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年 25卷 9期
刊出日期:2008-09-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方法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管理创新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管理与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孙兆刚
基于自主创新视角的技术黑洞形成与规避分析
技术黑洞是指由于依附于国外的技术,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陷入依附陷阱。企业的状态惯性、行为依赖、投入不足和供需矛盾促成了技术黑洞的发生。从人、财、物3方面分析了对技术黑洞的规避措施。
2008 Vol. 25 (9): 1-3 [摘要] ( 659 ) [HTML 0KB] [PDF 86KB] ( 654 )
4 刘泽双;章丹
有核技术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参与知识转移的激励合约安排研究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激励模型的产出函数中引入贡献系数变量,深入分析了核心企业设计的激励合约的特征。研究表明,当非核心企业的贡献系数较大时,核心企业应提供高风险、高激励强度系数且低固定收入的激励合约。
2008 Vol. 25 (9): 4-7 [摘要] ( 2158 ) [HTML 0KB] [PDF 162KB] ( 660 )
7 吴爱华;李天录
突破性创新的市场环境与技术环境分析——以我国视频监控行业为例
随着技术及经济的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正在兴起,主要关注影响突破性创新的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环境与市场环境,并指出了一种不同的突破性创新的市场轨道图。在这种轨道中,突破性创新由高端市场的集中客户开始侵入,并向低端市场渗透。最后对我国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8 Vol. 25 (9): 7-10 [摘要] ( 1871 ) [HTML 0KB] [PDF 178KB] ( 639 )
11 王阅;高学东;陈刚
基于供应链市场响应周期函数的汽车产品研发流程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汽车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研发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导入速度和市场命中率。汽车企业传统的产品研发活动应该向市场和供应链构建2个方向延伸。新的产品研发流程应包括3个步骤:第一,市场调研、竞争对手产品的剖析;第二,研发计划的制定;第三,基于供应链的产品研发。在此新的产品研发活动中,顾客导向的设计、研发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及联合设计是可供采用的策略。
2008 Vol. 25 (9): 11-13 [摘要] ( 1763 ) [HTML 0KB] [PDF 168KB] ( 725 )
14 丁祖荣;陈舜友;李娟
绿色管理内涵拓展及其构建
主要从绿色管理的内涵入手,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管理的本质含义是实现"人态和谐"的理念,最后在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态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两个方面构建企业实现绿色管理和谐理念的相关策略。
2008 Vol. 25 (9): 14-17 [摘要] ( 1840 ) [HTML 0KB] [PDF 359KB] ( 770 )
17 王雄;岳意定
支持快速产品创新的供应商选择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新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而提高快速产品创新能力离不开供应商的参与。针对支持快速产品创新的供应商评价的特殊性,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二元对比的基础上运用模糊优选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择优,应用实例表明了它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推动与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 Vol. 25 (9): 17-20 [摘要] ( 1800 ) [HTML 0KB] [PDF 154KB] ( 678 )
21 王学东;商宪丽
电子政务集成式信息服务研究
在阐明电子政务集成式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集成式信息服务模式,并构建了电子政务集成式信息服务平台,给出了推进电子政务集成式信息服务的建议。
2008 Vol. 25 (9): 21-23 [摘要] ( 1705 ) [HTML 0KB] [PDF 138KB] ( 661 )
区域科学发展
24 朱晓霞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边界”问题研究
在探讨区域创新系统(RIS)时,不得不首先面对一个现实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RIS中的区域边界问题。正确认识和理解其边界以及与行政边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针对具体行政区域及其中心城市建立可行的RIS十分重要。因此,从分析RIS的由来及内涵出发,从RIS的系统运行机制、运行目的以及运行过程来看,发现RIS的区域边界应该与行政边界等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RIS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边界不应成为限制各要素流动的障碍。最后提出构建RIS时要强调地方政府的职责,但同时也要强调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2008 Vol. 25 (9): 24-27 [摘要] ( 622 ) [HTML 0KB] [PDF 135KB] ( 661 )
28 何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投入约束与路径选择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度投入约束既是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东西部发展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由"有效制度短缺"形成的制度投入质量低下。要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就必须提高制度投入的质量。
2008 Vol. 25 (9): 28-30 [摘要] ( 641 ) [HTML 0KB] [PDF 74KB] ( 610 )
31 伦蕊
从模仿到自主:中原地区大型企业创新行为的文化渊源与演进方向
认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个人和团队的行为模式,中原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中庸保守、敬重权威、族群主义、循序渐进的时空观以及兼容并蓄等基本特质是该地区大型企业模仿创新行为的文化渊源。以演化思想为依据尝试解释情境变迁过程中创新文化升华及创新行为演进的动态特征。
2008 Vol. 25 (9): 31-36 [摘要] ( 1620 ) [HTML 0KB] [PDF 264KB] ( 674 )
36 王焕祥;孙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分析
在介绍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演化的历程,并从区域创新体系演化动力的角度对其演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演化过程中的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2008 Vol. 25 (9): 36-39 [摘要] ( 627 ) [HTML 0KB] [PDF 212KB] ( 693 )
40 杨慧民
我国八大区域科技力量的综合评价
弄清我国科技力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是实现我国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工作。为此,在解释科技力量含义的基础上,按照科技资源能力、科技成果能力和科技效率能力3个维度,对我国八大区域的科技力量进行了单项评价,并运用密切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八大区域的科技力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
