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32卷 13期
刊出日期:2015-07-10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冯立杰;翟雪琪;岳俊举;王金凤
创新基因学:概念与理论模型
为揭示技术创新规律,首先针对现有生物基因在产品设计、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创新过程与生命体形成过程的类同性,将生物基因理论与创新理论融合,在界定创新基因、创新染色体、创新算法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创新基因学理论模型,同时对其应用步骤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创新源动力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原始创新影响基因以及创新机理,以期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2015 Vol. 32 (13): 1-5 [摘要] ( 602 ) [HTML 0KB] [PDF 1197KB] ( 274 )
6 李冬伟;万娜;朱晓妹
组织可见度:概念、维度测量、形成与作用
基于国外重要文献,对组织可见度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析。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从静态被动观、静态主动观及动态过程观界定组织可见度。测量方法主要集中于单因素单指标和多指标,并呈现出多维度研究趋势。组织可见度受组织规模、媒体报道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以议程设置、合法性等理论基础作用于企业声誉、社会绩效等。未来应通过跨层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组织可见度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并适时进行本土化考察。
2015 Vol. 32 (13): 6-12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985KB] ( 239 )
13 郭丽环;王伟;李春鹏
基于Web的科研众筹模式实证分析研究
科研众筹是一种采用Web技术为科学研究筹集资金的新模式。以科研众筹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科研众筹项目成功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跨领域的科研项目更容易获得成功;多人发起的项目比由一个人发起的项目更容易获得成功;计划筹资金额越多,项目成功率越低;高校科研人员发起的科研项目比企业研究人员发起的项目成功率高得多;采用多媒体方式介绍项目能够显著提高筹资成功率;项目发起者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够提高投资者对项目的关注度,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率;对项目进行适度更新,把项目最新进展客观传递给投资者,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2015 Vol. 32 (13): 13-19 [摘要] ( 536 ) [HTML 0KB] [PDF 1224KB] ( 218 )
20 熊励;张潇
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信息服务平台成功轨迹进行梳理,归类并分析了国内重要信息服务平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机制概念模型,根据定性分析,构建了我国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得出创新倾向能力因子和研发创新能力因子等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影响较大,政府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次之。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服务平台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13): 20-25 [摘要] ( 619 ) [HTML 0KB] [PDF 2166KB] ( 259 )
26 张璐;齐二石;长青
基于CNKI数据库的我国管理创新方法研究知识图谱
近年来管理创新、创新方法等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众多研究分支方向凸显出跨学科、跨领域的特性。旨在理清管理创新、创新方法、管理方法等研究方向的交织、联系和区别,特别是管理创新方法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同时分析10年来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方向。基于共词网络分析的基本思想,运用中心度等手段,利用Ucinet可视化工具绘制了知识图谱,清晰展现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以及管理创新、创新方法与管理创新方法的知识联系。
2015 Vol. 32 (13): 26-32 [摘要] ( 606 ) [HTML 0KB] [PDF 5221KB] ( 226 )
区域科学发展
33 阳银娟;陈劲
技术创新管理:来自亚洲企业的贡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商业环境动荡性不断增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亚洲中印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借助协同创新、反向式创新等发展模式正逐步向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转型,印度企业的朴素式创新以及节俭式创新发展模式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15 Vol. 32 (13): 33-36 [摘要] ( 625 ) [HTML 0KB] [PDF 807KB] ( 208 )
37 薛强;王帅;王玉茹;芮雪
国家高新区动态聚类分析及实证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较为集中地批准建设了114家国家高新区。由于批建时间、政策扶持以及区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且同一高新区在不同年份的表现也不同。鉴于2007年前批建的54个国家高新区具有数据连续性和外部相似性,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构建模型,以2008年为起点对连续5年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实现了国家高新区分类研究。
2015 Vol. 32 (13): 37-41 [摘要] ( 628 ) [HTML 0KB] [PDF 1125KB] ( 244 )
42 张洁音;
区域性知识市场网络化中介能力研究
知识市场(Market for ideas)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知识获取及交换途径,是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一种新型创新中介。在梳理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剖析浙江技术市场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目前我国区域性知识市场在扩展知识网络、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4种主要路径及知识供需方配对中的两种模式。最后,总结了国内区域性知识市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13): 42-46 [摘要] ( 564 ) [HTML 0KB] [PDF 1030KB] ( 205 )
47 齐昕;刘家树
基于加权复杂网络的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集聚特征研究
借鉴复杂网络理论,参考加权集聚系数,从资金、技术和知识3个维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集聚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集聚模式体现出多元化特征,不同创新要素的集聚模式不同;区域创新系统集聚程度的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空间正相关且以低低正相关为主,从局部特征看,极化现象与外溢现象并存。
2015 Vol. 32 (13): 47-51 [摘要] ( 536 ) [HTML 0KB] [PDF 1336KB] ( 276 )
产业技术进步
52 洪志生;薛澜;周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模式创新类型及策略研究
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商业模式创新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运营模式创新是保持商业模式异质性的核心。在理解运营模式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运营模式创新类型,并借鉴国际电动汽车产业案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现有企业和创业型企业运营模式创新在优劣势、创新路径和障碍等方面的差异。基于此,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模式创新的外部需求,包括技术供给、产业基础、信息网络基础、市场需求和金融支持等。相应地,从准入制度、市场体系、支撑机制、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模式创新的策略建议。
