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年 31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4-05-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王一鸣;
研发领域生产方式的演进与相对滞后
通过考察研发领域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发现研发领域生产方式基本经历了类似于物质生产方式的演进路径,但相对滞后。随着研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导致人们对研发越来越重视,从而使得这种滞后于同时期物质生产方式的时间不断缩短,尤其是在20世纪后期,两种生产方式已基本同步。当代研发领域中类似于物质生产领域的丰田式和温特式生产方式,对我国研发领域的高效率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4 Vol. 31 (10): 1-5 [摘要] ( 545 ) [HTML 0KB] [PDF 1124KB] ( 258 )
6 姚明晖;李元旭
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研究
包容性领导作为一种新型领导方式,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但在创新成为企业生命之源与发展之路的背景下,对包容性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还缺乏充分认识。提出了组织创新情境下包容性领导的四度模型,构建了包容性领导通过影响组织创新氛围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模型,分析了在员工创新行为的不同阶段,包容性领导4个维度的主导性。
2014 Vol. 31 (10): 6-9 [摘要] ( 640 ) [HTML 0KB] [PDF 845KB] ( 606 )
10 焦雨生;
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范式创新:TSCPII的提出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演化是一种TSCPII式的演化,即产业技术创新引起产业组织结构改变;产业组织结构改变导致企业行为变化;企业行为变化导致企业绩效变化;绩效变化引致利益的分化整合;利益的分化带来利益表达系统的改变;利益主体通过利益表达最终带来产业制度的变迁。这个过程不仅仅是SCP分析链条的延后,更是各个环节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双向的互动过程。
2014 Vol. 31 (10): 10-14 [摘要] ( 543 ) [HTML 0KB] [PDF 979KB] ( 235 )
15 郭新宝;
制造创新方法链中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三维协同研究
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创新方法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为创新方法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主要从制造创新方法链的协同性、三维创新协同原理、三维创新方法协同效应3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制造创新方法链中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三维协同问题,揭示了三维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和作用机理,认为三维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创新的发展趋势。
2014 Vol. 31 (10): 15-18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1002KB] ( 287 )
区域科学发展
19 张建清;张燕华
不同空间尺度下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普遍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且鲜有文献关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优势产业选择问题。构建一个以市场潜力、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为骨架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检验其合理性,以重庆、四川和陕西组成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选择其区域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区域优势产业,并提出三者之间的优先发展顺序,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4 Vol. 31 (10): 19-23 [摘要] ( 596 ) [HTML 0KB] [PDF 753KB] ( 236 )
24 张振刚;白争辉;陈志明
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多变量协整关系研究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2014 Vol. 31 (10): 24-30 [摘要] ( 564 ) [HTML 0KB] [PDF 1340KB] ( 237 )
31 赵立雨;杨水利;张萌物;王艳;赵璟
协同创新视角下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研究
有效融合和统筹科技资源对于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激发科技资源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陕西省及西安市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资源统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从协同创新角度提出科技资源统筹模式和途径,推动科技资源高效统筹和集聚,为破解科技资源整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2014 Vol. 31 (10): 31-34 [摘要] ( 574 ) [HTML 0KB] [PDF 803KB] ( 264 )
35 王金国;魏欣亚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区县工作站建设研究及实践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北京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建设三类主体、整合三类资源、开展四类服务的运行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类主体中,区县工作站起步较晚、基础还很薄弱。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在推动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制度、探索服务模式,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区县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重点介绍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丰台工作站的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效。
2014 Vol. 31 (10): 35-38 [摘要] ( 506 ) [HTML 0KB] [PDF 746KB] ( 267 )
39 白雪洁;闫文凯;孙溪悦
台湾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
以台湾民营科技园区的先锋和典范——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各时期发展特征与主要变化,归纳与总结其成功关键因素,如政府的因势利导、定制服务企业、发达的社群组织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内地大部分高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集而不群、创新水平低等问题,提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2014 Vol. 31 (10): 39-42 [摘要] ( 515 ) [HTML 0KB] [PDF 816KB] ( 303 )
产业技术进步
43 彭绪庶;
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的低碳产业组合选择
〖JP2〗低碳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载体。在分析低碳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碳排放技术特征,将低碳产业分为具有能源替代技术特征、天然具有低碳排放特征和促使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等3类产业。根据碳素流变化特征,〖JP3〗将低碳产业分为碳存储产业、碳汇产业、碳替代产业、碳循环产业和低碳化产业5类。根据产业碳排放量和产业增加值指标选择低碳产业组合,满足成本最小化和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双重技术经济约束,并参考碳排放产出弹性,规划不同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最佳升级路径。〖JP〗