2008 Vol. 25 (9): 40-43 [摘要] ( 1651 ) [HTML 0KB] [PDF 128KB] ( 711 )
44 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既是一种权重确定方法,也是一种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根据系统整体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综合采用多种指标选取方法,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找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8 Vol. 25 (9): 44-49 [摘要] ( 690 ) [HTML 0KB] [PDF 178KB] ( 897 )
50 肖春艳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背景下的社会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内在地要求构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社会事业体系。因此,研究在此背景下的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和紧迫。
2008 Vol. 25 (9): 50-52 [摘要] ( 669 ) [HTML 0KB] [PDF 68KB] ( 548 )
产业技术进步
53 杨洪焦;孙林岩;宫俊涛
阻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发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显示出卓越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阻碍其创新优势充分发挥的隐患。在深入分析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潜在的阻碍因素,认为过强的本地化、知识溢出效应、专业化分工以及共同的社会文化构成了阻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发挥的潜在因素。最后,针对上述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8 Vol. 25 (9): 53-56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102KB] ( 722 )
57 谈毅;黄海波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台湾WiMAX技术发展为例
WiMAX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成为移动设备的全球标准,代表了以英特尔、三星电子为代表的通信领域新兴势力对主流的挑战,它对现有通信市场格局的影响和改变,并不完全是其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而更多体现在通信领域新兴厂商和地区产业战略和战术的运用方面。通过对台湾地区WiMAX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系统化产业发展战略所起到的作用。
2008 Vol. 25 (9): 57-61 [摘要] ( 2148 ) [HTML 0KB] [PDF 602KB] ( 678 )
61 黄鲁成;陈曦
研发产业主体研究
快节奏的市场竞争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提升竞争力,内部的企业研发活动逐渐外部化,被专业化的研发企业所取代,研发活动呈现出产业化趋势。研发活动产业化的基础是有一批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主体,这一新兴的产业主体的运行机制不同于通常的企业。从研发产业主体类型、运行机制、研发产业主体再造等几个方面对研发产业主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2008 Vol. 25 (9): 61-64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123KB] ( 788 )
65 徐小钦;冀荣来
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重点产业选择——以重庆市为例
在分析界定专利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重点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及标准,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说明,认为汽摩和医药产业应该作为重庆市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扶持建设的重点产业,并从汽摩和医药产业的产业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经济地位、产业关联度和发展前景5个方面对重点产业选择结果进行分析。
2008 Vol. 25 (9): 65-68 [摘要] ( 1787 ) [HTML 0KB] [PDF 257KB] ( 613 )
69 曾娟
供应链管理在产业集群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集群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二者相互耦合的基础在于网络状的组织形式。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在产业集群问题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集群式供应链组织形式的复杂所在,限制了供应链管理方法在产业集群领域中的应用,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供应链研究方法的突破。
2008 Vol. 25 (9): 69-72 [摘要] ( 1774 ) [HTML 0KB] [PDF 196KB] ( 790 )
72 陈平
后起国家的软件产业:印度与爱尔兰的比较分析
全球经济进入信息时代,以印度和爱尔兰为代表的经济后起国家在高度国际竞争的软件产业迅速崛起。从对两国软件产业崛起过程的介绍入手,将其主要商业模式归纳为产品导向型、服务导向型和跨国企业三大类,并分别加以比较分析。然后,对两国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充足的人力资源、集聚经济效应、国际联系与后发优势,以及合理的公共政策4个方面。最后,总结两国的经验,对我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8 Vol. 25 (9): 72-76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139KB] ( 616 )
77 赵骅;赵一;钱进
基于内生性的企业集群风险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集群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非常显著。但是,企业集群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企业集群内部出发,深入研究了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内生性的企业集群风险成因模型,最后给出了规避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对策建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2008 Vol. 25 (9): 77-80 [摘要] ( 649 ) [HTML 0KB] [PDF 237KB] ( 643 )
81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动力和路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随着农业分工的深化,在需求、供给和技术因素的作用下,具有短链或断链形态的农业产业链在城乡之间延伸,以分享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种延伸遵循先内后外的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和技术路径进行。延伸后的农业产业链是农村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市场延伸区域空间的展现,它延展于城市、城郊和农村3个区域单元,其中,郊区的涉农加工业与农业物流业环节是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关键环节。新型的农业产业链将沟通城乡两个地域、链接三次产业,能较好地打破城乡两套封闭体系独自运行局面,加强三次产业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2008 Vol. 25 (9): 81-84 [摘要] ( 1834 ) [HTML 0KB] [PDF 178KB] ( 690 )
85 杨荫;蒋寒迪
“公司+农户”经济组织模式的违约行为与对策研究
