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年 31卷 3期
刊出日期:2014-02-10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刘菲;史玉民
后学院时代科学院模式与特征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组织步入了“后学院时代”。以科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后学院时代科学院的模式与特征。首先,跨区域性的科学组织——科学院联盟模式大量出现;其次,科学院的角色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再次,科学院在坚守科学自主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各因素的型塑。
2014 Vol. 31 (3): 1-6 [摘要] ( 578 ) [HTML 0KB] [PDF 1108KB] ( 412 )
7 胡志刚;侯海燕;侯剑华;赵楠楠
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学术群体与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科学学领域9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描绘了2009-2011年科学学领域的新特点和新趋向,列出了科学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热点、上升最快和下降最快的研究方向、高产作者及其研究方向、高产机构及其研究方向等。从研究主题来看,科学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基本保持稳定,但是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旧研究主题,如“WTO”、“知识经济”等,正在被新的研究热点,如“低碳经济”、“金融危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取代;从研究人员来看,科学学领域的高产作者群存在明显的新陈代谢,新的高产作者替代了旧的高产作者;从研究机构来看,各高产研究机构均匀分布在各大主要城市,而研究主题则集中在“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知识管理”等主流研究领域。
2014 Vol. 31 (3): 7-13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1157KB] ( 373 )
14 刘万利;张天华
主动性人格、感知风险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
构建主动性人格、感知风险与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机会性人格、变革性人格和坚韧性人格都有利于创业机会识别,但积极性人格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不显著;创业感知风险与创业机会识别呈正相关,并在机会性人格、变革性人格和坚韧性人格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没有中介积极型人格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促进作用。
2014 Vol. 31 (3): 14-18 [摘要] ( 717 ) [HTML 0KB] [PDF 957KB] ( 285 )
19 高杨;李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为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加快制造业由传统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进智能信息化在闭环供应链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闭环供应链物流与信息流流程,针对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需求,将最新物联网技术与再制造信息服务体系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通过需求实时对接、资源优化分配、设备合理调度、服务迅捷集成以实现对闭环供应链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管理,提出实现该信息服务系统所需要的3个关键技术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信息服务系统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物联网技术在闭环供应链领域及其它科学领域的应用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4 Vol. 31 (3): 19-25 [摘要] ( 698 ) [HTML 0KB] [PDF 3290KB] ( 416 )
26 贾林娟;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设计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发展受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能源消费模式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及制约。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应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强政府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2014 Vol. 31 (3): 26-29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771KB] ( 363 )
区域科学发展
30 李菁;揭筱纹
基于集成系统理论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综合考虑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外部环境、企业间合作以及企业能力3个层面的作用力,创造性地将集成系统原理应用于西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研究中。分析了集成系统的构成原理与结构要素,以此为基础解析宏观环境、企业间和企业内部3个层面的要素集成过程和集成机理,通过构建西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集成系统形成理论分析框架,有序而全面地探析西部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优化路径。
2014 Vol. 31 (3): 30-35 [摘要] ( 579 ) [HTML 0KB] [PDF 1397KB] ( 173 )
36 邹华;徐玢玢
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效应研究
在解析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原理的基础上,探究了二者在纽合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分为纽合的阶段传导效应、纽合的要素强化效应和纽合的外部溢出效应。重点研究了这3种效应在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过程中的作用原理与作用路径,提出了“三阶段传导”和“三组要素强化” 的作用原理,以及“阶段传导效应路径”、“要素强化效应路径”和“外部溢出效应路径”3种纽合作用路径。
2014 Vol. 31 (3): 36-41 [摘要] ( 568 ) [HTML 0KB] [PDF 2508KB] ( 219 )
42 陈青兰;苏志雄;李黎;陈秋英
面向产业集聚的科技服务发展模式研究
构建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仿真模型,以台湾16年面板数据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得出的模式有条件移植至福建,给出提升福建科技服务水平的建议。训练模型表明,当政府提高集聚要求时,研发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增加最为重要;移植模型认为,福建省应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比率、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培养激励研究人员,以此促进产业集聚。
2014 Vol. 31 (3): 42-49 [摘要] ( 543 ) [HTML 0KB] [PDF 2441KB] ( 197 )
50 陈池波;盛国勇
我国省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分析
在资源有限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近年来,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鲜有研究考虑到技术效率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基于2010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四阶段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利用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技术效率值纠偏并计算其置信区间。实证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产生了明显影响,经典DEA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高估,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且存在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91;在保持农业产出水平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平均可以减少10.9%的要素投入。
2014 Vol. 31 (3): 50-54 [摘要] ( 664 ) [HTML 0KB] [PDF 821KB] ( 209 )
55 赵喜仓;邹威华;曹明
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及产业结构研究
