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年 30卷 16期
刊出日期:2013-08-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刘江南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度评价来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013 Vol. 30 (16): 1-6 [摘要] ( 786 ) [HTML 0KB] [PDF 1610KB] ( 418 )
7 何德权;
我国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功能定位及对策研究
通过对转制科研院所不同转制路径进行分析,剖析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探讨了新时期转制科研院所的技术发展功能定位,并根据该定位提出了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发展策略,从而借助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引领我国产品出口模式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推动转制科研院所自身的持续发展。
2013 Vol. 30 (16): 7-10 [摘要] ( 512 ) [HTML 0KB] [PDF 684KB] ( 249 )
11 刘广平;陈立文;戚安邦
创业企业与孵化器互动下的项目导向型组织结构
创业企业与企业孵化器的互动能够促进两者间的知识转移,不断丰富企业孵化器的知识存量,帮助创业企业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难题。基于联合生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解析了创业企业与企业孵化器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了创业企业与孵化器互动下的项目导向型组织结构,并对该组织结构中的部门职责及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2013 Vol. 30 (16): 11-14 [摘要] ( 609 ) [HTML 0KB] [PDF 1092KB] ( 233 )
15 康晓伟;何海燕;张萌
高校学科性公司产学研用创新过程研究
学科性公司是我国高校应对产学研用合作科研和经济脱节、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重要方式,是以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形式的创新模式。通过研究高校学科性公司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揭示学科性公司与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内在联系,提出促进学科性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以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发展。
2013 Vol. 30 (16): 15-18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1077KB] ( 288 )
19 韩艳;
科学价值的本体论承诺
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理性建构不仅表现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伟大创举,而且蕴涵着人为自己立法的本体价值。突破工具理性的视角束缚,着眼于对自然科学进行形而上的价值透视,通过分析和揭示“为知识而知识”所蕴涵的真理、自由和平等的本体价值,说明了自然科学在人类价值世界构建中所体现的人文意义。
2013 Vol. 30 (16): 19-22 [摘要] ( 518 ) [HTML 0KB] [PDF 729KB] ( 250 )
区域科学发展
23 吕先志;王瑞丹
科技基础条件对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国内对科技基础条件与创新活动关系的研究,一般限于理论分析层面,实证研究较少。从实证角度,量化分析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大科技基础条件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促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机制等建议。
2013 Vol. 30 (16): 23-25 [摘要] ( 507 ) [HTML 0KB] [PDF 492KB] ( 274 )
26 王霞;苏林;郭兵;李雪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产城融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城融合概念及内涵界定上。构建了由城镇化指标、工业化指标及分离指标构成的产城融合测度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思路,以全国主要城市高新区为例,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并进行等级分类,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3 Vol. 30 (16): 26-29 [摘要] ( 694 ) [HTML 0KB] [PDF 853KB] ( 284 )
30 党建兵;童亮;茅宁;马蕾
区域创新网络中基于跨组织联结的资源管理与创新绩效关系探讨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融入产业链网络、获取网络资源、提升能力的战略机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如何通过跨组织联结整合利用网络中的优质资源,实现更好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概念模型和研究设想。
2013 Vol. 30 (16): 30-34 [摘要] ( 650 ) [HTML 0KB] [PDF 925KB] ( 258 )
35 崔新健;郭子枫;方刚
中关村—北京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自主创新体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空间上大小圈的范畴,同时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前后点的概念。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及其政策展开了探索。中关村—北京创新体系建设不是各自孤立的行动,存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3种演化路径。最后,提出让北京率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发挥支撑保障功能,中关村示范区承担引领作用,带动北京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实现宏观和微观创新体系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发展。
2013 Vol. 30 (16): 35-38 [摘要] ( 575 ) [HTML 0KB] [PDF 880KB] ( 251 )
39 李强;武金旺;郭茂林;梁建军
山西省“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与指标探析
根据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就当前和今后山西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目标、设定原则、设定依据及目标预测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提出了山西省“十二五”科技发展预期目标的建议。
2013 Vol. 30 (16): 39-42 [摘要] ( 560 ) [HTML 0KB] [PDF 895KB] ( 228 )
产业技术进步
43 邓龙安;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演进中的企业动态集成创新管理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演进下企业的创新管理是以动态集成表现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演进过程、企业创新困境以及企业动态集成创新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竞争下,企业以网络集成创新管理为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扩散下,企业以模块集成创新管理为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企业以网络模块集成创新管理为主。
2013 Vol. 30 (16): 43-47 [摘要] ( 677 ) [HTML 0KB] [PDF 1547KB] ( 225 )
48 闫华飞;胡蓓
根植性悖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诠释
如同产品生命周期,产业集群也有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等周期性特征。根植性是研究产业集群演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地域根植、产业根植和知识根植正面影响产业集群;而在成熟与衰退阶段,三者转化为地域锁定、产业锁定和知识锁定,成为产业集群进一步演化升级的羁绊。
2013 Vol. 30 (16): 48-52 [摘要] ( 466 ) [HTML 0KB] [PDF 1070KB] ( 287 )
53 陈娟;王雅鹏
中国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与建设路径研究