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组织模式之一,但其在实际运行中,双方主体均存在大量的违约现象。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契约的形式,并重点对缔约环境及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08 Vol. 25 (9): 85-87 [摘要] ( 683 ) [HTML 0KB] [PDF 111KB] ( 701 )
企业管理创新
88 王敏;陈继祥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元性创新研究
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也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企业需要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维持性创新活动,而为了追逐持续竞争优势,又必须进行破坏性创新,这两种创新不同的路径和能力要求,使企业易陷入创新窘境。而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企业的刚性,促进创新并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持续发展的基础。回顾了动态能力的现有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二元创新的研究框架。
2008 Vol. 25 (9): 88-93 [摘要] ( 656 ) [HTML 0KB] [PDF 294KB] ( 852 )
94 薛漫天;李广众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依据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运用面板计量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各行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问题。在样本期间,我国各行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冗员现象,而资金投入不足;在高技术行业、部分传统行业均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创新机会。
2008 Vol. 25 (9): 94-98 [摘要] ( 761 ) [HTML 0KB] [PDF 172KB] ( 588 )
98 马永红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因素耦合机理分析
从成长性角度研究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问题,首先分析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构成因素:企业竞争力、企业成长潜力和环境支持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成长性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耦合机理。
2008 Vol. 25 (9): 98-101 [摘要] ( 2028 ) [HTML 0KB] [PDF 173KB] ( 739 )
102 陈淑云;王志彬
技术扩散与企业组织结构空间分布——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观察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观察到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本身和企业组织结构两种流动现象,并分析两种流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功能,提出在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和新技术研发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在空间上分割企业组织结构并进行重新分布来获得新技术。
2008 Vol. 25 (9): 102-104 [摘要] ( 1995 ) [HTML 0KB] [PDF 162KB] ( 597 )
105 曾艳;陶用之
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知名品牌形成和发展模式研究
知名品牌对于企业科学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我国企业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产品畅销全世界,但是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很少。只有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我国企业才有资格在国际商品市场上拥有话语权。近年来我国企业出现了众多名牌发展模式,如高起点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渐进式培育模式、合资企业创新模式等,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名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08 Vol. 25 (9): 105-108 [摘要] ( 2036 ) [HTML 0KB] [PDF 136KB] ( 797 )
109 徐建中;任嘉嵩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性管理体系研究
由于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必须将知识产权战略贯穿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界定了知识产权战略性管理体系,分别论述了其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2008 Vol. 25 (9): 109-111 [摘要] ( 677 ) [HTML 0KB] [PDF 129KB] ( 654 )
112 王广斌;张洋;杨学英;张文娟
SaaS应用于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必要经济条件分析
从SaaS供应商的角度分析了SaaS模式可行的必要经济条件,提出SaaS模式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需求函数的点价格弹性大于1,即随着价格的下降和客户数量的增多,SaaS供应商的收入是递增的;②客户数大于盈亏平衡时的数量Q0,才能覆盖SaaS供应商软件开发和硬件投入及维护所需的费用。
2008 Vol. 25 (9): 112-115 [摘要] ( 1904 ) [HTML 0KB] [PDF 422KB] ( 660 )
115 田世海
基于OOTPN的高技术虚拟企业ISP建模
介绍了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基本含义,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对其中的业务活动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运用面向对象的赋时Petri网技术建立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模型,并运用整型时间验证技术对系统模型的时间性能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
2008 Vol. 25 (9): 115-120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788KB] ( 882 )
科技法制与方法
121 李杰
论创新型国家的法治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法治提供环境、体制、机制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仅仅处于"科技法制"状态,离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科技法治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科技制度建设与法治国家建设统一起来,推动"科技法制"走向"科技法治"。
2008 Vol. 25 (9): 121-125 [摘要] ( 582 ) [HTML 0KB] [PDF 116KB] ( 691 )
125 吴宇军;王丽;王峰;彭华涛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基于2002~2007年《武汉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提出了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和衡量指标,分析了武汉市的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其它城市地区科技投入结构的比较,提出了优化武汉市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政策的建议。
2008 Vol. 25 (9): 125-127 [摘要] ( 1882 ) [HTML 0KB] [PDF 274KB] ( 699 )
128 李武威
