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年 28卷 9期
刊出日期:2011-05-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张金胜;韩先锋;师萍;
创新主体对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1999-2008年我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及其分解,在对TFP变动的时序特征及地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公共和企业创新对研发TFP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研发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效率推动的,技术进步改善的作用相对有限,研发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地区之间研发TFP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公共和企业研发对研发TFP的影响均为负,且企业研发对TFP增长的负面效应大于公共研发。
2011 Vol. 28 (9): 1-4 [摘要] ( 788 ) [HTML 0KB] [PDF 787KB] ( 408 )
5 李建勋;解建仓;郭建华;
基于复杂网络的研发团队核心层划分
针对传统分析方案表述力不足、特征属性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研发团队核心的划分方法。将研发团队属性和关系分别抽象并映射为复杂网络的结点和有色边,形成一个研发团队复杂网络模型RDTCN,并从RDTCN中提取度数、接近度、簇系数、介数4个指标作为特征属性,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集结,给出了团队核心层的确定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团队核心层难以界定以及核心层候选人员的确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领导层的团队管理工作。
2011 Vol. 28 (9): 5-9 [摘要] ( 790 ) [HTML 0KB] [PDF 750KB] ( 398 )
10 文丰;翟青;
自主创新实现方式比较及其路径演化分析
从产品技术层面提出一个自主创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对5种不同的自主创新方式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深入的比较。以此为基础,通过我国自主创新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研究技术追赶者和新技术开创者这两类不同企业的创新路径,并对不同路径的演化规律及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011 Vol. 28 (9): 10-14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845KB] ( 353 )
15 全利平;蒋晓阳;
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人们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寄望于技术创新。我国当前正值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新兴产业的兴起寻求新的源头,变得尤为重要。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同路径选择的畅想,以期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11 Vol. 28 (9): 15-19 [摘要] ( 719 ) [HTML 0KB] [PDF 685KB] ( 501 )
19 梅强;徐胜男;韩淑粉;王冰洁;
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为了研究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员工策略交往的演化博弈规律,构建了一个非对称的2*2支付矩阵,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条件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员工交往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各种策略的相对支付;企业坚持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了员工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企业进一步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2011 Vol. 28 (9): 19-24 [摘要] ( 817 ) [HTML 0KB] [PDF 840KB] ( 389 )
25 许和连;胡晓华;
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技术溢出对一国或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日趋加深。运用2001—2008年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多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行业范围内,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行业间溢出渠道,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行业内溢出效果不明显;进口为我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中间产品,从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出口渠道存在一定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溢出效果在内资主导型行业大于外资主导性行业;进口在外资主导型行业的溢出效应大于内资主导型行业。
2011 Vol. 28 (9): 25-28 [摘要] ( 706 ) [HTML 0KB] [PDF 668KB] ( 315 )
区域科学发展
29 胡树华;王松;邓恒进;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体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分析了其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证对象,提出了其自主创新工程的三大措施。
2011 Vol. 28 (9): 29-32 [摘要] ( 873 ) [HTML 0KB] [PDF 669KB] ( 322 )
33 李兴伟;
中关村国家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分析与趋势预测
作为国家示范区"先行先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技金融试点,中关村又一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风向标"。梳理了近年来金融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效果,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创新方式示范效应大于实际效应、金融支持的积聚效应不明显、示范区内科技金融的内循环不畅等。展望未来3-5年,将科技与金融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创业优势,致力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创新创业银行以及以联通创新创业信息孤岛为载体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建设,将是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突破方向。最后,还提出了按照积极培育市场与弥补市场不足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的建议。
2011 Vol. 28 (9): 33-37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850KB] ( 397 )
38 朱俊成;杨益明;陈志;
两型社会视域下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省会城市为例
