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 26卷 11期
刊出日期:2009-06-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科学理性与方法
评价与预见
企业管理创新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管理与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洪兆富;柴国荣;许瑾;
大型R&D项目模块化集成管理研究
模块化是技术创新管理的有效途径,而网络优化原理则为项目进度优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运用模块化组织理论,将大型R&D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然后将各功能模块转化为项目活动,实现项目式集成管理,并运用网络优化原理对R&D项目的各模块进度实行优化,获得模块的进度安排以及各功能模块的截止日期,最终实现整个R&D项目的进度优化。
2009 Vol. 26 (11): 1-3 [摘要] ( 858 ) [HTML 0KB] [PDF 142KB] ( 747 )
4 孙启贵;汪滢;
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
分析了影响破坏性创新的4种主要因素,同时指出了破坏性创新演化各阶段的主导因素。以格兰仕微波炉为例,实证考察了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总结了与之相应的创新战略。
2009 Vol. 26 (11): 4-7 [摘要] ( 777 ) [HTML 0KB] [PDF 145KB] ( 719 )
8 曾剑云;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园区创新差异根源研究
什么因素导致全球科技园区创新活动的巨大反差?又是什么因素使得世界上成功的科技园区成为创新的栖息地?在对科技园区社会资本进行界定之后,从4个层面阐述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说明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根源。于是针对我国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9 Vol. 26 (11): 8-11 [摘要] ( 762 ) [HTML 0KB] [PDF 640KB] ( 674 )
12 孟卫东;黄波;李宇雨;
不确定环境下并行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考虑研发存在不确定性(即研发风险),研究了并行研发联盟中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分析了研发风险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收益较高时,研发风险和市场收益均能提高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期望投入,因此并行合作研发适合于市场收益和研发风险均较大的产品开发;采用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比平均分配方式获得的联盟成员期望投入多,所以并行研发联盟应尽可能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以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2009 Vol. 26 (11): 12-15 [摘要] ( 841 ) [HTML 0KB] [PDF 186KB] ( 662 )
16 刘衡;李垣;张宸璐;
战略网络、结构嵌入及其形成动机
战略网络是组织间形成的有战略意义的合作关系的集合。近年来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构建或参与战略网络成为必要,战略网络的管理也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和界定了战略网络的内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网络结构嵌入理论,阐述了结构嵌入与组织间交易、合作,组织适应性、创新和竞争行为的关系机理,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形成战略网络的重要动机。
2009 Vol. 26 (11): 16-19 [摘要] ( 781 ) [HTML 0KB] [PDF 160KB] ( 680 )
19 张国安;王孟钧;李屹;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方案优选
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案,是促进建筑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分析了无碴轨道长轨铺设施工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关系优选理论建立了施工方案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有效解决了施工方案的多目标优化决策问题。
2009 Vol. 26 (11): 19-21 [摘要] ( 651 ) [HTML 0KB] [PDF 142KB] ( 574 )
区域科学发展
22 周明;李宗植;
地区工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发现经济开放、市场容量、城市化、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工业集聚,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因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于中国的证据;同时也发现,历史条件是导致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对工业集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
2009 Vol. 26 (11): 22-25 [摘要] ( 759 ) [HTML 0KB] [PDF 157KB] ( 584 )
26 董秋云;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看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从西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入手,提出资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是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的环境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通过产业链互补与延伸,梯级循环利用资源,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传统工业园区,以及废弃物集中处理,降低消耗性污染等措施,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
2009 Vol. 26 (11): 26-29 [摘要] ( 800 ) [HTML 0KB] [PDF 141KB] ( 649 )
30 陈家祥;
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南京的各类开发区经过约20年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已由原来的散点布局演变为与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城市开发区群。将南京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视为南京城市开发区群,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城市开发区群的综合经济效益及其对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从产业空间、城市化率、城市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和作用。在此分析基础上,认为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空间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和影响。
2009 Vol. 26 (11): 30-35 [摘要] ( 772 ) [HTML 0KB] [PDF 306KB] ( 559 )
产业技术进步
36 赵君丽;吴建环;
全球生产网络下知识扩散与本地产业集群升级
从知识扩散和知识吸收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集群升级问题,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9 Vol. 26 (11): 36-40 [摘要] ( 742 ) [HTML 0KB] [PDF 175KB] ( 640 )
41 朱华兵;龚江洪;
