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年 27卷 23期
刊出日期:2010-12-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范波;
基于投资溢出效应的集中研发联盟合作伙伴投资策略研究
构建了集中研发联盟间的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来降低道德风险、增大联盟成员投入量,促进合作研发成功。研究表明:市场收益率较低时,集中研发联盟宜采用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来激励联盟成员增大研发投入;市场收益率较高时,集中研发联盟宜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增大联盟间的研发投资溢出效应有利于鼓励联盟成员增大研发投入。
2010 Vol. 27 (23): 1-5 [摘要] ( 887 ) [HTML 0KB] [PDF 804KB] ( 387 )
6 郭威;
管理研究中主题的确立过程
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管理研究者的注意力转向了论证过程的规范性,强调量化指标和数据的处理,这是管理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方法论本身不能代替论证主题的价值,方法论的规范性需要从确立研究主题开始。主要论述了确立主题的"3个必要条件",结合实践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主题漂移"问题,综合说明了如何确立管理研究的主题。
2010 Vol. 27 (23): 6-9 [摘要] ( 915 ) [HTML 0KB] [PDF 521KB] ( 418 )
9 朱茜;董洁;邱光宇;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以江苏大学“1863”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为例
以江苏大学产学研创新模式为案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1863"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学校的人才培养、孵化体系、技术支撑优势,通过研究生培养、教授团进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式,产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
2010 Vol. 27 (23): 9-11 [摘要] ( 840 ) [HTML 0KB] [PDF 554KB] ( 390 )
12 梁莱歆;冯延超;
基于案例推理的R&D预算管理研究
由于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依据的不足,企业难以有效地对研发资金进行预算管理。将案例推理技术(CBR)引入研发预算,通过建立研发项目案例库,储存项目的资源消耗和效果评价等信息,拟实施新的研发项目时,检索案例库中与新项目相匹配的案例,根据匹配案例的经验信息,进行新项目的预算管理。
2010 Vol. 27 (23): 12-15 [摘要] ( 740 ) [HTML 0KB] [PDF 519KB] ( 393 )
15 刘兰剑;吕宏强;张荣刚;
跨组织学习在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由于没有引入中介变量,在技术创新网络研究中,网络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糊不清。通过引入跨组织学习,建立了网络嵌入性、跨组织学习与两类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在关系嵌入性与渐进性创新之间,开发性学习的中介效应非常明显,而在结构嵌入性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开拓性学习的中介效应比较明显。
2010 Vol. 27 (23): 15-19 [摘要] ( 771 ) [HTML 0KB] [PDF 669KB] ( 365 )
20 殷砚;廖翠萍;赵黛青;
对中国新型低碳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研究了低碳技术中的一种新型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在中国最近8年以来的扩散情况,选用2000—2008年我国CCS相关技术的研发存量和国外8个技术先进国家通过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扩散的研发存量数据,对我国CCS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CCS技术在中国扩散的情况及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CCS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国外FDI的促进作用和国内研发创新的作用,并且国内研发创新的作用略大于国外FDI的作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我国通过技术扩散和创新发展CCS技术的政策建议。
2010 Vol. 27 (23): 20-24 [摘要] ( 840 ) [HTML 0KB] [PDF 732KB] ( 387 )
25 刘静华;涂国平;
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
以1994—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的采掘、制造、电力和建筑业四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的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将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强度分解为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因素,并分别研究了煤、石油、电力3种能源消费强度的2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4行业间的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给出了降低第二产业四大行业能源强度的管理对策。
2010 Vol. 27 (23): 25-31 [摘要] ( 690 ) [HTML 0KB] [PDF 955KB] ( 340 )
区域科学发展
32 王岭;熊艳;
研发效率的省际差异性——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以2007年中国30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省际研发效率的横向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研发技术效率、研发纯技术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而研发规模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
2010 Vol. 27 (23): 32-36 [摘要] ( 782 ) [HTML 0KB] [PDF 731KB] ( 364 )
37 周宾;陈兴鹏;王元亮;
区域累积碳足迹测度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验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面对中央支持加快藏区跨越式发展和国家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两大历史机遇,针对甘南州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基础,提出用区域碳足迹测度作为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管理的考量指标。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累积碳足迹测度模型,并对2005—2020年甘南州全州及其各市县的累积碳足迹测度进行仿真与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时序上,全州总体呈现"碳亏",但近期减碳重点在畜牧养殖,远期区域内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将成为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空间分异上,牧区的"碳亏"较其它地区大,而地域面积较小的合作市和临潭县的"碳亏"最小。最后,建议在遵循"生态优先"和"限制开发"的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梯度发展,区分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针对各自特点明确发展重点,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碳汇交易试点,确保区域的生态安全和藏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0 Vol. 27 (23): 37-42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1062KB] ( 406 )