中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桥梁作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基本地域空间单元;城市是区域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承载体和竞争平台。"两型社会"背景下,中部城市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和流通平台。以省会城市为例,在现状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从区域关联、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联动、集群式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2011 Vol. 28 (9): 38-43 [摘要] ( 749 ) [HTML 0KB] [PDF 1042KB] ( 405 )
44 陈云;汪波;张益平;戴晓波;
上海市研发产业专业化全球化评价实证分析
经过分析选择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评价上海市研发产业的专业化和全球化程度。在调研获得浦东新区247家研发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以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和材料研发产业为例,对具体行业研发产业的专业化、全球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研发产业、材料研发产业的专业化和全球化程度。
2011 Vol. 28 (9): 44-46 [摘要] ( 756 ) [HTML 0KB] [PDF 475KB] ( 361 )
47 刘妹琴;孙振清;张发树;杨振江;田国栋;史海燕;
天津市低碳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作为迅速发展中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天津市,资源禀赋不高,而能源需求量近年迅速攀升,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较快。我国政府已经对外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并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天津市面临碳排放成为硬约束的压力,为此应该从规划入手,及早行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节能减碳为契机,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低碳产品和服务,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转变。不仅能够缓解天津市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而且能够为促进天津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1 Vol. 28 (9): 47-50 [摘要] ( 833 ) [HTML 0KB] [PDF 580KB] ( 419 )
50 张克荣;
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比较实证研究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17个城市的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创新指标进行了比较。提取了各个城市企业在机构设施、人力资源、企业资产和经费投入、创新效果、盈利能力和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主成分因子信息,并对各城市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科技竞争能力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安徽省经济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2011 Vol. 28 (9): 50-54 [摘要] ( 757 ) [HTML 0KB] [PDF 665KB] ( 379 )
产业技术进步
55 徐建中;李亚平;姜树凯;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分析
从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关键环节及各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系统分析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组成,构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模型,系统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框架的结构与要素之间的作用形式。对于丰富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2011 Vol. 28 (9): 55-58 [摘要] ( 730 ) [HTML 0KB] [PDF 842KB] ( 329 )
59 邸晓燕;张赤东;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性质、分类与政府支持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之一,承载着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合作研发取得产业共性技术,并在联盟和全行业中扩散,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复杂性和准公共品性质、联盟合作创新的困境,决定了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多种类型,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联盟提供不同的支持。在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及性质的基础上,按照3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借鉴国外经验给出了当前我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建议。
2011 Vol. 28 (9): 59-64 [摘要] ( 790 ) [HTML 0KB] [PDF 959KB] ( 634 )
65 宋智文;凌江怀;
金融中介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分析
以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中介的发展并未对广东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才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拨款程度与高科技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1 Vol. 28 (9): 65-68 [摘要] ( 756 ) [HTML 0KB] [PDF 668KB] ( 350 )
69 谭蓉娟;翟青;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环境等5个关键因素与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结构关系。
2011 Vol. 28 (9): 69-74 [摘要] ( 677 ) [HTML 0KB] [PDF 855KB] ( 331 )
企业创新管理
75 朱迪星;
市场情绪、研发投入与企业实际投资——基于迎合渠道视角的实证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认为,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不仅会影响企业价值,而且会影响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成长的预期——拥有较高研发投入强度的公司被市场认为具有较高的红利增长不确定性。根据企业投资决策的迎合理论,外部治理压力会导致经理人做出偏离于最优水平的投资决策。基于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研发投入与迎合渠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确有明显的迎合市场的情绪倾向,并且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公司,这一倾向会更加显著。
