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32卷 4期
刊出日期:2015-02-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邢小强;薛飞;涂俊
包容性创新理论溯源、主要特征与研究框架
首先梳理了包容性创新的理论渊源,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包容性创新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5 Vol. 32 (4): 1-5 [摘要] ( 577 ) [HTML 0KB] [PDF 1210KB] ( 328 )
6 聂继凯;危怀安
大科学工程中政府角色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大科学工程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通过对中国“原子弹制造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及美国“曼哈顿工程”、“阿波罗工程”、“人类基因组工程”5个典型案例的系统研究发现,政府主要通过决策者—决策机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者—资源聚集机制和机构筹建机制—承接机构、协调者—协调机制—凝聚力和竞争力、评估者—评估机制—资料信息,即4R-5M-5P模型,既分重点又兼全局地作用于大科学工程的实施过程。这些机制可为中国政府参与大科学工程提供有益启示。
2015 Vol. 32 (4): 6-10 [摘要] ( 546 ) [HTML 0KB] [PDF 1192KB] ( 418 )
11 付向梅;曹霞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将联盟氛围引入到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中,将抽象的认知资本细化为联盟内部共同语言、共同愿景、共享价值观以及联盟间相似的文化水平4个部分,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引入联盟氛围中介变量,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资本与联盟氛围均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2015 Vol. 32 (4): 11-15 [摘要] ( 485 ) [HTML 0KB] [PDF 986KB] ( 218 )
16 孙彤彤;夏维力;魏星集
共享心智模式、过程敏捷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
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是增强科研团队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以团队过程敏捷性为中介变量,以团队互依性为调节变量,探索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以238名软件开发行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以及基于拔靴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敏捷性在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团队互依性在共享心智模式与过程敏捷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共享心智模式、团队互依性、过程敏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模型中,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2015 Vol. 32 (4): 16-23 [摘要] ( 512 ) [HTML 0KB] [PDF 1046KB] ( 288 )
24 别朝霞;
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扩散:基于中国与韩国的比较
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几十年里,韩国的大部分技术还在以更快速度缩小与美国的差距,而中国的大部分技术与美国的差距正在加大或保持不变。新技术比旧技术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和韩国并在国内扩散,然而无论是旧技术还是新技术,这些技术绝大部分在韩国扩散的速度比中国快。技术扩散差异为人均收入曾经处在同一水平,之后却出现巨大差异的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2015 Vol. 32 (4): 24-29 [摘要] ( 561 ) [HTML 0KB] [PDF 755KB] ( 194 )
产业技术进步
30 贾玉平;任慧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试模式选择研究
选择适当的产业中试模式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总结了中试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技术生命周期与产业技术密集度两个层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试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以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讨论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中试模式。
2015 Vol. 32 (4): 30-35 [摘要] ( 601 ) [HTML 0KB] [PDF 1187KB] ( 350 )
36 苟劲松;阮平南;李金玉
基于主导设计的新兴产业形成障碍跨越策略研究
新兴产业在形成过程中会遇到两大发展障碍,从技术发明到原型产品产出以及从原型产品产出到产业形成。第二次“死亡之谷”跨越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期以来处于“黑箱”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主导设计的确立。重点分析了主导设计的形成动因、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进而提出了促成主导设计形成的策略。
2015 Vol. 32 (4): 36-40 [摘要] ( 480 ) [HTML 0KB] [PDF 945KB] ( 236 )
41 马红岩;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物联网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专家访谈,确定物联网产业影响因素指标包括产业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及财政金融政策等。基于国内267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社会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能够显著影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而财政金融政策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未显现。
2015 Vol. 32 (4): 41-45 [摘要] ( 536 ) [HTML 0KB] [PDF 960KB] ( 285 )
46 赫永达;苏鹏;孙巍
市场结构门槛下研发对行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对企业研发行为与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存在两个Kalerki指数门槛值0.09和0.17,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市场结构门槛效应:对于高垄断市场,技术进步会巩固其垄断地位,导致整个行业绩效下降;对于低垄断市场,研发则会使行业利润率趋于完全市场竞争的零利润,绩效得以提高;对于垄断程度处于两者之间的市场,研发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出中性特征。
2015 Vol. 32 (4): 46-50 [摘要] ( 413 ) [HTML 0KB] [PDF 842KB] ( 250 )
企业创新管理
51 曾萍;吕迪伟
中国企业成长战略选择:基于三种基础观的分析
现有文献大多基于产业基础观(IO)、资源基础观(RBV)、制度基础观(IBV)三种理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成长战略,究竟哪种视角对中国企业成长战略更具解释力呢?以2003-2012年26篇文献共43次假设检验为样本,采用平行分析法(Parallel Analysis)比较三种理论视角对中国企业成长战略的解释力,结果表明:RBV整体解释力最强,其次为IBV,IO解释力最低;对于不同的企业成长指针,三种理论视角获得的实证支持程度不同。其中,RBV在解释企业生产效率方面实证支持率较高,而IBV与IO则分别在解释盈利水平与融资便利性方面具有更高实证支持率。由此说明,三种理论视角之间是互补的,其整合将提高企业成长理论的解释力与实用性。以RBV为基础,合理引入IBV与IO的重要观点是发展企业成长理论整合视角的主要方向。