不同来源地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首先测算出中国的技术进步指数,然后应用协整理论检验技术进步与来源地为香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4组外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4组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短期影响,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识别4组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得出的结论是:4组外资在长期对中国技术进步都有积极的影响,在短期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其中美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强。
2009 Vol. 26 (11): 41-44 [摘要] ( 725 ) [HTML 0KB] [PDF 193KB] ( 671 )
45 施晓平;
制造业发达地区发展服务业的契机与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际低端制造业加快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制造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相对滞后,并已严重影响到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在给予地区制造业带了影响的同时,也提供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增长的良好机遇。以制造业发达地区苏州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制造业发达地区发展服务业的机遇、趋势和规律,提出了按照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型重新定位发展服务业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009 Vol. 26 (11): 45-48 [摘要] ( 746 ) [HTML 0KB] [PDF 165KB] ( 674 )
48 曾德明;骆建栋;覃荔荔;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性研究
一个健康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该是一个耗散结构,而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封闭的系统会产生正熵,熵是导致无序的根源,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应该创造条件保持其开放性,从外界引进物质、信息和资金,增加负熵流,集群才能持续发展。最后,探讨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性的途径。
2009 Vol. 26 (11): 48-51 [摘要] ( 823 ) [HTML 0KB] [PDF 144KB] ( 760 )
52 陈婷;苏秦;韩丹;
基于结构分解技术的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现象。对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效应和服务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应的比较研究缺乏对生产技术等具体因素的深入分析。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服务业发展因素分析模型,得到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关联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结构分解技术找出产业关联变动的根源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陕西省的研究表明:最终需求的变动影响较大,而劳动分工仍处于初级水平;推进生产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循环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2009 Vol. 26 (11): 52-55 [摘要] ( 760 ) [HTML 0KB] [PDF 172KB] ( 640 )
55 黄上国;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贸易和预期3个机制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高科技产业的高外向性、高风险性、高外部性和高收入弹性使其更易受到外部的冲击,使其出口、就业、融资和产出都面临下滑,并使产业集中度提高。我国应通过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加大财政投入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来进行有效应对。
2009 Vol. 26 (11): 55-58 [摘要] ( 836 ) [HTML 0KB] [PDF 144KB] ( 737 )
59 万之瑜;张明山;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统计分析了我国2000—2005年生物技术领域发表的论文情况,揭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2009 Vol. 26 (11): 59-61 [摘要] ( 752 ) [HTML 0KB] [PDF 102KB] ( 634 )
企业管理创新
62 相里六续;李瑞丽;
企业家在路径创造中的作用——德国发展风能发电的启示
通过路径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家在实现路径创造中的作用。以德国发展风能发电为案例,说明企业家在发掘利基市场、动员各方力量对政府政策制定和公众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成一个新兴的竞争领域、实现新的路径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
2009 Vol. 26 (11): 62-64 [摘要] ( 758 ) [HTML 0KB] [PDF 152KB] ( 591 )
65 卞亦文;
环保政策约束下的企业生产拥挤DEA模型分析
在环境效率分析中引入环保政策,在分析政策因素对期望产出和污染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政策因素的DEA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物不可强处理的情况下发生的生产拥挤现象,并给出了生产拥挤的评价指标。最后,采用淮河流域造纸厂的实例对文章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模型中采用政策变量选择参考单元,在效率评价中消除政策因素对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影响,由此而确定的生产拥挤的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由于环境管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这将为环境管理问题的决策提供更为精确的参考信息。
2009 Vol. 26 (11): 65-69 [摘要] ( 727 ) [HTML 0KB] [PDF 207KB] ( 521 )
70 洪凯;
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即将实施的消费型增值税对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改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机理入手,初步分析了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009 Vol. 26 (11): 70-72 [摘要] ( 655 ) [HTML 0KB] [PDF 94KB] ( 579 )
73 朱发根;刘拓;傅毓维;
基于SVM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不仅有助于经营者预防和监控财务危机,也有利于投资者规避或降低财务风险。应用新型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2009 Vol. 26 (11): 73-75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136KB] ( 816 )
科技法制与政策
76 张朝孝;
