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32卷 5期
刊出日期:2015-03-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冯磊东;顾孟迪
基于概率模型的新技术采用和扩散研究
通过建立技术采用概率模型,将新技术的期望收益作为刺激变量,研究企业对新技术的微观采用行为以及影响企业间技术扩散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当行业内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比例达到临界水平时,潜在企业的采用率提高;新技术更易在技术相似度较高的企业间首先扩散;潜在企业的新产品效用随与其收益高度相关的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而增大。基于此,提出企业选择最优采用时机、加快企业间新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2015 Vol. 32 (5): 1-4 [摘要] ( 659 ) [HTML 0KB] [PDF 639KB] ( 225 )
5 华锦阳;
技术创新扩散决策模型:综合回顾及新模型构建
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借助扩散过程才能获得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快技术创新扩散,是放大知识转化效用的基本途径。描述创新扩散的模型有两类:一类是速度模型,一类是决策模型。聚焦于微观决策模型,在回顾各类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及其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现有模型,尤其是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进行评价,并在综合两者及其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具实践解释力和指导力的新模型。
2015 Vol. 32 (5): 5-9 [摘要] ( 746 ) [HTML 0KB] [PDF 1023KB] ( 301 )
10 李俊华;
双元性理论视阈中技术学习的双因素测度模型研究
基于双元性理论对组织技术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突破传统学习曲线的单因素局限,从挖掘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两个维度,构建双因素测度模型。综合测度组织技术学习率,反映技术学习的两个子过程对组织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同时为组织双元性技术创新路径的平衡协调提供依据。
2015 Vol. 32 (5): 10-14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647KB] ( 250 )
15 高兴民;张祥俊
禀赋效应与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现有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机制未能充分考虑禀赋效应的影响。实际上,在产学研合作的不同模式下,均会产生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导致合作双方的期望收益明显高于现实收益,从而易使产学研合作趋于中断或不可持续,因而在收益分配机制中应考虑禀赋效应的影响。对不同产学研模式下禀赋效应产生的不同情境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在技术转让模式下,最优收益分配机制是引入中立方参照的总额一次支付制;合作参与模式下应采取以能力收益为基础的产出提成制;衍生企业模式下应在按股分利的基础上核算考核收益作为补充。
2015 Vol. 32 (5): 15-19 [摘要] ( 461 ) [HTML 0KB] [PDF 787KB] ( 225 )
20 董恒敏;李柏洲
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模式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理论,以医疗器械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驼人集团的产学研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模式,基于产品使用终端、企业和科研院所三方主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的主体,并运用战略-知识-组织模式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创新链、知识链和创新螺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过程。该研究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015 Vol. 32 (5): 20-24 [摘要] ( 665 ) [HTML 0KB] [PDF 1328KB] ( 283 )
25 张煜;孙慧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在对狭义科技进步的模式、动态性质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式和实现形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总生产函数分解为普通生产函数和科技进步生产函数,建立相应模型,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发展质量不一定能实现同步;加大研发投入数量、提高各类劳动要素和研发资金投入产出弹性有助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资金与研发劳动投入要协调增长;提高劳动者和研发人员素质,可以降低普通产出增速并提高科技进步产出增速;科技进步能否有效持续开展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效应,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相关条件下存在最小值范围。
2015 Vol. 32 (5): 25-30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903KB] ( 253 )
区域科学发展
31 李金算;
台湾最新科学技术体系研究
基于最新版的《台湾科技年鉴》、《台湾科技白皮书》、《台湾科技发展计划》以及其它相关文献,从科学门类、科技发展组织及科技法律政策3个方面,对台湾现行科学技术体系概况作了全面归纳和分析。具体如下:①台湾的科学门类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及应用科学、生命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科学教育等5大门类;②台湾科技发展组织包括推动机构、执行机构和科技评估体系3个部分;③台湾科技法律政策体系以《科学技术基本法》为主干,以科技发展计划和科技白皮书为具体体现。最后,总结了台湾科学技术体系6个方面的特点。
2015 Vol. 32 (5): 31-35 [摘要] ( 711 ) [HTML 0KB] [PDF 797KB] ( 399 )
36 张林;杨志才
功能主义视角下西南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战略路径研究
基于功能主义,将区域知识经济系统功能分为自我发展功能、传统经济带动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并从规模、效率和速度3个维度建立相应功能测度模型与指标体系,比较西南三省与广东的功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西南三省与广东相比,知识生产与创新功能严重落后,知识经济社会带动功能差距明显,但生态保护功能差距较小;知识经济功能规模和速度全面落后,但效率差距相对较小;西南三省应确立“效率优先”,“速度跟进”、“创新增长极”、“人本中心”、“生态互进”的战略选择。最后,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西南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2015 Vol. 32 (5): 36-42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1010KB] ( 272 )
