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省市间创新能力相似性、耦合性及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的影响
吴卫红;李娜娜;张爱美;刘安国;王建英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s Similarity,Coupling,and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between Provinces and Cities
Wu Weihong;Li Nana;Zhang Aimei;Liu An′guo;Wang Jian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摘要 考虑到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受省市内和省市间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耦合性以及制度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5个方面构建京津冀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天津的协同创新能力最好,北京-河北的协同创新能力最差,这种结果与京津冀省市内各自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紧密相关;②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耦合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③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以及制度邻近性中市场化程度的相似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市场化程度相似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制度邻近性中的地方保护相似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关键词 :
京津冀 ,
协同创新 ,
相似性 ,
耦合度 ,
多维邻近性
收稿日期: 2015-12-18
通讯作者:
吴卫红
引用本文:
吴卫红;李娜娜;张爱美;刘安国;王建英. 京津冀省市间创新能力相似性、耦合性及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9): 24-29.
Wu Weihong;Li Nana;Zhang Aimei;Liu An′guo;Wang Jianying.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s Similarity,Coupling,and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between Provinces and C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9): 24-29.
链接本文:
http://www.kjjb.org/CN/10.6049/kjjbydc.2015100448 或 http://www.kjjb.org/CN/Y2016/V33/I9/24
[1]
司林波. 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构建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2): 72-79.
[2]
全守杰;马志强. 扎根理论视角下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智力特征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 20-24.
[3]
刘骏;刘媛媛;俞立平. 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 75-82.
[4]
乔玉婷;鲍庆龙;李志远. 新常态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9): 103-107.
[5]
武建鑫. 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分布与单位组建机理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8): 11-16.
[6]
毕娟.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8): 49-54.
[7]
陈蓉;梁昌勇;叶春森.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7): 74-81.
[8]
余维臻;李文杰. 核心资源、协同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 94-101.
[9]
尹洁;施琴芬;李锋.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 33-39.
[10]
姜道奎. 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122-126.
[11]
陈金丹;吉敏;黄晓. 基于网状产业链的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协同创新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4): 70-76.
[12]
邢青松;上官登伟;梁学栋;邓富民;王永锋. 协同创新知识属性多维分析与CCT治理模式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3): 126-132.
[13]
许成磊;王玉华;孙永河. 创业团队簇协同创新策略构建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4): 9-16.
[14]
张晶;许正权;张中强. 生态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演替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3): 19-24.
[15]
李建花;张红辉. 协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设计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2):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