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年 31卷 23期
刊出日期:2014-12-10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专论
综述
   
专论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科技进步与发展
2014 Vol. 31 (23): 1-3 [摘要] ( 305 ) [HTML 0KB] [PDF 816KB] ( 232 )
科技管理创新
4 姚王信;郭蓉;闫晓燕
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机制与路径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两类创新)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把“创新·创业·创智·创富”(“四创”)置于共同的研究框架下,从“四创”情境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了两类创新融合的两种机制、五大模式和四条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两类创新融合的政策建议。
2014 Vol. 31 (23): 4-8 [摘要] ( 560 ) [HTML 0KB] [PDF 1000KB] ( 260 )
9 曹祎遐;陈朝棕
基于蛛网原理的协同创新过程研究
协同创新过程是由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的。不同的协同创新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企业看重收益,科研单位看重研究成果,这导致了它们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决策方式不同。借鉴蛛网原理的动态均衡分析,解释了企业与科研单位决策变动互相影响的过程和结果。在没有外部干涉时,不同协同创新目标的动态均衡不同。对于可以自动实现均衡的协同创新目标,政府是否干预取决于其政策方向。
2014 Vol. 31 (23): 9-13 [摘要] ( 661 ) [HTML 0KB] [PDF 860KB] ( 230 )
14 杜兰英;钱玲
基于价值共创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逻辑重构。以往研究将企业作为价值创造的核心,顾客作为价值消耗者,以收入成本差实现企业价值。该思路对创新目标与机制的选择具有局限性。通过分析价值共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提出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应更加强调顾客的角色和作用。详细阐述了基于价值共创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
2014 Vol. 31 (23): 14-16 [摘要] ( 680 ) [HTML 0KB] [PDF 566KB] ( 432 )
17 陈光明;
组织决策绩效实现路径研究
如何提升组织决策绩效是困扰企业成长的难题。从影响组织决策绩效的主体特征、组织形式和决策互动模式三要素入手,对组织决策绩效的实现路径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发现主体特征制约、影响其组织形式和决策互动模式,组织形式和决策互动模式反过来也影响主体特征,三者的不同整合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组织决策绩效。
2014 Vol. 31 (23): 17-21 [摘要] ( 421 ) [HTML 0KB] [PDF 1384KB] ( 217 )
22 盛亚;张文静
资产性质、权力-依赖关系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
回顾专用性投资对机会主义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发现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防御机制的本质在于调整特定交易关系中的权力—依赖关系,而这些调整方式的切入点则是资产专用性与专有性。因此,从资产的两个性质出发,研究其对组织间权力—依赖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权力—依赖关系中权力使用倾向与方式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以待实证检验。
2014 Vol. 31 (23): 22-27 [摘要] ( 554 ) [HTML 0KB] [PDF 1025KB] ( 316 )
区域科学发展
28 戚湧;郭逸
创新创智促进江苏创业创富的实证研究
创新、创智、创业、创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创新、创智、创业、创富的内涵和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创新、创智促进创业、创富的基本规律,提出相关理论假设,构建了创新、创智促进创业、创富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创新与创智对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创业绩效对创富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2014 Vol. 31 (23): 28-32 [摘要] ( 473 ) [HTML 0KB] [PDF 1153KB] ( 273 )
33 马丽;李林;黄冕
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对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启示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况,对中部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规划、框架搭建、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2014 Vol. 31 (23): 33-37 [摘要] ( 497 ) [HTML 0KB] [PDF 820KB] ( 228 )
38 施国洪;张继国;宦娟
中小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研究
常州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坚持系统创新和经科教联动战略,开放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以产业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为进一步增强创新实力,提出在培育创新企业、高端产业、创新园区、知识产权强市、开放创新和创新创业机制6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2014 Vol. 31 (23): 38-42 [摘要] ( 521 ) [HTML 0KB] [PDF 893KB] ( 196 )
43 邓草心;刘钒
基于学习型区域的高新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构建学习型区域是提升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型区域视角下,针对我国高新区传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新区通过学习促进创新,并建立学习型区域的创新发展模式。
2014 Vol. 31 (23): 43-46 [摘要] ( 543 ) [HTML 0KB] [PDF 638KB] ( 218 )
47 周中林;李金雷
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
为合理测算中国碳排放总量, 提出了以单个人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个体碳排放量受其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消费倾向与投资倾向影响,而计算中国碳排放总量还应考虑人口增长的影响。对个体资本投资倾向提出合理假设,进而构建人口增长模型。最后,根据各省GDP分布情况,赋予模型一个初始财富值,核算出中国碳排放总量。
2014 Vol. 31 (23): 47-50 [摘要] ( 484 ) [HTML 0KB] [PDF 683KB] ( 329 )
产业技术进步