2015 Vol. 32 (13): 52-58 [摘要] ( 609 ) [HTML 0KB] [PDF 1240KB] ( 252 )
59 杜俊枢;郭毅
商业关系、政治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
以资源获取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商业关系、政治关系、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156家生产研发型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商业和政治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资源获取均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通过资源获取(信息、知识、资金)的中介作用间接提升技术创新绩效。与政治关系相比,商业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015 Vol. 32 (13): 59-63 [摘要] ( 576 ) [HTML 0KB] [PDF 764KB] ( 197 )
64 李鹏;张昭;张俊飚;吴海霞;李平
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及融合研究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研究对象构建DEALCV模型,探究了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融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基本实现了深度衔接与融合,但受农户规模效率的影响,依然存在技术采纳与应用不足的问题,并已成为制约整体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链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13): 64-68 [摘要] ( 550 ) [HTML 0KB] [PDF 1113KB] ( 239 )
69 谢福泉;胡锈腾
上海制造业行业创新破坏性特征与创新模式选择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工业4.0”计划对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打造现代制造新体系应成为上海制造业创新转型的重点方向。针对上海制造业28个行业进行了行业创新破坏性特征和创新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制造业创新模式选择。
2015 Vol. 32 (13): 69-75 [摘要] ( 541 ) [HTML 0KB] [PDF 1079KB] ( 205 )
企业创新管理
76 胡志强;詹承启;刘洋
技术创新与企业IPO后绩效表现
企业技术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业竞争以及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衡量方法研究在IPO后绩效表现方面存在不足。研究发现,企业IPO决策过程中IPO时机与特征可以反映其技术创新动机,进而可基于技术创新角度对企业IPO后绩效表现作出合理解释。通过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与非技术创新企业在IPO后长期绩效表现的异同点。结果表明:①技术创新动机与企业IPO后财务绩效正相关,技术创新强的企业在后市仍能保持良好业绩;②技术创新企业的长期市场表现看涨,而非技术创新企业则呈现波动;③技术创新企业存活质量明显高于非技术创新企业。
2015 Vol. 32 (13): 76-81 [摘要] ( 481 ) [HTML 0KB] [PDF 946KB] ( 194 )
82 康华;扈文秀;吴祖光;赵欣
基于制度观的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制度观IBV理论,采用2006-2013年6 281家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混合截面数据,实证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OLS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均与下一期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但创新环境对其影响作用不大。
2015 Vol. 32 (13): 82-87 [摘要] ( 582 ) [HTML 0KB] [PDF 769KB] ( 225 )
88 朱建民;朱彬
企业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
破坏性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技术创新,它对市场上中低端的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对破坏性创新内涵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基于技术、产品、消费者和企业内外部因素构建了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网络图。通过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技术S曲线和产品层次图分析企业如何选择破坏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对网络中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破坏性创新的路径,最后提出了一个总的路径分析图。
2015 Vol. 32 (13): 88-94 [摘要] ( 601 ) [HTML 0KB] [PDF 2092KB] ( 337 )
95 杨静;施建军
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曲线关系研究
回归企业的“逐利性”本质,探讨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这一关系的各种情境因素。生态创新既是一项企业创新活动,也使组织处于不连续的变革之中。绿色转型要求企业从现有的生产经营逻辑转向陌生的注重环境保护的生产经营逻辑。在“效率与适应悖论”分析框架下,运用组织柔性与惰性能力理论,构建了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模型,并探讨了组织学习的调节效应。采用132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组织学习调节二者曲线关系的方向;组织学习水平较高的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呈“U”型关系,且比低水平组织学习企业特征更显著。
2015 Vol. 32 (13): 95-99 [摘要] ( 563 ) [HTML 0KB] [PDF 888KB] ( 175 )
100 朱方伟;侯淑贤;于淼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品架构技术学习路径研究
产品架构技术作为连接企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对企业快速开发设计出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作为汽车产业的后入企业,加强对产品架构技术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整个技术知识系统升级,建立持续竞争力。界定了产品架构技术的内涵及技术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通过分析识别出汽车企业在适应性学习阶段、深化学习阶段、协同发展阶段重点学习发展的产品架构技术维度以及采取的技术学习方式,从而构建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产品架构技术学习路径,为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架构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13): 100-105 [摘要] ( 504 ) [HTML 0KB] [PDF 1790KB] ( 286 )
军民融合创新
106 纪建强;黄朝峰;张继东
产权分离与产权分割
权利归属是国防专利制度的核心问题,发明人的核心利益是智力成果收益问题。当前,国防领域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不清,违背了智力财产私权性的法律原则,造成的结果是发明人失去了产权,国家损失了国防专利制度可能带来的收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跳出“非此即彼”的权利归属思维定势,将国防专利权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利分割。国家拥有所有权,发明人拥有使用权和处置权,国家、单位和发明人共同拥有收益权,这既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又符合经济规律,做到了权、责、利相统一。
2015 Vol. 32 (13): 106-110 [摘要] ( 641 ) [HTML 0KB] [PDF 918KB] ( 235 )
111 赵黎明;孙健慧;张海波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行为分析