2014 Vol. 31 (10): 43-47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1266KB] ( 275 )
48 张伟;胡剑波;高辉
能源密集型产业链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升级路径研究
在新技术经济条件下,能源密集型产业链可通过技术与知识的驱动实现产业链的低碳化升级,使其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附加值的“三高一低”的可持续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为基础,根据能源密集型产业链演进过程及其碳排放规律,提出能源密集型产业链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2014 Vol. 31 (10): 48-51 [摘要] ( 581 ) [HTML 0KB] [PDF 703KB] ( 219 )
52 关峻;
产业结构网络中集聚系数的经济学含义研究
投入产出数据能很好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而且数据都是以矩阵形式给出,可直接或经过处理后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一类有向加权网络。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产业结构网络模型,选取集聚系数研究产品部门之间技术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并通过与其它网络指标和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比较,明确了它们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
2014 Vol. 31 (10): 52-55 [摘要] ( 609 ) [HTML 0KB] [PDF 1124KB] ( 261 )
56 董红杰;
创意与创新: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从制造到创造,从资本到知本,产业主体将文化智能化,将创意精确化,所有内容经过大融合形成并完善了资源链、价值链、产业链,继而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了产业的高级形态——创意产业。从创意产业的形成机理出发,分析了创意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
2014 Vol. 31 (10): 56-60 [摘要] ( 609 ) [HTML 0KB] [PDF 1113KB] ( 250 )
企业创新管理
61 易开刚;孙旭璟
基于战略性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耦合模式与管理路径新选择
回顾了开放式创新文献,分析了战略社会责任与开放式创新的关联,在战略责任视角下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的新耦合模式。在内涵方面,开放式创新受战略责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先的影响,从“利他的利己主义”转变为“兼顾利己的利他主义”;在形式方面,进一步将社会利益相关者引入企业创新过程,以社会责任为连接和约束,构建责任的开放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管理路径,包括外部网络构建、知识管理、风险防范、内部文化、战略制定、机制改革等。
2014 Vol. 31 (10): 61-65 [摘要] ( 535 ) [HTML 0KB] [PDF 1124KB] ( 271 )
66 董华;刘太强
企业研发边界决定:基于问题解决与知识互动的理论解释
借鉴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从知识互动和问题解决视角探讨了企业研发边界决定,认为企业研发边界是由搜寻解决方案的期望费用和知识方案的互动程度共同决定的,且其取决于不同治理形式下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成本和效率。通常,市场在治理低交互作用问题时是有效的,基于权威的层级组织在治理中等交互作用问题时是有效的,组织间形式则在治理高交互作用问题时是有效的。
2014 Vol. 31 (10): 66-71 [摘要] ( 524 ) [HTML 0KB] [PDF 1014KB] ( 248 )
72 张敬伟;
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互动关系案例研究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关键能力,且呈互补关系;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通过新产品开发等重要组织事件发生联系,并产生彼此促进的正向影响;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需要协调发展,二者的协同效应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力。动态审视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的互动关系,探索资源匮乏条件下两种能力的培育途径,有助于理解科技型小微企业基于能力的成长机理。
2014 Vol. 31 (10): 72-77 [摘要] ( 615 ) [HTML 0KB] [PDF 1583KB] ( 264 )
78 王媛;王硕
基于信息提供与交流视角的欧盟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启示
目前,我国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而提供有效且易懂的政策扶持信息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从信息提供与交流这一视角,参考了大量欧盟国际化政策和中小企业扶持项目,从信息提供内容、信息提供方式、信息交流促进3个方面,探讨了欧盟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并与我国信息提供现状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政策制定带来一定启示。
2014 Vol. 31 (10): 78-83 [摘要] ( 624 ) [HTML 0KB] [PDF 950KB] ( 225 )
84 焦跃华;黄永安
风险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风险投资特征角度对风险投资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是否拥有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风险投资持有期与公司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退出时回报与公司未来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持股减持与公司未来创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2014 Vol. 31 (10): 84-89 [摘要] ( 687 ) [HTML 0KB] [PDF 990KB] ( 287 )
90 胡志颖;丁园园;郭彦君;萨茹拉
风险投资网络、创新投入与创业板IPO公司成长性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考察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业板IPO公司成长性和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位置提升了创业板IPO公司的成长性,促进了创新投入,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网络位置通过创新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提升起中介作用。
2014 Vol. 31 (10): 90-94 [摘要] ( 665 ) [HTML 0KB] [PDF 672KB] ( 282 )
95 严良;李姣宇;谢雄标
资源型企业绿色战略形成过程研究
资源型企业多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营业务,大都伴随着高耗能和高污染等生产现象,也因此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战略制定及实施顺应宏观环境,为企业生存及行业发展带来了转机。以湖北兴发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其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企业绿色行为特点,并着重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力来源两个视角分析其绿色战略形成过程。在多种压力驱动影响下,资源型企业实施绿色战略是必然趋势。
2014 Vol. 31 (10): 95-100 [摘要] ( 536 ) [HTML 0KB] [PDF 1580KB] ( 249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1 高峰;郭海轩