首先介绍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说明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引出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宏观区域对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也考虑了周边城市对镇江市的影响,分析结果更加准确。然后运用Nazara和Hewings推演的区域增长分解公式,对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不仅衡量了周边城市对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清晰展示了镇江市6大高新技术行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状况。最后按照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将镇江市6大高新技术产业分成3类,对不同类别产业未来发展分别提出建议。
2014 Vol. 31 (3): 55-60 [摘要] ( 689 ) [HTML 0KB] [PDF 879KB] ( 341 )
产业技术进步
61 胡汉辉;周海波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表现、成因及预防
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路径。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部署下,各地掀起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但在内外因的作用下,一些地区却可能陷入发展陷阱之中。探究当下我国应如何避免陷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梳理国内外对于新兴产业发展陷阱的已有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的表现形式,然后探析陷阱的可能成因,最后对我国科学合理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建议:我国需要立足现实,保持冷静,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4 Vol. 31 (3): 61-66 [摘要] ( 580 ) [HTML 0KB] [PDF 1276KB] ( 214 )
67 彭建国;郭鹏;于明洁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系统二象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应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系统和状态系统发展水平,并应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经过研究,从研发创新系统协调发展角度可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为4种主要类型,为其分类治理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 Vol. 31 (3): 67-71 [摘要] ( 621 ) [HTML 0KB] [PDF 711KB] ( 252 )
72 黄鲁成;杨学君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规律探析
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分析范式,从知识、需求、技术链价值分布和技术轨道等视角,深入探析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演化动力通过知识学习和扩散、需求空间及结构变化、技术链上各环节价值再分布、技术轨道与技术标准转化等相互促进和制约,进而影响两者的协同演化进程;二者协同演化的主要阶段包括初步协同、强化协同、深度协同和分化协同,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演化动力的交织程度在各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2014 Vol. 31 (3): 72-78 [摘要] ( 558 ) [HTML 0KB] [PDF 1624KB] ( 278 )
企业创新管理
79 张振刚;张小娟
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实现技术创新要素全面、同步创新,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能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创新要素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细分为思想因素、技术因素、产品因素、市场因素和组织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以广州H公司技术创新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上述5个因素之间的协同,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
2014 Vol. 31 (3): 79-83 [摘要] ( 599 ) [HTML 0KB] [PDF 997KB] ( 190 )
84 吴琨;沈忠芹
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在分析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四螺旋模型建立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并阐述了如何通过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4方力量共同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2014 Vol. 31 (3): 84-86 [摘要] ( 639 ) [HTML 0KB] [PDF 734KB] ( 315 )
87 李力;杨园华;牛国华;王加阳
中国企业碳管理策略选择及特征研究
以中国5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对2011年企业通过年报披露的碳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161家企业在年报中披露了企业碳管理策略,企业碳管理策略以碳减排为主,不少企业采用了多种碳管理策略。采用碳管理策略的企业具有一些显著特点: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高,企业规模比较大且上市时间长。
2014 Vol. 31 (3): 87-91 [摘要] ( 591 ) [HTML 0KB] [PDF 947KB] ( 229 )
92 任元明;王怀业;陈赞迪
企业R & D两阶段融资约束差异及R & D资金分阶段配置研究
在总结、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导出融资约束—R&D两阶段资金配置曲线,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R&D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企业内部现金流与R&D研究阶段、开发阶段及两阶段的资金配置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R&D研究阶段投入与开发阶段投入互为正相关关系,二者相互促进;R&D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风险、所处阶段等情况的不同使得它们面临的现金流融资约束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现金流与研究阶段投入正相关,与开发阶段投入呈反“S”型的正向3次方关系;企业现金流与R&D研究阶段占比呈倒“U”型关系。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4 Vol. 31 (3): 92-97 [摘要] ( 537 ) [HTML 0KB] [PDF 853KB] ( 165 )
98 杨光玉;王海忠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升级路径研究
基于品牌国际化升级的多案例研究,利用路径依赖理论探究了我国企业品牌经营和国际品牌经营存在巨大差异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国际顶端品牌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机遇型企业要摆脱弊端,创建国际化长青品牌,必须从经验主义升级到方法论,通过学习、超越国际上经典和领先的品牌原理及方法论,借助中国经济形态在国际上的独特竞争优势,打造与世界竞争同步的国际化大品牌,这样才能使得品牌成功从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变,成就国际化长青品牌。
2014 Vol. 31 (3): 98-102 [摘要] ( 568 ) [HTML 0KB] [PDF 904KB] ( 211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3 席酉民;李会军;郭菊娥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优化配置研究
以高等院校为分析对象,围绕科研经费配置的两个基本问题即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展开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配置体系的现状,指出了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如政出多门造成资源重复配置、保障性经费不足、基础性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个体经费配置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减少资源重复配置;增加保障性科研经费投入,营造宽松科研氛围;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促进基础研究发展;完善科研评估管理体系,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督职能等。
2014 Vol. 31 (3): 103-107 [摘要] ( 627 ) [HTML 0KB] [PDF 1136KB] ( 260 )
108 闫凌州;赵黎明
府际关系影响下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元异质性困境与思考