研发过程的信誉缺失、法律治理及博弈模型研究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外部环境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关注。研发过程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研发过程的特殊性,研发人员的信誉缺失问题是影响企业研发成败乃至自主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问题。于是分析了研发过程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及时滞特征,提出解决研发人员信誉缺失的博弈论思路,然后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治理研发人员的信誉缺失问题,以及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从法律上治理研发人员信誉缺失的有效性不在于对失信行为单纯地进行惩罚,而是要增强投资者胜诉的可能性,并且对于失信的惩罚也存在着上限和下限,其范围依赖于胜诉的可能性。
2009 Vol. 26 (11): 76-80 [摘要] ( 719 ) [HTML 0KB] [PDF 175KB] ( 655 )
81 赵骅;黄准;文仁俊;
企业集群创新的阶段性发展与政府税收补贴
根据企业集群周期和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关联模式,把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过程分为起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基于促进集群企业创新、增加集群创新成果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针对不同的阶段讨论政府税收的补贴程度,发现在集群创新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应随研发效率和知识溢出率变化采取不同的补贴政策,以达到促进集群创新发展的目的。
2009 Vol. 26 (11): 81-85 [摘要] ( 807 ) [HTML 0KB] [PDF 222KB] ( 589 )
86 余茂辉;傅前瞻;
我国发展科技农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分析了制约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农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技术模式选择、科技组织创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009 Vol. 26 (11): 86-89 [摘要] ( 777 ) [HTML 0KB] [PDF 144KB] ( 754 )
科学理性与方法
90 杨云香;
集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提出了集智研究方式,探讨了集智研究方式的定义和类型,系统阐述了集智研究方式的原理、实施步骤及其应用。集智研究方式是对传统的合作研究方式的重要补充,对提高研究工作者的研究能力,提高我国科研活动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09 Vol. 26 (11): 90-93 [摘要] ( 744 ) [HTML 0KB] [PDF 128KB] ( 641 )
94 熊鸿军;戴昌钧;
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及其政策含义
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完全均衡和静态分析,演化经济学将技术创新置于一个演化的环境之中。在演化经济学看来,技术、经济系统是具有正反馈机制的随机非线性动态系统,系统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所影响,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由此则可能形成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与锁定。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变迁成因、机理,指出了其缺陷,并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解决途径。
2009 Vol. 26 (11): 94-97 [摘要] ( 743 ) [HTML 0KB] [PDF 150KB] ( 644 )
98 杜广强;许振亮;
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与热点领域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
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领域论文高被引频次前50名作者进行分析,绘制出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该图谱形象地显示出这些高影响力作者在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主流领域,形成了产品研发管理与知识网络、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营销创新及社会资本;创新系统与创新路径、演化经济与产业竞争力;产业知识管理、知识网络动力学等前沿分支学科的3个学术群体。TEEDCE DJ、PORTER ME、POWELLWW等人成为这些前沿学科与主流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开创或发展当代技术创新理论主流分支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巨大影响,值得我国技术创新理论学界密切关注。
2009 Vol. 26 (11): 98-100 [摘要] ( 756 ) [HTML 0KB] [PDF 142KB] ( 601 )
知识管理与工程
101 肖冬平;顾新;
知识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知识网络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伙伴间社会资本与信任关系的形成。社会资本在知识网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组织间交互学习;减少交易费用;促进风险分担;形成知识网络的竞争优势,进而增强网络成员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解决知识网络中产生的"囚徒困境"等问题。而其消极作用主要有:易帮派化;易冒进;易产生锁定。
2009 Vol. 26 (11): 101-104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146KB] ( 579 )
105 毛良虎;
孵化知识、一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语法、修辞和逻辑被定义为孵化知识,用中、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课时数作为孵化知识的代理变量,结合毕业生人数等数据计算出我国1952年以来的孵化知识存量值;再利用孵化知识存量计算一般人力资本。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解释力,后者的指数在0.007
2009 Vol. 26 (11): 105-109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209KB] ( 588 )
110 文燕平;
论政府部门中的知识管理
政府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机构,因此政府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重要性。研究了政府部门中的知识资源类型,分析了知识管理在政府的应用领域,并对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比较,提出政府知识管理之中应当应用廉价而有效的知识工具。最后针对如何改进政府知识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9 Vol. 26 (11): 110-113 [摘要] ( 855 ) [HTML 0KB] [PDF 135KB] ( 587 )
评价与预见
114 徐菱涓;刘宁晖;李东;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发展走向研究
绩效评价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组织使命、组织目标等组织内外因素的特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比一般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绩效评价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已大致形成共识,绩效评价标准也渐趋成熟,绩效评价方法多属定性描述。但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史较短、统计资料欠缺、制度设计不全等因素,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要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上有所突破,应该做到制度创新、方法集成、内容创新,并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2009 Vol. 26 (11): 114-118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154KB] ( 858 )