51 曾繁华;王飞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机理与对策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环节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本质是当产业内升级达到较高水平后,企业通过开辟新的技术渠道突破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核心技术束缚,实现产业全球价值链从低增值环节向高增值环节的转移。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我国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4 Vol. 31 (23): 51-55 [摘要] ( 484 ) [HTML 0KB] [PDF 934KB] ( 285 )
56 刘继兵;王定超;夏玲
政府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围绕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创造性地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刺激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明显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更愿意进行R&D活动,也提供了更多创新产出,但政府补助并没有对企业经营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企业所有权性质对企业创新和经营效率均不具有显著影响。
2014 Vol. 31 (23): 56-61 [摘要] ( 402 ) [HTML 0KB] [PDF 1179KB] ( 388 )
62 郑志;冯益
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提出了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适配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并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4 Vol. 31 (23): 62-65 [摘要] ( 496 ) [HTML 0KB] [PDF 915KB] ( 345 )
企业创新管理
66 宋加山;黄亭;王利宏;徐浩榕
基于创新基金数据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现状及特征研究
基于创业板2009-2014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资助的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基金运行现状入手,对创业板市场发展总体状况、创业板受资助企业地域分布、行业分布、资助业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创新基金支持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创新基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第一桶金”,其能帮助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使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创业梦想。
2014 Vol. 31 (23): 66-70 [摘要] ( 596 ) [HTML 0KB] [PDF 1327KB] ( 294 )
71 季书涵;朱英明;陈瑛
企业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策略选择研究
当代区域分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分工内容正从传统的产业分工、产品分工深化为产品内的新型价值链分工。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驱动创新、促进创业、鼓励创智、最终创富。价值链分工下企业参与GVC和NVC有自己的选择,通过采用价值链选择模型描述企业行为,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深入分析企业参与价值链分工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不同价值链层次的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决策依据。
2014 Vol. 31 (23): 71-76 [摘要] ( 444 ) [HTML 0KB] [PDF 975KB] ( 249 )
77 胡大立;刘丹平
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因及其突破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以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并形成了以国际代工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代工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中国代工企业被跨国公司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成为世界“血汗工厂”。中国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代工企业“低端锁定”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策略,以期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2014 Vol. 31 (23): 77-81 [摘要] ( 499 ) [HTML 0KB] [PDF 1201KB] ( 202 )
82 孔凡萍;李海波;李苗苗
我国企业创新创业驱动要素及模式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而且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难点热点。采用扎根理论,对山东多家企业进行调研访谈和资料梳理,归纳总结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框架体系,并分析了4种不同的企业创新创业模式,以期为政府制定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014 Vol. 31 (23): 82-86 [摘要] ( 429 ) [HTML 0KB] [PDF 1025KB] ( 263 )
87 王维;郑巧慧;乔朋华
金融环境、政府补贴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以2007-2013年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环境、政府补贴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R&D投入和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金融环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因企业所处地区和规模不同而有差异,其对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影响显著,而对非东部地区和规模较大企业的专利产出作用显著;政府补贴对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且对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2014 Vol. 31 (23): 87-92 [摘要] ( 509 ) [HTML 0KB] [PDF 842KB] ( 214 )
93 娄淑珍;吴俊杰;黄玉英
民营企业股权型产融结合的财务风险研究