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融合协同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互动机理与策略选择,探寻支配双方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激励与契约惩处情景的设定,引入约束体系,构建奖惩机制下军民融合协同博弈理论模型,确定最优发展策略(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状态稳定时奖励金与惩罚金的范围,对于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015 Vol. 32 (13): 111-117 [摘要] ( 640 ) [HTML 0KB] [PDF 1081KB] ( 243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18 张战仁;李一莉
国际研发投资政策框架体系辨识
讨论了东道国国际研发投资政策的框架构成问题,在有效辨识国际研发投资政策各框架体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以欧洲国家的政策制定为例,分析了欧洲国家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5 Vol. 32 (13): 118-122 [摘要] ( 520 ) [HTML 0KB] [PDF 901KB] ( 245 )
123 曲昭;丁堃;张春博
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
科技金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融合了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被学术界和政府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从国家到地方各部门先后出台了近百份与科技金融相关的政策文件,强调了科技与金融进一步结合的迫切需求,然而国内针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科技金融政策研究文献的年度数量、文献类型及来源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主题演化和关键词共现,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最后,结合科技金融政策研究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研究科技金融政策问题的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2015 Vol. 32 (13): 123-128 [摘要] ( 632 ) [HTML 0KB] [PDF 2223KB] ( 245 )
129 李晓鸣;马治国;宋生辉
我国外籍人士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完善对策研究
完善外籍人士科技奖励制度是全面深化对外科技交流工作的需要,是扩大科技奖励国际影响力的需要,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虽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各层级,构成了外籍人士科技奖励制度的基本内容,但在奖励规模、评选规则和设奖主体等多个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应当借鉴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外籍人士科技奖励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在评选中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应用,由重视项目奖励向重视人物奖励转化,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国际性奖项,提高科技奖励规则质量等。
2015 Vol. 32 (13): 129-133 [摘要] ( 512 ) [HTML 0KB] [PDF 846KB] ( 263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4 刘砺利;于珈
中国学术会议参会特点分析与建议
为了解中国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的现状及特点,利用CSSE领域在2000-2009年的会议论文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科研人员参会规模明显扩大,但参会国际化程度较低,约2/3的会议论文发表在国内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在论文信息量、论文影响力等方面明显低于其它主要国家。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13): 134-138 [摘要] ( 452 ) [HTML 0KB] [PDF 1086KB] ( 216 )
139 程永文;姚王信
有限理性视角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形成、评估与检验
创新型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等融资约束已为经验研究所证实。中国政府为解决该问题,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等政策并在实施后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后续的贷款风险正在形成和积累。借助有限理性理论解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的形成机理是一种新尝试。同时,运用中国早期专利质押贷款试点数据,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进行评估与检验。研究结果能够为检验、完善和改进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提供经验依据。
2015 Vol. 32 (13): 139-144 [摘要] ( 573 ) [HTML 0KB] [PDF 940KB] ( 330 )
145 杨筱;李振;曾立
国防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模式研究
国防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资本属性特征,是激励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解决当前国防知识产权资本化不畅的问题,不能仅依靠政府推动、政策引导,还必须更好地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交易费用。关键是要根据国防知识产权资本属性,按照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加强和改进国防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管理,组建国防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机构,在政府、国防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间架起互动沟通的桥梁,处理好资金流、技术流、收益流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达到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
2015 Vol. 32 (13): 145-149 [摘要] ( 627 ) [HTML 0KB] [PDF 1134KB] ( 331 )
综述
150 王元地;杜红平
创新国际化测量研究综述
创新国际化是增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把握科学的创新国际化测量方法,根据以往关于创新国际化测量文献,对创新国际化的参与主体、测量创新国际化的数据类型、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结果表征进行归纳,并重点对基于专利视角的创新国际化测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评述,希冀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创新国际化模式提供借鉴。
2015 Vol. 32 (13): 150-155 [摘要] ( 507 ) [HTML 0KB] [PDF 841KB] ( 221 )
156 任海英;石彤
知识视角下的发明过程研究综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明是创新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有关发明过程本身的研究还不够细致深入。根据近代和当代对发明过程的研究,通过整合已有的发明过程理论,认为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知识重组是发明过程的核心环节。从知识视角出发,总结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和发明方法领域针对上述3个环节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最后,对发明过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用知识表示描述发明过程的观点。
2015 Vol. 32 (13): 156-160 [摘要] ( 563 ) [HTML 0KB] [PDF 835KB] ( 199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