43 邢乐斌;牟方芳
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研发机构落户影响因素研究
为吸引和培育研发机构落户内陆,从科技人力资源、研发服务与配套、知识产权和专利、所属企业状况、政府政策扶持5个维度建立了R&D机构落户内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R&D机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113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卡诺模型的差值比对法,得到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模式下R&D机构落户内陆亟待解决的4个主要问题,为引进更多R&D机构落户内陆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5): 43-47 [摘要] ( 646 ) [HTML 0KB] [PDF 884KB] ( 212 )
产业技术进步
48 杨玲丽;
“嵌入性”约束下的产业转移制度安排
产业转移不仅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遵循经济学逻辑,当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较大时,受市场信号指挥的企业就会自发采取适应性行为——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梯度转移。现实中,尽管我国区域间的要素价格差距悬殊,但产业转移步伐远远落后于预期。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论证这种“经济悖论”,发现嵌入本地的生产性、服务性、制度性、社会性网络制约着企业的异地转移行为,进一步提出产业转移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脱嵌-再嵌入”的过程,并以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为例,验证了两地政府通力合作有利于降低“脱嵌”对企业异地生产的冲击,并能够帮助企业“再嵌入”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从而有力地解释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需要政府介入的新经济社会学逻辑。
2015 Vol. 32 (5): 48-53 [摘要] ( 604 ) [HTML 0KB] [PDF 1165KB] ( 265 )
54 王珊珊;李玥;王宏起;李力
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协同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是专利协同运用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各国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织模式。在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协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协同内涵,分析联盟专利协同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与多元回归分析,明晰了联盟专利协同关键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联盟内部因素的重要程度大于联盟外部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最为重要。研究可为确定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协同管理要点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5): 54-58 [摘要] ( 566 ) [HTML 0KB] [PDF 793KB] ( 357 )
59 李春成;杨晓敏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以战略—组织—知识为框架,对深圳、上海和南昌3地的LED产业基地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实行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模式,上海实行科研院所主导模式,南昌实行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上述模式为中国其它地区LED产业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2015 Vol. 32 (5): 59-63 [摘要] ( 610 ) [HTML 0KB] [PDF 1314KB] ( 253 )
64 胡建兵;伍熙尧
企业主导下的科技项目产业化运作管理研究
转型升级背景下,更多企业谋求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国家主导、科研院所主导模式相比,企业主导下的科技项目在产业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企业决策者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特征和规律仍然缺乏足够了解,从而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表明,科技项目产业化主要取决于产业化过程的3个关键阶段,即科学高效决策、创新项目组织运作和项目绩效评估。
2015 Vol. 32 (5): 64-67 [摘要] ( 610 ) [HTML 0KB] [PDF 784KB] ( 328 )
企业创新管理
68 卞庆珍;任浩
大学与其衍生企业关系机理及关系强度研究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在各国都受到广泛重视,设立大学衍生企业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区别于一般科技创业企业的地方在于它与大学母组织的天然联系。从组织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大学与衍生企业关系中“溢出”与“套牢”的机理,发现大学与衍生企业应保持适度的关系强度,这样更有利于大学衍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015 Vol. 32 (5): 68-72 [摘要] ( 579 ) [HTML 0KB] [PDF 976KB] ( 252 )
73 顾力刚;张文帝
基于联合申请专利的企业研发合作网络研究
以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J-GLOBAL数据库中2006-2010年联合申请专利中的共同申请人信息,构建了丰田、日产和本田3个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对研发合作网络特征指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的研发合作网络具有星形网络结构特征;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研发合作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是其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在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
2015 Vol. 32 (5): 73-78 [摘要] ( 662 ) [HTML 0KB] [PDF 2383KB] ( 231 )
79 杜跃平;王舒平
我国企业驱动型专利池创新效应实证研究