强融资约束下,民营企业广泛实施产融结合创新发展战略,但近年来失败案例激增,其背后隐藏的关联交易、杠杆效应等风险日益凸显。聚焦民营企业中最为常见的股权型产融结合(产业资本投向金融),研究其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和治理对策。在构建财务风险测量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选取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统计检验内外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外部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程度对财务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内部因素中,产融结合程度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呈现区间差异;参股金融机构数量超过3家,财务风险会显著增加;在民营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类型中,财务风险最大的是担保机构。
2014 Vol. 31 (23): 93-98 [摘要] ( 511 ) [HTML 0KB] [PDF 998KB] ( 258 )
科技法制与政策
99 贾品荣;伊彤
科技政策智库及其咨询服务能力研究
科技政策智库是指以科技政策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方向,以科技政策咨询人员为骨干,运用知识、信息与经验,识别科技政策咨询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与判断,通过搭建合作研究平台和业务支撑网络,提供咨询服务的研究结构。科技政策智库具有4个基本特征:独特性、服务性、综合性、成长性。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能力建立在一定基础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技术资源、组织管理、组织文化)上,由基础资源要素支撑咨询服务运作,科技政策咨询服务通过咨询过程完成。市场竞合、知识集成、项目组织、学术传播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咨询服务链条,组成了科技政策咨询服务的过程要素。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能力由咨询过程要素和基础资源要素共同构成。
2014 Vol. 31 (23): 99-104 [摘要] ( 408 ) [HTML 0KB] [PDF 1607KB] ( 281 )
105 王玉柱;梅元红
我国高校科研领域关联交易制度建构
在当前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日趋严格以及强力反腐的大形势下,高校科研领域中的关联交易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关联交易的本质是利益冲突交易,内含不公正的倾向,对高校学术的客观公正性以及高校国有资产的保护都带来了挑战。参考企业领域关联交易的制度实践和国外高校对科研领域关联交易的管理经验,在我国高校建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审核备案为关键、以利益冲突消除措施为辅助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2014 Vol. 31 (23): 105-109 [摘要] ( 536 ) [HTML 0KB] [PDF 917KB] ( 199 )
110 张胜;郭英远
基于政策地图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设计研究
基于政策地图方法,通过对科技服务相关利益群体及相关利益活动的识别,提出了科技服务业政策设计思路。通过研究科技服务业政策地图的应用与政策地图的落地举措,说明了依据政策地图进行政策设计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14 Vol. 31 (23): 110-115 [摘要] ( 445 ) [HTML 0KB] [PDF 1691KB] ( 229 )
116 李明星;刘晓楠;罗鋆;陈慧敏;傅宏虹
创新视阈下专利许可公司商业模式解构研究
专利投机行为是专利运用的异化,其实施主体是被称为专利许可公司(NPEs)的非专利实施企业。从实施主体、专利类型、专利质量、许可关系及行为方式等要素系统解构专利许可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对专利投机行为盛行缘由和负面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NTP V. RIM和诺转型基亚两个经典案例,结合创新理论深刻揭示了专利许可公司的运营之道。
2014 Vol. 31 (23): 116-120 [摘要] ( 595 ) [HTML 0KB] [PDF 958KB] ( 251 )
121 王守文;颜鹏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的产学研合作区政策评价
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离不开配套政策的支持,对产学研政策进行评价有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对产学研合作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量进行分析,利用模糊多层次分析法,对政策措施进行客观评价。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力量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投入因素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同时,根据每种推动力量,对相应政策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后,结合专家经验判断,对目前中国政策的整体制定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2014 Vol. 31 (23): 121-126 [摘要] ( 455 ) [HTML 0KB] [PDF 1238KB] ( 207 )
127 张继宏;
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与地方法制建设
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所具有的系统性、网络性和多维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地方法制的内涵决定了其能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地方自主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地方政府自主地、创造性地规范和协调产学研联合创新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关系不仅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且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联合创新需要科学完善的地方法制体系作为保障,为此,必须搭建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地方法制建设框架。
2014 Vol. 31 (23): 127-132 [摘要] ( 435 ) [HTML 0KB] [PDF 950KB] ( 197 )
133 肖鹏;孙玉红;刘金培
企业跨国经营管制制度障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基于管制制度视角,以中铝海外并购力拓为样本,采取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发现管制制度在法律、政治、规则等层面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影响较大。企业可采取组建并购团队、海外经营前期调研、高度重视与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淡化国有企业身份、选择合适的并购策略和强化企业公关活动等措施克服管制制度产生的障碍。
2014 Vol. 31 (23): 133-137 [摘要] ( 458 ) [HTML 0KB] [PDF 914KB] ( 326 )
军民融合创新
138 旷毓君;翟晓鸣
“国防专利沉睡”之因及治理之策
国防专利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防专利转化的完成需要实现供需双方的激励相容约束,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交易成本、二次开发成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体制不顺、观念陈旧和政策不到位等因素是造成“国防专利沉睡”的主要原因。应设立明确的国防专利降解密制度,调整失泄密处理办法,完善投融资和风险投资制度,发挥市场在国防专利转化中的基础作用,从而减少转化过程中供需双方的成本,有效治理“国防专利沉睡”的现象。