2011 Vol. 28 (9): 75-79 [摘要] ( 778 ) [HTML 0KB] [PDF 687KB] ( 428 )
80 江冬锐;田剑;徐宣国;
集群成熟期服务外包企业技术进步选择博弈分析
外包产业中存在的技术外溢能够为集群内部企业推动技术进步提供新路径,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成熟期博弈模型,讨论外包企业在成熟期等待外溢、自主创新、技术交易及技术合作等路径下的支付,以得到技术进步的最佳选择,最后从政府、集群行业协会和外包企业三方面提出促进集群进入再生期的措施。
2011 Vol. 28 (9): 80-84 [摘要] ( 754 ) [HTML 0KB] [PDF 773KB] ( 386 )
85 韩晓琳;张庆普;
企业间知识创造利益分配的合作博弈分析
利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间知识创造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企业间知识创造的系统特征入手,指出其利益分配行为符合合作博弈的适用条件,并构建了企业间知识创造利益分配的二人合作博弈模型,解决了企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提高了企业间的知识创造绩效。
2011 Vol. 28 (9): 85-88 [摘要] ( 644 ) [HTML 0KB] [PDF 454KB] ( 366 )
88 陈伟;康鑫;冯志军;田世海;
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动力机制研究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性、技术密集性等独有特征,因此高技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工作成为企业生存的支撑点和关键环节,在分析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动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动力机制,并对其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各动力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互动规律,为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2011 Vol. 28 (9): 88-91 [摘要] ( 720 ) [HTML 0KB] [PDF 687KB] ( 323 )
92 常城;李萍;李慧;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贸易的国别风险解析
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贸易,是解决我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贸易中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国别风险。国别风险会造成企业利润减少、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甚至无法继续经营。防范和规避国别风险,除了政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之外,企业应在投资前做好风险评估,在投资中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011 Vol. 28 (9): 92-95 [摘要] ( 681 ) [HTML 0KB] [PDF 737KB] ( 347 )
96 李文喜;
切入寡头垄断市场的技术创业路径分析——以博亚机械为例
从寡头垄断市场特点入手,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适合寡头垄断市场的技术创业路径。以襄阳博亚机械有限公司为例,探析了切入寡头垄断市场的技术引领型进口替代技术创业路径,并系统讨论了影响其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2011 Vol. 28 (9): 96-99 [摘要] ( 650 ) [HTML 0KB] [PDF 682KB] ( 375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0 熊维勤;
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抵扣政策对创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在双边道德风险框架下,研究了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抵扣政策对扩大创业投资规模、提高创业投资质量、壮大创业资本规模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现行同一所得税抵扣政策是激励中性的,它无助于提高创新项目的成功率,但可以在不影响创业投资规模的前提下壮大创业资本规模;存在帕累托优于现行政策的差别所得税抵扣政策,它可以在不降低政府期望收益的同时,达到提高创业投资质量、吸引外部资本进入和提高创业投资规模的目的。
2011 Vol. 28 (9): 100-103 [摘要] ( 705 ) [HTML 0KB] [PDF 543KB] ( 339 )
104 吴广海;
专利技术许可中不质疑条款的法律规制
专利技术许可中的不质疑条款可能掩盖了无效专利的存在,使得被许可人为无效专利支出了不合理的许可费,并可能产生阻碍技术市场竞争和创新的后果,但不质疑条款的存在也可能产生降低许可费、促进专利技术许可和运用等积极后果。法律不应对不质疑条款作出禁止性规定,应将其视为合同法上的可撤销条款。对不质疑条款的规制一般应运用专利法和合同法,而当不质疑条款产生非法限制竞争、阻碍技术进步后果时,则应运用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
2011 Vol. 28 (9): 104-108 [摘要] ( 741 ) [HTML 0KB] [PDF 726KB] ( 388 )
109 吴勇;陈通;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
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研发机构向企业以单位授权金方式转让技术、政府向企业和研发机构分别提供创新产品补贴和创新投入补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并将其与无政府补贴情形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利于提升创新投入、产量、企业利润、研发机构利润和社会福利,这为政府介入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制定补贴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还分析了边际生产成本、技术溢出系数、创新系数和单位授权金对均衡的影响。
2011 Vol. 28 (9): 109-111 [摘要] ( 691 ) [HTML 0KB] [PDF 430KB] ( 362 )
112 林洪;颜慧超;盛建新;王少雨;
突破性发展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研究
在电动汽车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并不大。通过分析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体系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性发展湖北电动汽车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对加快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掌握新一轮汽车革命竞争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 Vol. 28 (9): 112-115 [摘要] ( 735 ) [HTML 0KB] [PDF 742KB] ( 379 )
评价与预见
116 宋东林;付丙海;唐恒;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归纳了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创业文化、创业资源、创业人才培养、知识成果转化4个方面,构建了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该评价体系能对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11 Vol. 28 (9): 116-119 [摘要] ( 749 ) [HTML 0KB] [PDF 697KB] ( 391 )
120 李奎;陈丽佳;杜丹;
县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研究——以广东各县(市)为例
