技投入的管理模式选择与管理流程设计
在选择构建甘肃科技投入的特色模式时,结合了集中协调型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和虚拟五力模型的企业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并联系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以及科技投入监管等问题,综合而成适合甘肃省情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依照这一模式,设定出甘肃科技投入的管理流程:项目管理、经费运用管理、经费使用监督管理以及科技投入成果管理。
2008 Vol. 25 (11): 61-63 [摘要] ( 1872 ) [HTML 0KB] [PDF 713KB] ( 836 )
64 郑会军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在对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增长之间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对湖北省农业增长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颇为有益的结论,以期为促进湖北省农业增长与扩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选择提供依据。
2008 Vol. 25 (11): 64-67 [摘要] ( 849 ) [HTML 0KB] [PDF 887KB] ( 933 )
68 贾伟强
“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系统结构模型及其分析——基于泰华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在对"公司+农户"组织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了"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的系统反馈结构模型,并利用笔者提出的系统反馈基模生成系计算方法,计算出系统反馈基模,通过对系统主导反馈基模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方针,实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有效分析"三农"问题的目的。
2008 Vol. 25 (11): 68-71 [摘要] ( 860 ) [HTML 0KB] [PDF 833KB] ( 787 )
产业技术进步
72 黄鲁成;周婷婷;徐文璐
研发产业景气监测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对研发产业的景气监测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北京地区研发产业景气监测指标体系,确定了北京地区研发产业的景气基准循环,并得出景气循环波动的峰谷日期、周期长度等基本信息。
2008 Vol. 25 (11): 72-75 [摘要] ( 779 ) [HTML 0KB] [PDF 870KB] ( 891 )
76 郑勇军;廖伟;林巍
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与其驱动因子关联路径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为建设国际性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模式,即:内向型、外向型以及综合型国际化;继之,分析了要素导向等产业集群国际化成长中的4个驱动因子;最后基于国际化模式与驱动因子的矩阵模型分析,得出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与其驱动因子的关联路径。
2008 Vol. 25 (11): 76-79 [摘要] ( 1885 ) [HTML 0KB] [PDF 959KB] ( 772 )
80 赵骅;周洪祥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连续垄断分析
以产业集群中基于产业链的连续垄断行为为研究对象,认为连续垄断行为不仅会带来最终产品价格上涨、产品产量萎缩,而且还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减少,并随着垄断产业链越长情况变得越坏。同时还分析了在连续垄断下实施一体化的情形,指出在组织成本增量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实施一体化并不会更具优势。最后从价值网络角度分析得出,在产业链上各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链连续垄断带来的双重加价行为,彻底消除连续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8 Vol. 25 (11): 80-83 [摘要] ( 751 ) [HTML 0KB] [PDF 790KB] ( 966 )
84 唐宇凌;袁正
网络型产业规制问题探讨
政府规制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网络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市场失灵"特性。针对这些"市场失灵",探讨了目前世界流行的一些规制方法。
2008 Vol. 25 (11): 84-87 [摘要] ( 2034 ) [HTML 0KB] [PDF 886KB] ( 857 )
88 解学芳
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
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可以简单从3个时态来分析:从历时态来看,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变迁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从共时态来看,科技创新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在融合中阔步向前;从将来时态来看,科技创新将导向文化产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2008 Vol. 25 (11): 88-90 [摘要] ( 2297 ) [HTML 0KB] [PDF 768KB] ( 865 )
91 童泽望;郭建平
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借鉴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基础理论模型中的"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提出在提升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提出原则性建议,还必须充分重视并发挥出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比较优势。
2008 Vol. 25 (11): 91-93 [摘要] ( 870 ) [HTML 0KB] [PDF 687KB] ( 895 )
94 黄洲萍
生物医药科技园内发展CRO探析
为探讨生物医药科技园区内建立和发展CRO的重要现实意义,对国内外CRO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我国医药科技园区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了医药科技园区内建立和发展CRO的重要性。医药科技园区内建立和发展CRO有利于促进园区内新药研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园区内新药研发的成本和费用;有利于加快发展我国的外包服务市场;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
2008 Vol. 25 (11): 94-96 [摘要] ( 1679 ) [HTML 0KB] [PDF 679KB] ( 888 )
97 常建娥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制造业信息化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研究了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3个层面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008 Vol. 25 (11): 97-99 [摘要] ( 891 ) [HTML 0KB] [PDF 568KB] ( 853 )
企业管理创新
100 焦俊;李垣
企业绿色价值链及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绿色环境战略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将环境管理和企业战略进行整合,形成绿色价值链以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家和战略管理学者们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基于资源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企业绿色价值链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绿色价值链的基本理论框架,阐述了绿色价值网络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持续竞争优势。
2008 Vol. 25 (11): 100-104 [摘要] ( 846 ) [HTML 0KB] [PDF 955KB] ( 929 )