科技创新政策滞后概念模型研究
科技创新政策滞后是指从产生显著政策需求到产生显著政策效果存在一个时间差。影响科技创新政策滞后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政策级别和政策过程3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滞后的概念模型,并以天津专利政策为例,基于政策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和事实分析,估算了科技创新政策滞后的时长,提出了降低政策滞后时长的建议。
2014 Vol. 31 (10): 101-105 [摘要] ( 653 ) [HTML 0KB] [PDF 1547KB] ( 238 )
106 孙庆梅;李兆友;李有刚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行为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行为的本质是产权的赋予与保障。产权控制式的政府行为模式与产权自由放任式的政府行为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行为的悖论。针对两种政府行为模式造成的合作创新困境,为促进并保障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亟需创建强化市场型政府行为模式。
2014 Vol. 31 (10): 106-110 [摘要] ( 626 ) [HTML 0KB] [PDF 900KB] ( 275 )
评价与预见
111 刘泽双;肖瑶;高莹
基于FuzzyANP方法的关天经济区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网络分析法(ANP)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复杂决策问题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然而,现有ANP文献在综合集成收益、机会、成本、风险(统称为BOCR)评价值时可能因评价值之间的不匹配而得出错误的方案排序结果和绩效表示。为克服上述缺陷,基于ANP法,结合三角模糊数对关天经济区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其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多地还原关天经济区人才竞争力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运用三角模糊数网络分析法(FuzzyANP)对关天经济区进行实证研究,从关天经济区人才资源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发展竞争力3个角度构建关天经济区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2014 Vol. 31 (10): 111-117 [摘要] ( 546 ) [HTML 0KB] [PDF 2109KB] ( 244 )
118 陈中文;胡树华;姚维;江军民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科技文化产业绩效评估方法
针对我国科技文化产业绩效评估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科技文化产业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建立了新的科技文化产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科技文化产业绩效评估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就如何提升科技文化产业绩效水平、推进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等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4 Vol. 31 (10): 118-122 [摘要] ( 659 ) [HTML 0KB] [PDF 889KB] ( 251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23 李黎明;刘海波
知识产权运营关键要素分析
界定了知识产权运营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成功经验,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知识产权运营的7大组成要素,并指出了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成功的3个关键因素,即领军人才、国际化专业团队和运营模式的本土化创新。
2014 Vol. 31 (10): 123-130 [摘要] ( 702 ) [HTML 0KB] [PDF 1818KB] ( 297 )
131 陈涛;朱智洺;王铁男
影子连带对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研究:以动态环境为调节变量
以往针对企业组织网络关系的研究,通常从社会资本、结构洞、关系、强连带和弱连带等理论出发,很少有学者研究虚拟存在的影子连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调查长三角地区60家企业,实证分析了在动态环境下影子连带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子连带与企业知识转移存在倒U型关系,其中未来连带与企业知识转移存在倒U型关系,而过去连带与企业知识转移存在U型关系;动态环境正向调节两者关系。
2014 Vol. 31 (10): 131-137 [摘要] ( 543 ) [HTML 0KB] [PDF 1236KB] ( 249 )
138 罗瑾琏;门成昊;钟竞;顾玉婷
高校知识溢出对周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借鉴知识溢出、创新绩效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提出了高校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地理邻近性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方式,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地理邻近性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
2014 Vol. 31 (10): 138-142 [摘要] ( 649 ) [HTML 0KB] [PDF 822KB] ( 236 )
人才与教育
143 霍宏伟;王艳;汪洋;肖轶
中美科技人才交流形势分析与对策
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在新时期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科技人才交流含义,提出了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对比、科技人才流动性、科技与政策环境和交流成果4个要素在内的科技人才交流定性衡量指标框架。基于该框架对比分析了中美科技人才交流中的形势,进而在主导力量、交流现状、流动趋势和制度障碍层面得出了中美科技人才交流的4个基本判断,并对进一步促进中美科技人才交流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4 Vol. 31 (10): 143-148 [摘要] ( 640 ) [HTML 0KB] [PDF 1439KB] ( 317 )
149 王维;黄红兵;马慧丽
欠发达地区企业科技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选取典型欠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层次回归分析和分组分析方法,将企业规模、行业集中度和国有资本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它们如何调节科技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作用的发挥。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负向显著;行业集中度的调节作用正向显著;国有资本比例具有间接调节作用,作用显著性与企业国有资本比例呈反向变化。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增强科技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
2014 Vol. 31 (10): 149-153 [摘要] ( 665 ) [HTML 0KB] [PDF 875KB] ( 266 )
综述
154 王思荔;董大海;严瑾;李洁
组织创新双核模型理论述评
组织创新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选取组织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双核模型,从双核模型的定义、测量、双核模型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以及调节变量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4 Vol. 31 (10): 154-160 [摘要] ( 577 ) [HTML 0KB] [PDF 1656KB] ( 243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