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社会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历来就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活动,需构建科学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均需参与其中,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供给、技术供给、资金供给,以及信息供给。普及低碳农业知识、宣传低碳农业观念、制定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引导农业碳汇市场建设、出台一系列与低碳农业相关的标准,是确保中国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
2013 Vol. 30 (16): 53-56 [摘要] ( 643 ) [HTML 0KB] [PDF 1093KB] ( 304 )
57 夏海力;李俊佳
苏州市工业行业外商研发投资绩效研究
分析了苏州市外资研发中心建设现状,通过构建苏州市工业行业外商研发投资绩效指数模型,利用苏州市3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和外资研发中心统计数据,对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外商研发投资业绩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3 Vol. 30 (16): 57-60 [摘要] ( 546 ) [HTML 0KB] [PDF 666KB] ( 235 )
企业创新管理
61 郭跃进;张迎迎;赵海艳
合法性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策略研究
目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多以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经济理性为基础,忽视了企业所处的社会情境、多元价值观社会体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企业的规制、规范和认知作用。制度环境中的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合法性对企业社会责任作用过程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合法性压力-合法性观察者-企业行为这一制度理性作用路径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内在价值,并据此提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
2013 Vol. 30 (16): 61-65 [摘要] ( 563 ) [HTML 0KB] [PDF 990KB] ( 239 )
66 齐二石;张璐
企业创新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在分析企业创新系统基本构成要素复杂动态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基本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以此为基础,对天津滨海高新区11家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发现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要素迥异。最后选取两家典型企业进行企业创新案例剖析,研究发现:成熟期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行为往往基于技术、产品、市场的稳定或饱和,精益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成为企业突破瓶颈和维持稳定发展的关键。
2013 Vol. 30 (16): 66-70 [摘要] ( 725 ) [HTML 0KB] [PDF 1329KB] ( 275 )
71 范钧;邱瑜;邓丰田
顾客参与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
利用顾客参与来高效获取顾客知识,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顾客参与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三维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相关知识、消费使用知识和顾客自我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类顾客知识获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内隐性会部分调节顾客参与同顾客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
2013 Vol. 30 (16): 71-78 [摘要] ( 700 ) [HTML 0KB] [PDF 1612KB] ( 295 )
79 卞雅莉;
环境创新动因、创新战略与企业经济绩效
将环境创新动因分为政府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和管理者环境关切3种类型,通过化工行业238个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环境创新动因、环境创新战略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创新战略的采纳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3种环境创新动因中只有管理者环境关切是企业环境创新战略采纳的决定性因素,而环境规制与环境创新战略的采纳显著负相关,利益相关者压力和环境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2013 Vol. 30 (16): 79-84 [摘要] ( 601 ) [HTML 0KB] [PDF 943KB] ( 274 )
85 齐旭高;吕波
产品创新视角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选取4家高科技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案例企业产品创新视角下的自主创新路径。 研究发现:利用客户个性化需求、抓住政策契机、进行相关行业拓展、延伸产品线、合作研发及有效利用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六种产品创新视角下的自主创新实现路径,可有效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根据上述结论,构建了产品创新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理论整合框架。
2013 Vol. 30 (16): 85-89 [摘要] ( 669 ) [HTML 0KB] [PDF 956KB] ( 223 )
90 严静;瞿笔玄
融资偏好对企业R&D活动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
上市企业的R&D活动往往被忽视,从融资来源偏好角度,分析了2009-2011年中国91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影响因素。借助GM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偏好程度较高、债权融资偏好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意愿更强,而权益融资方式偏好对于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作用不显著,内源融资对民营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国有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存在抑制作用。
2013 Vol. 30 (16): 90-95 [摘要] ( 554 ) [HTML 0KB] [PDF 1070KB] ( 205 )
科技法制与政策
96 刘雪凤;谌青青
我国绿色专利法律调控机制研究
为应对气候变暖,发达国家通过不断完善绿色专利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行强制许可制度等措施,形成了绿色技术领域各具特色的保护模式,有力推动了绿色专利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绿色专利的立法、司法和国际制度环境均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从法律调控角度出发,研究了美、日、英等绿色专利强国的实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法律调控经验,结合我国绿色专利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立法保障水平、完善执法保护体制、合理实施强制许可、建设快速通道等方面促进我国绿色专利发展。
2013 Vol. 30 (16): 96-101 [摘要] ( 457 ) [HTML 0KB] [PDF 1220KB] ( 239 )
102 葛秋萍;李梅
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升级政策经历了数量扩张型、质量提高型和创新驱动型的演进路径,但科技创新仍未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由于创新与产业升级互为作用,因此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仍是我国今后产业升级政策的目标和重心。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通过增强产业创新动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优化科技中介组织,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应是未来我国鼓励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政策的引导方向。
2013 Vol. 30 (16): 102-106 [摘要] ( 657 ) [HTML 0KB] [PDF 1478KB] ( 325 )