105 赵睿;杨宜
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演变与优化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始终伴随着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融资路径的优化选择。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演变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特点,通过归纳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路径的发展历程,揭示现有融资路径的局限性,提出优化融资路径的可行性建议。
2008 Vol. 25 (11): 105-107 [摘要] ( 1940 ) [HTML 0KB] [PDF 704KB] ( 858 )
108 王华莹;徐晓音;易国庆
影响湖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因素及建议
通过抽样调查资料对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中小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是自主创新,目前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技术创新主要侧重经济价值,企业创新实力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在湖北省内尽快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提高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
2008 Vol. 25 (11): 108-110 [摘要] ( 1982 ) [HTML 0KB] [PDF 707KB] ( 783 )
111 王翔;李庆华;项保华
共同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理研究:主体及其角色
首先,回顾了关于更新和演化的3种思想: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拉马克主义的管理适应和共同演化。其次,基于共同演化的新视角提炼出4种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制:涌现式、指导式、增强式和转变式。最后,分析了环境、高层、中层及基层管理者在这4种引擎机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2008 Vol. 25 (11): 111-116 [摘要] ( 2015 ) [HTML 0KB] [PDF 1086KB] ( 846 )
116 覃川;赫文平
中国科技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挑战与对策
在总结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现实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科技型企业"走出去"的意义、现状和方式,并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阐述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最后指出政府在当前"走出去"战略中应承担的主导地位,以及在大力引导和扶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所要采取的对策。
2008 Vol. 25 (11): 116-120 [摘要] ( 2095 ) [HTML 0KB] [PDF 1233KB] ( 1022 )
121 夏冬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所有权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企业所有权结构如何经由经营者因素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对国内607家样本企业的分析发现:经营者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作用,而不同所有者的所有权影响经营者的工作态度以及经营能力;所有权结构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经营者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作用。
2008 Vol. 25 (11): 121-124 [摘要] ( 874 ) [HTML 0KB] [PDF 636KB] ( 879 )
125 王善礼;张宗益
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研发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研发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文献从理论上解释计算机网络(包括intranet和internet)如何对研发效率产生影响,国外也只有一些零星的资料。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研究方法,分析网络的搜索和交流特征如何对研发效率的3个重要因素——成本、时间、质量产生影响。
2008 Vol. 25 (11): 125-127 [摘要] ( 894 ) [HTML 0KB] [PDF 615KB] ( 815 )
128 王淑贤
基于CAS视角的企业集成创新研究
整体运作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理论已经无法合理解释当今集成创新管理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企业集成创新系统是一复杂自适应系统,以复杂自适应系统范式诠释了企业集成创新系统,剖析了复杂自适应系统范式对企业集成创新管理的若干重要启示。研究表明,该范式能够更好地分析与描述企业集成创新这一复杂系统发生、创新、学习和适应等行为的本质。
2008 Vol. 25 (11): 128-131 [摘要] ( 845 ) [HTML 0KB] [PDF 978KB] ( 903 )
132 姚晓芳;张宏
科技型创业企业资源需求曲线的案例分析
以一个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案例,通过分析它成长过程中对创业资源的需求,构建Cell模型描述了其资源需求曲线图,从中总结出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一些可以借鉴的规律。
2008 Vol. 25 (11): 132-135 [摘要] ( 2375 ) [HTML 0KB] [PDF 689KB] ( 1041 )
135 姜苑;陈丽珍
外资高技术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研究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资高技术企业。于是深入分析了外资高技术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发展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发挥外资高技术企业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2008 Vol. 25 (11): 135-138 [摘要] ( 2090 ) [HTML 0KB] [PDF 982KB] ( 1019 )
139 辜胜阻;李俊杰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困境与制度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上面临5个方面的机制困境:即创新激励机制不足、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人才不足与合作创新机制缺乏、民营企业融资体制不畅、创新文化价值缺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体制加以改善。另外,要培育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把自主创新由"国家意志"真正变为民营企业的"企业行为"。
2008 Vol. 25 (11): 139-144 [摘要] ( 871 ) [HTML 0KB] [PDF 1252KB] ( 958 )
144 秦远建;王多祥
技术创新的解析模型研究
建立了技术创新的解析模型,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指出了各类技术创新的性质及特性。
2008 Vol. 25 (11): 144-146 [摘要] ( 873 ) [HTML 0KB] [PDF 596KB] ( 878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47 李顺才;王苏丹
创新集群的政策融合研究
创新集群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战略意义。从集群创新的机理和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了创新集群政策的意义,在对国内外政策实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把技术创新政策和产业集群政策进行融合,并给出了具体的融合政策建议。
2008 Vol. 25 (11): 147-149 [摘要] ( 2248 ) [HTML 0KB] [PDF 649KB] ( 913 )
150 吴易雄