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下的环境制度设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点,通过对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环境制度设计的差异性。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制度设计的国际比较研究,探索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下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技术标准、环境会计核算以及环境经济激励等制度设计。
2008 Vol. 25 (9): 128-131 [摘要] ( 752 ) [HTML 0KB] [PDF 194KB] ( 686 )
132 戴勇;范明;张炯
软竞争力的基础及我国传统文化应用的前提
如何看待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当前企业打造软竞争力无法回避的问题。阐述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3个现代观点,一是避免误读,将表层文化记忆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区分开来;二是区分良莠,从进化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梳理和评价传统文化;三是设立前提,反对孤立和绝对化地理解传统文化,提倡建立开放、科学的传统文化观。
2008 Vol. 25 (9): 132-134 [摘要] ( 686 ) [HTML 0KB] [PDF 73KB] ( 730 )
135 魏光兴;谢安石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实验方法
我国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缺乏对研究方法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实验方法的研究,这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是不利的。分析了阻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研究的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研究的对策建议,指出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验方法的研究。
2008 Vol. 25 (9): 135-138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103KB] ( 769 )
139 俞立平
信息资源测度悖论与信息资源测度研究
分析了采用指标体系测度信息资源的不足,从信息传播与存储的角度,认为可以用邮电业务额作为信息资源量的测度指标。彻底解决了信息媒体间的重复与替代、多信息源测度、知识与信息混淆、无形商品与信息混淆、数量与质量协调、指标权重公认等一系列问题。
2008 Vol. 25 (9): 139-141 [摘要] ( 681 ) [HTML 0KB] [PDF 127KB] ( 620 )
142 施莉;胡培
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经济价值测量方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持续增加,如何测量这种资本投入的经济价值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Jorgenson、Colecchia信息技术经济价值测量方法及其测算过程的比较,探讨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经济价值测量方法的应用与扩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测量我国信息技术投入经济价值提出建议。
2008 Vol. 25 (9): 142-144 [摘要] ( 2168 ) [HTML 0KB] [PDF 159KB] ( 677 )
评价与预见
145 王进;李准;曹升元
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在技术创新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如何准确地评价并选择出最优的技术创新项目尤为关键。目前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的局部经济效益,对其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灰靶理论,通过计算其靶心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了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确定了不同技术创新项目的创新评定等级,确保了评价的客观真实。应用实例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综合评价理论,正确进行技术创新项目决策提供了合理依据。
2008 Vol. 25 (9): 145-148 [摘要] ( 1787 ) [HTML 0KB] [PDF 136KB] ( 663 )
149 陈文韬;李琳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
在构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知识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进而从不同层面分析知识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以期为弥补国内学术界在知识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的定量研究方面的不足做些努力。
2008 Vol. 25 (9): 149-152 [摘要] ( 1799 ) [HTML 0KB] [PDF 442KB] ( 729 )
152 蔡声霞;高红梅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以是否以市场为媒介,是否将技术作为直接的转移目标作为分类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以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正表现出优势。
2008 Vol. 25 (9): 152-155 [摘要] ( 2059 ) [HTML 0KB] [PDF 124KB] ( 685 )
156 陈伟;刘井建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系统研究
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的内容体系分为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并分析了两个层面的区别以及视角转移的动因。根据测度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和权变因子,建立了包含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的测度与反馈系统,并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测度标准框架,为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 Vol. 25 (9): 156-159 [摘要] ( 655 ) [HTML 0KB] [PDF 245KB] ( 679 )
159 石文渊;陈菊红;范静
组织虚拟化及其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虚拟化是信息时代组织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深入剖析组织虚拟化测度的相关理论,首先对虚拟化进行概念分类;然后,从虚拟化实现进程角度的研究认为它是循序渐进的;随后提出虚拟度这个概念,并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测度方法;最后,构建了组织虚拟化测度模型。
2008 Vol. 25 (9): 159-162 [摘要] ( 567 ) [HTML 0KB] [PDF 319KB] ( 611 )
知识管理与工程
163 王永强;朱方伟;蒋兵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知识系统分析
我国企业要真正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最终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即必须最终依赖本企业成长起来的技术知识和利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根据技术创新的过程,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企业技术知识系统的要素组成、要素中的技术知识及管理,期望通过加强企业技术知识系统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技术创新的潜能。