从府际关系演变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央与地方关系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影响。在评析现有文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同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元结构特点,提出地方政府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异质性困境,即决策主体二元异质性、产权归属二元异质性、利益诉求二元异质性。基于此,对地方政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2014 Vol. 31 (3): 108-112 [摘要] ( 605 ) [HTML 0KB] [PDF 913KB] ( 225 )
军民融合创新
113 夏庆;陈春;万文应
我国国防开支增长率和国内产出增长率间关系分析
以1952-2010年的国防费执行数值和名义年度GDP数值作为实证数据,运用MS-VECM模型研究了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结果显示,我国国防开支水平和国内产出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它们的增长率序列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结构性突变。国防开支增长率的均值水平由高变低,产出增长率的均值水平由低变高。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改革开放前后,提高国防开支增长率在当年和第二年都能促进产出增长率的提高,而提高产出增长率在第二年才会促进国防开支增长率的提高,说明国防开支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变化的反应相对迟钝。但是改革开放后,产出增长率对国防开支增长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大大减弱,而国防开支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几乎没有变化。
2014 Vol. 31 (3): 113-118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1300KB] ( 152 )
119 郭勤;廖东升;郭静
军民融合式装备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军事装备科技人才是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军民融合式装备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依据的基础上,构建军民融合式装备科技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并提出完善此类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2014 Vol. 31 (3): 119-122 [摘要] ( 543 ) [HTML 0KB] [PDF 820KB] ( 160 )
评价与预见
123 王刚波;
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测度述评
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测度工作,为评价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提供了工具。选取全球创新指数、欧洲创新计分板、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模型、测度体系、指标设计等角度重点梳理和比较了它们的特点;针对全球创新指数将中国效率指数排名第一的评价结论进行了剖析与评论,得出了关于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设计和数据选取等方面的启示。
2014 Vol. 31 (3): 123-127 [摘要] ( 624 ) [HTML 0KB] [PDF 1954KB] ( 199 )
128 赵玉林;李丫丫
科技强省能力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
科技强省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省区追求的目标,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构建了由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科技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强省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区科技强省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科技效益为核心的科技强省实力对科技强省能力起着主要作用。湖北省有较好的科技强省潜力,未来的发展应在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科技效益,增强科技强省实力,最终实现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
2014 Vol. 31 (3): 128-132 [摘要] ( 556 ) [HTML 0KB] [PDF 857KB] ( 194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3 肖建华;李雅楠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中的科研组织智力资本结构特征
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组成,是科研组织获得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当代知识生产模式已发生了明显变革,由原来单纯以学科为导向的模式Ⅰ逐渐衍生出跨学科、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模式Ⅱ,使得科研组织对智力资本的分类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科学社会学与智力资本理论,针对变革中的知识生产模式,将科研组织分为学科推动类、应用拉动类和双驱动类3个类型,分析其智力资本特征,提出优化不同类型科研组织智力资本、实现组织目标的相应措施。
2014 Vol. 31 (3): 133-137 [摘要] ( 645 ) [HTML 0KB] [PDF 955KB] ( 349 )
138 龙勇;潘红春
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
在总结供应链协同、知识共享、企业创新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上,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角度分析了供应链协同以及协同产生的关系风险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概念模型以及协同风险、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发挥中介效应的关系假设。
2014 Vol. 31 (3): 138-143 [摘要] ( 667 ) [HTML 0KB] [PDF 1024KB] ( 251 )
人才与教育
144 吴绍棠;李燕萍
产学研合作衍生的人才开发模式及比较研究
产学研相结合能够实现组织间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与良好效果。基于界面管理视角,研究了高校-企业两部门技术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扩散与流动的脱离作用、参与作用与相互作用3种作用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3种不同合作界面,即“零”界面、“叠”界面和“全”界面,提出了产学合作所衍生的3种人才开发模式,即链条式、中枢式和网络式。研究表明,3种人才开发模式在联系强度、知识性质、知识扩散方向、知识扩散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发现网络模式具有较好的人才开发效果。然而,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却形成了人才开发链条和中枢模式居多、人才开发网络模式缺失的局面。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人才开发网络模式的衍生,实现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的功能拓展。
2014 Vol. 31 (3): 144-148 [摘要] ( 557 ) [HTML 0KB] [PDF 1175KB] ( 245 )
149 高锡荣;张薇;陈流汀
人力资本:国家自主创新的长期驱动力量
以发明专利人均授权量作为衡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指标,以R&D人员占人口比重、大学在校人数占人口比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中毕业生升学率4项指标的第一主成分作为衡量国家人力资本强度的综合性指标,探讨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的长期驱动效应。运用日本1965-2009年创新转型时期的数据,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人力资本是自主创新的长期驱动力量,其驱动效应可以一直延续至7年以后。同时结果暗示,国家的创新转型是一国人力资本长期积累的结果。
2014 Vol. 31 (3): 149-155 [摘要] ( 510 ) [HTML 0KB] [PDF 1526KB] ( 706 )
综述
156 李英;张怀
产业集群生态化政策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生态化已成为21世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但国内外专门针对产业集群生态化政策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与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极不适应。按照国家职能实施手段维度(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和产业集群模式维度(传统产业集群生态改造模式、高新产业集群生态定位模式和工业生态园发展模式)将国内外关于生态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进行梳理,继而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集群政策的研究进行评述。
2014 Vol. 31 (3): 156-160 [摘要] ( 612 ) [HTML 0KB] [PDF 849KB] ( 68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