在高科技产业市场竞争中, 专利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以行业领先企业为主导建立的专利池被称为企业驱动型专利池。总结了我国现有企业驱动型专利池的特点与形成模式。根据现有的4个成熟的企业驱动型专利池共计7 000余个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企业驱动型专利池对本行业创新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企业驱动型专利池在行业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积极效应、运营机制的内在缺陷及优化途径。
2015 Vol. 32 (5): 79-83 [摘要] ( 581 ) [HTML 0KB] [PDF 981KB] ( 221 )
84 黄静;刘萍;张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企业社会责任前沿研究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运用主题词词频分析、聚类分析、共词分析、合著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领域的5 754篇学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领域的文献增长趋势、主题分布、关键词分布、国家和机构发文量、作者发文数量、作者合著关系等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展示了作者合著关系以及主题词与关键词的共现关系。结果表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主题明确、地域差距显著,已形成一批有核心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对该领域学者进一步寻找研究热点、挖掘新的研究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15 Vol. 32 (5): 84-89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2814KB] ( 218 )
科技法制与政策
90 钟晟;王敏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创新研究
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政府角色与政策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东湖高新区应从宏观层面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中观层面明确产业发展特色,微观层面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高新区内迅速发展。
2015 Vol. 32 (5): 90-94 [摘要] ( 612 ) [HTML 0KB] [PDF 962KB] ( 325 )
95 王作军;田茗萱
低碳发展视域下的科技政策:模式构建与演化路径
科技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演进与发展。基于低碳发展视域,以低碳经济理论、政策设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科技政策发展现状,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3个方面识别科技政策维度,构建基于战略、中观与基础层面的S-M-B科技政策模式系统框架,并运用博弈观点分析科技政策模式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碳科技政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政策体系,需要基于系统观构建政策模式,并保障主客体之间在低碳发展中的政策均衡。最后,运用放大镜模型探析科技政策体系演化模型,提出对接-整合-融合的动态演化路径及具体管理启示。
2015 Vol. 32 (5): 95-99 [摘要] ( 575 ) [HTML 0KB] [PDF 1051KB] ( 219 )
100 齐欣;王策
政策边界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模式的影响
在企业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今天,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和R&D两种创新研发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政府也广泛使用补贴政策来促进企业组建RJV或进行R&D研发活动。将技术外溢率变量引入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研发模式下政府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补贴政策介入的界点,并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与判断。结果表明,能否实行政府补贴政策取决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率与RJV组建成本,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2015 Vol. 32 (5): 100-105 [摘要] ( 525 ) [HTML 0KB] [PDF 1063KB] ( 224 )
106 肖冰;
知识产权保险之困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专利执行保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险,其功能在于分担中小企业维权过程中的诉讼成本,降低或分散企业维权风险。随着政府对专利执行保险推广力度的加强,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企业并未对该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得该保险遭遇推广困境。通过分析发现,专利执行保险的功能局限以及我国专利质量普遍不高,是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完善立法、优化专利保险产品结构、提高专利从业人员素质等政策建议。
2015 Vol. 32 (5): 106-110 [摘要] ( 548 ) [HTML 0KB] [PDF 1381KB] ( 213 )
评价与预见
111 罗兴鹏;张向前
基于SEM的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评价研究
通过设计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人性变化性、劳动复杂性、环境预测性3个一级指标存在的两两相关关系,构建并验证了结构方程评价路径模型,利用路径系数计算二级指标权重,结合专家赋值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等级和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比较了不同个体属性分类下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大小。
2015 Vol. 32 (5): 111-116 [摘要] ( 624 ) [HTML 0KB] [PDF 1311KB] ( 223 )
117 肖国华;牛茜茜
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改进研究
在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与专利质量评价记分牌法、Ocean Tomo 300th指数进行横向比较,从适用范围、操作流程和潜在市场三方面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取长补短,结合3种方法的优点对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2015 Vol. 32 (5): 117-121 [摘要] ( 654 ) [HTML 0KB] [PDF 1152KB] ( 230 )