转基因动物的可专利性研究
转基因动物的可专利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可专利性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伦理基础及转基因动物的利弊进行分析,得出转基因动物不适宜授予专利权,应该提高专利权授予的门槛,确保转基因动物健康发展。
2008 Vol. 25 (11): 150-154 [摘要] ( 2009 ) [HTML 0KB] [PDF 1184KB] ( 6247 )
155 韦景竹
我国专利领域的公共利益研究
我国专利法在立法目的、专利权的客体范围、专利权的取得、保护期限、举证责任等方面的规定,都包含了公共利益的空间,但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TRIPS关于保护公共利益的弹性规定还存在很多不足。提出在现行《专利法》总则中增加公共利益保护的原则性条款,增加公共健康、公共安全条款,增加限制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措施,赋予国家以专利权人的主体资格等维护我国公共利益的具体策略。
2008 Vol. 25 (11): 155-158 [摘要] ( 2045 ) [HTML 0KB] [PDF 670KB] ( 819 )
158 张菊梅;史安娜
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政府规制探讨
产业转移是地区分工和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但由于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特定目标动机的存在,使得污染问题伴随产业转移而影响了转入地的生态环境。结合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现状,探讨污染产业转移的成因,认为现有政府规制方式失灵,提出了解决污染转移的新方式。
2008 Vol. 25 (11): 158-160 [摘要] ( 823 ) [HTML 0KB] [PDF 762KB] ( 723 )
科学理性与方法
161 杨伟;戚安邦;杨玉武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分歧
PMBOK和ICB这两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之间存在众多差异。从方法论层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PMBOK关注工作而ICB关注人;PMBOK以因果逻辑方式呈现知识而ICB以问题导向方式呈现知识;PMBOK旨在规范人的行为而ICB重在引导人的发展。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方法论分歧的体现,也是两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存在差异的根源。
2008 Vol. 25 (11): 161-165 [摘要] ( 842 ) [HTML 0KB] [PDF 925KB] ( 1178 )
165 张锐;张燚
品牌哲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
品牌哲学是品牌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首先从社会发展、品牌科学发展、相关先行学科、品牌学理论基础等多维视角,系统阐释品牌哲学创立、创生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然后对品牌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研究范围进行初步界定,最后分别从品牌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着重探讨品牌哲学的研究框架和学科体系构成问题,旨在推动品牌哲学的建构和发展。
2008 Vol. 25 (11): 165-171 [摘要] ( 762 ) [HTML 0KB] [PDF 1482KB] ( 861 )
172 岳洪江;刘思峰
基于同被引的管理学科期刊图谱研究
利用期刊同被引方法以及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管理学科45种典型期刊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结果形象地展示了管理学科期刊集团分类以及研究领域之间的交叉联系、学缘结构。
2008 Vol. 25 (11): 172-175 [摘要] ( 759 ) [HTML 0KB] [PDF 794KB] ( 856 )
176 胡飞;胡俊
设计科学:从造物到成事
设计科学不仅是研究人工物的科学,更是研究人为事物的科学。事物是实体在特定联系中的特定表现形态;物即"特定表现形态",描述事物赖以表现出来的特定存在物,是"实体性要素";事即"特定联系",描述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是"关系性要素"。人为事物整体地、共同地、辩证地构成了设计,因而具有设计科学的认识论意义。因而设计创造的方式也由"造物"转向更为广阔的"成事"。
2008 Vol. 25 (11): 176-178 [摘要] ( 815 ) [HTML 0KB] [PDF 642KB] ( 763 )
知识管理与工程
179 沈峰;刘红丽
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及其演进研究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应用,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绩效,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二维四分模型,通过对模型中4类企业的详细分析,给出了各类企业的不同演进路径。
2008 Vol. 25 (11): 179-182 [摘要] ( 791 ) [HTML 0KB] [PDF 813KB] ( 804 )
183 高章存;汤书昆
持续竞争优势导向下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维度研究
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企业学习能力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在分析知识增长、企业学习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学习能力的动静二重性特征,并以企业动态能力分析框架和价值链理论为依据,提出和分析了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维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2008 Vol. 25 (11): 183-187 [摘要] ( 797 ) [HTML 0KB] [PDF 1033KB] ( 879 )
188 姜静青
基于知识自组织理论的企业知识管理分析
通过指出知识自组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动力是分工协作、目的是企业知识创新、演化的形态是知识生态系统、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在归纳已有知识自组织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知识自组织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知识自组织理论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2008 Vol. 25 (11): 188-190 [摘要] ( 797 ) [HTML 0KB] [PDF 702KB] ( 860 )
191 徐建中;荆玲玲;陆军
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而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流程又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此提出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动力机制模型,并给出该机制有效运行的战略选择。
2008 Vol. 25 (11): 191-194 [摘要] ( 875 ) [HTML 0KB] [PDF 616KB] ( 829 )
194 邓卫华;易明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研究
分析了知识链的基本概念,根据知识流的流向重构了企业内外知识链模型,并结合知识螺旋理论,详细论述了基于内外知识链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
2008 Vol. 25 (11): 194-197 [摘要] ( 845 ) [HTML 0KB] [PDF 816KB] ( 973 )
198 陈冬林;聂规划;刘平峰
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知识共享理论研究
电子政务知识共享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电子政务的知识共享存在"横向知识"、"纵向知识"等复杂问题,电子政务存在开放性、增值性等特点。本体是解决知识共享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借鉴国外在电子政务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我国电子政务的特点,提出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知识共享模型。
2008 Vol. 25 (11): 198-200 [摘要] ( 2037 ) [HTML 0KB] [PDF 641KB] ( 776 )