2014 Vol. 31 (23): 138-142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1000KB] ( 655 )
143 董晓辉;黄朝峰;李湘黔
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比较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14 Vol. 31 (23): 143-148 [摘要] ( 561 ) [HTML 0KB] [PDF 1125KB] ( 209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49 张军;许庆瑞;张素平
知识共享、知识基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企业知识的交互与共享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然而,关于企业知识及其交互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系统性研究仍较缺乏。基于419个国内企业样本,以企业日常内、外知识共享活动为切入点,探索一定知识基条件下,企业不同知识共享模式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企业内、外知识共享对创新能力提升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对创新能力各个维度影响存在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效应。有限宽度的企业知识基会削弱内部知识共享与创新决策能力间的正向关系,但对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间正向关系具有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共享模式选择与企业创新所处进程的匹配,企业不仅要提升知识基水平,还要注重多样性知识基的构建。
2014 Vol. 31 (23): 149-153 [摘要] ( 501 ) [HTML 0KB] [PDF 712KB] ( 182 )
154 赵艳萍;吕有清;李锋
虚拟化导向对新创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组织学习中介效应
界定了新创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将其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构建了虚拟化导向、组织学习与网络能力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以315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化导向不仅对新创网络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影响,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对网络能力产生间接促进作用,组织学习在虚拟化导向和网络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4 Vol. 31 (23): 154-160 [摘要] ( 493 ) [HTML 0KB] [PDF 1180KB] ( 194 )
人才与教育
161 王仰东;张敏;张劲菊
“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前十批“千人计划”数据,对“千人计划”和创业人才的基本情况、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千人计划”创业人才评审情况,对今后工作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2014 Vol. 31 (23): 161-164 [摘要] ( 598 ) [HTML 0KB] [PDF 1031KB] ( 285 )
165 许赞;孔祥浩;魏静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研究型大学学科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水平的重要体现。从36所“985”工程大学的学科创新条件和创新水平出发,构建两者相似性聚类分析指标体系,辨析研究型大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典型类型,从而科学衡量其差异,为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投入提供参考。
2014 Vol. 31 (23): 165-168 [摘要] ( 445 ) [HTML 0KB] [PDF 608KB] ( 212 )
169 马志强;李钊;王剑程;马泽君
基于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创业服务价值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剖析了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服务的价值内涵,从时间、技术、经济和信息4个维度构建了高校服务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服务价值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信度和拟合度。明确了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关键服务价值要素在于提升其创业技能、创业机会把握能力、创业失败承受能力和创业行为延续性。
2014 Vol. 31 (23): 169-174 [摘要] ( 517 ) [HTML 0KB] [PDF 1260KB] ( 277 )
175 张武军;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方法,然而许多大学生虽然对自主创业抱有较大热情,但缺乏自主创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必须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由于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与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分析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3个层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4 Vol. 31 (23): 175-177 [摘要] ( 578 ) [HTML 0KB] [PDF 650KB] ( 283 )
综述
178 白少君;崔萌筱;耿紫珍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驱动力,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方关注。通过梳理目前有影响力的研究文献,重点讨论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定义、内容、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概念等,以期对创新研究者和立志成为企业家的管理者以启示。
2014 Vol. 31 (23): 178-182 [摘要] ( 824 ) [HTML 0KB] [PDF 927KB] ( 462 )
183 陈怡安;
国际智力回流:文献评述与展望
近年来,国际智力回流成为国际人力资本跨国流动领域的热点, 也是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际智力回流问题各领域最新研究的梳理,为我国人才回流问题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首次建立了海归回流问题的研究图谱,较为直观地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国内外空白点和薄弱点,并认为国际智力回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为此,建议在智力回流理论框架、相关经验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2014 Vol. 31 (23): 183-188 [摘要] ( 516 ) [HTML 0KB] [PDF 1163KB] ( 265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