42 樊华;周德群;
基于低碳经济模式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研究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选择。基于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指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
2010 Vol. 27 (23): 42-46 [摘要] ( 849 ) [HTML 0KB] [PDF 937KB] ( 536 )
47 卢中华;王玲;
城乡创新系统一体化的内在机制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为探索我国城乡创新系统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根据比较优势和供给需求理论,结合现实环境,提出城乡创新系统一体化是由城市和农村创新的比较优势和环境压力共同作用,形成相互需求,并通过组织、制度、服务、科技等互动协同实现相互需求的累积循环过程;然后通过山东省寿光市城乡创新系统一体化的演化分析,验证了该机制的科学性;最后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对策。
2010 Vol. 27 (23): 47-50 [摘要] ( 805 ) [HTML 0KB] [PDF 735KB] ( 368 )
51 丁宇;刘霞;
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民营科技企业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顺应社会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构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2010 Vol. 27 (23): 51-54 [摘要] ( 794 ) [HTML 0KB] [PDF 712KB] ( 376 )
产业技术进步
55 赵长轶;周锐;
关键资源与“产业战略转折点”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构建
处于"产业战略转折点"的企业,其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整合和构建关键资源才能转危为安实现持续成长。以资源基础论和战略转折点理论为基础,在"产业战略转折点"背景下,首次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影响企业绩效的4类关键资源——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闲散资源,以及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了关键资源与"产业战略转折点"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0 Vol. 27 (23): 55-58 [摘要] ( 870 ) [HTML 0KB] [PDF 645KB] ( 346 )
59 张信东;刘旭东;杨婷;
R&D投入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分析——以生物制药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例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R&D投入可能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并反映到股票预期收益即股票市价当中。基于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对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改进的基础上,采用截面回归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企业R&D密度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特征表现,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持续效应,而且R&D投入的当期效应较强。
2010 Vol. 27 (23): 59-63 [摘要] ( 823 ) [HTML 0KB] [PDF 792KB] ( 358 )
64 陈玉和;王方;
论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与技术路线图
中国95%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均来自矿产资源,由此可见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涉及面广,纵深度特别大。因此,求解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超级复杂巨系统的解耦。解耦即是创新。实现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创新与发展路线图,形成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体系,即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容的中国矿业演进方案。
2010 Vol. 27 (23): 64-67 [摘要] ( 812 ) [HTML 0KB] [PDF 724KB] ( 356 )
68 张良华;冯浩;杨志民;
关于建立中国陶瓷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设想
围绕组建中国陶瓷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组织设计,阐明了建立中国陶瓷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基本规则、主要工作和任务,以及需要努力完成的战略目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层面,规划了中国陶瓷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建设问题。
2010 Vol. 27 (23): 68-70 [摘要] ( 825 ) [HTML 0KB] [PDF 547KB] ( 370 )
71 熊艳;梁莱歆;
高新技术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针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的研发预算管理低效的现状,认为导致此种现象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研发活动的高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预算控制和激励功能失衡。通过这两方面原因得出:研发活动本身具有柔性的特性,对此进行预算管理的模式同样应该具有柔性,由此建立了R&D柔性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以企业战略柔性的建立为基础,充分关注研发人员自行预算意识的培养,并以柔性预算内在流程进行实施。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0 Vol. 27 (23): 71-74 [摘要] ( 804 ) [HTML 0KB] [PDF 673KB] ( 336 )
75 宋新华;
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R&D过程机制研究——以广西企业为例