201 曾胜;刘朝明;涂瑞
我国能源消耗的效率评价
能源的总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效率低下。利用DEA方法,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消耗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认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新能源并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率,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8 Vol. 25 (11): 201-205 [摘要] ( 871 ) [HTML 0KB] [PDF 836KB] ( 761 )
206 程志超;马玉凤
组织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组织学习能力评价的预测问卷,对中国20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反映组织学习能力的六大指标为:组织成熟度、组织效率、组织愿景、组织领导力、组织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由此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2008 Vol. 25 (11): 206-209 [摘要] ( 804 ) [HTML 0KB] [PDF 862KB] ( 972 )
210 周春燕
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及建议
从现行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的局限性分析入手,提出高校教师科研业绩有效评价的建议: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完善业绩考核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008 Vol. 25 (11): 210-212 [摘要] ( 807 ) [HTML 0KB] [PDF 712KB] ( 724 )
213 徐菱涓;刘宁晖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我国32家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和统计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5个主成分因子。
2008 Vol. 25 (11): 213-215 [摘要] ( 1893 ) [HTML 0KB] [PDF 631KB] ( 1218 )
人才与教育
216 张锦高;罗雄荣
我国高等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述评
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的管理之中。我国学者们对高等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实施ISO9000认证体系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方面,但其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008 Vol. 25 (11): 216-218 [摘要] ( 841 ) [HTML 0KB] [PDF 689KB] ( 776 )
219 李瑞丽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HEI)在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有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正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HEI)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地加以考虑。但是进一步更深入地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如何影响和作用于区域创新,以及如何促进HEI对区域创新的贡献,还没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德国有关促进区域创新计划的介绍,提出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培育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通过参与具有竞争力领域的经济活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能够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大学应当成为企业家型的大学,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
2008 Vol. 25 (11): 219-222 [摘要] ( 846 ) [HTML 0KB] [PDF 695KB] ( 919 )
222 刘希宋;王辉坡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模型
在对科技成果转化和能力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创新的内涵,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要素: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知识结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学习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合作意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新意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共同愿景,并采用量表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这些要素的支配关系进行了识辨,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该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为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决策借鉴。
2008 Vol. 25 (11): 222-225 [摘要] ( 1854 ) [HTML 0KB] [PDF 818KB] ( 932 )
226 罗东霞;关培兰
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与融资战略研究
缺乏金融资本是经济转型期创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女性创业者比男性创业者更难获得银行及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大部分女性创业者依赖自我积累的融资战略缓慢地发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创业者外部融资难的问题,指出女性创业者必须突破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约束和选择性约束,积极拓展和积累异质性社会资本,工具性动用泛亲属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从而成功地实现外部融资。
2008 Vol. 25 (11): 226-229 [摘要] ( 1857 ) [HTML 0KB] [PDF 914KB] ( 993 )
综述
230 韩伯棠;方伟;王栋;刘锦
企业集群网络的知识溢出研究综述
知识溢出的研究并非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各相关理论中。结合企业集群理论、企业网络理论、新增长理论等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论述了以企业集群网络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溢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并对企业集群网络知识溢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概括。
2008 Vol. 25 (11): 230-235 [摘要] ( 940 ) [HTML 0KB] [PDF 1190KB] ( 952 )
236 吴晓丹;陈德智
技术赶超研究进展
主要从技术赶超的含义、可能性、实现条件和模式4个方面对有关技术赶超的文献进行了评述。主要结论有:技术赶超存在现实可能性。要成功实现技术赶超,必须构建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重视政府的作用,培育合格的人力资本并营造开放的国际环境。另外,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赶超模式。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08 Vol. 25 (11): 236-240 [摘要] ( 2146 ) [HTML 0KB] [PDF 1081KB] ( 919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