2015 Vol. 32 (4): 51-56 [摘要] ( 815 ) [HTML 0KB] [PDF 1025KB] ( 244 )
57 刘昌年;马志强;张银银
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小企业如何跨越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全球价值链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梳理,一方面界定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生成与提高机理;另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就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企业战略、市场创新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5 Vol. 32 (4): 57-61 [摘要] ( 580 ) [HTML 0KB] [PDF 924KB] ( 483 )
62 缪小明;耿艳慧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过程可视化研究
在知识细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拉引和技术推动视角,将市场、产品、技术及知识等要素创新进行整合,构建技术创新战略制定的结构化概念模型。以西安比亚迪汽车为例,对其技术创新战略的具体制定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以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015 Vol. 32 (4): 62-66 [摘要] ( 515 ) [HTML 0KB] [PDF 1438KB] ( 207 )
67 陆小成;
基于城市绿色转型的企业低碳创新协同模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城市绿色转型,发挥企业低碳创新的主体地位和协同功能。构建企业低碳创新协同模式应在基本目标层面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效益协同,在外部力量层面实现需求、技术与竞争的动力协同,在关键环节层面实现绿色设计、生产与管理的过程协同,在路径选择层面实现绿色生产链、生态产业链、低碳供应链的模式协同。
2015 Vol. 32 (4): 67-70 [摘要] ( 555 ) [HTML 0KB] [PDF 901KB] ( 329 )
71 徐宁;吴创
高管激励契约、技术创新动力与路径选择
根据创新经济学及其衍生理论相关观点,高管创新动机与创新战略决策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整合视角,运用中国民营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对高管激励契约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及路径选择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能够对民营中小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产生正向影响;两类激励契约对于公司技术创新路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两者激励强度与内部自主研发途径的选择倾向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对于外部技术引进路径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对高管激励契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是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途径。
2015 Vol. 32 (4): 71-76 [摘要] ( 544 ) [HTML 0KB] [PDF 880KB] ( 233 )
77 李勃;李随成
制造企业供应商整合对供应商创新性影响研究
利用供应商创新性是制造企业集成外部资源与能力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但激发供应商创新性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揭示了供应商整合构念及供应商创新性激发机理。对380个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供应商整合分为关系整合、信息整合、计划整合与团队整合4个维度。关系整合正向影响计划整合和团队整合,信息整合正向影响计划整合。供应商整合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性,供应商响应性在上述关系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供应商整合能直接激发供应商创新性,也可提升供应商响应性,而战略层面整合有助于运营层面整合的顺利实施。该结论可为制造企业充分激发供应商创新性,借助供应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15 Vol. 32 (4): 77-84 [摘要] ( 664 ) [HTML 0KB] [PDF 1476KB] ( 260 )
85 龚德华;王宗军
基于AHP方法的民营企业短寿原因分析及对策
民营企业短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学者们对短寿的原因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列举了影响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26项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这些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得出不同时期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指数计算模型。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短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领导人素质,次要因素才是企业外部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
2015 Vol. 32 (4): 85-91 [摘要] ( 556 ) [HTML 0KB] [PDF 1425KB] ( 203 )
评价与预见
92 苏朝晖;苏梅青
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质量评价
从科技创新平台用户角度出发,在对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和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特征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鉴SERVQUAL模型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采用SERVPERF量表法进行问卷设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评价得分,并利用重要性-绩效(IPA)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应用分析,最后提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质量改善措施。
2015 Vol. 32 (4): 92-99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1272KB] ( 234 )
100 刘在洲;张云婷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价值取向的反思与重构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需要科学的价值取向引导。然而,当下高校科研评价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偏差,影响着科研评价对高校科研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对我国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价值取向实然状态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坚持“鼓励原创,探求未知;创新技术,服务社会;促进教学,培养人才;反思自身,坚守使命”的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上述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2015 Vol. 32 (4): 100-103 [摘要] ( 528 ) [HTML 0KB] [PDF 735KB] ( 228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04 王斌;