2008 Vol. 25 (9): 163-167 [摘要] ( 1847 ) [HTML 0KB] [PDF 221KB] ( 614 )
167 李瑾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组织结构创新
在对企业传统竞争情报工作组织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理论为理论框架,提出了要构建以竞争情报系统为平台,以竞争情报组织结构为依托,以竞争情报人员为核心,以竞争情报服务为目的的新型、高效企业竞争情报组织,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2008 Vol. 25 (9): 167-170 [摘要] ( 663 ) [HTML 0KB] [PDF 407KB] ( 663 )
人才与教育
171 葛玉辉
组织绩效与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价值内在机理关系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视角,从高层管理团队的能力、努力水平、合作程度、贡献、素质和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等权变因素及其变化对组织绩效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其内在机理关系,进而构建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价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
2008 Vol. 25 (9): 171-176 [摘要] ( 714 ) [HTML 0KB] [PDF 608KB] ( 873 )
177 李有
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人力资本机制分析
从人力资本与FDI、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关系出发,分析人力资本作用于国际技术溢出的机制。从静态意义上讲,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吸引FDI的规模和FDI投资的产业选择,也决定了模仿效率的高低;从动态意义上讲,人力资本的流动本身构成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之一。人力资本的流动也决定了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的影响;知识的隐性特征和技术的偏向性决定了人力资本是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2008 Vol. 25 (9): 177-179 [摘要] ( 1623 ) [HTML 0KB] [PDF 78KB] ( 720 )
180 程永波;方志耕;刘思峰;李元年;王鹏飞;菅利荣;朱建军
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学科评估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但是关于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以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为研究背景,参照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确立了构建学科建设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的3个步骤:指标发现、指标精选和结构设计,并依此方法构建了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方便地处理评价指标的统一度量问题,综合运用指标权重和当量对相关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度量,构建了指标权重和当量设计流程,并借助头脑风暴、调查问卷等方法实现了对指标权重和当量的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将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某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问题研究,其评价结果与现实的吻合性较好。
2008 Vol. 25 (9): 180-183 [摘要] ( 2403 ) [HTML 0KB] [PDF 115KB] ( 678 )
183 阎晓博;田中禾
基于契约属性研究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从人力资本的特性出发,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定价的界限是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贡献价值而非其全部价值,还发现人力资本与企业间的契约不仅可以把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从其全部价值中剥离出来,而且决定着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机理。随后,在对企业中人力资本契约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出人力资本的契约矩阵,实现了对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特征的归类,并最终得出了一种基于契约属性研究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2008 Vol. 25 (9): 183-186 [摘要] ( 698 ) [HTML 0KB] [PDF 209KB] ( 734 )
187 许喜文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回望与重塑
价值观是哲学关照的重要主题。高等教育价值观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和方向,研究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问题,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回顾了国内外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变迁历程,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重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新思路。
2008 Vol. 25 (9): 187-189 [摘要] ( 1750 ) [HTML 0KB] [PDF 65KB] ( 592 )
190 何莲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探讨与研究
分析了在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方法,讨论了科技项目实施阶段的过程控制机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进度、经费3大目标的监督机制,提出了合理的管理办法,优化了项目管理的实施方案,对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研究。
2008 Vol. 25 (9): 190-193 [摘要] ( 1942 ) [HTML 0KB] [PDF 163KB] ( 585 )
综述
194 何文瑶
光电子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对2000~2005年度《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的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从中发现,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近年来在经历短暂的低迷后,近期呈现恢复性增长;激光及全息技术是光电子技术研究中的重点;光电子技术理论发展迅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示技术有待重视和加强。
2008 Vol. 25 (9): 194-196 [摘要] ( 1918 ) [HTML 0KB] [PDF 89KB] ( 676 )
197 钟玉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述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关注。通过对中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比较研究,围绕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内涵、探索及建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等进行了综述。
2008 Vol. 25 (9): 197-200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98KB] ( 623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