122 余利丰;肖六亿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通过构建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2006-2012年的化工、有色、钢铁和纺织4个传统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投入与其应用效果关联度最高,信息化程度与生态环境改善关联度最高;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果明显,尤其是技术进步在改造提升不同传统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河南省要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一方面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优惠政策。
2015 Vol. 32 (5): 122-125 [摘要] ( 607 ) [HTML 0KB] [PDF 612KB] ( 273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26 王凤莲;赵骅
创新失灵治理视角下集群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集群企业在地理上相邻,促使知识快速流通和技术扩散,创新企业的收益被分散,集群创新失灵现象严重。然而,企业间的知识扩散是集群创新的动力。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保持集群创新动力的基础上治理创新失灵。考虑到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格局,引入溢出效应和创新效率两个变量,建立大小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演化角度进行博弈分析,探究创新失灵的经济根源以及形成集群最优创新状态的条件,提出基于创新失灵治理的知识共享机制。
2015 Vol. 32 (5): 126-130 [摘要] ( 494 ) [HTML 0KB] [PDF 902KB] ( 184 )
131 张炜;赵娟;童欣欣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创新开放度调节效应
基于中小科技企业治理特征与开放式创新环境,构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分析了创新开放度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京津和江浙沪地区高新技术开发集群的129家企业的调研,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中小科技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各维度对创新绩效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创新开放度能显著正向调节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
2015 Vol. 32 (5): 131-135 [摘要] ( 639 ) [HTML 0KB] [PDF 890KB] ( 237 )
136 龙勇;于静
供应链协同下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保护关系研究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当上下游企业联盟进行技术创新时,核心知识存在很大的泄露风险,企业会对核心知识采取保护措施。通过比较企业独立创新和联盟创新的不同绩效,以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为关键变量,建立不同情形下技术创新收益函数模型。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越高,联盟整体效益越好。因此,联盟企业对知识的保护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取适当的知识转移策略提高联盟绩效。
2015 Vol. 32 (5): 136-140 [摘要] ( 552 ) [HTML 0KB] [PDF 794KB] ( 448 )
人才与教育
141 朱哲廷;张光磊;陈丝璐
研发团队雇员区隔管理: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为应对转型,企业研发团队纷纷采用了多元化雇佣模式,但面对研发团队中知识性雇员,实施简单的分类管理实践并不能消除因单一企业多元分类而产生的知识员工群体间心理距离。在人力资源分类管理实践与市场营销区隔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的雇员区隔管理模型,基于专有性差异与价值型差异两个维度,将雇员区隔管理划分为投资型、成本型、战略型、利诱型4类,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施路径。
2015 Vol. 32 (5): 141-145 [摘要] ( 561 ) [HTML 0KB] [PDF 808KB] ( 206 )
146 陈宝杰;
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指标,以中国2010-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对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参与高管团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女性高管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最后,针对进一步实现企业高管团队性别多样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5): 146-149 [摘要] ( 701 ) [HTML 0KB] [PDF 637KB] ( 452 )
150 黎苑楚;徐春燕;程斌
我国高被引作者群体属性研究
高被引作者是国家或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群体,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知识创新的制高点。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前100名高被引作者群体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应结果。从基本属性看,我国高被引作者平均发文量349篇,平均年龄64岁,集中于苏、浙、沪地区;从教育属性看,博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且数量持续扩大,第一学历颁发单位较为分散,最后学历颁发单位较为集中;从研究领域看,自然科学仍占绝对优势;从流动性看,我国高被引作者流动性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从职业属性看,绝大多数高被引作者集中在高校及科研院所,普遍缺少企业从业经历,且承担着较重的行政职务及较多的社会兼职。
2015 Vol. 32 (5): 150-155 [摘要] ( 559 ) [HTML 0KB] [PDF 1370KB] ( 288 )
综述
156 郭达;许艳丽
《2020创业行动计划——重燃欧洲创业精神》述评
当前,欧洲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就业机会紧缺。在一系列创业政策的推动下,欧盟于2013年9月1日发布了《2020创业行动计划》。在论述该计划重点关注的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和边缘化创业群体创业潜力3个领域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与分析了欧盟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总结了《2020创业行动计划》给我国促进创业、建立创新型国家带来的有益经验与启示。
2015 Vol. 32 (5): 156-160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1034KB] ( 250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