县域科技进步是地区科技进步的基石,也是当前科技工作和区域创新最薄弱和最不受重视的环节,开展对县域科技进步的监测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了广东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科技数据,通过建立监测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各县(市)地区的科技进步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价。从统计结果来看,广东县域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一般,在科技进步工作领导管理上表现较好,但在科技发展指标上表现较差,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也表现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县域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较差,主要有地区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差距等客观原因和对县域科技工作不重视、支持力度不够等主观原因。
2011 Vol. 28 (9): 120-125 [摘要] ( 1191 ) [HTML 0KB] [PDF 906KB] ( 366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26 王晓红;张宝生;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能力与知识流动能力耦合度研究——以哈工大科技创新团队为例
网络能力系统与知识流动能力系统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构建了评价二者耦合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测度二者关联度和耦合度的模型。对哈工大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网络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耦合关系和主要耦合因素,依据耦合度的变化规律,将其分为低水平耦合期、紧密限制期、发展磨合期、高水平协调期4个阶段。
2011 Vol. 28 (9): 126-131 [摘要] ( 859 ) [HTML 0KB] [PDF 968KB] ( 356 )
132 齐源;赵晓康;李玉敏;
基于Shapley值及Gahp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收益分配研究
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中难以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问题,基于供应链知识共享及分配评价理论,结合供应链自身特点,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收益分配体系。在传统Shapley值算法基础上,加入新的修正因子,利用群体层次分析法(Gahp)和Yaahp软件求出修正因子,并给出算例进行验证。认为分配体系的建立最大限度规避了合作企业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将定性问题定量化、模糊问题明晰化;引入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评价方法更具合理性、公正性,也更利于调动联盟企业的积极性;基于Gahp修正因子的计算,使得专家自身的权威在Ahp分析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2011 Vol. 28 (9): 132-137 [摘要] ( 799 ) [HTML 0KB] [PDF 971KB] ( 376 )
138 廖开际;熊会会;
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多视角评价模型
传统的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忽视了企业知识管理的隐性绩效——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应包括隐性绩效和显性绩效在内的4个分析视角: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以及人员竞争力,采用企业成长/更新、效率以及稳定性3个度量变量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进行度量。利用该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既可以得出企业知识管理的总体绩效,也可以对各个视角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知识管理的改进建议。
2011 Vol. 28 (9): 138-141 [摘要] ( 1482 ) [HTML 0KB] [PDF 565KB] ( 370 )
人才与教育
142 朱志成;乐国林;
我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管理分析
我国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有着良好的科学训练背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但在其成长中存在科研资源获取通道阻塞和双重压力所引致的科研功利化、激励制度保障性不足、强权排压抑制创新动力、科研成果"泡沫化"等问题。要促进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就应当引入非盈利组织,建立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消除科研工作中权力垄断和"权力学术"的弊端,提供多样化的科技资源获取通道,建立执行有力和保障充分的科技人才可持续激励制度,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2011 Vol. 28 (9): 142-146 [摘要] ( 775 ) [HTML 0KB] [PDF 825KB] ( 364 )
146 宋琳;
女性科技人员的科研产出与投入的计量分析——以我国电子显微学为例
自科学社会学家科尔提出"产出之谜"之后,学者对科学领域中女性的科研产出情况进行了诸多研究。以我国电子显微学为例,选择了《电子显微镜学报》、Ultramicroscopy(超显微学),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与电子显微学有关的资助项目,对该领域女性科技人员的科研产出与投入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
2011 Vol. 28 (9): 146-151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1318KB] ( 340 )
152 岳中刚;侯赟慧;
大学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大学企业孵化器作为产学研创新网络的新型组织形式,在服务新创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运作主体、孵化机制、在孵企业的选择和调节等方面分析了大学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模式,通过对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案例研究,以及对江苏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了我国大学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状况,以期为大学创新因素的有效延伸和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11 Vol. 28 (9): 152-156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862KB] ( 334 )
综述
157 刘青海;
国内外R&D对本国生产率的相对贡献研究:相关国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R&D对本国生产率的相对贡献如何?哪一个对提高本国生产率更重要呢?对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国外实证研究文献加以梳理、总结,得出了一些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1 Vol. 28 (9): 157-160 [摘要] ( 705 ) [HTML 0KB] [PDF 565KB] ( 346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