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研究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联盟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问题。通过模型假设,构建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模型。认为在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共同作用下,知识存量振荡系统经历释能、解码、匹配和调适4个阶段,沿着非线性路径呈收敛性状态。
2015 Vol. 32 (4): 104-109 [摘要] ( 525 ) [HTML 0KB] [PDF 950KB] ( 268 )
110 姚艳虹;周惠平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分析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整合与创造。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转移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各创新主体的知识吸收水平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知识遗失系数、知识隐藏系数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负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知识增值、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4): 110-116 [摘要] ( 547 ) [HTML 0KB] [PDF 1456KB] ( 285 )
117 周荣;喻登科;涂国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模式
团队及其知识网络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在剖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团队知识网络形成机理,包括利益目标驱动机理、转化能力约束机理及动态关系协调机理等。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网络运行活动分为知识流转和成果转化,通过分析它们的共轭关系和双驱动机制,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运行的共轭双驱动模式。
2015 Vol. 32 (4): 117-123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1147KB] ( 236 )
124 刘征驰;石庆书;张晓换
不同决策模式下服务供应链知识协作机制研究
在专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创新知识化的服务供应链内,知识协作已成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合作模式。在分析服务供应链知识协作内涵、核心节点以及决策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的服务供应链知识协作机制。研究表明,服务供应链的知识协作机制随其组织形式不同而不同。在分散式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进行知识协作存在必要条件,维持适当的边际收益比率对形成和维系双边知识协作关系至关重要;在集中式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的知识协作参与度更高,调节成本与收益平衡是供应链知识协作博弈的实质。
2015 Vol. 32 (4): 124-128 [摘要] ( 546 ) [HTML 0KB] [PDF 948KB] ( 226 )
129 王培林;陈芳
产学研隐性知识转移的RMT模式研究
借用费斯克的关系模式理论,归纳分析产学研主体间的关系,剖析产学研主体间关系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由此从关系层面构建产学研隐性知识的关系式转移模式。研究发现,产学研隐性知识的关系式转移存在交易式转移、互惠式转移以及信任式转移3种模式。
2015 Vol. 32 (4): 129-133 [摘要] ( 579 ) [HTML 0KB] [PDF 875KB] ( 215 )
人才与教育
134 李志;蒋雨珈;金莹
日本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治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技能人才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足够的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强国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使得技能人才争夺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措施,以期为中国应对技能人才短缺提供借鉴。
2015 Vol. 32 (4): 134-137 [摘要] ( 599 ) [HTML 0KB] [PDF 854KB] ( 217 )
138 徐璞;
基于认知视角的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解析了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的形成机理,着重分析了个体知识创新的核心认知行为,构建了个体知识创新模型。研究发现,体验、隐喻、逻辑思维和再体验是个体知识创新过程中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核心认知行为。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形成机理的认识,为后续分析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个体创新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5 Vol. 32 (4): 138-143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1073KB] ( 173 )
144 张琳;张晓军;席酉民
领导者如何获取资源: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的分析框架
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解释领导者如何为组织获取资源。从“领导者在怎样的制度情境下获取资源、领导者为组织获取的资源是什么、领导者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些资源的”3个开放问题出发,联接制度、组织、个人3个层面构建了研究领导者资源获取的分析框架。提出的理论框架为分析领导者获取资源过程提供了依据,同时可为领导者在实践中获取资源提供启示。
2015 Vol. 32 (4): 144-149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1058KB] ( 253 )
150 邵芳;李珊
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员工关系软实力内涵及作用机理研究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对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员工交换关系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从层次动态反馈视角对科技型非公有制组织-员工关系软实力的含义进行把握,并就组织、员工交换物及交换关系媒介三者协同作用阐述了科技型非公有制组织-员工关系软实力的作用机理,为之后的量化分析及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2015 Vol. 32 (4): 150-155 [摘要] ( 519 ) [HTML 0KB] [PDF 1237KB] ( 212 )
综述
156 魏华;陈波
国防研发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述评
国防研发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国防技术进步、促进国家安全。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是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从国防研发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国防研发对生产率的影响、国防研发对非国防研发的影响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发现国防研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未形成统一结论,原因是国防研发对经济增长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总体效果取决于两方面力量的对比,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5 Vol. 32 (4): 156-160 [摘要] ( 520 ) [HTML 0KB] [PDF 739KB] ( 34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