119 刘敬严;郭章林;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企业知识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在充分研究企业知识创新风险的基础上,介绍了未确知理论用于知识创新风险分析评价的步骤方法。通过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构建未确知测度矩阵,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演示了操作过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对企业知识创新风险管理的意义。
2009 Vol. 26 (11): 119-121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128KB] ( 551 )
121 张洁;戚安邦;
基于熵权的技术引进项目评价
建立技术引进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参考评价标准,在没有专家、决策者给出权重的情况下,基于熵权法客观评价技术引进项目,为企业作出技术引进项目的优选决策提供依据。
2009 Vol. 26 (11): 121-124 [摘要] ( 770 ) [HTML 0KB] [PDF 167KB] ( 595 )
125 张帅;林峰;
具有创造性破坏的初创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
分析了具有创造性破坏的初创高科技企业的价值构成,指出其标的资产服从的随机过程。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起企业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公式,结合案例求出企业的价值,并对案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2009 Vol. 26 (11): 125-127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156KB] ( 597 )
128 梁燕群;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标志着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外贸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在出口总量增长的背后凸现出一般贸易份额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弱、高投入低效率等问题。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我国高新技术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定量地分析了我国在科技与创新方面的不足;其次提出了构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2009 Vol. 26 (11): 128-131 [摘要] ( 754 ) [HTML 0KB] [PDF 168KB] ( 632 )
人才与教育
132 文玲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演变
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的演变历程。按照时间段的划分,中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可分为3个阶段:1978—1991年,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指导方针;1992—2001年,科技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2002年至目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阶段。描述了每个阶段的背景、主要政策特点以及演变原因。
2009 Vol. 26 (11): 132-139 [摘要] ( 814 ) [HTML 0KB] [PDF 251KB] ( 769 )
140 齐振远;
高校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高校科技投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湖北省高校科技投入的现状及其与湖北省GDP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湖北省高校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互动,但互动机制较弱,并对湖北省高校科技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2009 Vol. 26 (11): 140-144 [摘要] ( 768 ) [HTML 0KB] [PDF 187KB] ( 608 )
145 王浩;白卫东;
工作嵌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工作嵌入是对影响员工离职的工作内外因素的综合描述,借助工作嵌入理论,研究了非工作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负相关,即员工离职时会考虑到非工作因素的影响;同时就工作嵌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讨,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工作嵌入,工作满意度可以更好地解释员工离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建议。
2009 Vol. 26 (11): 145-147 [摘要] ( 724 ) [HTML 0KB] [PDF 114KB] ( 1144 )
148 崔毓剑;单圣涤;
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研究
胜任力特征是人事选拔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以制造业物流人才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物流人才所具备的胜任特征,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探讨了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共8个因子:包括人际与团队合作、成就导向、学习领悟、执行力、品行道德、专业知识、资讯获取、创新。初步建立了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并进行控制变量差异性分析,为制造业物流人才的测评选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009 Vol. 26 (11): 148-151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146KB] ( 591 )
152 魏欣亚;张武军;徐宁;
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现代高校科研管理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念,构建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具体体现为:科研规划管理的全面化、科研项目管理的全程化和科研管理模式的开放化。
2009 Vol. 26 (11): 152-154 [摘要] ( 875 ) [HTML 0KB] [PDF 96KB] ( 758 )
综述
155 陈继祥;王敏;
破坏性创新理论最新研究综述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而自破坏性创新概念出现以来,其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首先探讨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然后从3个角度阐述当前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研究: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市场管理能力的作用;在位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时存在的障碍;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破坏性创新。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2009 Vol. 26 (11): 155-160 [摘要] ( 831 ) [HTML 0KB] [PDF 218KB] ( 1733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