107 杨河清;陈怡安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的基础。从“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3方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进行了实证,从政策投入—产出角度对“千人计划”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从成本—收益角度衡量,国家“千人计划”政策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收益大于成本, 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同时,结合中央“千人计划”现状,明确了“千人计划”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以便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引进合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3 Vol. 30 (16): 107-112 [摘要] ( 849 ) [HTML 0KB] [PDF 932KB] ( 595 )
评价与预见
113 赵伟;包献华;屈宝强;林芬芬
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科技人才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创业等不同类型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征。基于依托胜任力模型理论与个体创新行为理论而提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冰山模型,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影响力、创新能力、创新动力和管理能力等一级指标框架下的细化指标进行聚类和筛选,形成了不同类型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2013 Vol. 30 (16): 113-117 [摘要] ( 774 ) [HTML 0KB] [PDF 1073KB] ( 473 )
118 王景荣;徐英
陕西科技资源统筹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中赋予陕西省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参与科技资源统筹工程的不同角色出发,构建了陕西科技资源统筹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基于大量数据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2013 Vol. 30 (16): 118-124 [摘要] ( 514 ) [HTML 0KB] [PDF 1144KB] ( 276 )
125 杨泽亚;赵迎红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发展脉络及研究展望
基于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发展历程,将我国的期刊评价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行业主导和专业研究机构主导3种模式,并根据期刊研究中的文献计量学应用,将我国的期刊评价研究分为3个阶段,进而提出我国科技期刊评价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2013 Vol. 30 (16): 125-128 [摘要] ( 500 ) [HTML 0KB] [PDF 752KB] ( 263 )
人才与教育
129 范旭;
社会变革时期政治制度因素对高校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
制度因素是影响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政治因素之一。从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两个层面分析了政治制度因素对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政治制度与其它社会因素一起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影响,如果政治制度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大学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协调政府行政管理权与大学的自主发展权、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这些权力配置是否平衡、关系是否恰当,对大学的科技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2013 Vol. 30 (16): 129-133 [摘要] ( 695 ) [HTML 0KB] [PDF 895KB] ( 176 )
134 张锋;任磊;何薇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发展指数量度研究
为每一位公民提供获取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机会和渠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的公平普惠是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基础。从《中国科普统计》提取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发展相关联的指标,尝试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指数。指数经过量度分析后,较清晰地显示了各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不均衡状况,通过对该指数的定量分析,可为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13 Vol. 30 (16): 134-137 [摘要] ( 619 ) [HTML 0KB] [PDF 1450KB] ( 234 )
138 董美玲;
高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通过对中山大学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方面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探索了以资源保障人、制度激励人和学术氛围吸引人为主要内容的培养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建议。
2013 Vol. 30 (16): 138-141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809KB] ( 496 )
142 王鸿铭;
科技创业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创业孵化器作为一条连接社会与学校的纽带,可让学生迅速接触并融入社会,为学生的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以A大学注册成立的某创业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进行研究,探讨了科技创业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的绩效影响。依据调查结果,针对该创业公司的经营模式、成效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2013 Vol. 30 (16): 142-146 [摘要] ( 552 ) [HTML 0KB] [PDF 886KB] ( 357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47 何郁冰;梁斐
企业开放式创新中知识链模型及管理策略
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创造、获取、转移、共享及利用跨越了组织边界,提高了知识管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在与利益相关者的知识互动中提高创新绩效。基于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管理理论,剖析了企业知识链的4个环节——知识获取、知识转移与共享、知识吸收与整合、知识保护与创新,并根据外部知识源的不同,分析了各类外部知识源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知识管理过程。
2013 Vol. 30 (16): 147-151 [摘要] ( 551 ) [HTML 0KB] [PDF 1069KB] ( 317 )
152 吴新文;熊永豪;赵飒;梁竞艳;马晶;黄晓玲
基于知识增长规律的知识存量测度
分析了两种经典模型——知识指数增长规律和逻辑增长规律,探讨了知识的老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确定了知识老化率或折旧率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基于科技文献的知识存量测度模型。
2013 Vol. 30 (16): 152-155 [摘要] ( 572 ) [HTML 0KB] [PDF 802KB] ( 273 )
综述
156 陆燕春;朋振江
我国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科技金融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和金融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从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体系构成、运行机制及其效率测度等方面,梳理了该领域理论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评。
2013 Vol. 30 (16): 156-160 [摘要] ( 570 ) [HTML 0KB] [PDF 981KB] ( 456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