从系统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3种技术创新模式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R&D过程机制,并研究了通过期权理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了企业最佳技术R&D合作伙伴的选择思路。同时,通过对广西地区企业R&D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解决广西企业R&D落后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2010 Vol. 27 (23): 75-78 [摘要] ( 841 ) [HTML 0KB] [PDF 714KB] ( 335 )
79 杨燕;高山行;
心理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整合框架
在将心理资本构念从心理学引入管理学并在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对其拓展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本影响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学习出发,构建了不同层面的心理资本影响企业创造力和自主创新的路径模型。从认知、情感、行为等角度分析心理资本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在心理资本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试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自主创新管理的新角度,同时获得理论研究上的适度突破。
2010 Vol. 27 (23): 79-84 [摘要] ( 886 ) [HTML 0KB] [PDF 852KB] ( 393 )
企业创新管理
85 王栋;郭海;
资源柔性对企业多元化倾向的影响研究
从资源柔性的角度分析企业多元化选择的倾向,并分析内部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会通过刺激不同多元化动机的产生,同时提高企业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倾向。CEO持股与股权集中度分别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相关多元化倾向的关系,负向调节资源柔性与无关多元化倾向的关系。这反映出资源柔性与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复杂影响。
2010 Vol. 27 (23): 85-88 [摘要] ( 754 ) [HTML 0KB] [PDF 645KB] ( 356 )
89 孙继伟;巫景飞;
经济转型中软件园开发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4个案例的分析,得到我国经济转型中软件园开发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为:政商关系、主业与定位、土地性质与房产用途、软件产业与房地产双重时机、资金筹集与运用等。政商关系不仅是政府主导型软件园开发企业的首要成功因素,也是官助民办型和企业主导型软件园开发企业的首要成功因素。经济转型中的软件园开发企业要想把5个关键成功因素应用自如,一方面应培育自身的关系能力、市场能力、机会能力三重复合型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应根据所处的阶段而调整策略的重点:启动阶段的重点是借势,成长阶段的重点是明道,成熟阶段的重点是优术。
2010 Vol. 27 (23): 89-95 [摘要] ( 827 ) [HTML 0KB] [PDF 1324KB] ( 354 )
96 许学国;陈芳芳;
组织学习智障制约下的企业研发困局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组织学习智障是导致企业研发困局的关键因素。剖析了组织学习智障中结构智障、管理智障、文化智障、心智智障和执行智障5个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进而探讨了学习智障对企业研发的制约作用:结构智障的内阻效应、管理智障的外阻效应、文化智障的投机效应、心智智障的传染效应和执行智障的断链效应,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2010 Vol. 27 (23): 96-99 [摘要] ( 814 ) [HTML 0KB] [PDF 818KB] ( 296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0 张焕波;王铮;
政府支持企业R&D的政策模拟研究:基于改进的Nelson—Winter模型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在推动企业R&D中采取何种有效政策值得深入研究。在改进Nelson—Winter经典演化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引进政府税收因素,研究了政府鼓励创新性R&D政策和鼓励模仿性R&D政策在不同行业的效果。模拟结果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政府鼓励创新性R&D要优于鼓励模仿性R&D;而对于竞争性行业,政府鼓励模仿性R&D要优于鼓励创新性R&D。
2010 Vol. 27 (23): 100-104 [摘要] ( 767 ) [HTML 0KB] [PDF 648KB] ( 335 )
105 龚雪媚;汪凌勇;
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模式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机构的重点文献,归纳了技术转移机构的性质、作用、运行模式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将运行模式划分为工作模式、经费来源、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6个方面,最后指出目前缺乏技术转移机构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政策。
2010 Vol. 27 (23): 105-110 [摘要] ( 785 ) [HTML 0KB] [PDF 918KB] ( 350 )
111 山立;任越;
我国专利发明结构发展变化研究
专利法实施30年来,我国已进入世界专利大国的行列,但重大核心专利缺失与专利转化率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可持续速发展的瓶颈。为了使我国尽早步入创新型大国之列,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专利发明结构的发展变化,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战略目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中之重。
2010 Vol. 27 (23): 111-114 [摘要] ( 801 ) [HTML 0KB] [PDF 706KB] ( 372 )
115 李健;陈郎梓;
战略联盟价值环节的选择—基于利润分配利益视角的研究
企业加入战略联盟获得的利益来自于价值创造和价值攫取两个过程,它包括分工合作利益和利润分配利益两部分。从经济学视角,通过利润率和需求弹性这两个因素分别剖析了短期、长期情况下企业在价值攫取过程中对利润分配利益的获得情况,从而将价值攫取过程中获得利润分配利益纳入企业选择联盟价值环节的战略框架中。
2010 Vol. 27 (23): 115-118 [摘要] ( 766 ) [HTML 0KB] [PDF 602KB] ( 347 )
评价与预见
119 李林;朱俊昌;
科技企业孵化器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实力大致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至今,硬件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基于孵化器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提供增值服务能力的软实力的发展则明显滞后,这将制约孵化器孵化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软实力概念、构成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如何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软实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010 Vol. 27 (23): 119-122 [摘要] ( 799 ) [HTML 0KB] [PDF 521KB] ( 307 )
