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种克服国有控股公司改革难题的投票法——股份-股东投票法 |
孙海琳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北京100871 |
|
|
摘要 股份-股东投票法是一种中小股东能有效制约公司少数最大股东的投票机制,它可以在不破坏同股同权原则的条件下,解决国有控股公司既要政企分开,又要国家持有大多数股权这一两难选择。
|
|
关键词 :
投票法,
股份公司,
累积投票制,
国有企业
|
|
通讯作者:
孙海琳
|
[1] |
潘佳;刘益;王良.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13): 73-77. |
[2] |
袁凌;李健;郑丽芳;. 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结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3): 150-155. |
[3] |
李云梅;朱永成. 国有企业核心科技创新型人才甄别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14): 126-128. |
[4] |
董梅生;. 国有和民营企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13): 79-85. |
[5] |
周小刚;李丽清;贾仁安;. 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制约机制反馈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1): 107-111. |
[6] |
张华伦;孙毅. 国有企业知识资本的DIC评估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23 (8 ): 146-149. |
[7] |
唐志丹;西凤茹.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文化的沉淀分析与优势发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 (7 ): 137-139. |
[8] |
程明;杨勇;叶双慧.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 (2 ): 42-44. |
[9] |
骆正清;刘小群.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改进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 (12 ): 87-88. |
[10] |
李锡元.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7 ): 91-92. |
[11] |
陈赟;谢科范;李珏. 国有企业破产的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7 ): 29-30. |
[12] |
陈曦. 乌当区国企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6 ): 160-161. |
[13] |
李道国. 改制作动力 阳光照坦途——湖北阳光电气有限公司的改制之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5 ): 76-77. |
[14] |
余淑均;甘宜沅. 浅论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9): 194-195. |
[15] |
吴现立. 院所改制与国企改制之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9): 105-106. |
|
|
|
|