122 林德昌;陆强;王红卫;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评价与服务需求实证分析
企业对孵化器现有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和对新服务的需求程度共同影响孵化器的服务创新。对150余家被孵企业的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器现有服务中的推荐中介、交流平台、政策信息、升知名度等是被孵企业较满意的;将要提供的新服务中,高端服务、创业培训、建立联盟和公共技术平台等是需求程度最大的。针对此,孵化器服务创新方法包括拓宽基础服务与提供公共平台,加强增值服务来提升企业能力,建立资源网络和强化横向联合等。
2010 Vol. 27 (23): 122-127 [摘要] ( 902 ) [HTML 0KB] [PDF 917KB] ( 344 )
128 王培林;
企业知识创造能力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知识创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制约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且涉及知识创造能力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因此,在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理论评述和相关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出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实证研究,以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状况,同时对企业识别知识创造的关键因素、挖掘瓶颈因素,进而实现持续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10 Vol. 27 (23): 128-134 [摘要] ( 767 ) [HTML 0KB] [PDF 791KB] ( 382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4 彭中文;李伟田;
基于隐性知识整合的企业研发管理演进路径与机理分析
隐性知识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首先探讨了企业研发管理的演进路径,对4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研究了隐性知识转化和研发能力激发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隐性知识整合的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机理,即组织成员持续不断地学习和知识积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各种知识在组织内的传递和共享,促使组织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和升级,从而实现个体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的协同增长。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的一些启示。
2010 Vol. 27 (23): 134-137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678KB] ( 341 )
138 颜秀春;
组织知识分享的知识治理绩效分析
知识治理主要是围绕组织、知识之间关系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交易与知识分享作为知识治理的核心问题,自然而然地也成为衡量知识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知识的各种特性、组织内强弱关系等因素,决定了知识治理绩效的表现层面,除带来量化的有形利益外,尚有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这使得知识治理的绩效评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或者难以进行量化达到一种均衡。基于此,针对组织"弱连接"关系及组织对成员连续支付的激励模型下,将组织知识治理与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分享知识的程度,与该成员的绩效收益进行挂钩,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马尔科夫均衡。在实际情况中,可以依靠某些给定的条件,在组织内部进行基于知识分享的最优知识治理模式设计。
2010 Vol. 27 (23): 138-141 [摘要] ( 759 ) [HTML 0KB] [PDF 642KB] ( 399 )
142 唐宇;肖智;
跨国EMS企业复杂产品系统制造项目的产品知识管理
产品知识管理情景下的电子制造服务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是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制造的有效途径。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CoPS、EMS、PM、知识管理(KM)和产品知识管理(PKM)的理论背景,对EMS企业CoPS制造项目的产品知识和PKM活动进行讨论,构建了跨国EMS企业CoPS制造项目的PKM框架。
2010 Vol. 27 (23): 142-147 [摘要] ( 825 ) [HTML 0KB] [PDF 815KB] ( 484 )
147 袁凌;李健;
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维护机制研究
在劳动过程中,知识型员工自身预期价值与企业赋予价值和社会认可价值的背离是激发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在知识型员工价值匹配博弈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4种博弈策略,并从价值匹配的角度提出了维护知识型员工劳资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2010 Vol. 27 (23): 147-150 [摘要] ( 775 ) [HTML 0KB] [PDF 678KB] ( 346 )
综述
151 项国鹏;徐立宏;
高成长企业的成长驱动因素:国外文献评介及分析框架构建
高成长企业是一种重要的创业型企业,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引人瞩目。在综述高成长企业评定方法的基础上,从企业家、企业竞争战略、企业内部管理这3个成长驱动因素角度作出了系统评价;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成长情况,建立了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企业实现和保持高成长的相应措施。
2010 Vol. 27 (23): 151-156 [摘要] ( 868 ) [HTML 0KB] [PDF 751KB] ( 405 )
156 张小林;裘颖;
即兴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即兴能力是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主题。综述了即兴能力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测量维度和研究层次,并从个人、团队、组织3个层次综述了即兴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新的工具和思路,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2010 Vol. 27 (23): 156-160 [摘要] ( 881 ) [HTML 0KB] [PDF 638KB] ( 450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